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马许的时候在谈论什么:解谜、才情与人情的世界
下面的介绍选自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编辑、评论家Douglas G. Greene为奈欧•马许短篇小说选集所写的前言,并且自行取了标题。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马许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有关古典推理的固有模式、公平性的看法,戏剧和绘画在其写作手法上的影响,以及作品中对英国社会风俗的观察和探讨。 前半部分已经在3月3号放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我的日记《当我们谈论马许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奈欧•马许与阿莱恩探长》。

文/ Douglas G. Greene 译/许言 (未经个人允许,不得转载) 黄金时代古典推理小说中,马许的作品无疑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什么是古典推理小说? 古典推理小说,会公平地向读者提供破案线索,并且凶手身份往往出人意料。马许的小说里,羊毛袋子会成为藏尸的地点;藏在钢琴里的机关能一击致命;酒瓶和沾毒的靶镖也可以作为杀人利器。 尽管马许本人对于古典推理的固有模式并不感冒,但是却兢兢业业地遵守创作的各种准则。对此,她有着自己的解释:“创作者们可以厚颜无耻地虚构情节。可想而知,这类故事也并不苛求人物刻画。如何塑造凶手?只需要不停地编造谎言即可。” 1981年,我当时正在研究另一位推理作家的生平。有一次,我写信给奈欧•马许,她非常友好地回了信。信中有几句题外话,是这样说的:“如今,我深陷写作的困难之中,尽管我已经困扰多时。推理小说创作变得越发困难了,我一直不擅长处理小说中的伏笔线索。” 当下,很多推理作家面临着相同的难题,而他们的解决方法是粗暴地无视伏笔,直接给出案件的解答。然而,马许为了迎合古典推理小说的特色,在伏笔处理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因此,我们才能在她的作品中看到公平的线索设置,与黄金时代其他推理小说相比,毫不逊色。 戏剧元素在马许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许多故事的背景都围绕着剧团展开,包括《凶手入场(Enter a Murderer,1935)》《美酒谋杀案(Vintage Murder,1937)》《受诅的预言剧(Opening Night,1951)》《海豚剧院杀手(Killer Dolphin,1967)》《灯光渐暗(Light Thickens,1982)》。另外一些作品,即使故事不是发生在剧院,戏剧演员也往往是故事的主要角色,例如《吧台之死(Death at the Bar,1940)》。 更为重要的是,马许习惯以剧作家的视角去设计故事的场景。主角阿莱恩探长以问询作为查案的主要手段。通过与嫌疑人交谈,马许总会清楚地说明角色在案发时刻的“站位”,以及与周围“道具”的位置关系——所谓的“道具”便是房间里的家具、摆饰和其他物品。同时,学习绘画的经历也有助于马许生动地描绘场景。尽管这些场景在读者眼中,仅仅充当了舞台背景布的作用。 有一部分学者看得更远,在《黄金时代英国作家论》①中,里罗•潘尼克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来分析马许的推理小说。这样的研究未免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看出,马许在创作这些作品时,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戏剧的痴迷。无论是塑造人物还是安排情节,她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剧作家,而不是一位小说家。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马许不会通过自白来表现人物性格,因为早在她开始创作之前,内心独白的戏剧手法就已经落伍了。相反,马许喜欢利用角色之间的互动,来刻画不同的人物。简而言之,当你在阅读马许的作品时,时常会感觉自己是一名观众,正在剧院欣赏一出戏剧。 说到戏剧,有一类戏剧与马许的作品有很深的渊源,那就是英国风俗喜剧②。精彩的风俗喜剧经典,往往出自“风俗旁观者”之手。同样的道理,新西兰出身的马许注定不会像阿加莎•克里斯蒂那样,一味地对英国的社会结构顶礼膜拜。在我看来,马许早期的最高杰作当属《白色领花之死(Death in a White Tie,1938)》,并不是因为巧妙的手法、高明的推理,而是一种敏锐的观察,探讨了英国名媛舞会与社交季③背后的社会原因。此作中,家庭贫寒、穿着体面的女子被雇佣充当年轻女孩的陪护人,帮助她们在社交场所和“婚姻市场”上崭露头角,其中有人深受其苦。马许的评价是:“她算不上朴素,但是却不算起眼,令人痛惜不已。”特洛伊做出了总结:“在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窥见严厉、残酷、野蛮。”故事中的另一个人物,尽管认同社交习俗,但谈及社交季的真正意义,颇有一番自己的思考: “罗伯特勋爵花了不少工夫,才在舞厅里转完了一圈,左躲右闪地绕开一对对舞伴,避免碰到陪护人端坐着的双脚。他随之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想法,就像一个不速之客闯入这个整洁的微缩社会,打开了所有的窗户,强烈的光线从窗外涌入,有如洪水一般。猛烈的灯光下,罗伯特勋爵看到,心爱的人们正在变得越来越渺小……突然间,勋爵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宛如大梦一场。社交界有多少女子真正称得上“品德高尚”,又有多少女孩会成为这样的女子呢?女孩们要回到陪护人的身边,某些陪护人的私生活在“强光”下显得丑陋无比。女孩在为期三个月的古老传统中获得庇护,与此同时也听遍了不堪入耳的话语。若是同龄的妹妹米尔德里德听到了,一定会既害怕又迷惑。罗伯特勋爵不禁怀疑起来:社交习俗的发展历史上,恐怕维多利亚和爱德华时期也鲜有这般怪现状,想想过去的那套旧规矩,又哪有如今女子嘴上的唇彩来得繁杂?罗伯特想着想着,越发不安起来。衰老与孤独的苦痛,此生第一次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很多人认为,古典推理小说衰落,现代犯罪小说继而兴起,都是因为古典推理小说对公平性和游戏性的过分强调,限制了其本身有关社会问题的体察、人性情感的关怀。上述这段节选恰恰强有力地做出了反驳——只有作家的个人才能才是决定作品深度的唯一因素。 ①《黄金时代英国作家论(Watteau's Shepherds The Detective Novel in Britain, 1914-1940)》围绕推理小说黄金时代的特定作家群体展开研究,曾获当年埃德加奖最佳评论/传记奖提名,中文版已由谜斗篷于2013年出版。 ②风俗喜剧(the comedy of manners),英国传统戏剧类型,主要手法是讽刺特定社会阶层或者多个阶层的风俗和虚伪现象,作品中常常出现社会身份典型代表的丑角。 ③名媛舞会与社交季(the “season” of debutante balls),源于18世纪的英国伦敦,每年4月开始,止于8月。在为期4个月的时间里,英国上流社会的各种社交活动层出不穷,如宫廷舞会、晚宴、慈善活动、赛马会、板球赛、网球赛便集中在这段时间内举办。 简•奥斯汀曾把社交季比喻为“婚姻市场”,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和约会的机会。 相关链接:《当我们谈论马许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奈欧·马许与阿莱恩探长》 【Z】伦敦社交季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3 22:47:42
-
羿斌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3 22:32:33
-
南渡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03 22:22:50
-
聖树E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3 11:23:17
-
德赛开怕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1 21:54:22
-
布拉格的猎书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1 19:24:13
-
读历史的水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2 17:39:52
-
问题不大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4 21:08:02
-
RMR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4 16:02:1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4 09:51:48
-
yoraku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3 23:26:40
-
dowhatugottad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3 19:53:27
-
灯证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3 18:40:00
-
启罗米突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03 17:49:21
南瓜头许言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奈欧·马许130周年诞辰丨奈欧·马许和她的秘密生活 (29人喜欢)
- 许言短篇小说作品列表(2024.12.23更新) (3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