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抠门,小气鬼,斤斤计较,就是我。
出差。在异乡的酒店,失眠。
wifi也不好使,无聊便算账。
粗略算下,从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这大半年里,请两位且算是朋友的前同事吃饭,分别花了约A1500、B1800。而她们各自回请的,零头都不到。
当然她们没有拿刀逼我请她们吃饭。这里有我耐不住寂寞总想找饭搭的成分在,也有我财富增长后爱装逼的成分在。
但令我不爽的是,
A,因为曾帮我养过一阵猫,且她年纪小收入低,渐渐把我买单当作理所当然,还在别人面前炫耀“和朱一起吃饭从来不用带钱包”。前不久,在我新家入住半年后提出要过来看猫(早先邀请过她,她以远、打车贵等理由拒绝了),空手上门就算了(在我的认知里,算朋友的话,第一次去对方新家总要拎点东西的,一袋水果也是心意),从下午两三点待到晚饭点儿,我本没有留她吃饭的意思,但她邀请我出去吃,我真是装逼不懂拒绝。她点名要吃必胜客的榴莲披萨,买单时自然是我买单,结束后还要把她送去地铁站。此行她给我的感觉,就是想吃必胜客了,找个冤大头买单。对,除开最初几次我主动约她吃饭,后期我都有一种冤大头的感觉。
B,从去年年中辞职至今,几乎没有工作,这也意味着几乎没有收入(中间短暂上了一个多月的班,以及断断续续有些私活)。所以,我也爱找她吃饭,一方面因为她待业中想照顾她,另一方面共事时间久、共同话题还算多。当然基本都是我买单,她也回请/抢付过一两次。在这里我没有冤大头,只是渐渐受不了她的消费标准。在我的认知里,以我的收入一餐人均100正常,150算很好了,大于150就很奢侈了,并且以上标准都是建立在一个月最多两次这样的消费。和她吃饭,餐厅大多是她选的,人均基本都是100+,最贵一餐吃到500多。500多是当时我月收入的十分之一。B让我觉得“伺候”不起。她比我大一岁,工作时间比我还多两三年,辞职之前收入也比我高。就因为这么高的消费水平,以及对收入、对未来没有规划,导致一直单身的她时至今日没房没车没存款。后来我也多次劝她存钱,完全出于好意,可她一直没收入,从哪儿存起。
从去年5月至今,请客吃饭花了约7500。中间还有几个月因为辞职旅行+没有收入,几乎没有社交活动。所以,这么算下来,这部分花费月均800+。最近这半年作息规律比较宅,社交活动较少。如果只算上去年5月-10月的话,月均950+。严重超出我现阶段的承受能力。这里头一半以上的费用都是请她俩吃饭了。
这么计较,我就是抠。
我对自己更抠。不然怎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存出一辆车啊!
她们总说,哎你有房有车blabla。当我表示目前经济压力有点儿大时,会被说“你有房有车还愁什么”。当我力劝B去离租住处较远的地方面试/工作时,她总撇嘴“我又不像你有车方便”。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啊。我的车是一分一厘省出来的啊。我有房有车,就活该当你的冤大头,被你羡慕嫉妒恨?
想我收入低时,想我曾经待业数月时,也没有人经常请我吃饭啊。偶有朋友照顾,后来都找机会回请。我通常不会把别人对我的好当成理所当然(此事有特例,对于某些已经断联的朋友,我真的很愧疚)。
对以上烦恼,我的决定是,这两人,我要远离;并且控制住自己耐不住寂寞和爱装逼的欲望。
曾经有鸡汤文写,年轻人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预算用于社交,你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
我承认,对于某些人,这笔费用花出去肯定会得到翻倍的回报。而我,这么笨的我,只能从中收获财政赤字。
wifi也不好使,无聊便算账。
粗略算下,从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这大半年里,请两位且算是朋友的前同事吃饭,分别花了约A1500、B1800。而她们各自回请的,零头都不到。
当然她们没有拿刀逼我请她们吃饭。这里有我耐不住寂寞总想找饭搭的成分在,也有我财富增长后爱装逼的成分在。
但令我不爽的是,
A,因为曾帮我养过一阵猫,且她年纪小收入低,渐渐把我买单当作理所当然,还在别人面前炫耀“和朱一起吃饭从来不用带钱包”。前不久,在我新家入住半年后提出要过来看猫(早先邀请过她,她以远、打车贵等理由拒绝了),空手上门就算了(在我的认知里,算朋友的话,第一次去对方新家总要拎点东西的,一袋水果也是心意),从下午两三点待到晚饭点儿,我本没有留她吃饭的意思,但她邀请我出去吃,我真是装逼不懂拒绝。她点名要吃必胜客的榴莲披萨,买单时自然是我买单,结束后还要把她送去地铁站。此行她给我的感觉,就是想吃必胜客了,找个冤大头买单。对,除开最初几次我主动约她吃饭,后期我都有一种冤大头的感觉。
B,从去年年中辞职至今,几乎没有工作,这也意味着几乎没有收入(中间短暂上了一个多月的班,以及断断续续有些私活)。所以,我也爱找她吃饭,一方面因为她待业中想照顾她,另一方面共事时间久、共同话题还算多。当然基本都是我买单,她也回请/抢付过一两次。在这里我没有冤大头,只是渐渐受不了她的消费标准。在我的认知里,以我的收入一餐人均100正常,150算很好了,大于150就很奢侈了,并且以上标准都是建立在一个月最多两次这样的消费。和她吃饭,餐厅大多是她选的,人均基本都是100+,最贵一餐吃到500多。500多是当时我月收入的十分之一。B让我觉得“伺候”不起。她比我大一岁,工作时间比我还多两三年,辞职之前收入也比我高。就因为这么高的消费水平,以及对收入、对未来没有规划,导致一直单身的她时至今日没房没车没存款。后来我也多次劝她存钱,完全出于好意,可她一直没收入,从哪儿存起。
从去年5月至今,请客吃饭花了约7500。中间还有几个月因为辞职旅行+没有收入,几乎没有社交活动。所以,这么算下来,这部分花费月均800+。最近这半年作息规律比较宅,社交活动较少。如果只算上去年5月-10月的话,月均950+。严重超出我现阶段的承受能力。这里头一半以上的费用都是请她俩吃饭了。
这么计较,我就是抠。
我对自己更抠。不然怎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存出一辆车啊!
她们总说,哎你有房有车blabla。当我表示目前经济压力有点儿大时,会被说“你有房有车还愁什么”。当我力劝B去离租住处较远的地方面试/工作时,她总撇嘴“我又不像你有车方便”。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啊。我的车是一分一厘省出来的啊。我有房有车,就活该当你的冤大头,被你羡慕嫉妒恨?
想我收入低时,想我曾经待业数月时,也没有人经常请我吃饭啊。偶有朋友照顾,后来都找机会回请。我通常不会把别人对我的好当成理所当然(此事有特例,对于某些已经断联的朋友,我真的很愧疚)。
对以上烦恼,我的决定是,这两人,我要远离;并且控制住自己耐不住寂寞和爱装逼的欲望。
曾经有鸡汤文写,年轻人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预算用于社交,你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
我承认,对于某些人,这笔费用花出去肯定会得到翻倍的回报。而我,这么笨的我,只能从中收获财政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