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亚洲LGBT电影TOP10
查看话题 >日本LGBT题材影视剧不完整史
日本的“性变态”影视剧 一定有你没看过的!

文/凹凸 编/凹凸&小夫 原载于公众号real八丁目(realbadingmu)
2018/01/26补充: 在写这篇日记查阅资料时,看到了微博上Bloody-Ageha的推文,其中提到了《青空娘》等老片,借鉴了原po对《青空娘》《爱情白皮书》的描述并借用了原po的剧照,在未征得原po的同意的情况下发布了这篇文章,确实是我的过错不妥。至于原po提及的《怒》《人生密密缝》和桥口亮辅的部分,我并未借用原po的内容。因此对原po造成的伤害我表示十分抱歉,我也已经在微博与当事人沟通并表达了歉意。 最初写这篇文章是抱着一个整理梳理的目的,并非用作商业用途。而整理过程中,对于部分我没有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剧,对相关的资料和评价进行了整合。在和原po沟通后,已经把借用原po话术的地方,以及经过豆友补充而添加上的影片都在文末标注。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某《通则》中将“同性恋”表述为“非正常的性关系、性行为”,引起一片哗然。

和中国一样同样被冠以“保守”的日本,在影视作品中,对LGBT群体和文化的接纳程度,虽然还不能达到欧美那般的开放,但放在亚洲领域,还是很值得拿出来一谈的。
注:这里只讨论具有社会意义的LGBT题材作品,耽美向、卖腐向的作品和色情产业不在讨论范围内。
在去年大热的日本电影《怒》中,妻夫木聪和绫野刚就出演了一对同性恋人,片中也真实展现了当下日本同志的生活生存现状,妻夫木聪更是凭借片中的角色获得了日本奥斯卡的最佳男配角。

今年J家男星生田斗真出演的《人生密密缝》以LGBT族群中较少被提及的T(跨性别者)作为主角,导演荻上直子细腻地展现了LGBT族群的隐痛与欢乐,这部影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的评委会特别奖。

反观国内的电影作品,无论是同性题材的作品,还是以同志角色担任主角,现在连在院线上映的机会都没有(例如娄烨《春风沉醉的夜晚》)。
其实1993年的《霸王别姬》在大陆顺利上映,现在的审查却比90年代更加收紧。

更可怕的是,以配角身份出现在电影作品中的LGBT角色,通常是以一种妖魔化的“丑角”形象出现,《情圣》《青春派》等作品中的同志角色都非常负面。

当然,我们也能在国内院线看到极少数的作品,展现了积极正面的同志族群形象、宣扬同性婚姻平权,但也确实都是个例。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海清饰演的女同性恋是国内院线少有的正面同志形象。

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就出现了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异装癖和性倒错等题材的电影作品。
1957年的《青空娘》中就出现了一位gay蜜形象,表现日本战后的西化和开放。*

1958年的《生为女人》改编自川端康成的小说,片中也出现了同性情节。

1964年上映的《万字》根据谷崎润一郎的同名作品改编,这是日本第一部女女情色片。

1969年的《蔷薇的葬礼》,性倒错、乱伦的题材和先锋大胆的表现方式,为这部影片招来了极大的争议,但也在日本新浪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日本新浪潮先锋电影的代表。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日本电影对同性题材的涉及就更多了。无数蜚声国际的导演和演员都执导/参演过同性题材的电影。
大岛渚执导的《战场上的快乐圣诞》中,大卫·鲍伊和坂本龙一的惊世一吻。(1983年)

1992年《锅巴》出现了同性性爱、异装癖等情节,用一种轻松的基调讲述同志生活的不易。**

丰川悦司、药师丸傅子主演的《星闪闪》触及了同志、形婚等话题。(1992年)

一向擅长女色题材的石井隆曾在1995年拍了一部又基又硬的黑帮片《血光光五人帮》,佐藤浩市和本木雅弘两位一线男星在片中扮演了一对同志恋人。

三池崇史的《布鲁斯口琴》(1998年)和《46亿年之恋》(2006年)都是同志题材。

大岛渚执导,松田龙平主演的《御法度》(1999年)

市川实日子凭借女同题材的影片《蓝色大海》荣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2001年)

洼冢洋介在喜剧片《溺水的鱼》扮演了一名异装癖的同性恋者。(2001年)

动画大师今敏的作品《东京教父》,在圣诞夜执意将弃婴带回的阿花是一名性别认同障碍者。(2003年)***

长濑智也参演宫藤官九郎的《真夜中的喜多郎和弥次郎》。(2005年)

小田切让和柴崎幸出演过表现老年同志生活的《彩虹老人院》。(2005年)

满岛光在好姬友安藤樱的姐姐安藤桃子的导演处女作《碎片》中,扮演了一名在同性恋人和异性恋人间摇摆不定的双性恋者。(2009年)

性转版《大奥》中出现了玉木宏和佐佐木藏之介的同性情节。(2010年)

岩井俊二的《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出现了同性婚姻的剧情。(2016年)

近年,还有《横道世之介》《下众之爱》《蜜之哀伤》等涉及LGBT支线的电影作品,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最值得一提的,要属本身就是同志身份的导演桥口亮辅。从1993年的长片处女作《二十岁的微热》,到2015年获得旬报第一的《恋人们》,他的作品(除了《周围的事》)一直都在刻画同性恋角色的生活、情感状态,而且不同于大部分同志电影专注于描绘唯美恋情,桥口亮辅的作品总是对准现实生活,透露出一股看似闲散实则细节满分的生活气息。
桥口亮辅也是我最喜欢的日本导演之一,他对生活的洞察力可以说比是枝裕和还要细腻,与是枝不同的是,他从来不去刻意淡化戏剧冲突,而是用生活化的细节丰满故事的枝叶。
桥口亮辅的第二部长片《流砂幻爱》可以说是亚洲同类型的校园同志题材的鼻祖,之后台湾的《蓝色大门》《盛夏光年》等作品都可以看到对这部作品的借鉴,当时尚未出道的滨崎步也在片中出演。

在《三心两性》中以一个借精生子的故事,抛出了极具先锋意义的“新型家庭”话题。相比一向彰显“原生家庭”美好的日本影片,“我想要自己选择家庭”的观点震聋发聩。影片不仅有对同志身份认同和恋爱关系的正面展现,更提出了同志族群对于延续后代的思考。

获得旬报第一的《恋人们》中,桥口亮辅借孤僻的丧妻男子、想逃离庸常生活的主妇和被歧视的同志律师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失败者之歌。

日剧中的LGBT角色,从90年代至今,无论是一线演员出演,或是在黄金档播放,都并不是罕见之事。
1992年的日剧《是谁偷走我的心》,内田有纪饰演的麻生早纪(直女),因为太过帅气而掰弯了女主裕子。****

1993年由木村拓哉主演的大热日剧《爱情白皮书》(富士台 月9 平均收视27%)中,西岛秀俊出演的男三号就是爱慕着另一名男主的同志。*****

同年还有一部《同窗会》,人物情感纠葛错综复杂,剧情涉及了同性恋、异性恋、形婚、一夜情、未成年性交易、轮奸、变性、癌症、未婚生子、忘年恋等一系列惊爆眼球的狗血情节,对LGBT群体的大胆探讨,别说放在24年前,就是今天来看也非常前卫非常开放了。
因为争议太大,这部日剧被禁止DVD化和再播。

《最后的朋友》中上野树里和长泽雅美的虐恋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再到最近被国内翻拍成《深夜灵堂》的《深夜食堂》,剧中也有一个爱吃厚煎玉子烧,开同志酒吧的妈妈桑。

《倒数第二次恋爱》中,内田有纪扮演的万里子一直暗恋着小泉今日子扮演的女主千明,虽然千明拒绝了万里子,但仍然对这份情感表示尊重,一如既往地关爱着万里子。

近些年的大热网红剧里,同样不乏LGBT角色的身影,虽然大都是配角,但形象非常正面和可爱。




而2015年冬季档的《伪装夫妇》更是以同志角色作为男一号,虽然最后两集强行喂屎到让人想给编剧寄刀片,但是前八集算是认真地探讨了日本大龄同志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对同性恋群体去妖魔化的讨论仍能视作一种进步。(百合专业户内田有纪第三次上线)

同年富士台还推出了日本第一部女同性恋题材剧集《Transit Girls》。

2015年,日本东京都涩谷区议会过了承认同性伴侣关系的新条例,向同性伴侣签发证明书,这是日本首次通过同性伴侣条例,但暂时还不具备法律效益。 骨子里同样保守的日本,在同志婚姻平权的道路上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至少我们能从他们的电影和电视剧作品中,看到LGBT族群越来越受到接纳和公平的对待。
我国自2001年4月起,已将同性恋从《中国精神病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删除,同性恋如今在我国属于正常的性倾向。 然而某《通则》将同性恋现在和乱伦、性变态和性虐待相提并论,将同性恋称作非正常的性关系,实在是令人心寒。******
文化创作者失去了创作自由,少数族群得不到最基本的平等对待,如果这时候还不能发出一点点的呐喊,失去的只会越来越多,毕竟犹太人也不是一夜之间抵达奥斯维辛的。
备注: *《青空娘》的描述和剧照摘自微博网友Bloody-Ageha **《锅巴》由豆瓣网友夏晚卿补充 ***《东京教父》由豆瓣网友南腔补充 ****《是谁偷走我的心》由豆瓣网友Zowie_Bowie补充 *****《爱情白皮书》的描述和剧照摘自微博网友Bloody-Ageha ******摘自微博网友Bloody-Ageha
【相关推送】
2016观影小结 日本新片个人十佳 2016年日本电影颁奖季汇总 日本70后女演员奖霸排行榜 夏天不只空调西瓜葛优躺,你还需要一份消暑片单 不服来辩!她是日本演技最好的若手女优
想看到更多关于日本的八卦和吐槽 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real八丁目(realbadingmu) 新浪微博: @real八丁目 http://weibo.com/realbadingm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