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 | 当我们路过川藏线时,我们正在路过自己
昨天,6月13日,曾凭借执导电影《爱情麻辣烫》《洗澡》《昨天》《飞越老人院》等收获无数赞誉的张杨导演,携他即将在6月20日上映的新片《冈仁波齐》来到成都,举行映后见面会。
我以为我知道朝圣,看完《冈仁波齐》之后我才发现,知道与了解之间,差了一堆生活的细节。
这些细节,就是张扬在镜头里告诉我们的。
冈仁波齐峰,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山顶高度海拔6656米,藏语意为神灵之山。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藏历马年,正好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住在芒康普拉村村民,72岁的杨培在哥哥死后意识到,朝圣这件事,不能再等了,为了帮助叔叔圆梦,48岁的尼玛扎堆决定在春节后启程。
因杀生而心怀愧疚的屠夫、青春期的少年、9岁的女孩、怀孕的女子在听到叔侄俩的决定后,各自怀揣着祈福之心,加入了这只队伍。
糌粑、牦牛、煨桑、念经,群山环绕的小村庄,男女老幼的生活在安然的行进,张扬导演沉下心来描述了藏族村名的日常,写实到让每个人看过的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这究竟是不是记录片?
队伍的准备工作也在不疾不徐的筹备,去小镇上买几十双胶鞋,杀了一头肥壮的牦牛,磨一袋青稞面,制作牦牛衣与护手板...2000公里的朝圣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双手合十,在头顶敲一下,胸前敲两下,走几步,扑到在地,磕头,起身,没有背景音乐,没有聊天,就在天地之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朝圣的第一段看得我十分焦灼,但大家神态安然,每次停下老者会在路旁砌尼玛堆,仪式感让信仰更庄重。搭帐篷,围坐在一起吃饭,老人沉静的说:我们开始念经吧。这一天就在佛经声中结束。
不仅动作是重复的,生活轨迹也一成不变,吃饭、念经、睡觉、磕头,衣衫褴褛,餐风露宿,但他们就像一座坚定的山,风雨路过他们,沙石路过他们,万事万物都在往后移,他们极具耐心,稳稳的靠近着神山,笑着趟水
,没有一丝摇摆。
在路上,没有物欲这种东西,他们容易满足,与人为善,为陌生人提供歇脚之地,对待毛驴如同亲人,他们朝圣的心很纯净:愿众生平安幸福。
途中遇到热情的老者住在他家里,他们用帮忙耕地来回报感恩,老者感叹说: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着急,牛都要被累死了。
而他们过得缓慢,愿意为一只小虫停留的他们,与山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鲜明对比,这样的缓慢成了一种诗意,在快的时代用脚步走路,把脸贴近土地,感受四季更替,孕妇在途中生产,老人在终点死去,男孩情窦初开,静默的跟着时间行走,生命成了纯粹的修行。
没有戏剧化的动荡,没有矫揉的悲喜,印象最深的是男人们推车后又返回撞坏的车头处开始磕长头,这是虔诚的力量,起一身鸡皮疙瘩。
了解朝圣的人很坦然地说:“嗯,就是这样的。”不了解的说:啊,竟然是这样的?。”
1年,2000多公里,朝圣者的重复让我从最初的不解到震撼,仔细想一想,把自己的生活分解开来,依旧脱离不了重复的命运,不知是对重复有什么误解,还是内心没有一座冈仁波齐才会在生活中时常不得安宁,也许,重复是轮回的具体写照罢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让人思考的好电影。
观影结束后空岛团队在电影后张扬导演交流了一番,热爱川藏线的人交流起来总是很契合的~
也许我们不会选择同样的方式“朝圣”,但大家都在按各自的方式修行,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世界,比如张扬,用电影朝圣生活,空岛,用旅行朝圣人生。
当我们路过川藏线时,我们正在路过自己。
![]() |
我以为我知道朝圣,看完《冈仁波齐》之后我才发现,知道与了解之间,差了一堆生活的细节。
这些细节,就是张扬在镜头里告诉我们的。
冈仁波齐峰,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山顶高度海拔6656米,藏语意为神灵之山。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藏历马年,正好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住在芒康普拉村村民,72岁的杨培在哥哥死后意识到,朝圣这件事,不能再等了,为了帮助叔叔圆梦,48岁的尼玛扎堆决定在春节后启程。
因杀生而心怀愧疚的屠夫、青春期的少年、9岁的女孩、怀孕的女子在听到叔侄俩的决定后,各自怀揣着祈福之心,加入了这只队伍。
糌粑、牦牛、煨桑、念经,群山环绕的小村庄,男女老幼的生活在安然的行进,张扬导演沉下心来描述了藏族村名的日常,写实到让每个人看过的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这究竟是不是记录片?
队伍的准备工作也在不疾不徐的筹备,去小镇上买几十双胶鞋,杀了一头肥壮的牦牛,磨一袋青稞面,制作牦牛衣与护手板...2000公里的朝圣之路就这样开始了。
![]() |
双手合十,在头顶敲一下,胸前敲两下,走几步,扑到在地,磕头,起身,没有背景音乐,没有聊天,就在天地之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朝圣的第一段看得我十分焦灼,但大家神态安然,每次停下老者会在路旁砌尼玛堆,仪式感让信仰更庄重。搭帐篷,围坐在一起吃饭,老人沉静的说:我们开始念经吧。这一天就在佛经声中结束。
![]() |
不仅动作是重复的,生活轨迹也一成不变,吃饭、念经、睡觉、磕头,衣衫褴褛,餐风露宿,但他们就像一座坚定的山,风雨路过他们,沙石路过他们,万事万物都在往后移,他们极具耐心,稳稳的靠近着神山,笑着趟水
,没有一丝摇摆。
![]() |
在路上,没有物欲这种东西,他们容易满足,与人为善,为陌生人提供歇脚之地,对待毛驴如同亲人,他们朝圣的心很纯净:愿众生平安幸福。
![]() |
途中遇到热情的老者住在他家里,他们用帮忙耕地来回报感恩,老者感叹说: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着急,牛都要被累死了。
而他们过得缓慢,愿意为一只小虫停留的他们,与山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鲜明对比,这样的缓慢成了一种诗意,在快的时代用脚步走路,把脸贴近土地,感受四季更替,孕妇在途中生产,老人在终点死去,男孩情窦初开,静默的跟着时间行走,生命成了纯粹的修行。
没有戏剧化的动荡,没有矫揉的悲喜,印象最深的是男人们推车后又返回撞坏的车头处开始磕长头,这是虔诚的力量,起一身鸡皮疙瘩。
![]() |
![]() |
了解朝圣的人很坦然地说:“嗯,就是这样的。”不了解的说:啊,竟然是这样的?。”
1年,2000多公里,朝圣者的重复让我从最初的不解到震撼,仔细想一想,把自己的生活分解开来,依旧脱离不了重复的命运,不知是对重复有什么误解,还是内心没有一座冈仁波齐才会在生活中时常不得安宁,也许,重复是轮回的具体写照罢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让人思考的好电影。
![]() |
![]() |
观影结束后空岛团队在电影后张扬导演交流了一番,热爱川藏线的人交流起来总是很契合的~
![]() |
也许我们不会选择同样的方式“朝圣”,但大家都在按各自的方式修行,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世界,比如张扬,用电影朝圣生活,空岛,用旅行朝圣人生。
当我们路过川藏线时,我们正在路过自己。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