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的手与绿巨人的必杀技-漫威英雄3
上个周末去国博看了伦勃朗的画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伦勃朗同时期的画家,他本人的作品不多,习作、前期代表作、人物像、晚期作品。我已经尽可能的早了,9点半都就到了现场,人还是很多。
可能因为过分的早了,以至于展会管理员一个个都特别精神,大声地提醒参观者不要拍照,“在入口处没有看见写着不许拍照不许触摸吗?”“进门的时候难道没有告知不许拍照?”“请不要越过围栏”,义正言辞,仿佛我们都是3岁的孩子。国博大概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参观不允许拍照的博物馆,还没有凳子。根据我的观察没有人使用闪光灯,我想愿意看画的人大都知道闪光灯会对画面造成损伤,但是哪怕不用闪光灯同样还是不允许拍照。而且,展厅的灯光昏暗,不知是否有意表现出一种仪式感,只有画上方有着明亮黄色的灯管,难道黄色的光不会让画面的颜色失真吗?吐槽到此结束。
我原本在手机里准备了巴洛克的音乐。在我的硬盘了使劲搜刮了一下,尽力找了几个伦勃朗同时代的音乐家,原本想着圣母悼歌,可惜我没下到Vivaldi的,不过用Pergolesi的一样会很好。我是这么打算的,但是展厅那个如同菜场一般的环境实在是无法让人安心去看所有的细节。
早年看过一个BBC的纪录片power of art,其中有一集讲的就是伦勃朗这位老兄。家道中落似乎就成了艺术家冲破结界的一大法宝了。看黄金时期的阿姆斯特丹,富人们花重金聘请画室竭力将自己画成宗教故事中圣贤模样,端庄贤淑,而伦勃朗除了赚钱之外,也把神话故事里的人物画了一张时代人物的脸。这么想来,现在人的ps技术将自己脸变成认不出来的样子,是不是人性的共通呢?无非是技术改变了,更省钱了一些罢了。
有一幅画,有饭,有祷,有爱,画面背后挂着“文明家风”——圣经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画面异常恬静安详,火腿上厚厚油脂,面包,奶酪。这在当时绝对是中产阶级家庭了。人头骨成了一种装饰物,放在架子上,不禁让我想起了多瓦悠人的人头祭。

还有一幅画,是不是我应该把耳机里面的音乐调成图画展览会呢,一个阅读的少年。我真想把这幅画挂在书房里。阅读应该是随时随地的,应该是专注又明亮的。

其中一幅画,印象深刻,伦勃朗画了一个人像,手却比例失调,非常之大。据说将手画得大有一种宗教的神圣含义。我就记得罗丹的雕塑——雨果,也是一只巨大无比的手,再加上眉山三苏祠里的苏轼像,也是一只巨大的手。我听过最通俗的解释是,一双大手,书写人间悲欢离合。2333333!

大手,让我想起来绿巨人。绿巨人的必杀技是将双手合掌一拍,如同拍蚊子一般,把敌人拍扁,威力巨大。可想而知,如果一双手够大,那么绝对是占据了上风。另一位人物,就是惊奇女侠,这个女英雄也是,暴击的时候拳头会变得非常之大。大手一挥,打拳一挥,似乎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