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一年
2016年6月14日(或是6月13日),第一次来北京。到前几天,正好一年!
一、夏天
那天出了西站,拖着黑色行李箱,背着黑色大书包,坐上了现在已经停运的968路公交,投奔一位在北京呆了两年多的堂弟。大概从那天下午的3、4点起,北漂生活正式计时。
近十天后的一个下午,好像也是4点,面试完一家公司,拿到了offer。下楼时,突然接到上午面试过的一家公司的电话,说也被录用了,问愿不愿意接收offer。一时喜出望外,不知道选哪个好?只说过五分钟后再回复。
那个五分钟里,坐在夕阳下,坐在铁椅上,气温不冷不热,旁边没有人来人往。忘了当时想起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但那种感受至今难忘。五分钟后回绝了上午的那家公司,来到了下午这家公司。后来每次上下班,都会经过那个铁椅,都会想起那个下午里的抉择,那个可能改变了我一生的抉择。
6月27日星期一,正式入职上班。签合同时,被告知试用期两个月。没想太多,以为转正是迟早的事,只要按时上班,遵纪守法就行。
因为是以记者的身份入职,所以每天都要写稿子。领导审核通过后,会在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工作的重点从频繁乏味的写稿,转移到领导的严格审核,每天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久而久之,身心俱疲。
两个月后,试用期考核未通过,领导给了两个选择:一是第二天办理辞职手续;二是转到会务组,再试用一个月。若一个月还未通过,结果不言而明。
领导准备给我一个晚上的时间考虑,但刚出会议室没几分钟,我便告诉领导,我选后者。原因很简单,我想再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证明自己到底行不行。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出了三趟差,去了三个陌生的城市。每次都竭尽全力,任劳任怨。那个月是进公司以来最消沉的一个月,看不到结果,只能埋头前行。好在最终如偿所愿,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国庆节前一天,正式转正。第二天放假,坐上了回家的火车,没跟家人说起此事,秉承一向报喜不报忧的原则。
二、秋天
当上会务专员,每月都会出差一两次,参加各种大小型会议,以及组织和开展各种大小型比赛活动。不出差时,也会写点稿子,一是领导也这样要求,二是也乐于写作。
相比于每天端坐在办公室,去外地出差更能让我快乐和放松。出差的那几天,虽然要起早摸黑,疲于奔命,忙着处理会议活动中的大小事情,远比坐在办公室里辛苦好几倍。
但每次出差,都可以认识一个新地方,认识一些从不认识的人和物,品尝一些从未尝过的美食,感受多个地方的风俗人情,这也是一直愿意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那几个月里,去了四川的成都,湖北的宜昌,广东的广州、深圳、肇庆和东莞,河南的郑州,广西的南宁。每个地方都呆了几天,都成为了生命中的一两页。
最久的一次出差是半个月。先是一个人去了湖北宜昌,参加一个小型会议。当时公司正忙着深圳的一个大会,腾不出人手,只好让“半道出家”的我单枪匹马闯宜昌。一开始也怀疑自己,所以做足了会前工作准备。等真到了现场,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不堪一击,很多事情还是可以独立解决,事后还获得了领导的夸赞。
宜昌忙完,立马去了深圳。在深圳举行的会议是个全国性大会,也是公司主办的活动,所以尤为重要。前前后后忙了一个礼拜,反响还不错,关键是领导满意。
会议结束后,公司邀请VIP客户去附近的香港游玩。因为这件事由自己的组长负责,所以小组的员工只要有港澳通行证,再交点钱,就可以去香港玩一天。当时碰巧带了港澳通行证,犹豫了几秒,就交钱了。从香港回来的那天晚上,感觉圆了个小梦。
回大陆的第二天,按照领导安排,跟几位同事去广西南宁参加会议。那天在会议现场的门口,认识了一位广西女孩,聊得很来,有种相识恨晚的错觉。返京的前一天下午,准备约她出来,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至始至终,连对方的名字都不知道,更别说联系方式了。
回到北京后没多久,冬天来了,同时,工作岗位又变了。
三、冬天
北京的冬天确实比南方要冷上几分,除了低温,还有冷风。骑自行车上下班,一天比一天吃力,一天比一天寒冷。好在时间飞快,好在比较逞强。
12月初,公司负责运营公众号的小编突然辞职,一时招不到人,领导就让我先顶替。因为之前有过新媒体实习的经历,加上又来了位新会务专员,恰好满足了可以拆东墙补西墙的充分条件。于是摇身一变,从最开始的记者,到会务专员,再到现在的小编。
告别了可以出差的会务工作,有些遗憾。每天朝九晚六的办公室生活,八个小时的正襟危坐,换来了只增不减的体重,和毫无方向感的工作焦虑。
公司有三个公众号,粉丝量近五十万,而负责运营和编辑工作的却只有我一人,一个事实上从未编辑和发布过1篇微信文章的菜鸟。领导日理万机,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给不了帮助和建议,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去摸索尝试,去花心思学。
而越是困难,越是孤立无援,越适合成长和锻炼,越适合个人增值。那个冬天虽然寒冷,但没有完全虚度,看视频学排版技巧,学运营学写作,借鉴其他公众号的创意,模仿优秀的图片制作等等,收获虽不是很大,但每天都在一点点进步。
闲暇时,去不同的电影院看电影,逛博物馆、公园,找堂弟喝酒玩牌,在网上发布原创文章,追美剧追《鬼怪》,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参加豆瓣组织的读书论坛、毒舌组织的观影活动等。现在看来,那个冬天并没有那么寒冷。
1月20日公司开完年会,1月23日提前请假回家。在家呆了十天,开始返京上班。长大以来最短的一次春节假期。
四、春天
新的一年刚开始,被领导当众批评了一次,原因是除夕那天,没有发布节日祝福的微信文章。年前领导还特意嘱咐过此事,只是没放在心上,以为道个歉、认个错就行,没想到领导龙颜大怒,还扣了薪水。不得不引以为戒。
没多久,新设了个组长,新组长浑身负能量,喜欢指指点点,给人找麻烦,尤其让下属喘不过气来。有一天,一时没忍住,当众跟他吵了起来。但姜还是老的辣,越吵越输,越输越想辞职,越想辞职越不甘心,越不甘心越是煎熬。
那是一段继试用期后最烦心的日子。每天早上开早会,都充满了火药味;每周提交完工作总结,也难免不会被旁敲侧击;上班打不起精神,下班后才有好心情。有次领导交代了组长一件事,组长找到了我,后来事情出错,组长嫁祸给我,要不是领导仔细盘问,估计又要背黑锅了。
就在下定决心辞职时,小组来了两位新同事,一位是善解人意且有着丰富经验的大姐,另一位也是去年刚毕业的同一届女生,性格温和,踏实可靠。这两位新同事的到来,让我慢慢放弃了辞职的决心,她们不仅带来了阳光和温暖,也带来了乐观和希望。
以前不太相信一位优秀的朋友能够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帮助,但这次深有体会,也深深意识到,朋友的选择确实对生活、工作、甚至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不容小觑的关系。
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同样重要。那位与我吵架的组长在没有成为组长之前,经常与我一起吃午饭,当局者迷,当时没有看清他的真面目。等他当了组长后,竟然真的是翻脸比翻书还快。但好在吃一堑,长一智。
新来的大姐同事凭借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优秀的工作能力,提前一个月转正,而且还当上了小组的新组长,那位满满负能量的前组长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听到这个消息,内心里真的谢天谢地,终于熬过来了。就像当时的冬天已渐行渐远,春天在一夜间就来到了人间。
新组长为人热情和气,加上实力不俗,很快赢得全公司上下一致的好评。身为下属,自然也深受其益,学会了不少东西,重拾工作的信心,找到了方向和动力,其中有一部分是努力,也有一部分是莫大的运气。
五、夏天
工作渐渐顺心,时间也过得飞快,夏天说来就来。现在每天到公司,都面带微笑,精力充沛。有了榜样,有了重视和关心,不会再消沉,反倒积极主动。
组长大姐很大方,请小组所有成员吃饭,一起加班到最晚,出了什么问题她担着,从不给小组添麻烦,只会帮忙解决问题。但最佩服组长大姐的却是另一件事。每天下班,大姐都会给她母亲打个电话,大姐说是因为父亲几年前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在家,为了不让老人患上忧郁症、老年痴呆症等,所以无论再忙再不开心,每天一个电话是怎么也不会少的。
来北京已经一年了,还没读懂这座城市。这一年,生活还算充实,经历不多,但也不少。张嘉译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人走到世界上,是用来体验的,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是在帮助你成长进步。”鄙人也这么认为。
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BJ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