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柏林、詹宁斯、蒂姆·赫瑟林顿,让我们纪念这些献身于纪录片的人
2017-06-15 赵谦 微木tinywood
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看见台湾》的导演齐柏林,6月10日在《看见台湾II》的航拍中,因飞机失事,不幸与助手陈冠齐、机师张志光一同坠机遇难。
之前看《我们的那时·此刻》——金马奖50周年的纪录片,杨力州导演。里面陈玉勋导演说,我觉得(在台湾2000年以后)是纪录片带动了商业片,我们这一辈的导演挂了以后,拍纪录片出来的导演真的是救了国片;大家都开始接触社会,观众也开始认同身边的故事。
纪录片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真让人羡慕且钦佩。
齐柏林进入纪录片虽晚,但也是其中翘楚。《看见台湾》是他的纪录片导演处女作,侯孝贤监制,吴念真解说。这部作品里,人们不仅看到了台湾的美,还看到了台湾的忧伤。
这部影片虽然在天上飞翔,但同时也扎实地亲吻着台湾的土地。应该说,在2000年以来,《拯救地球》《鸟瞰柏林》等一系列航拍为主的作品涌现时,《看见台湾》是华语航拍纪录电影的里程碑。
导演齐柏林,本应成为更耀眼的一位现象级导演,就这样,归宿于他所热爱的蓝天。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也有数位为了热爱的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汉弗莱·詹宁斯,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中最出色的“桂冠诗人”,优雅的绅士导演。他的作品《我是一个消防员》《伦敦能够坚持》《倾听不列颠》在二战的激烈炮火中诞生,诗意地呈现了人们的坚韧。同时,作为“大众观察”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的纪录片创作。在他的电影里,英国人顽强,同时幽默,恰如他本人。
1950年,他的最后一次拍摄,出现在希腊波罗斯岛的一座悬崖上。为了寻找最诗意、最具有极致之美的拍摄角度,詹宁斯不幸坠崖。
2010年,战地摄影记者蒂姆·赫瑟林顿导演的纪录片《雷斯特雷波》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电影贴近战场,那种现场感让人战栗。雷斯特雷波是一名死在阿富汗的美国士兵的名字,他的战友也始终被死亡的阴影笼罩。
2011年4月,再次见到导演蒂姆的名字是因为一条新闻,他在利比亚战争前线的拍摄中,被迫击炮弹的碎片击中,不幸遇难。同时牺牲的还有他的伙伴,记者Chris Hondros.
2012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旨在奖励战争和人权摄影作品的Tim Hetherington Grant成立。蒂姆的名字化为一个奖项,从此不朽。
2013年,蒂姆再次出现在纪录片Which Way Is the Front Line from Here里,是这部纪念影片的主人公;他的朋友用纪录片的方式纪念他。
这些执着的纪录片人,或归于蓝天,或归于人类的和平事业,或归于美。
好在他们留下了影像,留下了作品。他们的电影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行动者的电影,都要用自己的事业去影响更多的人。因而全身心投入。
《小王子》的作者,一生挚爱飞行的圣埃克苏佩里在《人的大地》里写到:飞机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引领着人们,走到世界面前,审视着、解读着千百年来困扰人类的关于宇宙的种种。
最终,他消失于一次航行。至今仍是一个谜。
齐柏林、詹宁斯、蒂姆·赫瑟林顿的一生,都是在与自己奋斗的事业抗争,“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承担责任。”
生命的价值,是在有创造力行动中转换为其他形式的存在,从这点看,他们应该被人们永远记住。
++++++++++++++++++
欢迎关注“微木tinywood”公众号:tinywood-culture;
欢迎转发、转载;
转载请保留公众号和作者信息。
![]() |
![]() |
导演齐柏林和他的《看见台湾》 |
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看见台湾》的导演齐柏林,6月10日在《看见台湾II》的航拍中,因飞机失事,不幸与助手陈冠齐、机师张志光一同坠机遇难。
之前看《我们的那时·此刻》——金马奖50周年的纪录片,杨力州导演。里面陈玉勋导演说,我觉得(在台湾2000年以后)是纪录片带动了商业片,我们这一辈的导演挂了以后,拍纪录片出来的导演真的是救了国片;大家都开始接触社会,观众也开始认同身边的故事。
纪录片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真让人羡慕且钦佩。
齐柏林进入纪录片虽晚,但也是其中翘楚。《看见台湾》是他的纪录片导演处女作,侯孝贤监制,吴念真解说。这部作品里,人们不仅看到了台湾的美,还看到了台湾的忧伤。
这部影片虽然在天上飞翔,但同时也扎实地亲吻着台湾的土地。应该说,在2000年以来,《拯救地球》《鸟瞰柏林》等一系列航拍为主的作品涌现时,《看见台湾》是华语航拍纪录电影的里程碑。
导演齐柏林,本应成为更耀眼的一位现象级导演,就这样,归宿于他所热爱的蓝天。
在纪录片的拍摄中,也有数位为了热爱的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汉弗莱·詹宁斯,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中最出色的“桂冠诗人”,优雅的绅士导演。他的作品《我是一个消防员》《伦敦能够坚持》《倾听不列颠》在二战的激烈炮火中诞生,诗意地呈现了人们的坚韧。同时,作为“大众观察”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理念也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的纪录片创作。在他的电影里,英国人顽强,同时幽默,恰如他本人。
1950年,他的最后一次拍摄,出现在希腊波罗斯岛的一座悬崖上。为了寻找最诗意、最具有极致之美的拍摄角度,詹宁斯不幸坠崖。
![]() |
汉弗莱·詹宁斯 |
2010年,战地摄影记者蒂姆·赫瑟林顿导演的纪录片《雷斯特雷波》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提名。电影贴近战场,那种现场感让人战栗。雷斯特雷波是一名死在阿富汗的美国士兵的名字,他的战友也始终被死亡的阴影笼罩。
2011年4月,再次见到导演蒂姆的名字是因为一条新闻,他在利比亚战争前线的拍摄中,被迫击炮弹的碎片击中,不幸遇难。同时牺牲的还有他的伙伴,记者Chris Hondros.
2012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旨在奖励战争和人权摄影作品的Tim Hetherington Grant成立。蒂姆的名字化为一个奖项,从此不朽。
2013年,蒂姆再次出现在纪录片Which Way Is the Front Line from Here里,是这部纪念影片的主人公;他的朋友用纪录片的方式纪念他。
![]() |
蒂姆·赫瑟林顿和《雷斯特雷波》剧照 |
这些执着的纪录片人,或归于蓝天,或归于人类的和平事业,或归于美。
好在他们留下了影像,留下了作品。他们的电影有共同的特点,都是行动者的电影,都要用自己的事业去影响更多的人。因而全身心投入。
《小王子》的作者,一生挚爱飞行的圣埃克苏佩里在《人的大地》里写到:飞机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引领着人们,走到世界面前,审视着、解读着千百年来困扰人类的关于宇宙的种种。
最终,他消失于一次航行。至今仍是一个谜。
齐柏林、詹宁斯、蒂姆·赫瑟林顿的一生,都是在与自己奋斗的事业抗争,“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承担责任。”
生命的价值,是在有创造力行动中转换为其他形式的存在,从这点看,他们应该被人们永远记住。
++++++++++++++++++
欢迎关注“微木tinywood”公众号:tinywood-culture;
欢迎转发、转载;
转载请保留公众号和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