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时间胶囊
上一次去冲绳,记得要出发前也很是兴奋。为了穿什么礼服,搭配什么鞋子还苦恼了很久。
五年后我又来,行李箱随便收拾了下,胡乱塞满了牛仔裤,针织衫,去南国的小岛,我却在担心受凉。飞行器的旅行让我总是患得患失,怕冷怕热。一不小心LCC航空飞机蜜桃也有五年的时光了。这次出行我贡献了第一次廉价航空的乘坐体验。
关空第二航站楼装修简约有质,丝毫没有廉价航空的那种简陋的感觉。只是没有了廊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加雕饰的长长的水泥通道,眼前就出现了停机坪,在停机坪上过个斑马线,我们登机了。蜜桃的飞机座椅选用了皮质座椅,和日航的座位一样,感觉还是可以的。但是长时间的飞行没有饮料提供,更没有了航空餐的期待。整个飞行时间都依靠阅读打发。忽然觉得很是失落。我感觉人的惯性是很厉害的东西。对少了点什么,极为敏感。那些节省补贴了你的钱包,你却还是会觉得不是那么舒服。其实关西飞北海道即使是全日空或者日航也只有舱内饮料提供,但是这样也好啊。对待廉价航空我还是太苛刻了一些吗?蓝天白云之旅,总要有点点心和饮料才能得以慰藉旅途之乏。每次期待不同的空中点心,想来实在是我旅行的一大乐趣也说不定。好吃不好吃是一回事,提供什么才是总是让你心中挂记的。
有时候他们提供好吃的坚果,精致的下午茶烤饼,美味的酸奶,免费的红酒,爽口的凉面,物超所值的鳗鱼饭,广岛特产的和果子,少见的青柠汁,总之我很少吃到重复的舱内餐。每一次的品尝都带有随机的惊喜。LCC把这种随机惊喜补贴成优惠价格给了乘客。可是我感觉自己很是不买账的模样呢。
也许因为是廉价飞机吧,随身携带的饮料只要放在专用的检查盒子里,也是可以安检携带到飞机上的。第二航站楼的装修很像一个商业设施的休息区,可爱的多彩的甜甜圈造型座位,让候机空间活泼了许多,但是也略显杂乱。长期的飞行移动让我已经养成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习惯了吗?那种没有明显座位区别的位置,对于空间感不强烈的人有可能毫不客气闯进你觉得的所谓私人空间。
很多旅游客选择了这经济型的廉价航空,他们的目的地除了和我一样的冲绳那霸,还有就是雪国北海道新千岁。候机楼里面孩子们打闹着,踩着你的手提包飞奔而过,爸爸抱着另一个孩子无暇家教。广播里叫着登机。终于冲绳时光胶囊随着蜜桃飞机的起飞,被我从回忆深处打开。
下飞机,我有一种时间空间斑驳的感觉。来到了90年代的厦门。
并不明亮的接机楼,棕榈树随处可见,暖暖的南风无造作的吹拂着,白色的建筑被南国的雨水反复洗刷,画出那种流水波纹的黑色纹路,日本本土少见的灰色水泥建筑,绿色,墨绿色,现实里重叠着我童年印象里的厦门。是南国但并不美。原始气息浓厚,随处的芭蕉叶抽垂着,没有惊艳的什么建筑或者园林设计,一路无趣的绿色绵延,偶尔你能看到美军的双螺旋直升飞机低空飞过。一些恶趣味的建筑,比如原色黄的房子,锈迹斑斑的家居碰窗,厦门的经济建设很多年原地踏步,有很多前线海港的因素在作祟,那么冲绳也或多或少有这种感觉。孤隅一角,远离日本本土,美军基地,发展就这么可有可无的被忽略了。这种独特气氛酿造出一种旅游的奇特感受。以前的厦门也有。但是现在厦门的经济如火如荼,早就不是和金门互相炮轰的前线了,很多金门人来厦门,已经惊呼如同台北。而且这个笑话大概是十几年前的。厦门已经把那原始南国,前线海港模样一层层剥去,只留下小资情调浓郁,艺术氛围浓厚南方城市的光怪陆离。
又有谁会想起曾经的厦门是这个样子的呢。
每次回到妆容精致的厦门,我有时候会想这也原来是个纯朴素净的南方小港。想起坐着三轮自行车在厦禾路上飞驰。那种时光简直是奢侈,现在想坐人力三轮车什么的,估计只能去记忆里神游了吧。
冲绳的第一顿饭,是租车行小哥的推荐,距离租车行不远的一家冲绳面店。
冲绳面店对于习惯了日本本土荞麦面店的人来说,确实还是蛮新奇的。其实类似中国的手擀面,有劲道,但是又不是乌冬面的那种Q弹。冲绳的饮食文化受中国沿海本土影响深厚,喝茉莉花茶,感觉就是我大胡建的既视感嘛。加上美军基地的存在,美式饮食习惯冲击,再融合日本本土的一些饮食影响,成为了自己一种独特的风格。
当天我点了排骨冲绳面,排骨这种中式饮食产物,在日本本土几乎没有。但是在冲绳却是大行其道。口味很似江浙区域的东坡鸡的制作工艺,把排骨给焖透了,偏甜的口味,作为不喜猪肉的我居然也能入口,这种高压烹制的调理方法,总是能够把野兽的恶味去除的比较彻底。
套餐的搭配却很是日式风,配咸干饭。拉面配饭估计只有日本人民独一口吧。
老板娘拿出做青团的艾蒿草给我们做配面点缀,平时吃面的时候点缀各种香草类青草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加上艾草团子常常是和果子的常客,我觉得一定是很好味的点缀。结果艾蒿草的口味非常刺激,而且非常苦涩。我赶快把他请出自己的面碗。
冲绳的阿姨没有日本本土老板娘的那种亲切,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大家都很是害怕。好在口味是很纯正,一碗焖排骨冲绳荞麦汤面650日元含消费税,蛮合算的呢。
之后大家潜入车里昏昏欲睡,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到达了以跨海大桥和碧波茵漫著名的景点。连名字都没有记住。对于一个不熟悉冲绳的人来说去哪里都是一样的,对于一个在海滨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看海没有太大的兴奋。冲绳的凤凰木长势甚好,海风夹杂着海水的气味温温的翻滚过来。享受南国气氛让我们很有在旅途的感觉。
看海,要记得问潮水,我们的小伙伴就看着向导书来了,结果海水褪去大量滩涂暴露,奇怪的崖石群立,海风刮得恐怖。完全没有美景可言。
在一家前沿的小商店门口大家饕餮油炸大螃蟹,让我的回忆又被拉回童年。小时候妈妈总是把把螃蟹一劈为二,让后裹点面包粉下油锅油炸,这半成品直接吃的话岂不就是现在日料里的天妇罗,凉了以后也好保存,想烧个椒盐螃蟹,泰式甜辣螃蟹,下火锅的锅底,反正很方便的。啤酒配海鲜吹着海风的大排档,倾倒到多少鹭岛的食客。今天在冲绳的海岛一隅,海风一吹,螃蟹一炸,吹炸出我记忆里的舌尖上的中国了。呵呵,有冲绳本地啤酒。还有被称为冲绳特产茶水三平茶。日本人吃饭喝茶超级普遍,但是本岛多为绿茶的煎茶,或乌龙茶,大麦茶。冲绳人则多饮茉莉花香的花茶。日语发音三平,连自动贩卖机也堂堂摆着三平,让别的茶水失色惭颜的不是一点两点。我很好奇,到底什么三平啊。就茉莉花啊,日本本岛也有花茶,都是很正经称作佳思敏茶。(按照英语发音的外来语,让大家都一目瞭然)
很多本土的日本人第一次来冲绳,遇见三平茶也是一脸懵逼的模样,冲绳人就几十年如一日地给远到的来客不厌其烦的解释。三平茶就是佳思敏茶啊。等等等等。但是就是不愿意把三平改成佳思敏。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三平也是外来语,就是我大胡建说的“香片茶”,可能南方口音加以讹传讹,香片变成了三平。但是冲绳从归入日本,美军占领,光复回归。按理也受到了美国文化的严重冲击。但是对于茉莉花茶称呼根深蒂固的存在,我感受到这个文化混杂聚集融合又排斥下诞生的冲绳独特的风味。
学语言的人容易在这些鸡毛蒜皮的细节上,钻牛角,还感觉其乐无穷。
我联想到厦门和台湾海峡两岸海峡阻隔,同属中华圈的文化,各自发展成了迥异的模样。似是而非。很是有趣,台湾的扳手,水桶之类引用的外来语更多是日语,而厦门就直接继承了中原汉话的说法。又好像香港和深圳,隔绝99年以后,同样说白话,香港更多继承了英国的说法,而深圳背靠大陆。大家都会说去边度。但是香港叫冷气,深圳称空调。这样的例子,在地缘城市格外明显,中国延吉的朝鲜语,中国内蒙的蒙语都有着同样的问题。
晚上我们又逛美国村,冲绳又是另一幅模样。各种各样肤色发型穿着的人们鱼贯出入,俨然一幅多民族移民大家族的模样。美式妖艳的霓虹冲击着你的视网膜,美式装潢的店铺和餐厅,牛排薯条大可乐。冲绳拥有好几张脸。
我们坐着摩天轮在一片霓虹里升高,美统下带来的豪放又自由的风格,让冲绳一幅关岛夏威夷的既视感。远处的海水拍打过来,君悦酒店的海景里,人造填海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明天的海浪是否还能拍打这片原始的海岸呢?我想起妈妈说我家所在的厦门岛的梧村,没有填海前,海水能够拍岸到家门口的村前,那里应该有一棵美丽的大梧桐,所以才被叫做梧村。小时候我们也穿过青石遍地的小巷,抄近道到火车站前的邮电局买自己喜欢的儿童杂志。现在这些都只能存档记忆,现在家里的地标叫做思明区,梧村已经成为死语,很少有人会再提起。大梧桐更是不见踪影。回厦门朋友开车来接我,他们说到哪里等你?我要是说梧村大概他们会笑出来吧。火车站已经成为梧村的代名词。可是梧村要更美一点才对。
填海地区注定是寸土寸金,有种必然繁荣的寄景。比如关西的海上机场,大阪的梅田(梅田发音就是填充地,但是太不美观才换成了同样发音的梅田两字),厦门的梧村,冲绳的美国村……当寄景变成现实,我们回望那片曾经是蔚蓝大海的脚下,莫名一种惆怅就被酝酿出来。沧海桑田果然是一个很有时间美感的词语,一个能有沧海桑田经历的人或物或城市,也莫名徒增了些历史的美感。至少我的审美观里是这样的。
第二天我们在雨中逛首里城,看首里城著名庭院里种植地翠绿铁树,看通商通学地图,冲绳到琉球到福州,北上经杭州到北京。一切一切都感觉到一种亲切和感觉。
小时候爸爸养花,他种盆景榕树,铁树我都是看到无感的感觉。直到有一天家里的铁树被偷走了,我才心中默默伤感。想起爸爸叫我去浇水,而我却不感兴趣,如今想要浇灌都没有机会。铁树开花实数罕见,家里的铁树恐怕是没有机会看到他开花了吧。但是他竟然就被偷走了。我咬牙那该死的偷花贼。结果半年后的有一天,爸爸抱回了一盆铁树,我以为他实在思念。结果发现连花盆都和偷走的铁树盆栽一模一样,结果爸爸说他逛花市的时候居然看到被盗的铁树。他当场上去抱了就走,商家出来制止,老爹一幅你偷我家铁树的气势理论了两下,那边就气短不语了,老爹累的要死把那盆巨大的铁树搬回了家。想来那盗花贼那是也是费了好大一番气力,又被摆在花市里贩卖,可见他品相不俗。这失而复得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他的缘分。浇水的时候都感觉多了几分温柔和重逢的难得。
如今在首里城里也看见首里王的后花园里遍布铁树,同行的朋友赞叹着在日本本土没见过如此树木。我轻轻地说我南方的家里也养着呢。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副震惊的表情,“哇塞,你家居然种有和首里王一样一样的我们都不知道叫什么的植物”的那种感觉。
我心里更是感觉那棵铁树原来如此珍贵。珍贵这种概念或者感觉,原来你得到的太轻易的话,就失去了乐趣。我后来这样想。儿时的无知,失而复得的喜悦,偶遇首里王的后花园的经验。这个铁树带给我的心路历程好是奇妙。下次回去要好好给他浇点水了。
午餐我们去吃牛排,据说冲绳因为被美军长期占据,牛排水准也是好的不得了。
我们去的88牛排店据说超级有名。点餐的时候,点餐的小姐姐来问要几成熟牛肉?我说要8成。在我看来这是很普通的点餐方式,结果我的日本朋友们一幅你在说什么,是说日语吗一样的表情。他们惊讶的说,几成熟牛肉还可以这样点餐吗?不是只有done和midium吗?我更是震惊,那你们要吃六成,七成,八成熟牛肉的时候怎么说啊?他们说什么六成七成八成。我们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只好解释那么done和midium的中间程度呢?他们说从来没有想过。今天技能get了以后去吃牛排可以像我一样牛逼的说,6,7,8……
我被笑到不行。那么多年你们都是怎么吃过来的啊?!!!
我想起我上到高中的时候厦门刚刚兴起牛排店,我的高中朋友带我去莲坂的一家牛排店吃饭。第一次牛排我也是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他们教我系上围巾防止飞溅的肉汁,尤其在服务生给我们浇倒酱汁的时候,一定要优雅的把白色围巾举高,一边可以感受铁板愉悦的声响,看酱汁怎样在围巾上画上漂亮的飞溅。第一次告诉我自助沙拉要怎样吃。还会把好吃的螺旋意面多分食给我。叫我在铁板上追加一个太阳蛋,用新鲜的蛋汁去沾食热腾腾的牛排肉。他们亲切又亲密。和他们一起吃饭是我高中记忆里少有的愉快和清晰。一份黑胡椒铁板牛排,加太阳蛋。1999年,厦门莲坂,25块钱… 饭后我们的水果沙拉是清爽可口的番石榴,和牛排相得益彰。
在冲绳的每一天里我都容易想起厦门,想起我的童年,难道是太像了吗。
当蜜桃飞机起飞的时候,我想起自己第一次飞离祖国,看飞机在厦门岛上方盘旋,我认出哪里是植物园,哪里是员当湖,看海水从淡绿色变成湛蓝色,看升入白云里的飞机,好像自己第一次出国一样的感觉……
我的冲绳之旅,时光胶囊之旅。
五年后我又来,行李箱随便收拾了下,胡乱塞满了牛仔裤,针织衫,去南国的小岛,我却在担心受凉。飞行器的旅行让我总是患得患失,怕冷怕热。一不小心LCC航空飞机蜜桃也有五年的时光了。这次出行我贡献了第一次廉价航空的乘坐体验。
关空第二航站楼装修简约有质,丝毫没有廉价航空的那种简陋的感觉。只是没有了廊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不加雕饰的长长的水泥通道,眼前就出现了停机坪,在停机坪上过个斑马线,我们登机了。蜜桃的飞机座椅选用了皮质座椅,和日航的座位一样,感觉还是可以的。但是长时间的飞行没有饮料提供,更没有了航空餐的期待。整个飞行时间都依靠阅读打发。忽然觉得很是失落。我感觉人的惯性是很厉害的东西。对少了点什么,极为敏感。那些节省补贴了你的钱包,你却还是会觉得不是那么舒服。其实关西飞北海道即使是全日空或者日航也只有舱内饮料提供,但是这样也好啊。对待廉价航空我还是太苛刻了一些吗?蓝天白云之旅,总要有点点心和饮料才能得以慰藉旅途之乏。每次期待不同的空中点心,想来实在是我旅行的一大乐趣也说不定。好吃不好吃是一回事,提供什么才是总是让你心中挂记的。
有时候他们提供好吃的坚果,精致的下午茶烤饼,美味的酸奶,免费的红酒,爽口的凉面,物超所值的鳗鱼饭,广岛特产的和果子,少见的青柠汁,总之我很少吃到重复的舱内餐。每一次的品尝都带有随机的惊喜。LCC把这种随机惊喜补贴成优惠价格给了乘客。可是我感觉自己很是不买账的模样呢。
也许因为是廉价飞机吧,随身携带的饮料只要放在专用的检查盒子里,也是可以安检携带到飞机上的。第二航站楼的装修很像一个商业设施的休息区,可爱的多彩的甜甜圈造型座位,让候机空间活泼了许多,但是也略显杂乱。长期的飞行移动让我已经养成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习惯了吗?那种没有明显座位区别的位置,对于空间感不强烈的人有可能毫不客气闯进你觉得的所谓私人空间。
很多旅游客选择了这经济型的廉价航空,他们的目的地除了和我一样的冲绳那霸,还有就是雪国北海道新千岁。候机楼里面孩子们打闹着,踩着你的手提包飞奔而过,爸爸抱着另一个孩子无暇家教。广播里叫着登机。终于冲绳时光胶囊随着蜜桃飞机的起飞,被我从回忆深处打开。
下飞机,我有一种时间空间斑驳的感觉。来到了90年代的厦门。
并不明亮的接机楼,棕榈树随处可见,暖暖的南风无造作的吹拂着,白色的建筑被南国的雨水反复洗刷,画出那种流水波纹的黑色纹路,日本本土少见的灰色水泥建筑,绿色,墨绿色,现实里重叠着我童年印象里的厦门。是南国但并不美。原始气息浓厚,随处的芭蕉叶抽垂着,没有惊艳的什么建筑或者园林设计,一路无趣的绿色绵延,偶尔你能看到美军的双螺旋直升飞机低空飞过。一些恶趣味的建筑,比如原色黄的房子,锈迹斑斑的家居碰窗,厦门的经济建设很多年原地踏步,有很多前线海港的因素在作祟,那么冲绳也或多或少有这种感觉。孤隅一角,远离日本本土,美军基地,发展就这么可有可无的被忽略了。这种独特气氛酿造出一种旅游的奇特感受。以前的厦门也有。但是现在厦门的经济如火如荼,早就不是和金门互相炮轰的前线了,很多金门人来厦门,已经惊呼如同台北。而且这个笑话大概是十几年前的。厦门已经把那原始南国,前线海港模样一层层剥去,只留下小资情调浓郁,艺术氛围浓厚南方城市的光怪陆离。
又有谁会想起曾经的厦门是这个样子的呢。
每次回到妆容精致的厦门,我有时候会想这也原来是个纯朴素净的南方小港。想起坐着三轮自行车在厦禾路上飞驰。那种时光简直是奢侈,现在想坐人力三轮车什么的,估计只能去记忆里神游了吧。
冲绳的第一顿饭,是租车行小哥的推荐,距离租车行不远的一家冲绳面店。
冲绳面店对于习惯了日本本土荞麦面店的人来说,确实还是蛮新奇的。其实类似中国的手擀面,有劲道,但是又不是乌冬面的那种Q弹。冲绳的饮食文化受中国沿海本土影响深厚,喝茉莉花茶,感觉就是我大胡建的既视感嘛。加上美军基地的存在,美式饮食习惯冲击,再融合日本本土的一些饮食影响,成为了自己一种独特的风格。
当天我点了排骨冲绳面,排骨这种中式饮食产物,在日本本土几乎没有。但是在冲绳却是大行其道。口味很似江浙区域的东坡鸡的制作工艺,把排骨给焖透了,偏甜的口味,作为不喜猪肉的我居然也能入口,这种高压烹制的调理方法,总是能够把野兽的恶味去除的比较彻底。
套餐的搭配却很是日式风,配咸干饭。拉面配饭估计只有日本人民独一口吧。
老板娘拿出做青团的艾蒿草给我们做配面点缀,平时吃面的时候点缀各种香草类青草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加上艾草团子常常是和果子的常客,我觉得一定是很好味的点缀。结果艾蒿草的口味非常刺激,而且非常苦涩。我赶快把他请出自己的面碗。
冲绳的阿姨没有日本本土老板娘的那种亲切,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大家都很是害怕。好在口味是很纯正,一碗焖排骨冲绳荞麦汤面650日元含消费税,蛮合算的呢。
之后大家潜入车里昏昏欲睡,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到达了以跨海大桥和碧波茵漫著名的景点。连名字都没有记住。对于一个不熟悉冲绳的人来说去哪里都是一样的,对于一个在海滨小城长大的人来说,看海没有太大的兴奋。冲绳的凤凰木长势甚好,海风夹杂着海水的气味温温的翻滚过来。享受南国气氛让我们很有在旅途的感觉。
看海,要记得问潮水,我们的小伙伴就看着向导书来了,结果海水褪去大量滩涂暴露,奇怪的崖石群立,海风刮得恐怖。完全没有美景可言。
在一家前沿的小商店门口大家饕餮油炸大螃蟹,让我的回忆又被拉回童年。小时候妈妈总是把把螃蟹一劈为二,让后裹点面包粉下油锅油炸,这半成品直接吃的话岂不就是现在日料里的天妇罗,凉了以后也好保存,想烧个椒盐螃蟹,泰式甜辣螃蟹,下火锅的锅底,反正很方便的。啤酒配海鲜吹着海风的大排档,倾倒到多少鹭岛的食客。今天在冲绳的海岛一隅,海风一吹,螃蟹一炸,吹炸出我记忆里的舌尖上的中国了。呵呵,有冲绳本地啤酒。还有被称为冲绳特产茶水三平茶。日本人吃饭喝茶超级普遍,但是本岛多为绿茶的煎茶,或乌龙茶,大麦茶。冲绳人则多饮茉莉花香的花茶。日语发音三平,连自动贩卖机也堂堂摆着三平,让别的茶水失色惭颜的不是一点两点。我很好奇,到底什么三平啊。就茉莉花啊,日本本岛也有花茶,都是很正经称作佳思敏茶。(按照英语发音的外来语,让大家都一目瞭然)
很多本土的日本人第一次来冲绳,遇见三平茶也是一脸懵逼的模样,冲绳人就几十年如一日地给远到的来客不厌其烦的解释。三平茶就是佳思敏茶啊。等等等等。但是就是不愿意把三平改成佳思敏。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三平也是外来语,就是我大胡建说的“香片茶”,可能南方口音加以讹传讹,香片变成了三平。但是冲绳从归入日本,美军占领,光复回归。按理也受到了美国文化的严重冲击。但是对于茉莉花茶称呼根深蒂固的存在,我感受到这个文化混杂聚集融合又排斥下诞生的冲绳独特的风味。
学语言的人容易在这些鸡毛蒜皮的细节上,钻牛角,还感觉其乐无穷。
我联想到厦门和台湾海峡两岸海峡阻隔,同属中华圈的文化,各自发展成了迥异的模样。似是而非。很是有趣,台湾的扳手,水桶之类引用的外来语更多是日语,而厦门就直接继承了中原汉话的说法。又好像香港和深圳,隔绝99年以后,同样说白话,香港更多继承了英国的说法,而深圳背靠大陆。大家都会说去边度。但是香港叫冷气,深圳称空调。这样的例子,在地缘城市格外明显,中国延吉的朝鲜语,中国内蒙的蒙语都有着同样的问题。
晚上我们又逛美国村,冲绳又是另一幅模样。各种各样肤色发型穿着的人们鱼贯出入,俨然一幅多民族移民大家族的模样。美式妖艳的霓虹冲击着你的视网膜,美式装潢的店铺和餐厅,牛排薯条大可乐。冲绳拥有好几张脸。
我们坐着摩天轮在一片霓虹里升高,美统下带来的豪放又自由的风格,让冲绳一幅关岛夏威夷的既视感。远处的海水拍打过来,君悦酒店的海景里,人造填海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明天的海浪是否还能拍打这片原始的海岸呢?我想起妈妈说我家所在的厦门岛的梧村,没有填海前,海水能够拍岸到家门口的村前,那里应该有一棵美丽的大梧桐,所以才被叫做梧村。小时候我们也穿过青石遍地的小巷,抄近道到火车站前的邮电局买自己喜欢的儿童杂志。现在这些都只能存档记忆,现在家里的地标叫做思明区,梧村已经成为死语,很少有人会再提起。大梧桐更是不见踪影。回厦门朋友开车来接我,他们说到哪里等你?我要是说梧村大概他们会笑出来吧。火车站已经成为梧村的代名词。可是梧村要更美一点才对。
填海地区注定是寸土寸金,有种必然繁荣的寄景。比如关西的海上机场,大阪的梅田(梅田发音就是填充地,但是太不美观才换成了同样发音的梅田两字),厦门的梧村,冲绳的美国村……当寄景变成现实,我们回望那片曾经是蔚蓝大海的脚下,莫名一种惆怅就被酝酿出来。沧海桑田果然是一个很有时间美感的词语,一个能有沧海桑田经历的人或物或城市,也莫名徒增了些历史的美感。至少我的审美观里是这样的。
第二天我们在雨中逛首里城,看首里城著名庭院里种植地翠绿铁树,看通商通学地图,冲绳到琉球到福州,北上经杭州到北京。一切一切都感觉到一种亲切和感觉。
小时候爸爸养花,他种盆景榕树,铁树我都是看到无感的感觉。直到有一天家里的铁树被偷走了,我才心中默默伤感。想起爸爸叫我去浇水,而我却不感兴趣,如今想要浇灌都没有机会。铁树开花实数罕见,家里的铁树恐怕是没有机会看到他开花了吧。但是他竟然就被偷走了。我咬牙那该死的偷花贼。结果半年后的有一天,爸爸抱回了一盆铁树,我以为他实在思念。结果发现连花盆都和偷走的铁树盆栽一模一样,结果爸爸说他逛花市的时候居然看到被盗的铁树。他当场上去抱了就走,商家出来制止,老爹一幅你偷我家铁树的气势理论了两下,那边就气短不语了,老爹累的要死把那盆巨大的铁树搬回了家。想来那盗花贼那是也是费了好大一番气力,又被摆在花市里贩卖,可见他品相不俗。这失而复得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他的缘分。浇水的时候都感觉多了几分温柔和重逢的难得。
如今在首里城里也看见首里王的后花园里遍布铁树,同行的朋友赞叹着在日本本土没见过如此树木。我轻轻地说我南方的家里也养着呢。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副震惊的表情,“哇塞,你家居然种有和首里王一样一样的我们都不知道叫什么的植物”的那种感觉。
我心里更是感觉那棵铁树原来如此珍贵。珍贵这种概念或者感觉,原来你得到的太轻易的话,就失去了乐趣。我后来这样想。儿时的无知,失而复得的喜悦,偶遇首里王的后花园的经验。这个铁树带给我的心路历程好是奇妙。下次回去要好好给他浇点水了。
午餐我们去吃牛排,据说冲绳因为被美军长期占据,牛排水准也是好的不得了。
我们去的88牛排店据说超级有名。点餐的时候,点餐的小姐姐来问要几成熟牛肉?我说要8成。在我看来这是很普通的点餐方式,结果我的日本朋友们一幅你在说什么,是说日语吗一样的表情。他们惊讶的说,几成熟牛肉还可以这样点餐吗?不是只有done和midium吗?我更是震惊,那你们要吃六成,七成,八成熟牛肉的时候怎么说啊?他们说什么六成七成八成。我们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只好解释那么done和midium的中间程度呢?他们说从来没有想过。今天技能get了以后去吃牛排可以像我一样牛逼的说,6,7,8……
我被笑到不行。那么多年你们都是怎么吃过来的啊?!!!
我想起我上到高中的时候厦门刚刚兴起牛排店,我的高中朋友带我去莲坂的一家牛排店吃饭。第一次牛排我也是被感动的不要不要的。他们教我系上围巾防止飞溅的肉汁,尤其在服务生给我们浇倒酱汁的时候,一定要优雅的把白色围巾举高,一边可以感受铁板愉悦的声响,看酱汁怎样在围巾上画上漂亮的飞溅。第一次告诉我自助沙拉要怎样吃。还会把好吃的螺旋意面多分食给我。叫我在铁板上追加一个太阳蛋,用新鲜的蛋汁去沾食热腾腾的牛排肉。他们亲切又亲密。和他们一起吃饭是我高中记忆里少有的愉快和清晰。一份黑胡椒铁板牛排,加太阳蛋。1999年,厦门莲坂,25块钱… 饭后我们的水果沙拉是清爽可口的番石榴,和牛排相得益彰。
在冲绳的每一天里我都容易想起厦门,想起我的童年,难道是太像了吗。
当蜜桃飞机起飞的时候,我想起自己第一次飞离祖国,看飞机在厦门岛上方盘旋,我认出哪里是植物园,哪里是员当湖,看海水从淡绿色变成湛蓝色,看升入白云里的飞机,好像自己第一次出国一样的感觉……
我的冲绳之旅,时光胶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