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幕后纪实片放映交流会|这部本年度现象级好电影是怎样炼成的
7月1日,《冈仁波齐》发行公司发出秘钥延期通知,原定一个月的院线放映延长至8月20日。在院线排片不足2%的情况下,截止到7月2日10:27,上映十二天的《冈仁波齐》累计票房突破5332.7万。
很多人看完最后一行字幕还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他们沉浸在电影引发的回忆和思考中,意犹未尽。这部被定义为小众文艺片的电影获得无数观影者的推荐,票圈随处可见本片的自来水。
在票房一路走高的同时,《冈仁波齐》在口碑上收获了不俗成绩,国内外各大电影平台评分均位居前列。在豆瓣上,影片评分高达7.8;猫眼上,观众评分9.0,专业评分7.3;时光网评分7.6;包括娱票儿、淘票票、格瓦拉、IMDB等各大电影平台的最高评分达8.9,国外知名电影网站烂番茄的新鲜度更高达到100%。令人好奇的是,这部本年度现象级的好电影到底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广州站点映的时候,《冈仁波齐》导演张杨和制片人成功就提到同步制作完成了一部近四小时的创作纪实片,这部纪录片全面揭秘了《冈仁波齐》的创作过程。广州本土资深文艺沙龙正点电影联合禾田书房在7月1日晚TIT树德生活馆里组织了一场《冈仁波齐》幕后纪实片的放映,两天内报名的观众挤爆了后台,大大超过了预期。
当晚受邀出席分享交流活动的制片人成功介绍了成就《冈仁波齐》的背后的资本。天空之城影业CEO路伟、和力辰光创始人李力、乐视影业CEO张昭正是三位站在张杨身后的男人,彼时,李力和张昭在2013年共同投资的电影《小时代》中赚得盆满钵满,李力提出要“做一些我们内心深处想做的东西。”张杨《冈仁波齐》的电影拍摄计划如同瞌睡找到了枕头,他们带着一半理性一半冲动成为了《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的投资人。这部电影拍完后放在柜子里一年多,直到马灯电影拿出800万做发行,才最终走进了院线,被观众们看到。
问及对此片票房的预估,制片人成功低调地说,之前希望达到冈仁波齐的海拔6638就觉得不错了,现在看来可以冲刺喜马拉雅山的高度8844。影评人谭柳补充了一个数据,仅2014年一年,进藏的旅客就达到1553万人,进藏游客印象最深最震撼的就是那些磕长头朝圣的藏民,但是没有一部电影能告诉我们这些朝圣者背后的故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做到了,这部几乎没有什么剧情的剧情片引发了观看者无数的内心戏,人们从那些朝圣者的生活日常影像中寻找着自己人生问题的答案。这部总投资达2000万的电影最终票房过亿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特邀嘉宾纪录片导演周浩谈到如何看待《冈仁波齐》将剧情片拍得像纪录片,他认为电影就是用影像来说故事,至于是用虚构剧情的方式还是纪录片的方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本身是否好。他说自己是去电影院看的《冈仁波齐》,感觉不那么满足,觉得还是一汉人对藏人的解读。这次看了幕后纪录片,感觉这片拍得真是辛苦,不容易。他建议,如果将剧情与纪录片混剪在一起,它将会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导演怎么起了这心愿,去找演员;剧组开始对能否拍完一部影片的焦虑,非职业演员们的反应;沿途,相互之间的小摩擦、然后交融;影片结束,导演与演员一起放下工作,开始冈仁波齐的转山。简单一点说,就是导演放下自我,放下解读……他认为这是一年来,看过所有国产影片(含剧情、纪录)中,最为期待和最有潜质的一部电影。如此版真能出炉,将通杀各类电影节。关于导演拍摄作品的意图,周浩认为每个导演都是出自完全自我的理由选择拍摄的内容,他的意图或许有很多,但是观众自己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解导演到底想要通过作品说什么并不是那么重要。
策划人布尔古德认为《冈仁波齐》不仅是一部现象级作品,也是一个商业愿意向艺术妥协后艺术更好地商业化的范例。他认为艺术和商业不一定会矛盾,非卖得不好才叫艺术?那毕加索、歌剧魅影、妈妈咪呀怎么卖得很好呢?商业与否其实只与作品触及的人心的多寡有关。
从纪录片里可以了解到,《冈仁波齐》虽然是剧情片,但是所有的素材都来是从真实生活里
提炼出来的,张杨在他的电影拍摄计划里是这样描述《冈仁波齐》的,“一个没有剧本、西藏取景、拍摄用时一年、靠11位藏民即兴演出的文艺电影。”直到在路上拍了两个月,导演和剧组对这部即兴创作作品能不能成还是没有任何把握,一天不到圣山冈仁波齐,这电影就一天没有真正完成。“既是演员也是真正的朝圣者”,这对11位从未朝过圣从未有表演经验的素人演员是最大的挑战。而这群非职业演员最终战胜了所有的障碍,将朝圣者的形象永久地留在了影像里,而他们对自己所创造的奇迹浑然不觉。而对于一直将阿巴斯的创作方式当做老师的张杨也最终创作了一部属于自己的FREESTYLE的电影,这不禁让人想起他在说服投资方时所说:“我已经四十多岁了,身体不行了,再不拍我的身体就受不了西藏的环境了……”时也,命也!
这进藏拍摄的一年,《冈仁波齐》剧组总共拍了600多个小时的素材,大量的路上纪实和创作秘辛,近四个小时的纪录片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素材还在进行藏语翻译,这些素材和电影本身已经涉猎人类学、宗教学等学术研究的范畴,它忠实记录的藏民朝圣的过程和细节首次揭开了朝圣者神秘的面纱,并将成为学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影像资料和文献。
《冈仁波齐》幕后纪实片在3小时49分结束,定格在这句话上,“即使匍匐在地也会仰望星空”……对于都市中的人来说,很多人连磕一天的长头也无法做到,或许这才是我们仰望那些磕了两千五百公里的人的原因吧!
很多人看完最后一行字幕还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他们沉浸在电影引发的回忆和思考中,意犹未尽。这部被定义为小众文艺片的电影获得无数观影者的推荐,票圈随处可见本片的自来水。
在票房一路走高的同时,《冈仁波齐》在口碑上收获了不俗成绩,国内外各大电影平台评分均位居前列。在豆瓣上,影片评分高达7.8;猫眼上,观众评分9.0,专业评分7.3;时光网评分7.6;包括娱票儿、淘票票、格瓦拉、IMDB等各大电影平台的最高评分达8.9,国外知名电影网站烂番茄的新鲜度更高达到100%。令人好奇的是,这部本年度现象级的好电影到底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广州站点映的时候,《冈仁波齐》导演张杨和制片人成功就提到同步制作完成了一部近四小时的创作纪实片,这部纪录片全面揭秘了《冈仁波齐》的创作过程。广州本土资深文艺沙龙正点电影联合禾田书房在7月1日晚TIT树德生活馆里组织了一场《冈仁波齐》幕后纪实片的放映,两天内报名的观众挤爆了后台,大大超过了预期。
当晚受邀出席分享交流活动的制片人成功介绍了成就《冈仁波齐》的背后的资本。天空之城影业CEO路伟、和力辰光创始人李力、乐视影业CEO张昭正是三位站在张杨身后的男人,彼时,李力和张昭在2013年共同投资的电影《小时代》中赚得盆满钵满,李力提出要“做一些我们内心深处想做的东西。”张杨《冈仁波齐》的电影拍摄计划如同瞌睡找到了枕头,他们带着一半理性一半冲动成为了《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的投资人。这部电影拍完后放在柜子里一年多,直到马灯电影拿出800万做发行,才最终走进了院线,被观众们看到。
问及对此片票房的预估,制片人成功低调地说,之前希望达到冈仁波齐的海拔6638就觉得不错了,现在看来可以冲刺喜马拉雅山的高度8844。影评人谭柳补充了一个数据,仅2014年一年,进藏的旅客就达到1553万人,进藏游客印象最深最震撼的就是那些磕长头朝圣的藏民,但是没有一部电影能告诉我们这些朝圣者背后的故事,《冈仁波齐》这部电影做到了,这部几乎没有什么剧情的剧情片引发了观看者无数的内心戏,人们从那些朝圣者的生活日常影像中寻找着自己人生问题的答案。这部总投资达2000万的电影最终票房过亿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特邀嘉宾纪录片导演周浩谈到如何看待《冈仁波齐》将剧情片拍得像纪录片,他认为电影就是用影像来说故事,至于是用虚构剧情的方式还是纪录片的方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本身是否好。他说自己是去电影院看的《冈仁波齐》,感觉不那么满足,觉得还是一汉人对藏人的解读。这次看了幕后纪录片,感觉这片拍得真是辛苦,不容易。他建议,如果将剧情与纪录片混剪在一起,它将会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导演怎么起了这心愿,去找演员;剧组开始对能否拍完一部影片的焦虑,非职业演员们的反应;沿途,相互之间的小摩擦、然后交融;影片结束,导演与演员一起放下工作,开始冈仁波齐的转山。简单一点说,就是导演放下自我,放下解读……他认为这是一年来,看过所有国产影片(含剧情、纪录)中,最为期待和最有潜质的一部电影。如此版真能出炉,将通杀各类电影节。关于导演拍摄作品的意图,周浩认为每个导演都是出自完全自我的理由选择拍摄的内容,他的意图或许有很多,但是观众自己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解导演到底想要通过作品说什么并不是那么重要。
策划人布尔古德认为《冈仁波齐》不仅是一部现象级作品,也是一个商业愿意向艺术妥协后艺术更好地商业化的范例。他认为艺术和商业不一定会矛盾,非卖得不好才叫艺术?那毕加索、歌剧魅影、妈妈咪呀怎么卖得很好呢?商业与否其实只与作品触及的人心的多寡有关。
从纪录片里可以了解到,《冈仁波齐》虽然是剧情片,但是所有的素材都来是从真实生活里
提炼出来的,张杨在他的电影拍摄计划里是这样描述《冈仁波齐》的,“一个没有剧本、西藏取景、拍摄用时一年、靠11位藏民即兴演出的文艺电影。”直到在路上拍了两个月,导演和剧组对这部即兴创作作品能不能成还是没有任何把握,一天不到圣山冈仁波齐,这电影就一天没有真正完成。“既是演员也是真正的朝圣者”,这对11位从未朝过圣从未有表演经验的素人演员是最大的挑战。而这群非职业演员最终战胜了所有的障碍,将朝圣者的形象永久地留在了影像里,而他们对自己所创造的奇迹浑然不觉。而对于一直将阿巴斯的创作方式当做老师的张杨也最终创作了一部属于自己的FREESTYLE的电影,这不禁让人想起他在说服投资方时所说:“我已经四十多岁了,身体不行了,再不拍我的身体就受不了西藏的环境了……”时也,命也!
这进藏拍摄的一年,《冈仁波齐》剧组总共拍了600多个小时的素材,大量的路上纪实和创作秘辛,近四个小时的纪录片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素材还在进行藏语翻译,这些素材和电影本身已经涉猎人类学、宗教学等学术研究的范畴,它忠实记录的藏民朝圣的过程和细节首次揭开了朝圣者神秘的面纱,并将成为学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影像资料和文献。
《冈仁波齐》幕后纪实片在3小时49分结束,定格在这句话上,“即使匍匐在地也会仰望星空”……对于都市中的人来说,很多人连磕一天的长头也无法做到,或许这才是我们仰望那些磕了两千五百公里的人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