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契约——DAVID的成神之路
![]() |
之一——创造和毁灭
上一部普罗米修斯还是五年前的电影了,时隔五年再次领略scott导演的魅力范儿,怎么都觉得是有生之年系列的享受。影片仍然磅礴大气,制作细节入微,故事暗扣上一部剧情,但另辟蹊径讲述了全新的内容。利用异形与工程师飞船为故事承前启后的线索和道具,一个人类殖民船船员探险被歌声信号吸引,探险陌生星球的故事讲得动人心魄。同时更加入了人性与哲学的思考。这是一部关于创造与被创造者之间哲学思考的考究。
承接上一部剧情,生化人大卫是人类的创造物,但却优于人类,更聪明、更完美,更接近永生。而人类是工程师族群的创造物,却没有工程师完美、聪明与优秀,像是工程师拙劣的仿制品。普罗米修斯中,工程师不知为何需要搭载异形种子到地球消灭人类,是否认为人类是失败的创造物,但经由异形的反噬,反而在陌生的星球或中继站上被异形消灭。异形契约中,大卫与肖博士搭载飞船,飞到了工程师的星球上,想要寻根问祖或是找寻答案,但博士却被有智慧且自我意识的大卫做了异形的宿主,换言之大卫为了创造异形这种生命形态,做了对博士男友一样的事情,同时在培育了病毒以后,对整个工程师星球的外星族群进行了灭族,不仅如此,散播的病毒将整个星球上的动物生命体全都消灭,成为了培育异形的宿主。而大卫成为了创造众多异形形态的创造者,并且通过绘画记录及标本的形式保留下来,而最初的培育抱脸虫的异形蛋,则藏在地下室里,引诱船长过去,成为了真正异形的人类宿主。大卫等了很多年,等到了人类的到来,但他的目的却是为培育出完美的异形找到过渡的容器。而契约号殖民船上两千多人类殖民者和胚胎,也正为大卫提供了完美孕育他作为造物者心目中的完美道具。
飞船飞向新的殖民星球,带着沉睡的两名船员和独醒的大卫,以及大卫的造物道具。不知未来的殖民星球上,大卫作为怎样的角色出现,是否是完美生命形态异形的世界,还是人类与异形共存的星球,无论如何,大卫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作为异形的造物者,都将在他的选择之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继承人类优秀智慧的大卫是否也拥有人类的伦理及道德观,不得而知,这也是系列影片最大的悬念和诱惑。
之二——众神步入瓦尔哈拉
这两日脑海中总是萦绕着异形契约电影里大卫吟诵的一句台词:功业盖世,料天神大能者无可及。配合着大卫站立于飞船之上,俯视工程师星球芸芸众生,犹如神之俯瞰世人,在其身前,黑水导弹秘密集结,随后倾泻而下,将星球变为寂灭。这个片段太有震撼力,气势磅礴的史诗感铺面而来,犹如神为洗清世人罪孽,连发七日大水,此后创造新世界。大卫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却毁灭了人类的造物者,但因他是生化人,并不受人类道德的制约,只是单纯以创造完美生命为目的。但创造是否意味着先要毁灭旧有,或者二者不能并存,这是只有大卫能回答的问题。作为拥有永生不死能力的大卫来讲,思考问题的角度,不能以常人度之,犹如人类视虫蚁蝶蛹一般,不会放在平等的角度视之。
诗句本身乃是体味时光苍茫,随你有多少权势功业,都将如流水般逝去,空余黄沙莽莽,从大卫的角度看来,对工程师族群亦是如此兴味,科技再高也罢,创造人类也罢,都将被他用手段清洗,他这个创造物,比造物者优秀太多,也比创造造物者的族群先进与聪明,那么合当由他来创造新世界,创造完美的生命形式。诗歌的结尾,也正印证了工程师族群先进的文明科技世界,随着大卫的降临,也成为了随时间流逝的历史。从另一方面来讲,是否也预示了大卫的未来,不管大卫在第三部中建立何等文明,当然也会有兴衰起落,最终还是像黄沙飞舞与风中一般,成为历史传说。
影片结尾处,大卫创造新世界的元素齐备了,抱脸虫胚胎与人类胚胎,两千余人类殖民者,都将成为大卫新世界的道具,大卫在进入船舱之时,想起了尼伯龙根的指环之众神进入瓦尔哈拉殿堂,也预示着大卫成为创造之神,前往全新的世界。但恰巧在歌剧原著中,英灵殿最后融入一场熊熊烈焰中,是否这也是对大卫之神结局的预言,无论如何,电影在哲学思辨的高度中,融合了传统异形的元素及故事,但更具思辨性,也更加有深度与内涵。
之三——机器人也有灵魂吗?
接着再说说异形契约这部电影,和上部电影普罗米修斯一样,两部电影中异形和生化人大卫是链接故事发展和影片内涵的枢纽,但从scott新系列中想要表现的哲学内涵上,很明显异形仅是串联新旧两个系列的元素,也是在商业价值上争取更多票房的一个次要因素。那么在新系列中,大卫这个角色无疑是导演想要通过他来表达核心思想的主要元素,在新系列第一部普罗米修斯中,大卫还不算完全的主角,但故事的发展,关键情节的推动,甚至黑水元素与人类发生交集,使得各类异形形态的诞生,背后都有大卫的身影,也就是说大卫在异形发展史中,无所不在,甚至推动或者造就了经典的、让恐惧深植于人心的异形角色。
在异形契约的开头部分,大卫作为创造物刚被唤醒,被问及姓名,他仰望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清晰而不假思索地回答:DAVID。我们很清楚大卫的故事,公元前一千年前,在以色列与菲力斯人战争中,他作为一个放牛娃,扔掉盔甲上了战场,直面敌军首领歌利亚,由于轻视大卫,歌利亚被大卫扔出的放牛石击中,大卫抽出了他腰间的佩刀,割下了歌利亚的头,初战成名,此后大卫带领以色列军队多次征战,后登大宝,成为以色列王。大卫的名字是个隐喻,说明他生而不凡,最终将成王者。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他集知识、艺术、智慧于一身,仅不是真实的人类,不过这恰好是他最大的优势,因为这一点,他可以永生不死,轻轻巧巧就获得了造物者所想要的终极追求。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造物者威兰德看出,第一次对话时,威兰德还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而在普罗米修斯中,他为了追求永生,带着大卫站在工程师面前时,已经是垂垂老矣的耄耋老人,在这一刻,人类与大卫差距有多明显,创造物比创造者更优秀,而优秀的人更应该成为王中之王不是吗。
对于造物者与创造物之间的关系,威兰德是这样认为的,影片开始时威兰德面对大卫聪明而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时,他回答不上来,也许是不想回答,也许认为一个造物凭什么对创造者提出问题,总之他选择了对大卫发号施令,让大卫给他倒一杯茶。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大卫,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造物者地位高于创造物,大卫应该对威兰德言听计从才对,而不是自作聪明去思考,提出一些超出创造者思考范围的问题。大卫迟疑了一下,依言倒了一杯茶,动作还是那样标准和完美,就像手指飞舞在钢琴键盘上一样。但也许就从那刻起,大卫就开始了自己的成王之路,开始了第一个层次的思考,即自己与创造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应该是这种奴役和不平等。
连贯两部影片来看,大卫对人类感情是很复杂的组合,在普罗米修斯中,他学会了工程师的语言,在异星的飞船上,他对幸存的工程师表达了米兰达想要永生的心愿,虽然最后的结果是他被工程师拧下了脑袋,米兰达这个创造物也死于工程师的暴怒下。也许在这时大卫心理发生了第二个层次的转变,那就是造物者凌驾于创造物的不平等心态及暴虐手段,结合最初米兰达让大卫倒茶的奴役情节,让大卫产生了要超越这两个种群的想法,即创造物也会成为王中之王的心态,因为他比人类、工程师更加优秀,他能够永生不死,更聪明也更完美,他要超越两层造物者,成为万世之王。首先的阻碍便是毁灭工程师星球,将人类的创造者抹去,更在居高临下的飞船上,吟诵出雪莱的诗句“吾乃万王之王是也,盖世功业,敢教天公折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黑水导弹瞬间毁灭了工程师星芸芸众生。随后在契约号上,他带着满船殖民者和胚胎,前往新世界,这时如同大卫王的传说一般,战胜了敌军首领歌利亚,带领着以色列军队,开始了征途。
虽然第三部影片还要许久才能看到,但前两部连贯起来,无疑大卫才是scott在新系列中想要表达的主要角色。他超越了工程师与人类,即将步入英灵神殿,成为造物者,新的造物种群即将出现,基于人类作为载体的异形世界,也是大卫心目中完美生命形态的世界。但在瓦格纳歌剧莱茵的黄金中瓦尔哈拉,最后是在烈焰中成为了炼狱。这是否预示大卫成神后新世界的结局,只有再第三部中拭目以待了。scott在新系列中提出的哲学暗线,实质则是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未来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造物者与创造物之间一个永远的哲学话题。
附录——雪莱《奥斯曼狄斯》诗句:
奥西曼提斯
(王佐良 译)
客自海外归,曾见沙漠古国
有石像半毁,唯余巨腿
蹲立沙砾间。像头旁落,
半遭沙埋,但人面依然可畏,
那冷笑,那发号施令的高傲,
足见雕匠看透了主人的内心,
才把那石头刻得神情维肖,
而刻像的手和像主的心
早成灰烬。像座上大字在目:
“吾乃万王之王是也,
盖世功业,敢叫天公折服!”
此外无一物,但见废墟周围,
寂寞平沙空莽莽,
伸向荒凉的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