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往南——加德满都的郊外
尼泊尔之后,我打算去印度。
在加德满都的第二天,我就去了印度大使馆,申请印度签证。印度是出了名的不靠谱,不知道签证几时能办下来,所以还是早点去办为好。
我的计划是,在等待印度签证的这几天,逛逛加德满都和附近;等拿到印度签证后,再一路晃荡去靠近印度边境的蓝毗尼。
蓝毗尼是佛陀悉达多(也就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地。一千多年以前,来自中原的高僧法显、玄奘都曾到访蓝毗尼,那是他们朝圣路上的重要的一站,也是我一直想去的圣地。
其实在我心中,也有一条酝酿已久的朝圣之路:上海——>西藏拉萨——>尼泊尔加德满都——>尼泊尔蓝比尼——>印度各处佛陀圣迹,一路乘火车或汽车。
几年前我第一次出国旅行,就是从上海乘火车到拉萨,然后乘汽车,跨越喜马拉雅,来到加德满都,但很不幸的在尼泊尔遇上了全国范围的大罢工。那时的我初次出国、经验不足,最后还是心怀忐忑的跟其他各国的旅行者们一起,逃离了混乱中的尼泊尔,匆匆结束了行程,非常遗憾的留下了未完成的心愿。
这一次,我想继续完成这个梦想的旅程。等拿到印度签证后就去蓝毗尼,然后开始沿着佛陀的足迹游走,从蓝毗尼穿过边境去印度,继续拜访印度境内的佛陀圣迹:菩提迦耶(佛陀觉悟的地方)、鹿野苑(佛陀初次讲经的地方)、拘尸那迦(佛陀涅槃的地方)。
过了一个星期再去印度大使馆,却被告知我的签证还没下来。问大概还要多久?答曰不知道,还说有的中国人要等一两个月才能拿到签证。
只能再等等。
在龙游客栈住了两晚之后,搬到了离得不远的叫做“327 Thamel”的旅馆,虽然价格贵了不少,但条件好了很多,至少每天都有热水澡可洗了。
等印度签证的日子里,把加德满都的郊外各处逛了一遍。
龙游旅舍里来了几个中国背包客,一起拼车去猴庙。猴庙在加德满都郊外的小山头上,其实从泰米尔步行过去并不难。
爬上陡峭的台阶,进得庙中,只见白塔林立,经幡飘扬。这里地势高,黄昏的时候,吹着风、听着风铃,俯瞰山下的平原,远眺加德满都,心旷神怡。
猴庙里真的有很多猴子。这好像是一座藏传佛教和印度教混合的寺庙,中央有藏式白塔,边上的白塔又是印度式的。不论走到哪个角落,白塔上总有一双眼睛看着你,目光神秘。

很懒散的,每天去周边找一个地方逛逛。这一天去的村庄叫做Bungamati,距离加德满都不远,但也需要乘公交车。从主干道进入村子的地方,有人守着卖门票。
村子的中心是一座寺庙,寺庙的中心有白色佛塔。村里的街巷,寺庙、店铺和民居浑然一体,不怎么分辨得清。村居紧挨着田园,田里不知道种的是什么,但见很多白鹭。
这里游客稀少,除我之外的游客,大概就只有一位法国女子。
这里似乎也没有任何为游客准备的设施。中午肚子饿了的时候在村里觅食,走进看见的唯一一家餐厅,大概是过了饭点,阴暗的店里没有人在吃饭,店主给我们看他们的食物,法国女子立即面露难色,抱歉的退出,另外找了家有面包卖的小店垫了下肚子。
村里的羊很多,有的蹦蹦跳跳、到处觅食,有的就乖乖在台阶上休息。小羊羔都是萌萌哒样子。
一位老奶奶手里抱着羊,一边对我说着什么,听不懂。旁边的小朋友帮我翻译,老奶奶是说:“给我一些钱,我可以让你喝羊奶”。——有些惊讶,老奶奶或许是生活困顿,但我还是拒绝了。

村里有庙,在庙里遇到一位尼泊尔大叔,带着家人来拜神。这个村子里有不少做木雕的手工艺人,大叔和家人在这里买了一块木刻的神面相带回去。大叔的英语讲得不错,他说自己在加德满都开洗衣房,相谈甚欢,合影留念,还留下名片让我去他店里洗衣服。
Bungamati村里随处可见木雕新作。随意挑一块木雕看看,看到的是苦修中的佛陀悉达多。
石雕造像也随处可见。路边这一对单膝跪地的神,其中男神的帽子很有意思,不知道什么来历。

在去往Bodhnath的途中,先来到Pashupatinath,俗称“烧尸庙”,其实是河边一片举行葬礼的区域,与印度恒河边的瓦拿纳西类似。外国游客进入这片区域必须买价格不菲的门票,一到入口处就有人过来搭话、寻找生意机会,还是不要进去了。
然后步行去Bodhnath,并不远,不到半小时的路程,沿途还很有趣。
桥边河畔有一座无人的老建筑,外面有一排石塔。在河对面可以看到这一处的全貌,像是一处被遗弃的水葬台。

河对面的山坡上,两棵同根生的大树下,有座简陋的寺庙,应该就是Kirateswor Temple。山坡下面又有长长的一排石塔(抑或是神龛),外面还有一座带木质百叶窗的西式建筑,不知道什么来历,应该是殖民地建筑。

再往前,桥头,一棵大树,估计就是菩提,这样的大树自带一种令人觉悟的气场。跟树下闲坐的陌生人打招呼,确认了Bodhnath就在河对岸不远处。
过河不远就来到藏人的社区,有似曾相识的藏式小店。不知道这里是否也供应糌粑和酥油茶。
很快就来到了Bodhnath,跟着嘈杂的人群穿过居民楼,眼前豁然开朗,一座体量巨大的白塔出现在眼前,四周围着一圈寺庙。据说这是尼泊尔最大的佛塔,很多人围着塔转呀转。

塔下的平台有好几层,可以走上去。不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双神秘的眼睛看着你,氛围很奇妙。塔基的平台上,有人在这神秘的双眼注视下盘腿打坐。
塔下,这位僧人面向塔心而立,手里托着罐子,像是在等候布施。有意思的是,他的耐克运动鞋、袜子竟然跟僧袍的颜色是一样的,让人觉得这更像是行为艺术的表演。

这个地方的神秘之处,我想,大概是因为:白塔的巨大,衬托出了人的渺小,所以能令人心生谦卑、心悦臣服。
乘太阳巴士(也就是车身画了一颗带火焰的太阳的巴士),去小镇Sankhu。这是一个寂静的小镇,虽然被著名的孤独星球收录,但一路都没看到其他游客。镇上有几座古庙,还有不少破败的老屋。
古庙屋檐下,又见青涩木雕,其中的洗头女形象,在尼泊尔的很多地方都看到过。
神庙周边有很多精美的石雕,还有一只貌似生病了、奄奄一息的狗,但愿有神灵保佑。
穿过小镇Sankhu,穿过田野,沿着山坡上陡峭的台阶去Vajrayogini Temple。山顶上的这座寺庙香火很旺,厢房里有几个年轻人在生火做饭。寺庙的建筑群中有西式建筑的痕迹,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虽然并没有爬很高,但在这里能感受到明显的清凉。
在这小山顶上吹着风、听着风铃,感觉真好。

下山后时间还早,于是又把小镇Sankhu逛了一下,发现不少有趣的建筑。这个杂乱的小镇上,有传统的纽瓦丽建筑,也有西洋风格的殖民地建筑——又看见了木制百叶窗。

夕阳照在路口的神像上。我也该回加都去了。
从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区去郊外小镇Gokarna,乘公共汽车一天往返,时间绰绰有余。
Gokarna Mahadev temple就在河边,是一座气势宏伟的神庙。庙里有很多精致的石刻和木雕,其中又有“pleased to see you”的果体男神,屋檐下还有高难度姿势的青涩木雕。

正在殿宇间逛着看着,忽然走过来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叠发票似的纸片,告诉我说这里要买门票。我将信将疑,推脱说等会儿再去他的ticket office买票。他一直跟着我,还打开他破旧的手机,给我看一段猴子狡配的视频,并说:6秒钟!……真是个古怪的人。
这时又来了另外几个游客,也被这人要求买票,但被毫不留情的拒绝……这人果然是个骗子,这地方本来是不收费的。
神庙边上有根系发达的大树,树根里的神龛估计是垮掉了,但树根还维持着原来的形状,留下一个奇异的空洞。

跟在重庆宾馆遇到的北京驴友,一起去距离加德满都五公里的小镇Kirtipur,并且参考LP上的线路,从Kirtipur徒步去Chobar。一路鲜有游客,但路过的村庄、寺庙都很有意思。
比如路过的这座石塔,虽然显然疏于维护,但也看得出建筑技艺精湛,也许是一座珍贵的文化遗产。

再往前走,来到一处寂静的寺庙,以大白塔为中心,分布着小白塔和各种神龛、雕塑。虽然不懂这里的宗教,但这个地方让人明显感觉气场不凡。
路过一处完全被树根包裹、吞噬的神龛,这在尼泊尔很多地方都见得到。

Kirtipur的Bagh Bhairab temple,是一处气势宏伟的大庙,位于小山顶上。同样是层层叠叠的殿宇,同样是繁复雕刻的妖娆的众神。

在Panga的小巷中晃荡,看到一只眼。

路上遇到爱photo且很会摆pose的孩子们。

……
等印度签证的日子里,每天都想睡到自然醒,但其实都是被多人间里的其他住客吵醒。磨磨蹭蹭的翻阅LP,随便挑一个周边没去过的地方,然后穿过嘈杂混乱的街巷,走出泰米尔,到Ratna Park边上的车站乘车去。
每天去一个地方。每天都要经过一个好几条路交汇的嘈杂路口,才能离开泰米尔区去车站。
路口附近一条黑暗的小巷里有一家黑暗的小餐厅,看上去比较干净,价格也不太贵,所以经常在这里吃早中饭,然后再去车站乘车去郊外。我吃饭的时候,常常没有别的顾客,店里的伙计总是无所事事的趴在柜台上,一边盯着我吃饭,一边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干什么工作、挣多少钱、多大了、结婚了吗、WHY……
有一天还在这里看到载有“圣诞树”的战车,据说是庆祝某个重大的节日。
去Ratna Park的路上要走过一座天桥。天桥边上的杜巴高中(Durbar High School),看上去是不错的西式建筑,但显然很破败、需要维护了。

天桥的另一侧就是Ratna Park,远远看去,公园里有湖、有草地,收拾得很干净,但似乎并不对外开放。
Ratna Park外面的路边停有通往加德满都附近各地的公共汽车。还有一座公共厕所——这在很多人随地大小便的南亚是很少见的。厕所是收费的,大小便收费不同,走进去时,看厕所的人会问:long or sh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