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丨你可能不认识他,但你一定去过他们家开的打印店。
1960年,中国刚好处在三年自然灾害里,整个中国的大多数人民都处在吃不饱饭的状态。来自湖南小县城——新化的易代育、易代兴兄弟也是这悲惨大军中的一员。

一天,被饿坏了的兄弟俩做了个重大决定:


他们的第一站去到了重庆涪陵,做当时时兴的“修钢板”。由于年纪轻轻,上手也快,他们俩人迅速积累了不少本领,命运也在那时“垂青”了他们。

那天,兄弟俩接到了个活:去涪陵人民银行修机械打字机。

虽说这俩土包子在那之前连打字机摸都没摸过,但凭着多年的直觉和经验,他们还是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从那以后,从没修过打字机的两兄弟,便把各个单位的坏打字机当做练手平台,开始大张旗鼓的接活,修一次45元,不限时间。这水平在那个年代,算是很不错的收入。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私人维修办公设备并不被允许,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违规获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
何化解?他们的同乡徒弟邹联经出了鬼点子:私刻公章,并伪造单位介绍信。易代兴回忆说,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油印的介绍信很模糊,肥皂刻的公章颜色也很淡,加上当时检查严密,没过多久他们就被发现,还被抓进看守所了。

1978年后,国家政策松动,想要技术当前,老家新化洋溪镇成立了新化县洋溪打字机维修厂。也是在那时,新化打字机维修,开始走上了正轨。

到90年代,全县5000多人都在学习打字机维修,在那个打字机并未普及的年代,在那个其他人还没有大规模学习先进机械的概念的年代,


由于较早接触打字维修,新化人还渐渐的发现了周边的赚钱项目。小到打字复印赚个三毛五毛,大到设计晒图赚到几千上万,一旦发现“商机”,新化人必定招亲唤友,有财同发。

所以到现在,在图文印刷行业,全国上下基本都是被较早占了先机的新化县垄断。
据统计,新化已有差不多20万人从事这一行业,整个县七分之一的人都在做一样的工作。他们把5万家打字复印店开遍全国,占据了全国复印店的80%的江湖。以至于“江湖上”还有这种传说,


除了新化人开打印店全国闻名,放眼中国,还有许多这种基于地域认同而出现的产业。
比如江西安义县人在全国加工销售铝合金,垄断全国75%铝型材市场;出去非洲淘金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广西上林人;搞快递的,又基本上都是浙江桐乡人。

他们通常都是有一两人先外出学点手艺,掌握一门不算太难,没有高投资,还能赚点钱的新技术。

在家乡的亲戚得知后,一传十十传百,原本闭塞贫瘠,又没啥支柱产业的小地方的人们,渐渐就都走了这条路。简单来说就是,

有人称,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地域产业”。

之所以“中国式”,或许是因为觉得我们总是善于活在一个“关系型”的社会。“靠关系、走关系、拉关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叔叔做这个赚到了钱,那我也去做吧”,“别人家靠这个赚到了钱,我们也走这条路”,这种心态在我们周围很常见。

这种走老路、图安稳、扯点关系的心态,虽然并不被很多年轻一辈赞扬,甚至唾弃。
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实,这就是一种符合中国人的“谋生”方式,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加微信号:nayizuochengg 加入「那一座城」读者会 合作咨询QQ:3159178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