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札记63:我们是神的梦中人物,揣测神怎么梦想
原文:
世界的主体性不是人神同形的,而是一种人世间的;我们是神的梦中人物,揣测着神怎么梦想。
—— ——《重估一切价值·卷二·第一章·10》
笔记:
世界的主体性是重大问题,古今哲学家都有所思所答,尼采这句话太凝缩,其实他已经有所预设:即神作为一种主体性是人创造的,但是他认为这个格局太小,还局限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强力意志或曰主体性不等于自然界的主体性。
我们到底是在梦中还是清醒?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并无差别:梦境乃是潜意识为主体的世界,有掩盖、伪装、冲突、欲望的实现。清醒则是现实规则主导的世界,但依然有掩盖、伪装、欲望的满足。二者不过是主导不同,但是规则相似。
当然,尼采这里说的我们是神的梦中人物,更多是哲学思考:即我们是意志的表象,或曰现象是意志的表象,而其中最强的意志就是强力意志,也就是造物意志。人类的一切徒劳都是为了寻找本体的根源,以及本体为何物、如何思考、如何运作,往哪里去?但是,以今日的物理学来看,可能连本体也是没有的,往小是奇点,是黑洞。往大看使无边的宇宙。大与小相生相容。
要我看,关于主体性用哲学话语说还太模糊。 人的主体性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说法,用心理学的需要才可以把这种意识的等级描述清楚。——人的主体意志也有等级,从低到高可以分为:自我觉醒,自我维持,自我强大,超越自我,自我主宰。自我维持和超越自我都是过度地带。——大多数人处于没有主体性的状态,也就是生活方式遵从本能,思考方式遵从群体意识形态,组织方式遵从国家、公司等机构。
对于主体性的思考,给我们的行动其实就是:用自己的意志来引导 行动!否则,就会沦为影子和别人梦中的人偶。你愿意做一个别人意志的玩偶吗?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三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何寻找最具性价比的“情绪价值”对象? (7人喜欢)
- 论精神分析的新可能:助人醒来,开始转化 (3人喜欢)
- 迷恋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欲望症状
- “精分约架事件总结”: 精神分析的真贡献与真问题是什么? (1人喜欢)
- 深扒中国精神分析史上的第一场“约架”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