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增岁月人增寿,愿无岁月可回头
看到朋友圈满满的毕业照,忽然发现说话间一年就过去了。先是经历了从天而降的两个月的暑假,之后正式开始了研究生生活。这一年应该可以算是我这22年短暂的生命里值得详细记录的一段时间。这是发生改变的一年。
记得本科刚入学时,开展始业教育的老师还有传授经验的学长学姐反复强调迷茫期的存在,告诉我们怎么渡过迷茫期。但是那个时候我根本就没体会到迷茫的感觉。学校安排军训,那就跟着军训。学长学姐说高绩点可以保研,我想研究所肯定是要读的,考研不如保研,那不如努力学习保研好了。这就是本科阶段的基调了。从一开始就屏蔽了其他的可能性,也不会反思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是否真的要去读研。目光就只局限在绩点、综测还有保研相关的事情上,机械地模仿着“过来人”的每一步。根本就不敢多思考,不敢让自己迷茫。
大三暑假,参加夏令营的那段时光是我一度觉得最黑暗的日子。不止一次给爸妈打电话,基本每次都是说着说着就哭了。那个时候就觉得快要承受不住压力,急于要一个好的结果。参加北大的夏令营的时候,PI在台上讲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我环顾四周,大家都认真地在听,这种环境让我很不安,当联想到如果做出去读的决定就要努力地读5年,还是在这些我根本听不懂的领域里,内心的退堂鼓越敲越响。大概就从那一刻开始,本着即使读不了硕士也不要读博的出发点去参加了后两个学校的夏令营。
说着说着就扯远了。时间回到今年三月。今年的三月也是一段艰难时光。想想似乎自己总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很不爽。三月,我下了狠心花钱买了私教课,下定决心要减肥。脑海中充斥着那种食物的卡路里,似乎一提到某种食物还没开始想象出它的味道就已经开始计算它的热量。节食减肥很难,即使是再强的意志力在身体需求面前也会败下阵来。再加上那段时间被动地被小老板忽悠开始了师兄师姐都说难的课题,心情郁闷到爆炸。有天终于扛不住在骑车回宿舍的路上就哭了。当我经历了两次节食-狂吃的循环之后,负罪感驱使我去寻找解决途径。
四月中下旬,我无意中收听了反派影评的节目。当时只想找个普通话标准,时间足够长的音频好渡过枯燥漫长的看标本的时光。改变就从那期节目开始。新世界的大门就此被打开了,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渠道接触的知识重塑了我的三观。让我明白一群真正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人是多么的有活力,视野多么的开阔。也是在听了很多期节目之后,我发现自己恢复了写大段文字的能力。
五月,我已经找到了减肥的新方法,在教练的督促下自己逐渐习惯、爱上了训练核心部位。吃了波米的很多安利,看了一些让我重新认识世界的书和电影。
六月,在毕业季来临时,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这是我感到最迷茫的时候。到底是选择和本专业相关的稳定的工作,还是靠自己的能力出去闯一闯?
回头看看,自己一直在吃和不安全感的挟持之下做出了很多违背本心的决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害怕的是我自以为是的“经验”会阻止我自己作出改变,会让自己的思维僵化。但是我想我正在努力一步步“解放”自己。
23岁生日快乐。感谢《万历十五年》让我明白了上层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事风格古已有之,我就不必苦苦思索其缘由。感谢《夹边沟记事》让我明白信仰一个政权的可悲之处。感谢《少年小赵》让我多少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如何从五毛变得理性。感谢《遇见你之前》让我明白了实现自我价值比爱情重要。感谢看了这些书和电影之后懂得不要对外界对他人抱有期待的我自己。
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