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思云读 《红楼梦》有感——《红楼梦》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 |
![]() |
现在我们都佩服情商高的人。他们很擅长与人打交道,懂得如何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有的人甚至只用三言两语,就能化解一场矛盾,应对问题游刃有余。但是,要提升个人的情商,却是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他们常陷入求师无门、求学无路的困境。其实,如果我们要提高情商并不难,找对了方法,甚至还是很容易的。看书,就是成本最低、立竿见影的好办法。那么,我们要看多少书才见效呢?我们告诉你,一部《红楼梦》就够了。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说呢?你听我们说说就会明白了。
1、《红楼梦》能培养真善美内驱力
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写情写得好,这里所说的情不仅仅是爱情,它是写人间的情,写得非常好,这些东西让我们感动。《红楼梦》除了在情方面让我们体会情、领悟情之外,同时还把那些最丑恶的东西和那些最美的东西都展示了给我们。而那些丑恶的东西,从表面上看,是畅行其事;从一些人物上来看,叫活得有滋有味。比如说象薛潘、贾珍、贾琏之流,这些人,叫活得有滋有味。而真正好人,好一点的人,比如象贾宝玉、林黛玉、晴雯等,这些人活得是要多艰难有多艰难。这个时候也促使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使我们产生改造社会的原始动机,给我们培养了正义感,也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爱情。
2、《红楼梦》能培养好奇心是无与伦比的
在《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小章节里讲的是刘姥姥——一个乡下人进了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处处感到新鲜,处处感到好奇,也因此闹了很多笑话的故事。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处处感觉新鲜的人少了。这年头聪明人多。更多的人,为了显示见多识广而闭塞视听,再新鲜的东西摆他眼前他也不屑一顾。我们经常听到:“不过如此,我们哪里哪里的更好。”“这个咱早就知道了,不过如此嘛。”而熟读《红楼梦》能让我们激发自身的好奇心,或许是因为读不懂,或许是因为太有趣而想进一步了解等等。在成人世界中,好奇心也是各个领域都要的。好奇心强不一定都有好结果,探索总会伴随着风险,没有风险管理能力的好奇,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但反过来看,想要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所成就,没有好奇心几乎不大可能。缺乏好奇只会带来昏聩和平庸。换言之,不管做什么事,仅有好奇是不够的,但是没有好奇是不行的。
3、《红楼梦》教给我们感悟人生
在人的一生中为功名、金银、爱情、儿孙所存的这四件大事,每个人都有可能为其中之一有放不下、想不开、看得太重的点,所以活得很累,有的人为此得了一身的病,到最后也没有活明白,《红楼梦》这部巨著确实为一本教人开悟的教科书。人生好比一场梦, 大梦初醒,才意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你得到多少,失掉多少,而在于你在奋斗中悟出了多少。只有奉献,奉献既是得到的基础,又是得到的升华,奉献才是最高的得到。只有无私的奉献,才会给人生带来全面的丰收。然而人们应该以自己艰苦的劳动,为大家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奉献社会,奉献他人。与此同时,人们也必将得到回报,得到身心双重丰收。要记住,自然力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又是了了分明的。
4、《红楼梦》教我们看清人情世故
在《红楼梦》里描述了一个复杂的人情社会。其中待人处事、人际交往之道更是应有尽有,而里面很多说话、打交道的技巧,都能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如,《红楼梦》里就有这样一段,可以领略到王熙凤夸人的高超技巧: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夸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你看,王熙凤要夸黛玉,却拐着弯夸了贾母,还称了贾母疼爱黛玉的心。贾母听了这话,怎能不欢心呢。所以王熙凤能掌握贾家的至高权力,相信和她的高情商、伶牙俐齿不无关系。有人非常巧妙地、将这夸人的技巧用到了生活中。有位知乎答主分享了这么一个故事:大学教授去朋友家做客,正巧碰见朋友的儿子带他女朋友回来。大学教授夸道:你的眼光跟你爸爸一样好呀。大学教授短短一句话,夸了在场四个人,拉近他们的关系,和王熙凤夸黛玉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短短一个回答,却充分说明了高情商的人怎样会说话,收获了数万网友的点赞。
5、《红楼梦》教给了我们十个为人处世的原则
林黛玉:入乡随俗
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1)为人处世之道:人在屋檐下就必须要学会低头,不要时时刻刻都想着出头。外界的环境既然我们无法改变,那么,就去主动地适应环境吧。切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袭人:众醉独醒
袭人在沁芳桥畔遇见管葡萄的老祝妈,老祝妈说:“今年果子虽糟蹋了些,味儿倒好,不信摘一个姑娘尝尝。”
袭人正色道:“这哪里使得。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上头还没有供鲜,咱们倒先吃了。你是府里使老了的,难道连这个规矩都不懂了。”
(2)为人处世之道:找准自己的位置,牢记自己的身份。然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要时刻掂量着,不要一句奉承,就飘飘然忘了自己的身份。
小红:时刻准备,伺机而动
只见凤姐儿站在山坡上招手叫,小红连忙弃了众人,跑至凤姐跟前,堆着笑问:“奶奶使唤作什么事?”
凤姐打量了一打量,见他生的干净俏丽,说话知趣,因笑道:“我的丫头今儿没跟进我来。我这会子想起一件事来,要使唤个人出去,不知你能干不能干,说的齐全不齐全?”
小红笑道:“奶奶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我说去。若说的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凭奶奶责罚就是了。”
(3)为人处世之道: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在这世上,机会是稀缺的,只对没有准备的人而言。与其羡慕别人有好运气,不如静下来充实自己。
雪雁:避实就虚
赵姨娘为其兄弟送殡,其小丫头没衣裳,因为去的是脏地方,赵姨娘又怕弄脏了自己的衣服,于是向雪雁借衣。
雪雁是这样拒绝的:“我的衣服都是林姑娘叫紫娟姐姐收着在,去取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请示紫娟姐姐,还要告诉林姑娘,我自己倒不怕麻烦,但是一来林姑娘卧病在床不敢以这些小事打扰,二来更担心来来回回反而耽误了您的事情!”
(4)为人处世之道:要学会说“不”,不要总是脑子一热就应承下来,事后又后悔不已。我们在这说的是,拒绝艺术就显得很重要。烫手山芋我们一生中总会遇见几次,不接是人的本能,把自己撇干净则是为人的艺术。
平儿:不偏不倚
凤姐病了,探春管家,要搞点改革,凤姐的丫鬟平儿处境尴尬,因为反对得罪探春,赞成得罪凤姐。
宝钗却这样夸她:“你张开嘴,我瞧瞧你的牙齿舌头是什么做的?从早起来到这会子,你说了这些话,一套一个样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不说你们奶奶才短想不到;三姑娘说一套话出来,你就有一套话回奉,总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们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
(5)为人处世之道: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秘诀是既不碰这边的壁,也不碰那边的壁,然后向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薛宝钗:比量齐观
且说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他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他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他都想到了。”
(6)为人处世之道:人有三六九等,待人的态度应该一视同仁,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大准则。如果我们能做到,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争执。
王熙凤:八面玲珑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夸林黛玉)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夸迎探惜三姐妹),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夸贾母)。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7)为人处世之道:我们可以不爱说话,但要学会说话。一朋友到我家做客,恰好那天我儿子带女朋友回家。朋友说一句,这孩子跟他爸一样,会挑!一句话夸了四个人!
刘姥姥:难得糊涂
鸳鸯与王熙凤为了讨好贾母,故意捉弄刘姥姥。事后,当王熙凤和鸳鸯向刘姥姥道歉时,刘姥姥却说:“姑娘说那里的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笑儿。我要恼,也就不说了。”
(8)为人处世之道:做个明白人,难得糊涂事。
贾宝玉:抱诚守真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
(9)为人处世之道:人生最难得的是知己,知己贵在交心。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但总有例外。
尤三姐:从一而终
尤三姐个性泼辣刚烈,不像姐姐尤二姐般任人摆布。她倾心柳湘莲,一直在等他,她说:“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这如今要办正事,不是我女孩儿家没羞耻,必得我拣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要凭你们拣择,虽是有钱有势的,我心里进不去,白过了这一世了。”
(10)为人处世之道:生而为人,总得有点坚持到底的原则。纵使被滚滚红尘淹没,我也义无反顾。
我国的这部名著《红楼梦》,堪称中国旧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真正厉害之处就在于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学到知识。曹雪芹倾其半生的作品,即使我们摘些其片言只语,也就可享用一生了。
-
波妞儿~niuniu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1 14:25:49
-
作家张思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8 2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