现代汉语笔记之词 汇部分
词 汇
一、词汇单位:
1、语素分类:
1)按音节的多少:
◆单音节语素(写出来并不一定是一个汉字,如:鸟儿、花儿,但鸟儿、花儿是单音节语素的单纯词,眼儿、画儿是由两个语素组合成的单音节合成词)
◆双音节语素:联绵语素、音译语素、拟声语素(象声、感叹)、叠音语素
◆多音节语素:自由的音译语素(东不拉、蒙太奇)、黏着的形容词生动形式后缀(不楞登、咕隆动、不溜秋)
2)按能否独立成词:
◆自由语素:既能独立成词,也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现在有一种类词缀,如:英语角、出国热、深奥意识)
◆半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但一般不和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的单音节语素(黄本说法:不能独立成词、但不定位)
◆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又叫黏着语素(黄本说法:不能独立成词、并且定位)
3)按有无一定位置:
◆定位语素
◆不定位语素
◆从构词角度看,不定位语素就是词根,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就是词缀;根据语义是虚化还是类化,词缀分为真词缀和类词缀;不定位语素是实素,定位语素是虚素
4)从语素组合成词的替换能力看:
◆可替换语素
◆不可替换语素:苹果、槐树、渤海中的“苹”“槐”“渤”
5)从语素在单词中所起的作用看:
◆表义语素
◆别义语素:又叫化石语素,在单词中不表示明确具体的意义,一类是典型的偏义复词,一类是同形的联合短语(如:窗户—户,忘记—记,国家—家,兄弟—兄,人马—马,质量—量)
6)确定语素用替代法,需要注意几点:
◆一个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语言片段,在替换时必须是两个或多个成分同时都可以分别被替换,否则这种替换法就是不符合要求的
如:蜘蛛——喜蛛、檐蛛 蜘蛛——蜘X 蜘X (不成立)
◆在替换时,必须保持结构单位意义的基本一致,替代后的语素义同原来语言片段的语素义要有一定的联系
如:马虎——老虎、猛虎、幼虎 马虎——马车、马蹄、马尾 (不成立)
7)音节语素化:
◆主要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最常见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的首音语素化
◆包括两个方面:音译语素的首音节语素化,连绵语素(多为动物名称)音节语素化
如:英格兰本来指英国的一部分,后来转指整个英国 ,现在可以用一个“英”字来代替整个英国;
如:“BUS、TAXI ”译为巴士、的士,现在“巴”“的”语素化,出现“大巴”、“摩的”;
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如:“蚂蚁”——“工蚁”,“麒麟”——麟角
2、音节、语素、汉字三者的相互关系:
1)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意义,或者表示几个意义,而这几个意义是联系得起来的,这是一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
2)一个音节写成不同的汉字,但只表示同样的意义,这是一个语素同几个异体字的关系;
3)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几个意义,而这些意义是联系不起来的,这是几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
4)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这是一个语素和多音字的关系;
5)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不同的意义,这是几个语素和一个多音多义字的关系。
6)关于儿化和合音
◆儿化有两种情况:一种不是构词的,儿化后还是一个语素(如:鸟—鸟儿、花—花儿) 另一种是构词的,儿化后算两个语素(如:头—头儿、盖—盖儿)
◆合音是指“俩、仨、廿、卅、甭、别、叵、咱”等,仍算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一个语素的单纯词
3、词的构成:
1)单音词和复音词
2)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联绵词(双声、叠韵、其他)、叠音词、音译的外来词
◆合成词:复合式(联合型、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型、主谓式)、重叠式、附加式(词缀+词根、词根+词缀、词根+叠音词缀)
注:合成词另一种分法:
◆不定位语素连接定位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定位语素在前的;定位语素在后的;在一个不定位语素的前后都有定位语素的。
◆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而构成的合成词:联合(同义、反义)、附加式、补充式、陈述式、支配式
4、固定短语:专有名词、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5、确定词的方法:
1)能够单用,能够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问答鉴定法)
2)把一句话、一个句子中所有可以单说、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不能单说而又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分的,是词;(提取鉴定法)
3)用扩展法来检查,某一个语言单位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的是词。(扩展鉴定法)
6、区分词和词组的方法:
1)词表示简单的概念,词组表示复合的概念;
2)词的内部不容许停顿,而词组内部可以停顿;
3)词是句法结构中最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词组也是句法结构中的运用单位,但不是最小的,可以从中再分析为词的单位;
4)词内部语素和语素之间是凝固的,不能分开和随意替换,而短语内部的词和词之间是离散的,可以分离和自由替换
7、词和词组可以互相转化:
1)词组的缩减和凝结:词语简称、数词略语
词语简称:
◆从全名中取中心成分:体检、电大、人流、高校、整风、理化、防治(提取型)
◆省减两个并列成分中的共同语素:
◆抽取词组中某些成分:上师大、女三中、国棉九厂(选取型)
◆截取原专用短语的一部分:公社、解放军、西藏、复旦(截取型)
◆保留相同的语素作为共有成分:出入境、高中低档(共戴型)
◆选取原短语中有代表性语素或音节替代整个专用短语:北约、政协、法国、乌市(替代型)
数词略语:
◆简括型:数括(三好、三包),义括(七情、五谷)
◆联括型:双联式(三老四严、三纲五常),多联式(三参一改两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
◆附加型:后附加(七不规范、三不主义),前附加(建安七子、东北三省)
◆比况型:岁寒三友、四君子
◆字面型:字母概括(三C革命),字数概括(八字宪法、五会),字句概括(三八作风)
2)词的分离
◆离合词的种类:动宾、联合、动补
◆离合词的特点:两个语素中,总有一个黏着语素(闭幕、贬值、撒谎);搭配上,前后动素和名素之间受严格限制,不能用同义或近义语素替换(毕业、叹气、聊天、失眠、沾光);功用上是兼类词(只有动词性的才有离合问题)、动宾式离合词再另带宾语时就不能分离了、使用分离的形式是为了表达更具体和明确
◆离合词的性质:拆开后词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8、词的构造:
1、词根和词缀:词缀是用来构词的,词尾是用来构形的
2、词的构成方式:
1)单纯词: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联绵、音译、叠音、拟声词)
2)合成词:复合式、加缀式、重叠式
3)如果某个语素在位置上趋于固定,语义上开始类化,就应该认为它已是类词缀了;一旦某个语素不但位置固定,而且语义虚化、读音弱化,就应该认为它转成真词缀了
二、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1、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概括和具体的统一、明确和模糊的统一、稳固和变异的统一)
2、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张本观点:评价义、语体义、理据义、搭配义)
三、词义的分解
1、义项:
1)四种需要注意的情况:
◆词的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语义单位;
◆词的义项既可以是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也可以是只能参与组合的语义单位;
◆词的义项是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词的义项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补充
2)义项分类:基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
◆引申有三种:辐射型、连环型、并存混合型
◆转借有三种:借喻、借代、谐音(二百五、妻管严)
3)单义词(常见事物名称、科学术语和专有名称、称谓名称)、多义词
4)同音词:(同音同形词,同音异形词)
◆同音词和同音词产生的原因:造词时语音形式偶合、语音演变的结果、意义演变的结果、借用外来词的结果
◆同音词在语言中的作用:可以用来构成同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加强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力;
◆引起混淆的同音现象,有如下方法补救:双音节词减少同音混淆现象;相互替换语素,帮助避开同音现象;丰富的同义词可以互相替代
5)同音词和多义词的界限:
◆多义词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不同的意义,而同音词则是几个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有明显的、必然的联系,它们都是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有共同的基础;同音词相互之间虽然语音形式相同,但意义上缺乏联系,缺乏共同的基础。
◆有些同音词是多义词解体的结果,多义词的进一步发展,往往构成同音词。
◆同源词
6)词的单义性和多义性的关系
7)多音词和异读词
◆多音词包括:多音多义词、异读词
◆东西—东西 兄弟—兄弟 买卖—买卖 开关—开关:都不属于多音多义词,而是短语与词的关系
8)异形词
◆同义词是两个或几个在意义上接近的一对词或一组词,是相关的两个词或几个词
◆异形词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一般情况下,语音是词的外壳,只要读音不同,就应该被看作是两个词。所以,两个或几个词之间读音不同,必须在特定的情况下,譬如由于音译外来词的选字不同,或者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差异等等,才可以认为是异形词
◆整理异形词的三大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
9)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
◆直接对应型:词义与两个语素义都相同——如:忧愁、哀伤、明亮、长久;词义是两个语素之和——如:科技、文艺、劳改、集训
◆间接联系型:词义只相当于其中一个语素义,另一个语素义虚化或消失——如:更为、忽地、但是、忘记、人马;词义相当语素义加上隐含内容——如:掠美、谢幕、救火
◆曲折反映型:词义经过转借引申,表面上看词义和语素义已没有什么联系——如:染指、骨肉、领袖、东西、巾帼、须眉、银发
2、义素的分析和运用
1)义素分析的原则: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2)义素分析的步骤:确定范围、比较异同、列出义素
3)义素分析的运用:
◆可以帮助准确掌握、解释、理解词义;
◆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突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
3、语义场
1)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
2)处于不同语义场中的词的意义会有所不同,这是受同一语义场中其他词制约的结果。
3)语义场的层次:
◆语义场有不同的层次,上一层次中某个词的义素必然为下一层次的各词所具有,而下一层次又必然有自己一些特殊的义素。
◆上一层次的称作“母场”,下一层次的称作“子场”。
4)语义场同类属词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类属词总是由上下位词构成,语义场主要是由同一层次的各词构成,所以可以存在没有上位词的语义场。
◆对于上下位词的三点注意:上下的相对性、对称的自足性、词语的兼属性
6)语义场的种类:
◆类属义场:其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汉语中类属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汉语中的类属义场的划分并不一定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
◆顺序义场: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有些顺序义场可以周而复始,叫做“循环义场”)
◆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方位、过程、行为动作过程也可以看作一种关系。)
4、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1)同义词:语义关系——等义词、近义词(条件同义词);构词形式——全同素同义词、半同素同义词、全异素同义词
◆同义词之间的关系词义和词义的关系,词义和语素义不能构成同义词 如:老——迈(素) 活——生(素)
◆同义词之间的关系是词的义项同义项的关系,单义词之间是一对一,多义词可以一对多 如:骄傲——自满 骄傲——自豪
◆同一词不同形式之间是同一关系,不是同义关系 如:烦琐——繁琐
◆词与词的语法变化形式之间不是同义关系 如:慌张——慌里慌张
2)同义词的差别:
◆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意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个体与集体的不同、搭配对象不同、语义侧重不同
◆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词性方面的差异、理据差别、
3)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联系语境、互相替换、对替换情况的分类及其概括说明,指出同义词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词义的性质和范围上来辨析:感情色彩不同、语意轻重不同、范围大小不同、具体与概括的区别、适应对象不同;
◆词的用法上来辨析:词的配合关系不同、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语体风格上辨析:口语和书面语、普通用语和特殊用语、普通话语词和方言语词、专业语词和一般语词。
4)同义词的作用:
◆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细致入微、精确严密
◆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
◆避免用词重复,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可以满足修辞上的讳饰、婉曲的需要,构成“委婉语”和“禁忌语”;
◆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口气,达到修辞上的强调的目的,有的则进而构成具有特殊色彩的成语。
◆可以协调音节,增强节奏感
5、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1)构成反义的两个词必须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
2)反义词是就词与词的关系说的,不是就词与短语的关系说的
3)反义义场的类型:互补、相对、依存都属于关系义场,对称属于异质义场
◆互补反义词:非A则B,非B则A
◆极性反义词(相对反义义场):肯定A,则否定B,肯定B,则否定A,但否定A,不一定是B,否定B,不一定是A
◆依存反义词:有A必有B,有B必有A,A和B互相依存(直接依存——如:买—卖、胜—败;间接依存——如:争—让、问—答)
◆对称反义词:A和B互相独立,A和B虽然对立,但没有矛盾
4)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反义义场中的词总是成对的,但是两个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这样就形成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问话的时候不同:问有多高,不问有多浅
◆接受否定的时候不同:“不诚实”,不说“不狡猾”
5)反义词的作用:
◆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
◆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作用
◆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为了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一个反义词
◆利用其意义的矛盾对立,来构成“反话”的修辞手段。
◆表意极为丰富、生动。
6、词义的交叉现象及其在辨析词义中有很大的作用,确定词义
一、词汇单位:
1、语素分类:
1)按音节的多少:
◆单音节语素(写出来并不一定是一个汉字,如:鸟儿、花儿,但鸟儿、花儿是单音节语素的单纯词,眼儿、画儿是由两个语素组合成的单音节合成词)
◆双音节语素:联绵语素、音译语素、拟声语素(象声、感叹)、叠音语素
◆多音节语素:自由的音译语素(东不拉、蒙太奇)、黏着的形容词生动形式后缀(不楞登、咕隆动、不溜秋)
2)按能否独立成词:
◆自由语素:既能独立成词,也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现在有一种类词缀,如:英语角、出国热、深奥意识)
◆半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但一般不和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的单音节语素(黄本说法:不能独立成词、但不定位)
◆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又叫黏着语素(黄本说法:不能独立成词、并且定位)
3)按有无一定位置:
◆定位语素
◆不定位语素
◆从构词角度看,不定位语素就是词根,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就是词缀;根据语义是虚化还是类化,词缀分为真词缀和类词缀;不定位语素是实素,定位语素是虚素
4)从语素组合成词的替换能力看:
◆可替换语素
◆不可替换语素:苹果、槐树、渤海中的“苹”“槐”“渤”
5)从语素在单词中所起的作用看:
◆表义语素
◆别义语素:又叫化石语素,在单词中不表示明确具体的意义,一类是典型的偏义复词,一类是同形的联合短语(如:窗户—户,忘记—记,国家—家,兄弟—兄,人马—马,质量—量)
6)确定语素用替代法,需要注意几点:
◆一个双音节的或多音节的语言片段,在替换时必须是两个或多个成分同时都可以分别被替换,否则这种替换法就是不符合要求的
如:蜘蛛——喜蛛、檐蛛 蜘蛛——蜘X 蜘X (不成立)
◆在替换时,必须保持结构单位意义的基本一致,替代后的语素义同原来语言片段的语素义要有一定的联系
如:马虎——老虎、猛虎、幼虎 马虎——马车、马蹄、马尾 (不成立)
7)音节语素化:
◆主要是指一些本来不表义的音节变成了表义的语素,最常见是音译外来人名、地名的首音语素化
◆包括两个方面:音译语素的首音节语素化,连绵语素(多为动物名称)音节语素化
如:英格兰本来指英国的一部分,后来转指整个英国 ,现在可以用一个“英”字来代替整个英国;
如:“BUS、TAXI ”译为巴士、的士,现在“巴”“的”语素化,出现“大巴”、“摩的”;
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如:“蚂蚁”——“工蚁”,“麒麟”——麟角
2、音节、语素、汉字三者的相互关系:
1)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一个意义,或者表示几个意义,而这几个意义是联系得起来的,这是一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
2)一个音节写成不同的汉字,但只表示同样的意义,这是一个语素同几个异体字的关系;
3)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表示几个意义,而这些意义是联系不起来的,这是几个语素同一个汉字的关系;
4)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的是同一个语素,这是一个语素和多音字的关系;
5)不同的音节写成同一个汉字,表示不同的意义,这是几个语素和一个多音多义字的关系。
6)关于儿化和合音
◆儿化有两种情况:一种不是构词的,儿化后还是一个语素(如:鸟—鸟儿、花—花儿) 另一种是构词的,儿化后算两个语素(如:头—头儿、盖—盖儿)
◆合音是指“俩、仨、廿、卅、甭、别、叵、咱”等,仍算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一个语素的单纯词
3、词的构成:
1)单音词和复音词
2)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联绵词(双声、叠韵、其他)、叠音词、音译的外来词
◆合成词:复合式(联合型、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型、主谓式)、重叠式、附加式(词缀+词根、词根+词缀、词根+叠音词缀)
注:合成词另一种分法:
◆不定位语素连接定位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定位语素在前的;定位语素在后的;在一个不定位语素的前后都有定位语素的。
◆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而构成的合成词:联合(同义、反义)、附加式、补充式、陈述式、支配式
4、固定短语:专有名词、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5、确定词的方法:
1)能够单用,能够单独回答问题的,是词;(问答鉴定法)
2)把一句话、一个句子中所有可以单说、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单位提开,剩下来不能单说而又不是一个词的组成部分的,是词;(提取鉴定法)
3)用扩展法来检查,某一个语言单位中间不能插入别的成分的是词。(扩展鉴定法)
6、区分词和词组的方法:
1)词表示简单的概念,词组表示复合的概念;
2)词的内部不容许停顿,而词组内部可以停顿;
3)词是句法结构中最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词组也是句法结构中的运用单位,但不是最小的,可以从中再分析为词的单位;
4)词内部语素和语素之间是凝固的,不能分开和随意替换,而短语内部的词和词之间是离散的,可以分离和自由替换
7、词和词组可以互相转化:
1)词组的缩减和凝结:词语简称、数词略语
词语简称:
◆从全名中取中心成分:体检、电大、人流、高校、整风、理化、防治(提取型)
◆省减两个并列成分中的共同语素:
◆抽取词组中某些成分:上师大、女三中、国棉九厂(选取型)
◆截取原专用短语的一部分:公社、解放军、西藏、复旦(截取型)
◆保留相同的语素作为共有成分:出入境、高中低档(共戴型)
◆选取原短语中有代表性语素或音节替代整个专用短语:北约、政协、法国、乌市(替代型)
数词略语:
◆简括型:数括(三好、三包),义括(七情、五谷)
◆联括型:双联式(三老四严、三纲五常),多联式(三参一改两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
◆附加型:后附加(七不规范、三不主义),前附加(建安七子、东北三省)
◆比况型:岁寒三友、四君子
◆字面型:字母概括(三C革命),字数概括(八字宪法、五会),字句概括(三八作风)
2)词的分离
◆离合词的种类:动宾、联合、动补
◆离合词的特点:两个语素中,总有一个黏着语素(闭幕、贬值、撒谎);搭配上,前后动素和名素之间受严格限制,不能用同义或近义语素替换(毕业、叹气、聊天、失眠、沾光);功用上是兼类词(只有动词性的才有离合问题)、动宾式离合词再另带宾语时就不能分离了、使用分离的形式是为了表达更具体和明确
◆离合词的性质:拆开后词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8、词的构造:
1、词根和词缀:词缀是用来构词的,词尾是用来构形的
2、词的构成方式:
1)单纯词: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联绵、音译、叠音、拟声词)
2)合成词:复合式、加缀式、重叠式
3)如果某个语素在位置上趋于固定,语义上开始类化,就应该认为它已是类词缀了;一旦某个语素不但位置固定,而且语义虚化、读音弱化,就应该认为它转成真词缀了
二、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1、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概括和具体的统一、明确和模糊的统一、稳固和变异的统一)
2、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张本观点:评价义、语体义、理据义、搭配义)
三、词义的分解
1、义项:
1)四种需要注意的情况:
◆词的义项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语义单位;
◆词的义项既可以是独立运用的语义单位,也可以是只能参与组合的语义单位;
◆词的义项是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词的义项既互相联系,又互相补充
2)义项分类:基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
◆引申有三种:辐射型、连环型、并存混合型
◆转借有三种:借喻、借代、谐音(二百五、妻管严)
3)单义词(常见事物名称、科学术语和专有名称、称谓名称)、多义词
4)同音词:(同音同形词,同音异形词)
◆同音词和同音词产生的原因:造词时语音形式偶合、语音演变的结果、意义演变的结果、借用外来词的结果
◆同音词在语言中的作用:可以用来构成同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加强语言的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力;
◆引起混淆的同音现象,有如下方法补救:双音节词减少同音混淆现象;相互替换语素,帮助避开同音现象;丰富的同义词可以互相替代
5)同音词和多义词的界限:
◆多义词指的是一个词具有不同的意义,而同音词则是几个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
◆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有明显的、必然的联系,它们都是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有共同的基础;同音词相互之间虽然语音形式相同,但意义上缺乏联系,缺乏共同的基础。
◆有些同音词是多义词解体的结果,多义词的进一步发展,往往构成同音词。
◆同源词
6)词的单义性和多义性的关系
7)多音词和异读词
◆多音词包括:多音多义词、异读词
◆东西—东西 兄弟—兄弟 买卖—买卖 开关—开关:都不属于多音多义词,而是短语与词的关系
8)异形词
◆同义词是两个或几个在意义上接近的一对词或一组词,是相关的两个词或几个词
◆异形词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一般情况下,语音是词的外壳,只要读音不同,就应该被看作是两个词。所以,两个或几个词之间读音不同,必须在特定的情况下,譬如由于音译外来词的选字不同,或者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差异等等,才可以认为是异形词
◆整理异形词的三大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
9)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
◆直接对应型:词义与两个语素义都相同——如:忧愁、哀伤、明亮、长久;词义是两个语素之和——如:科技、文艺、劳改、集训
◆间接联系型:词义只相当于其中一个语素义,另一个语素义虚化或消失——如:更为、忽地、但是、忘记、人马;词义相当语素义加上隐含内容——如:掠美、谢幕、救火
◆曲折反映型:词义经过转借引申,表面上看词义和语素义已没有什么联系——如:染指、骨肉、领袖、东西、巾帼、须眉、银发
2、义素的分析和运用
1)义素分析的原则:对等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简明性原则
2)义素分析的步骤:确定范围、比较异同、列出义素
3)义素分析的运用:
◆可以帮助准确掌握、解释、理解词义;
◆突出地显示词义之间的异同及联系;
◆突出词义组合之间的关系。
3、语义场
1)属于同一语义场的各词义有共同的义素表明它们同属一个语义场,又有一些不同的义素表明词义彼此之间的区别;
2)处于不同语义场中的词的意义会有所不同,这是受同一语义场中其他词制约的结果。
3)语义场的层次:
◆语义场有不同的层次,上一层次中某个词的义素必然为下一层次的各词所具有,而下一层次又必然有自己一些特殊的义素。
◆上一层次的称作“母场”,下一层次的称作“子场”。
4)语义场同类属词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类属词总是由上下位词构成,语义场主要是由同一层次的各词构成,所以可以存在没有上位词的语义场。
◆对于上下位词的三点注意:上下的相对性、对称的自足性、词语的兼属性
6)语义场的种类:
◆类属义场:其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汉语中类属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汉语中的类属义场的划分并不一定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
◆顺序义场: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有些顺序义场可以周而复始,叫做“循环义场”)
◆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方位、过程、行为动作过程也可以看作一种关系。)
4、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1)同义词:语义关系——等义词、近义词(条件同义词);构词形式——全同素同义词、半同素同义词、全异素同义词
◆同义词之间的关系词义和词义的关系,词义和语素义不能构成同义词 如:老——迈(素) 活——生(素)
◆同义词之间的关系是词的义项同义项的关系,单义词之间是一对一,多义词可以一对多 如:骄傲——自满 骄傲——自豪
◆同一词不同形式之间是同一关系,不是同义关系 如:烦琐——繁琐
◆词与词的语法变化形式之间不是同义关系 如:慌张——慌里慌张
2)同义词的差别:
◆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意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个体与集体的不同、搭配对象不同、语义侧重不同
◆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词性方面的差异、理据差别、
3)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联系语境、互相替换、对替换情况的分类及其概括说明,指出同义词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词义的性质和范围上来辨析:感情色彩不同、语意轻重不同、范围大小不同、具体与概括的区别、适应对象不同;
◆词的用法上来辨析:词的配合关系不同、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
◆语体风格上辨析:口语和书面语、普通用语和特殊用语、普通话语词和方言语词、专业语词和一般语词。
4)同义词的作用:
◆可以使语言的表达细致入微、精确严密
◆可以使语体风格鲜明
◆避免用词重复,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使语意完足
◆可以满足修辞上的讳饰、婉曲的需要,构成“委婉语”和“禁忌语”;
◆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口气,达到修辞上的强调的目的,有的则进而构成具有特殊色彩的成语。
◆可以协调音节,增强节奏感
5、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1)构成反义的两个词必须是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的
2)反义词是就词与词的关系说的,不是就词与短语的关系说的
3)反义义场的类型:互补、相对、依存都属于关系义场,对称属于异质义场
◆互补反义词:非A则B,非B则A
◆极性反义词(相对反义义场):肯定A,则否定B,肯定B,则否定A,但否定A,不一定是B,否定B,不一定是A
◆依存反义词:有A必有B,有B必有A,A和B互相依存(直接依存——如:买—卖、胜—败;间接依存——如:争—让、问—答)
◆对称反义词:A和B互相独立,A和B虽然对立,但没有矛盾
4)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反义义场中的词总是成对的,但是两个词之间的语义范围、使用频率并不相等,这样就形成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问话的时候不同:问有多高,不问有多浅
◆接受否定的时候不同:“不诚实”,不说“不狡猾”
5)反义词的作用:
◆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意思的鲜明对照和映衬,从而把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示出来
◆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作用
◆构成对偶、映衬的句子,使语言更加深刻有力
◆为了使语言新颖而又简练,按原有的词临时创造一个反义词
◆利用其意义的矛盾对立,来构成“反话”的修辞手段。
◆表意极为丰富、生动。
6、词义的交叉现象及其在辨析词义中有很大的作用,确定词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