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30年再聚首,三生有幸,无限感慨
![]() |
![]() |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
30年前——1987年,
一场红楼绮梦来到荧幕前。
它创造了中国影视剧史上的绝妙篇章,
被誉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 |
这个美誉对于87版《红楼梦》来说,
是实至名归。
耗时3年、前后投资680万,
走遍全国10省41个地区219个景点,
无论是团队、角色,
还是造型、服饰、音乐,
都称得上是一座高峰。
![]() |
尽管30年时光匆匆过去,
这些人物依然历历在目: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
肌骨莹润的薛宝钗。
面若秋月的贾宝玉,
八面玲珑的王熙凤。
![]() |
昨天,6月17日,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主演们再次聚首,
纪念开播30周年!
![]() |
这次聚首由贾宝玉的扮演者欧阳奋强牵头,
邀请百余位台前幕后的主创们重聚北京,
追忆当初的创作过程和青春岁月。
![]() |
虽然87版《红楼梦》剧组30年来聚会不断,
但这次堪称规模最大、阵容最全的一次,
也很有可能是“红楼”剧组的
最后一次相聚了。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30年了,
当这场“红楼梦”再次来临……
你还记得他们吗?
![]() |
“贾宝玉”欧阳奋强
![]() |
“宝钗”张莉
![]() |
“王熙凤”邓婕
![]() |
“秦可卿”张蕾
![]() |
“袭人”袁枚
![]() |
“贾迎春”金莉莉
![]() |
“史湘云”郭霄珍
但可惜的是,
这场“红楼梦”,
还有许多人缺席了……
![]() |
“林妹妹”陈晓旭
![]() |
“贾瑞”马广儒饰
![]() |
“贾母”李婷饰
30年,
当年的少男少女演员们,
正值盛年的幕后主创们,
如今或已天命之年,
或已华发丛生,
或已不在人世。
![]() |
回想1983年,
剧组成立时才3个人,
导演王扶林历经一年时间,
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演员153名,
全部都是草根演员。
即便是在今天,
她们的气质也足以用“惊艳”来形容!
![]() |
娇杏、秦可卿、史湘云
此后,
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培训班,
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学习琴棋书画,
提升每个演员的艺术修养。
![]() |
与此同时,
87版《红楼梦》在配乐、剧本等方面,
都在当时的时代和条件下做到了极致。
角色的古典美、配乐的天籁悲音,
都给观众以良好的观看体验。
![]() |
看古装剧,
一半是看服装。
87版《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
跟它的2700套服装是分不开的。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87版红楼服装设计
——史延芹老师的设计手稿:
![]() |
宝玉
![]() |
黛玉
![]() |
王熙凤
而参考了众多红学家意见拍出的悲剧结局,
也算在众说纷纭中给了观众一个交代。
87版《红楼梦》雅俗共赏的审美特质,
是其至今日还被铭记、
被喜爱的重要原因。
![]() |
87版电视剧《红楼梦》
对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
推广曹红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 |
它所传承的,
不仅是古往今来所有文化工作者的恒心与匠心,
更是凝聚了中国万千读者、
学者心血的百年曹红文化研究。
![]() |
也许他们渐渐老去,
甚至昔日的面孔会慢慢离去,
就像“惜春”的扮演者胡泽红所说:
“我们会继续老下去,
只有不在了的,
才会永远年轻”。
但是他们带给我们的震撼、热爱与怀念,
永远无可替代;
![]() |
也正是他们,
让我们更加熟知、热爱书中的故事,
哪怕年华已逝、故人远去,
当年的风华正茂早已深深刻入人们心里。
![]() |
都说岁月无情,
但时光从不败经典。
无论多少年过去,
我们都不会忘记那场“红楼梦”
带来的无数感动与惊艳。
![]() |
这曲《枉凝眉》,
也是无数人心中永远的经典。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30年魂牵梦萦,
今朝得以相逢。
三生有幸,
红楼梦长。
![]() |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