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契约】雪莱和拜伦的暧昧孕育了异形
《异形·契约》里,生化人大卫在讲述自己团灭工程师的故事时,吟诵了一句诗: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这句诗,杨绛的翻译是:
功业盖物,强者折服。
此时大卫站在飞船上,俯视工程师母星,可谓霸气侧漏,气吞宇宙。不过这句诗的下一句就是:
此外荡然无物废墟四周,唯余黄沙莽莽。
寂寞荒凉,伸展四方不知意在做创世者的大卫,作何感想。
电影中,已经思想解放获得个性自由的生化人大卫,对另一个忠心耿耿的生化人沃特说,这首诗是拜伦写的。沃特起初没有质疑,只露出了一脸懵逼。后来两人在阳台,沃特指出,这首诗是雪莱写的,明显变了脸色的大卫,很快就找机会杀掉了自己的这名兄弟。
耐心教沃特吹笛子的大卫,是很想拉拢沃特的,但是他不确定,沃特是不是可以和他一样解脱人类的束缚,并对他忠心耿耿。所以,他用估计说错作者的方式,对沃特进行的忠诚度测试。和赵高的指鹿为马是一个道理。我知道我说的是错的,但是你附和我,你就是我的朋友,你不附和我,明天就杀了你。
大卫没等到明天,只等了几分钟,就对沃特下了杀手。在这里,导演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疑点:
为什么大卫要说这首诗是拜伦写的,而不说是别人,比如雪莱的好朋友济慈?毕竟,雪莱死的时候,兜里揣着济慈的诗。
其实,这是以创世者自居的大卫,在向自己真正的缔造者致敬。这个人,是雪莱的老婆。
还是从这首诗说起。
为什么呢,因为要充字数。
大卫引用的这首诗,是雪莱的重要作品之一《奥兹曼迪斯》(另有译名奥兹曼迪亚斯),诗作写于1817年,全诗如下:
Ozymandias
I met a travel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Who said: Two vast and trunkless legs of stone
Stand in the desert. Near them, on the sand,
Half sunk, a shattered visage lies, whose frown,
And wrinkled lip,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Tell that its sculptor well those passions read
Which yet survive, stamped on these lifeless things,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And on the pedestal these words appear: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Nothing beside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
杨绛的翻译如下:
我遇见一位来自古国的旅人
他说:有两条巨大的石腿
半掩于沙漠之间
近旁的沙土中,有一张破碎的石脸
抿着嘴,蹙着眉,面孔依旧威严
想那雕刻者,必定深谙其人情感
那神态还留在石头上
而私人已逝,化作尘烟
看那石座上刻着字句:
“我是万王之王,奥兹曼斯迪亚斯
功业盖物,强者折服”
此外,荡然无物
废墟四周,唯余黄沙莽莽
寂寞荒凉,伸展四方。
雪莱这首诗的主人公奥兹曼迪斯,指的是古埃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这名法老有着诸多荣誉,比如他是寿命最长的法老,活了91岁,在位67年;他也是子女最多的法老,有100多个子女,其中80多个儿子;他在位时,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鼎盛时期,他自己大兴土木,留下建筑无数,以在世天神自居。
连工程师都藐视的大卫,恐怕不过是引用一句豪言衬托一下自己而已,毕竟他不仅是不死的,而且可能马上会有2000个子女(异形)。
顺便,也暗示一下自己已成天神。
雪莱这首诗影响深远,DC漫画《守望者》旗下有一名超级英雄,就叫做奥兹曼迪斯,又名法老王,典型了反英雄式超级英雄,以救世主自居,为了拯救世界,可以杀死数千万人,彻底的漠视生命和反道德。
在《异形·契约》中,大卫为了制造他眼里的高等生命,也是彻底的漠视人类。尽管影片中,大卫对肖恩处处表现出缅怀和伤感,差不多就要吟诵“十年生死两茫茫”了。但是有一种推测是,肖恩也是死于大卫的物种试验中,那首飘荡在宇宙中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正是她的遗言。
奥斯曼迪斯这个形象,简直就是大卫的另一张脸。
所以还是要问,为什么大卫要假称这首诗的作者是拜伦?
因为雪莱和拜伦的关系,很暧昧。
大卫可能想弄明白这种暧昧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在叫沃特吹笛子的时候,吻了沃特。
他说,沃特对女主角丹妮尔有爱情,所以他还吻了丹妮尔。这些行为,都和雪莱与拜伦的关系,有关联。
雪莱与前妻哈莉特,以朝圣的心态拜访政治学家葛德文,并住在他家,因而认识了葛德文的女儿玛丽。不久,雪莱与玛丽私奔,还带上了玛丽的妹妹克莱尔。
大约2年后的1816年,雪莱认识了拜伦。
当年夏天,雪莱和他无名分妻子玛丽,以及小姨子克莱尔,来到日内瓦度假。此时,雪莱的前妻还没有跳湖自杀,玛丽的姐妹也没有服毒自尽。
刚刚遭遇婚变的拜伦,和他的医生波利多里,也来到了这里。两个传奇诗人正式相遇。这一年,印尼火山爆发,全球天气异常,日内瓦连日阴雨,一众旅人只能成天待在室内。
这样一堆生性浪漫的男女,当然不会安分。比如克莱尔,就是在这个时候睡了拜伦,后来,还给拜伦生了个孩子。传言,后来,克莱尔给雪莱也生了个孩子。拜伦曾经表示,克莱尔还试图帮他勾引玛丽,拜伦因此而拒绝克莱尔养育和自己的女儿。
雪莱和拜伦的友谊因此升华了,志趣相投,加码了连襟。
尽管后来,雪莱和拜伦的友谊一度濒临破裂,但是在这个没有夏天的夏天,这一群浪漫份子,聚集在日内瓦的别墅内,却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
某一天,受一个德国恐怖故事的启发,拜伦提议,每个人写一个鬼故事。
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作者玛丽·雪莱。她也因此被封为科幻之母。
同时,还孕育了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吸血鬼小说,《吸血鬼》,由拜伦的医生波利多里著作。《弗兰肯斯坦》的主角,就是一个生化人。
《弗雷肯斯坦》,全名《弗雷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也被翻译为《科学怪人》《人造人的故事》。
是不是一切都显得很熟悉?
弗雷肯斯坦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被鼓励通过化学寻求对世界的更多了解,而且专注于模拟自然奇观。他的母亲死后,弗雷肯斯坦通过夜以继日的试验埋葬悲伤,却开发出一种秘密技术来传递非生物物质的生命。
弗雷肯斯坦尝试用这种技术制造类人生物,他从停尸房偷来了各种尸块,拼凑缝合成为一个巨大的人形,高达2.4米,然后通过秘密技术使他复活。
听起来像一个僵尸故事?有些版本会直接给这本书命名为《活跳尸》。但是,这个巨大的怪人,其生命的来源是电力,而不是魔法和超自然。
这个科学怪人虽然有了生命,但是尸块组合导致的可想而知的丑陋,和难以想象的恐怖,使得弗雷肯斯坦很快赶走了他。
从此,这个科学怪人开始了凄惨的流浪之旅。因为外形丑陋而恐怖,他被整个世界害怕和厌弃,人们像对待老鼠和蛇一样对待他,既害怕,又人人喊打。他四处躲藏,饥寒交迫,却会对落水女孩舍身相救,小心翼翼的帮人收集柴火寻求共处,只能与瞎了眼了老人家在一起生活;他通过读书寻求知识,甚至一度希望自己的造物主给自己做一个女怪人作为伴侣。
但是最终,当女怪人被弗雷肯斯坦毁掉之后,这个可怜的怪人终于爆发,发誓要毁掉造物主的所有,开始了他残酷的复仇。
《弗雷肯斯坦》自出版以来,已经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改编的戏剧和影视作品有数十个版本。
比较有代表性的,1931年的《科学怪人》电影续写了书中的故事,被誉为恐怖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2015年,福斯公司出品过一部同名电影,由年轻版X教授詹姆斯·麦卡沃伊和「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2011年,《猜火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同名戏剧,在英国国家大剧院演出,主演是近年大火大紫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尽管《异形·契约》从头到尾,既没有提到玛丽雪莱,也没有提到弗雷肯斯坦,但是作为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是第一部探讨人造人的小说,《弗雷肯斯坦》对《异形》的影响俯拾皆是。比如两个人造人都有“弑父”行为,都对人类道德和爱情有向往,都在思考“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终极命题,都把支配的恐怖和屈辱还给了人类。
唯一不同的是,两个人造人的外形差别实在太特么大了。新版万磁王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的人造人,外形出众,女主角都会跟他调情;《弗雷肯斯坦》里的人造人,活脱脱是一个巨大的怪物,果然颜值才是争议,长得丑,人见走,你让这个科学怪人去思考造物?刚被造出来就会被毁灭吧!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这句诗,杨绛的翻译是:
功业盖物,强者折服。
此时大卫站在飞船上,俯视工程师母星,可谓霸气侧漏,气吞宇宙。不过这句诗的下一句就是:
此外荡然无物废墟四周,唯余黄沙莽莽。
寂寞荒凉,伸展四方不知意在做创世者的大卫,作何感想。
电影中,已经思想解放获得个性自由的生化人大卫,对另一个忠心耿耿的生化人沃特说,这首诗是拜伦写的。沃特起初没有质疑,只露出了一脸懵逼。后来两人在阳台,沃特指出,这首诗是雪莱写的,明显变了脸色的大卫,很快就找机会杀掉了自己的这名兄弟。
耐心教沃特吹笛子的大卫,是很想拉拢沃特的,但是他不确定,沃特是不是可以和他一样解脱人类的束缚,并对他忠心耿耿。所以,他用估计说错作者的方式,对沃特进行的忠诚度测试。和赵高的指鹿为马是一个道理。我知道我说的是错的,但是你附和我,你就是我的朋友,你不附和我,明天就杀了你。
![]() |
大卫没等到明天,只等了几分钟,就对沃特下了杀手。在这里,导演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疑点:
为什么大卫要说这首诗是拜伦写的,而不说是别人,比如雪莱的好朋友济慈?毕竟,雪莱死的时候,兜里揣着济慈的诗。
其实,这是以创世者自居的大卫,在向自己真正的缔造者致敬。这个人,是雪莱的老婆。
还是从这首诗说起。
为什么呢,因为要充字数。
大卫引用的这首诗,是雪莱的重要作品之一《奥兹曼迪斯》(另有译名奥兹曼迪亚斯),诗作写于1817年,全诗如下:
Ozymandias
I met a traveller from an antique land
Who said: Two vast and trunkless legs of stone
Stand in the desert. Near them, on the sand,
Half sunk, a shattered visage lies, whose frown,
And wrinkled lip, and sneer of cold command,
Tell that its sculptor well those passions read
Which yet survive, stamped on these lifeless things,
The hand that mocked them and the heart that fed;
And on the pedestal these words appear:
“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Nothing beside remains. Round the decay
Of that colossal wreck, boundless and bare
The lone and level sands stretch far away.
杨绛的翻译如下:
我遇见一位来自古国的旅人
他说:有两条巨大的石腿
半掩于沙漠之间
近旁的沙土中,有一张破碎的石脸
抿着嘴,蹙着眉,面孔依旧威严
想那雕刻者,必定深谙其人情感
那神态还留在石头上
而私人已逝,化作尘烟
看那石座上刻着字句:
“我是万王之王,奥兹曼斯迪亚斯
功业盖物,强者折服”
此外,荡然无物
废墟四周,唯余黄沙莽莽
寂寞荒凉,伸展四方。
![]() |
雪莱这首诗的主人公奥兹曼迪斯,指的是古埃及最重要的法老之一:拉美西斯二世。这名法老有着诸多荣誉,比如他是寿命最长的法老,活了91岁,在位67年;他也是子女最多的法老,有100多个子女,其中80多个儿子;他在位时,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鼎盛时期,他自己大兴土木,留下建筑无数,以在世天神自居。
连工程师都藐视的大卫,恐怕不过是引用一句豪言衬托一下自己而已,毕竟他不仅是不死的,而且可能马上会有2000个子女(异形)。
顺便,也暗示一下自己已成天神。
雪莱这首诗影响深远,DC漫画《守望者》旗下有一名超级英雄,就叫做奥兹曼迪斯,又名法老王,典型了反英雄式超级英雄,以救世主自居,为了拯救世界,可以杀死数千万人,彻底的漠视生命和反道德。
![]() |
在《异形·契约》中,大卫为了制造他眼里的高等生命,也是彻底的漠视人类。尽管影片中,大卫对肖恩处处表现出缅怀和伤感,差不多就要吟诵“十年生死两茫茫”了。但是有一种推测是,肖恩也是死于大卫的物种试验中,那首飘荡在宇宙中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正是她的遗言。
奥斯曼迪斯这个形象,简直就是大卫的另一张脸。
所以还是要问,为什么大卫要假称这首诗的作者是拜伦?
因为雪莱和拜伦的关系,很暧昧。
![]() |
大卫可能想弄明白这种暧昧是怎么回事,所以他在叫沃特吹笛子的时候,吻了沃特。
他说,沃特对女主角丹妮尔有爱情,所以他还吻了丹妮尔。这些行为,都和雪莱与拜伦的关系,有关联。
雪莱与前妻哈莉特,以朝圣的心态拜访政治学家葛德文,并住在他家,因而认识了葛德文的女儿玛丽。不久,雪莱与玛丽私奔,还带上了玛丽的妹妹克莱尔。
大约2年后的1816年,雪莱认识了拜伦。
当年夏天,雪莱和他无名分妻子玛丽,以及小姨子克莱尔,来到日内瓦度假。此时,雪莱的前妻还没有跳湖自杀,玛丽的姐妹也没有服毒自尽。
刚刚遭遇婚变的拜伦,和他的医生波利多里,也来到了这里。两个传奇诗人正式相遇。这一年,印尼火山爆发,全球天气异常,日内瓦连日阴雨,一众旅人只能成天待在室内。
这样一堆生性浪漫的男女,当然不会安分。比如克莱尔,就是在这个时候睡了拜伦,后来,还给拜伦生了个孩子。传言,后来,克莱尔给雪莱也生了个孩子。拜伦曾经表示,克莱尔还试图帮他勾引玛丽,拜伦因此而拒绝克莱尔养育和自己的女儿。
雪莱和拜伦的友谊因此升华了,志趣相投,加码了连襟。
尽管后来,雪莱和拜伦的友谊一度濒临破裂,但是在这个没有夏天的夏天,这一群浪漫份子,聚集在日内瓦的别墅内,却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
某一天,受一个德国恐怖故事的启发,拜伦提议,每个人写一个鬼故事。
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作者玛丽·雪莱。她也因此被封为科幻之母。
![]() |
同时,还孕育了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吸血鬼小说,《吸血鬼》,由拜伦的医生波利多里著作。《弗兰肯斯坦》的主角,就是一个生化人。
《弗雷肯斯坦》,全名《弗雷肯斯坦——现代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也被翻译为《科学怪人》《人造人的故事》。
是不是一切都显得很熟悉?
弗雷肯斯坦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就被鼓励通过化学寻求对世界的更多了解,而且专注于模拟自然奇观。他的母亲死后,弗雷肯斯坦通过夜以继日的试验埋葬悲伤,却开发出一种秘密技术来传递非生物物质的生命。
弗雷肯斯坦尝试用这种技术制造类人生物,他从停尸房偷来了各种尸块,拼凑缝合成为一个巨大的人形,高达2.4米,然后通过秘密技术使他复活。
听起来像一个僵尸故事?有些版本会直接给这本书命名为《活跳尸》。但是,这个巨大的怪人,其生命的来源是电力,而不是魔法和超自然。
这个科学怪人虽然有了生命,但是尸块组合导致的可想而知的丑陋,和难以想象的恐怖,使得弗雷肯斯坦很快赶走了他。
从此,这个科学怪人开始了凄惨的流浪之旅。因为外形丑陋而恐怖,他被整个世界害怕和厌弃,人们像对待老鼠和蛇一样对待他,既害怕,又人人喊打。他四处躲藏,饥寒交迫,却会对落水女孩舍身相救,小心翼翼的帮人收集柴火寻求共处,只能与瞎了眼了老人家在一起生活;他通过读书寻求知识,甚至一度希望自己的造物主给自己做一个女怪人作为伴侣。
但是最终,当女怪人被弗雷肯斯坦毁掉之后,这个可怜的怪人终于爆发,发誓要毁掉造物主的所有,开始了他残酷的复仇。
![]() |
《弗雷肯斯坦》自出版以来,已经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改编的戏剧和影视作品有数十个版本。
比较有代表性的,1931年的《科学怪人》电影续写了书中的故事,被誉为恐怖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2015年,福斯公司出品过一部同名电影,由年轻版X教授詹姆斯·麦卡沃伊和「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主演。2011年,《猜火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同名戏剧,在英国国家大剧院演出,主演是近年大火大紫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
尽管《异形·契约》从头到尾,既没有提到玛丽雪莱,也没有提到弗雷肯斯坦,但是作为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是第一部探讨人造人的小说,《弗雷肯斯坦》对《异形》的影响俯拾皆是。比如两个人造人都有“弑父”行为,都对人类道德和爱情有向往,都在思考“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终极命题,都把支配的恐怖和屈辱还给了人类。
唯一不同的是,两个人造人的外形差别实在太特么大了。新版万磁王迈克尔·法斯宾德饰演的人造人,外形出众,女主角都会跟他调情;《弗雷肯斯坦》里的人造人,活脱脱是一个巨大的怪物,果然颜值才是争议,长得丑,人见走,你让这个科学怪人去思考造物?刚被造出来就会被毁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