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EPAPA - 星の数だけ願いは届く(伴奏吉他部分)
这是我第一次写这种分析帖,由于吉他水平以及音乐水平都十分有限,定有许多不足与纰漏,如果有幸被读到,还望各位指正。谨以此帖纪念大四与小胡同学一起练琴的日子。
只分析伴奏吉他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是由我演奏的。 本文从练习顺序的角度,分成技巧,感情,编曲三个部分进行分析。
这是一条严谨的分割线(我们来谈谈演奏技巧,顺便感受一下被强迫症支配的恐惧)。 对于演奏技巧的分析如下,按照出现的顺序一个个来。
和弦中左手对特定弦的制音
不知道这个动作有没有什么专业术语,反正意思大家都懂哈。
这个情况还挺多样的,扫弦时保证特定几根弦响,其他的弦不出现音高。基本上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不同方式分类也没啥意思,就总体说一下练习方法吧。找到制住音的按弦方式之后,反复练习这种按弦方式练习,不断抬起按下换和弦,直到熟练为止。熟练的标准就是每次一按下去该响得响该哑得哑。诀窍就是练!练!练!
举两个例子吧。
1,D#m7(b5):x 7 6 7 6 x(1-6弦)。 主要矛盾存在于如何按响两个六品的音。我推荐用食指横按+中指和无名指,这样方便食指同时制住1、6弦,实在不行无名指也能制住1弦,避免食指把1弦给按响了;
2,Emaj7:x 9 6 9 7 x (1-6弦)。 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扯。。。然后中指制6弦的音,食指侧躺制1弦的音。
食指小横按+其他手指大跨度
这两个分开练都有难度,和在一起简直虐手。不过还是要想办法把所有音都按响了,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1,食指第二关节弯折一定角度。 这样子食指更容易施力,左手也更容易扯开。
2,其他手指保持站立。 一定不要图方便趴下了,不然不但使不上劲按该按的弦,还有可能碰到别的弦。
例子如下:B7sus4:2 5 2 4 2 x(1-6弦)。 首先就是横按要按实;再就是小拇指一定要立住了,不要趴下,按不实不说,还会把1弦哑掉。
拨片扫弦
听起来像基本功,弹起来简直虐手(可能还是我基本功太差【无奈) 越是这种看上去基础的东西,值得注意的地方越多:
1,节奏平稳。 手腕要一直按照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上下扫动,空拍时也不能停而要空扫,比方说弹八分音符时就要上下扫一个来回,第一下实扫,第二下空扫。这样下来节奏会非常均匀,动作也要自然一些。 说说细节上的注意点。 大臂搭在琴箱上(一般弹奏时都是小臂搭在琴箱上,但是扫弦时为了方便小臂摆动,可能把大臂搭在琴箱上更方便一些), 小臂要转起来(小臂除了上下摆动,还有轻微转动), 手腕要放松(甩起来!不要虚!), 再就是拿拨片要稳(大拇指和食指捏拨片时不用太用力,但是要用食指第一个关节抵住拨片后端,防止扫的时候拨片乱跑), 拨片尖端与琴弦呈倾斜角(过于垂直容易吃弦太深,扫得不齐), 最后的最后,一定要打节拍器!!!(不然以后练好了以后你会后悔的。。。)。
2,强弱音有区分度,整体要轻盈。 强拍要扫全所有弦且声音重一些,弱拍有响就行。谱子上的斜线就是可以自由处理的意思,所以不要每个音都刻意全扫,听上去像个二愣子。动作上,强拍时手腕甩动幅度大一些,扫全六根弦,弱拍时可以只扫中间的几根弦,手腕轻微甩动即可。 其实稍微甩以下就能扫全六根弦,所以一定要悠着劲,让扫弦效果轻盈一些。 注意强拍不要扫太重(容易打品),弱拍不要出现突兀的高音(控制好摆动幅度)。
3,和弦切换干净利索。 换和弦前后避免出现杂音。你以为你和弦按的都没啥问题,结果速度起来了左手连滚带爬。。。 总结下来就是两准一快。 第一个准是时机要准,不能太早,不然扫前一个和弦出来下一个的音就会很尴尬; 第二个准是按和弦要准,一次到位; 快就是说和弦切换速度越快越好,不要拖拖拉拉搞得扫弦中间一串乱七八糟的音。
4,激情。 积极主动地扫弦。扫弦这个东西,不带点感情根本扫不起来好吧。
拨片扫弦切音
这种情况下切音分为两种方式:左手制音&右手制音。
出来的效果是没有音高,类似鼓点的节奏声。
1,左手制音。 首先要想办法制住所有音,一般用于有大横按或者左手指法能制住所有弦的情况,这时右手正常扫弦,左手虚按制音就可以了。其他情况下也有特殊的途径可以用左手制住所有弦的音,需要另行分析。其次要注意声音干净,左手抬起时要有缓冲,且不能太高,防止出现杂音。再要使声音清脆轻盈,不能过于笨重,这就要求右手拨片轻扫中间弦。最后要保证音准稳定,左手重新按下时力度也要适中,防止推弦现象出现,导致音调跑偏。
2,右手制音。(还不能很好地操作,如有错误概不负责。。。) 可用于任意情况下,本人亲测感觉快速扫弦时不适于使用(其实是练得还不够。。。)。向下扫时用大鱼际制音,要想办法制住所有音,方法是只考虑大鱼际制音的动作,顺带下扫拨片,这时恰好能将拨片扫出的声音全部制住,幅度不用太大,动作结束时拨片大概刚过一弦;声音要干净,也就是速度要快,动作要果断;不要太强或太弱,注意把握力度。向上扫时用小鱼际制音,想办法制住所有音,也是做小鱼际制音的动作时顺势上拨,只不过要注意动作幅度远小于大鱼际的动作。
3,问题。 右手制音一是经常不能完全制住,二是连续制音的速度提不上去。其余倒没有太大问题。
扫弦到单音的转换
在本曲中有两处转换: 一处转换到5弦的单音,一处转换到1弦的单音。 由于速度很快,转换成单音后应避免弹到别的弦,同时还要保证力度均匀,单音不要破掉了。
1,转换到5弦的相对来讲困难一些。 感觉需要注意两点。其一,制掉6弦的音,基本上是肯定会碰到6弦的,所以就果断制掉它!其二,控制动作幅度,由于扫弦的惯性,可能会碰到4弦,一定要控制住动作幅度,及时刹车。
2,转换到1弦比较简单。 在前面的扫弦时可以逐渐往高音上靠,转换后找准位置弹响即可。
回声式扫弦节奏型
该曲中有一部分的伴奏是单音、切音与扫弦交替出现的形式,出来的效果类似于回声混响的感觉,故取名回声式扫弦节奏型。
实际上并不需要严格按照谱子上的标注去扫,如果能做到就当我没说这句话吧。 需要的效果说起来也很简单,单音时为弱的低音,延音要延够长度,扫弦时要强扫所有音,切音时要有扫弦的声音但无音高。如果想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实现这样的效果其实需要另辟蹊径。
1,基础姿势。 扫弦位置位于音孔后方,扫弦时由上到下向琴尾方向扫去,也就是说扫弦轨迹与琴弦成倾斜而非垂直。
2,标注单音时为低音。 此节奏型中这种情况都是下扫时出现,保证左手制住低音中不发音的弦,然后右手向下轻扫低音即可。
3,标注延音要延够长度。 延音时右手空扫,这时候左手切忌制掉所有音,失掉了回声感。
4,标注扫弦时要扫高音音。 此节奏性中这种情况都是上扫时出现,保证左手制掉该制的音,右手向上轻扫弦即可。
5,标注切音时要有扫弦的声音但无音高。 这是比较有趣的一个环节,虽然应该是左手制掉所有音,但这种切音在快速情况下并不能做得很干净,好在基础姿势的扫弦方法保证了在力度足够轻,幅度足够小时就接近切音效果,再配合左手尽量去制掉所有音,就能出来很不错的切音效果了。
6,节奏感。 这种节奏型是很有动感的,扫的时候注意节奏感,效果会更好。
这是一条矫情的分割线。再多的技巧也抵不过情绪的投入!
这首曲子算不上情感非常细腻,属于轻松明快型的,整体上的演奏都非常轻快,不需要有过强或过弱的情感变化。再加上我讨论的是伴奏的部分,可以分析的内容着实不多,为了图省事附上标注过强弱的乐谱。「侵删」










不明觉厉的分割线。。。我的内心其实很想分析这首乐曲的编曲,然而暂时还是一个完全没有编曲基础的小白,先饶了自己吧。
PS:立个Flag,这是唯一一次,赶紧学编曲啊!!
这是一条走心的分割线~
第一次写这种东西,感觉很多地方还不完善,不过作为一个立志要摆脱强迫症的人,硬着头皮也得把这玩意儿给写下来。然而。。。。强迫症势必还没有被完全治愈,所以还是总结一下经验好了hhhh
这些经验先在每一个日记里放着吧,以后有时间单独整理成篇(又一个Flag。。。)
强迫式经验总结
关于一首曲子练习的过程。
1,照着原曲及视频核对谱子。 确定每一个地方是否有误,以及具体使用哪一种技巧演奏,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2,开始照着谱子进行技巧练习。 标出谱子上的每一个技术难点,对照音频视频钻研动作以及效果,反复练习、改进、从能够把握的速度练到原速的一半,并总结经验。
3,开始串曲子进行情感练习。 对照音频感受曲子的情感变化,尝试去模仿并加入自己的情感,不断反复直至满意,在谱子标注出来。
4,收尾练习。 不断提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关于演奏技巧。
1,感觉应该先概述该技术存在的意义,再理解演奏技巧应达到的效果,最后阐述为了这些效果需要注意的姿势、动作等问题。毕竟各种动作都是奔着最终的音乐效果去的,这样子去练习应该更有针对性。
2,把音乐效果分解成许多小点,与每一小点所要注意的动作结合起来一条一条说,由难到易。这样也有助于按照小点循序渐进的练习。
3,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难点和细节,应该加粗说明。将这些细节把握住可以更快地掌握技巧。
4,即使练得再多还是可能会存在问题,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留待以后技术水平提高了再解决。
关于情感分析。
通过听各个版本的乐曲结合实际演奏感受,确定每一段的情感变化并标注在乐谱上。
主要标注出节奏和强弱的变化,个人认为描述出应该表现的情感或画面也很重要。
最后送上一句话:
事无巨细,讲重点,讲重点!
-
小楼失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7-23 08:50:52
-
ppurewa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28 02: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