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9 关于生命和电影的意义
这个标题,来自罗杰·伊伯特那本《在黑暗中醒来》的“跋”(我还去查了一下,“跋”是什么含义,原来就是放在文后的“序”,作为作者的另一些自述补充),这个书名我觉得翻译的不好,但不论是“在黑暗中醒着”还是“在黑暗中醒来”,都没法传递Awake in the Dark这个英文标题的含义。
这本书是我带在身边的明灯,照亮、也指引我,有一些勇气,走下去。
这次电影节,很尽兴(还不满足的)看了好多电影,经典的,闻名的,惦记的。
回头就翻看起这本书。
分外有感触。能看懂,更多的东西。
电影是什么呢?此刻我没有答案,也不打算去回答这个问题
伊伯特在1991年11月17日写的那篇《给我自己和其他某些影评人的备忘录》里提到,对于“那些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大众)”和“那些以电影作为生活中心的人(影评人、影迷、电影学者、业内人士)”,中间存在着“一道鸿沟”。他提到的是马丁·斯科塞斯在那些年的作品【恐怖角】,对于前一类人而言,只有一个问题值得关心,“它会带给我一段美好的时光吗?” 伊伯特举了很多可能性,包括影片的暴力元素,包括明星,都可能是给那些观众的答疑。然后说,“但肯定与这部电影是否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这点无关。”
他说他始终有这种困境,作为影评人,他更关心马丁·斯科塞斯,也想谈他;同时他要兼顾,能把这个电影,或者说他的影评,推荐给到普通读者,那么,就要少谈马丁·斯科塞斯,多谈其他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那么长的职业生涯,他可是拿到普利策奖了,功成名就,也一样遇到这个问题。
说来可笑,我参加了一个项目,要做个微课,我自己想讲讲电影,可怎么都想不出好的主题。似乎那些我关心的,都是我想讲给自己听的,而不是普通大众有兴趣的。
也是哦,“人们读报并非希望了解什么新东西,而是期待被告知某些他们早已知道的东西。”
也许对我也一样。
又好像,有点不一样。比如我目前依然不太喜欢马丁·斯科塞斯,可他的作品,我依然会慕名去看,去电影院看,在电脑上看,不论是新片,还是老片,在电影节或者其他活动上展映。
能看出一些原来看不出的东西,也依然没有很喜欢,没有别人的那些角度和体悟。
但我觉得,我可能还期待,被告知,或者感受到,原来不知道的东西。
翻看伊伯特的这本书,感觉很奇妙,我以为会情绪昂扬高涨,但反而很平静;我以为能助推某种电影节后对电影的狂喜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却收获了,更为平实的东西:不论是喜悦,还是失去,或者认识自己,都那么,安安静静。
我开始理解,电影是偶然的,100多年的时兴是时运来济,60年代他们那波影评人,是赶上了好时候,时代的媒介纸媒是主流,电影又是好时候,影评可以是工作,还可以天天流连在好作品里。
正如神话、传说、绘画、古典乐、戏剧、小说、演义、评书、诗词歌赋、青楼、街头辩论、政治革命、各类大小艺术娱乐情趣,等等,流行的世纪。
也都有,消散和被替代的时机。
如果运气好,以后,还有电影能够看到,有专门的修复和影展,就像今日的黑胶唱片或者京剧,或者其他小众的各类展览活动,有小圈子和小资金,供喜爱的人,默默嬉戏、流连,再归于沉寂。
被替代只是时间问题。
正好活在这个的时代,自有奇怪的兴亡更替,电影能替代以前的一些东西,也将被现在和以后的一些东西替代、融合、演变,成为其他的东西。
是世事的规律,也算时间长河里的一些有趣。生生灭灭,如同生命。
有一件事我有点惦记,这次电影节前,我计划看30+的电影,问一个朋友,TA说只准备看1部电影。我有点惊诧,我们聊了好多电影,也是从业者,也是影迷,怎么只看1部?感觉还不如很多,普通人的大众芸芸,TA们都会慕名,选几部电影节电影,去投入一些光阴。
TA说我,也是今年有机会这样看电影,明年也不能这样看电影了啊,到时要工作什么的。
我听到时,有点诧异,一来,过往我朝九晚五上班时,电影节也一样看电影,虽然只有20部左右,但是是那些年真实观影水平,也该请假请假,该不上班就不上班,都不是事情。体力和观影水平,才是瓶颈;
二来,大概也就是为了看电影,或者可以自由做很多事情,所以,选了职业自由度比较高的心理咨询。
即使我知道我和大部分人不一样,但还是常常诧异,原来影迷之间,也有好多差异。我从来不觉得看电影对我是问题,我可以随时放下生活去看电影。对我来说,生活才是要坚持的事情,电影,只是期待,哇,能够看到好的、惦记的、有共鸣的,作品。
提这点,其实不是想对比或者怎样,更多的是,希望有更多人和我一样,不至于让我显得,那么奇怪,那么孤僻。
我也希望,有很多人同行。
那天遇到友邻-欢乐分裂,要见面前,翻一下TA的观影,我还以为看错,显示8410。我点开自己页面,看才1760。那便确认,没有问题。
我就不停脑补,到那个水平,是什么样的身心。
见到面,竟那么平实,也很年轻,就像日常遇到的,众生男女。
看不出身怀绝技。就扎扎实实,挑想重看的电影;认真写豆瓣短评,8天跑29场电影。
依然感触,依然动心。
也是有趣。
我都觉得此生未必能看到那些数字,也看不完很多好电影。
但看到前辈走的那么远,也有点不敢相信,这几天回味,竟有淡淡的激励,多了一些勇气,和,安心
哦,TA也选了,自由职业。
想来真是会心~
我记得10年前,可能不到吧,看到700-800部电影,遇到瓶颈,不知道如何看下去。现在到了1700,反而觉得才刚刚开始,反而很安心。
好像还想提及生命、意义,等相关的话题。
好像都没有写到文章里。
又好像,写出了一点东西
我也不知道,藏在哪些字句里
也许是潜意识里?
也许是行为反衬内心?
就这样吧,是为,今日想说的一些,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