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图书馆
查看话题 >《未来简史》有感:人工智能终将取代人类?
去了家附近的图书馆,两个周末的时间,终于把《未来简史》看完了,对这本书及作者可谓仰慕已久。看了些之前的书评,惊讶的发现贬大于褒,大多是喷这本书与前作重复、人工智能讲的不够深层。今天就想就这本书说说造小就自己的见解,各位大神不喜勿喷。
在我看来,本书最令人欣赏的两点,一是在于它的辩证思维,二是在于它的争议性。
辩证思维,是指“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它的主要特点。
这种思维方式在本书中无所不在,例如序言中对于知识悖论的阐述:“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联想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指导行,行再反过来更新知,否定之否定,以螺旋状前进,方是万物进步的普遍真理。
再看作者在第3章中对于人类特殊之处的叙述,原文分了几段:“如果说灵魂是不可分割、永恒不变的,那么进化论无法接受灵魂的概念”。“可能有人会说,人类的灵魂就不是进化来的,而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而且完整无缺。”“要说父母一丝一毫的灵魂都没有,小孩身上却出现了永恒的灵魂,这就不是生物学说得通的事了。”作者对灵魂是否进化而来进行双方论证,从而得出“进化论无法解释灵魂存在”的结论,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还有第5章中对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解释,作者首先表达了“科学研究事实,宗教给出伦理判断”的观点,又以经典宗教故事三部分为例阐述了“宗教并非只管伦理判断,还包含事实声明”的观点,从而得出“科学与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不可对立”的结论。辩证思维与内容有机结合,有略微烧脑的阅读快感,同时呈现出世事并非非黑即白,亦正亦邪、亦对亦错才是万物本质的真相。崇尚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被运用的炉火纯青,造小就对这本书的好感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第二点是,本书极具争议性。对于书中提到的AI是否终将取代人类?各领域大V均有不同看法。比如华大基因CEO尹烨认为《未来简史》严重低估了人类,整体思想、包括一些推论都太过悲观;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评价它会颠覆你的思考方式。对于这种争议性,我是十分欣赏的。总有一些人,通过一番看似严密的论证,让人得到洗脑般的效果,以致看完书的几小时内在作者的逻辑中不可自拔。虽然一番细思量后,发现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儿(比如对作者的智人征服世界、数据主义等观点持保留意见),但你不能否认,它对多元观点表达所作的贡献。
世上已经有太多“正确”的理论,大到阿基米德定理小到语文阅读理解,当你看到一个看似有理又荒谬、激活你全身辩论细胞的“人工智能秒杀人类”观点,难道不觉得如饥似渴、两眼放光?光是把人从所谓的“成功学”中解救出来,就值得送他一个大鸡腿了,更何况这番论证相当有理有据。多有意思,世上若少了这些不同的精彩观点,是否无趣得像一滩死水?
当然,造小就的观点是,人工智能无法真正取代人类。即便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就像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很多人感觉没赶上列车就被时代抛下了...它也只能代替一部分机械劳动、重复劳动,而诸如设计、深度报道、极具人文关怀的摄影艺术...AI都是无法取代的。也许人工智能存在的真正意义,是将人类从只能满足饱腹之欲的“生存”中解救出来,投入到更宽广、更有意思的“生活”中。我们不妨拭目以待,人工智能真正发展的轨迹。
顺便再扯一句,尤瓦尔凭借现象级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已经跻身全球收入最高学者行列,听说时薪达40万美元(此数据待考证),简直成了斜杠青年中的杠把子。如此高的收入,似乎为我广大文艺青年指出了一条明路,这条明路叫:靠卖观点,你能走多远?时薪40万美元,想走多远走多远!所以就冲这一点,也得共勉呐骚年们~
所以无论是尤瓦尔的观点、还是这个人,都挺让人觉得好奇的。眼下就有个机会能和他亲密接触,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与他共同探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哦~7月8日,由造就主办的“主动进化——造就未来大会”上,尤瓦尔将详细阐述他在书中的观点,并与观众亲密互动。
活动详情戳这里:https://www.douban.com/event/28911760/
最后,对于大家都关心的人工智能,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这本书,造小就分享两个专栏给大家:
AI终将取代人类?http://www.zaojiu.com/topics/68
从智人到神人:http://www.zaojiu.com/topics/81
希望各位看完能有所收获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