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71: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7-06-20, 上海
维 心 说

这一段阳明先生比较了无源的池塘水和有源的井水,告诫我们宁可做有源井水,不做无源的塘水。为什么?
从意义上我们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无源塘水是死水,有源井水是活水。但是其实有更深的含义蕴含其中。
1. 什么是源?
在句子中是水源的意思,是指水的发源地。水的起源地在哪里,长什么样,对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只要有这个发源地就够了。
在心学里,源就好像良知。一样地,良知到底在哪里,到底是个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有良知存在就行!
2. 源的作用是什么?
水源的作用就是保持水的循环,不断地有新水进来,旧水出去,同时也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良知的作用又是什么?——是知善知恶,是指导我们去为善去恶。善就像新鲜之水,恶就像陈旧之水,良知就是通过除恶扬善,来净化我们的心灵。这不是和水源的作用非常一致吗?
3. 数量的多寡不是我们选择的标准
一个数顷之大的池塘,一个数尺之小的口井,我们选择什么?并不是多多益,数量从来不是我们选择的标准和目标。我们应该看到数量背后的真正本质——是不是符合良知。
即使是“多多益善”这个成语之前还有四个字是“韩信点兵”,这才是“多多益善”的本质!如果不是韩信带兵,换个人带兵怕是越多越误事。
4. 生意不穷何解?
此处的“生意”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意,而是有生命、有灵魂、有活力的意思。无源之水是一潭死水,只有有源之水,哪怕不多,也带着灵动的神妙之用。什么是灵魂?就是我们视听言动的主宰,而这个主宰就是心!因此,生意不穷的原因是因为有心。心之本体愈明,生意愈无穷。
阳明先生的短短一句话,与朱熹的一句有名的诗句倒是相得益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 文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旁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除原文部分外,文章内容由觉晨原创,版权归“维心说”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