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泡梅酒,其实可以泡的果酒多的是好吗!

最近比较忙,有位妹纸(ID:lvy)在后台询问关于泡果酒的问题,猫叔没有及时回答(微信后台过24小时后是无法回复消息的),十分抱歉。为了表示歉意,今天就聊聊如何泡妹纸的问题...哦不好意思!...应该是,如何在家「泡果酒」?


夏季,泡水果酒的最佳季节,原因很简单,此季的时令水果最丰富,可选择的口味最多!亲手泡制一杯果酒,不管是工作之余独享,还是朋友相聚一起共享,都是卸下疲惫进入惬意时光的催化剂,享受这放松与微醺之间的艺术吧!

lvy的疑惑可能也是很多童鞋的疑惑,猫叔希望本篇推文,能带大家走进丰富多彩的利口酒之门,一起玩起来。
首先,要先纠正一个误区,lvy在留言中提到:“她想自己酿果酒用三十多度的高粱酒。”这里明显是「泡」而不是「酿」,酿一定是有发酵过程,而泡则是用含酒精的液体浸泡,一字之差可差得远喽!(猫叔建议对酒没有概念的童鞋仔细看看《世界上究竟有几种酒?》)

先动手,再动口
泡果酒其实并不是很难的事请,想尝试马上就可以开始,以这瓶猫叔刚泡好的杨梅酒为例:新鲜的杨梅清洗、晾干(一定要晾干或用纸擦干表面的水)、去蒂,放入瓶子中,用纯米酒(清酒)作为基酒倒入,密封后放入冰箱,24小时即可开始品尝。

猫叔泡的这几种水果酒,都是用单一水果进行浸泡,一般24小时~48小时即可达到比较好的味道,觉得果味不足就多泡些时日(比如:樱桃酒),浸泡的水果也可以吃。
这里再解答一个lvy的疑问:她用30°的高粱酒做基酒,泡完后度数比较高,就涉及到降度的问题。我用的是15°朝香纯米酒做基酒,一是清酒并非烈酒,二是酒本身气味没有那么复杂,比较单纯的淡淡米香(冰镇后呈现出淡淡的奶油香),所以在浸泡水果后能充分融入水果的清香,水果吸入了部分酒精成分,同时又降低了酒液中的酒精度。

以上猫叔泡的酒,被我命名为「单一水果」,就是用一种水果泡制。在此类酒中最有名的、耗费时间最长的当属「梅酒」。我也曾写过梅酒的相关文章,有兴趣的可以点开看《什么才是好梅酒》。
有童鞋一定要问了,可不可以多种水果一起泡?当然可以吗!原则早说了,你喜欢就行!

多种水果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味道复杂、口感复杂的效果,你喜欢玩就尽量的玩。试想下:当你邀请好基友、好姐妹,甚至是撩妹、撩汉时,拿出你的独家配方果酒,是不是很加分的能...

泡果酒应该注意什么?
主要就是要把握好不同水果的预处理问题,方便酒精更快更好的将水果成分摄取出来。大概有一下几种常见的情况:
好泡型:如杨梅、桑葚...,果汁非常容易流出,这样的是最容易泡出的味道的,只要去蒂直接开泡就可以。
柑橘类:如橙子、柠檬、青柠...,需要切片或切角,带皮泡!柑橘类的果皮不仅有独特的味道,其含有的成分对人体有很大益处。
薄皮型:苹果、樱桃、李子...,这类水果虽然皮薄,但穿透效果不好,不利于果汁析出,同样可以切块使用。
带壳型:荔枝、龙眼...,也简单,剥了皮即可泡。
瓜类:西瓜、蜜瓜...,这类泡也不是不行,把瓜瓤切块。但有一种更快、更美味的方式,一会后面再说。
该如何选择基酒?
猫叔纵观世界上所有酒类,觉得清酒是酿造酒(低度酒)中最适合做基酒的,为啥咧?
因为啤酒酒精度度数太低,无法提取水果中成分。葡萄酒,味道太重,提取出的水果味道完全被遮盖。而15°左右的清酒(纯米酒),是味道相对清淡的酿造酒,作为基酒浸泡后不会破坏水果的味道、香气,本身的清香非常容易融入其中。
一杯好果酒该如何评判?
你喜欢喝的就是最好的果酒,如果不尽如你意,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调整呢?一般是从香气、味道、口感、视觉这几个维度来进行改善。
香气、味道,通过控制浸泡时间,水果放入的量,是否加甜味剂等方面调整。口感,不同的温度下,或加入不同的水果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视觉,这个更简单了,除了本身吸收水果的颜色,还可以在杯口点缀些水果切片作为装饰,强烈的对撞色会产生很好的视觉冲击。

利口酒就是好喝的酒吗?通常情况下,我们说的泡水果酒一定是指利口酒,就是指容易入口、不会造成负担的酒精饮料。水果酸酸、甜甜的口味是大部分人都喜欢的,也是最适合做成利口酒的。
利口酒(Liqueur ),也叫配制酒。简单说,不经发酵获得酒精,而是通过酒精浸泡植物、水果、香料、动物制成;或加入酒精和其他饮料进行调制的酒都属于这一类。
实际上,我国早就会用蛇、蚂蚁、人参等珍贵中药材泡酒,注重其功效性。外国人也会把烈酒和草药、果蔬、香料浸泡在一起,让酒拥有更多的层次与风味,他们更注重味道、口感。
利口酒也分为两大阵营,一边是泡出来的,如上文所述。另一边是配置出来的也就是调酒,以鸡尾酒为代表。水果当然也可以调酒,而且调完就马上可以享用,没有耐心的童鞋可以来来这个。

既然是DIY,一切东西讲究个纯天然,基酒是发酵而来,水果是新鲜榨汁,这才不辜负自然的馈赠。最后,再来个叔亲自做的西瓜酒(简单易学、清凉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