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伯
少小离家,老大回。可时下的愿想就是“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一一再见到三伯的时候可惜是前者的状态,从小离开了村子,早已过而立之年回到出生的地方,只有依稀少小的记忆。前些时间,一一从几个堂兄妹们口中得知三伯身体抱恙,身体查出了恶性肿瘤,一一并没有去医院看望,而是选择三伯手术后回家调养才去探望,其实说来原因也只是讨厌医院的环境和味道。
见到三伯时,其实三伯的整个精神状态还是让一一惊喜的,没有太多的消瘦,一双眼眸异常生辉,靠坐在墙角晒着太阳,看见一一更是眼角上扬,起身相迎。
“三伯!”
“一一回来啦,来家里坐,喝杯茶。”
“您歇着吧,喝水我自己倒。”
一一说着,端出了小凳,一并和三伯靠墙坐下。
“三伯身体最近恢复的还好?”
“嗯,好着呢,死不了,医生也说治疗效果不错,让你们这些小辈们操心了。”
“那儿的话,您不生病,我也应该经常回来看看的,小时候吃了您家那么多小公鸡,岂不是白吃了。”
“那可没白吃,看看我们家一一,上了大学,在城里有份好工作,哪是白吃了。今天还吃吗?要不我让你三伯母给你弄一只清蒸。”
“不了,我都这么大了,留给您外孙吧。”
一一每次提到或者回忆起少时的那段不羁,就会向别人炫耀起自己的身高和智商。因为回望自己的祖辈至今,一一家族里的男人身高都没有超过175,也没有念过大学的,直到一一的出生,家族里的基因好像突然变了,一一成了第一个身高超过了180,第一个念了大学的人,所以一一每次都会把这功劳记给三伯家的小公鸡,小时候的每年暑假,一一都会回奶奶家,三伯就隔三差五的清蒸一只小公鸡送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一一念了初中,没了回奶奶家过暑假的兴趣。
“姐姐(三伯家女儿)有经常回来吧。”一一问起三伯。
“回哦,经常回,老是没事折腾自己来回跑。”
“姐姐也是关心你,你身体好些了,她也就放心了不是?”
“嗯,女儿现在看来比儿子好。”
“是啊。。。”一一也不知道如何接这个话,三伯没有儿子,也曾因为这个事,在家里的亲戚间闹过许多事情,因为没儿子,死活要求让女儿的名字上族谱,最后在女儿的强烈抗议下放弃;爷爷的墓重新立碑时,也是要求将女儿的名字提上墓碑,最后奶奶发话:把直系亲属的子女全部提上墓碑才结束了闹剧,这个也算奶奶跟上时代的开明之举吧。
三伯从一一记事起就是个精干的人,瘦小的身材年轻时就开始开起了类似农用车的“山机”给别人拖货,一直到“山机”不能进城,被罚过几次款后,最终放弃,选择了载人的三轮车,每天去离村子4公里外公交车站接送乡民,这一干还是好多年,直到三伯的女儿在城里生活条件渐渐好了起来,给三伯去驾校报了名,找人帮不认识字的三伯考过了机试,剩下的驾驶考试三伯轻车熟路,所以很快三伯就在村里开起了小汽车,跑起了黑车生意,而且生意好的出奇,就这样一直开到三伯查出恶性肿瘤。
一一的父亲常说“人这一辈子只能一碗饭”,虽然一一不苟同,但是三伯明显是吃驾驶行业的这一碗饭,每每想起这个,一一就觉得每次和父亲谈到工作上的不顺心,浮躁的心都会平稳一些。
一一归来不是少年,愿想永远只能是个愿想,三伯虽然依然精干,可惜不是一一少年时期的三伯,一一也不是少年时期的那个一一,只有地图上还有个叫家乡的位置。
-
微凉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8 21: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