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了解--关于自信
之前好像写过,我一直不是自信的。但即使这样,我仍然能回忆起人生中某些自信的时刻。
这应该是这样一种感觉:有一股强烈的感觉,确定自己能做好将要发生的事情。虽然还未发生,但自己仿佛能看到会发生什么。自己会很轻松,不会为结果焦虑,担心自己会把事情搞砸,因为自己确信能做好;注意力会集中,不会太过于分散,也不会产生排斥或厌烦;能一直保持行动,敢于去做,而不会踌躇犹豫。
这样的时刻,在我的人生中很少。但不自信并不意味着自卑,并不是说我的人生的其他时刻就是自卑。更准确的说法是,人生的大多数时刻,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将要进行的考试或者作业,我是处于一种无知而没有感觉控制的状态。前文说过,自信是有一股强烈的感觉,确定自己能做好。在这,这种感觉消失了。没有感觉能做好,也没有感觉会做不好,如同失去了感知一般。面对未知,没有信心,也没用恐惧自卑。对于这种状况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也可能有主观原因。客观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压根不重要,比如我们不会对刷牙这件事产生太多心里波动。至于主观原因,那么就可能是一种麻木?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这是一种无力改变而近待结果到来的消极观。因为已经处于无力改变的状态,所以无关自信或自卑这种情绪起伏。
也许,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
至于自卑的状况,我之前似乎专门写过了。
回到开头,我人生中的一些自信的时刻。
小学的数学考试;做模型
初中在家对面的卫校和同学打篮球;
高中似乎就很少,给张娅讲题目的时候?哈哈
大学画某几次的专业课作业
研究生,找工作时在规划院二所复试
想起这些主题,过往便能清晰的出现,伴随的自信与骄傲也能回忆起来。(情绪记忆是怎么回事?)
回忆起这些,一方面能告诉自己,自己曾经还是优秀的,毕竟自信的证明往往是做的不错的时候。另一方面能告诉自己,这些事情有共同点,而这可能就是自信产生的原因:长期的努力,兴趣,自己对自己的成功的暗示(信心?)
我数学为什么会不错?因为母亲暑假一直逼迫我做题看书。貌似几个暑假寒假都是这样,别的伙伴在院子里奔跑吵闹,在空调房打游戏,而我在家做题。所以平时数学会比同龄人领先,有优势,这种优势又变成信心。
做模型?因为自己的兴趣开始做,做到小学5年级已经可以上色了,而这时已经有了一股骄傲感。
初中和同学在对面卫校打球。那是小学就经常和同学寒暑假打篮球,有了一定的底子。初中,平时在学校打球不自信,不敢太表现,总是传球,不敢自己打。有几次和同样的初中同学在我平时打球的地方打球,顿时就自信很多,敢于自己打,结果也是很棒,同学都惊讶我篮球还打的这么不错。
高中给zy讲题?哈哈 ,那是喜欢的外在化吗哈哈。
研究生面试那次,是实力的累积与对自己的确信。那次考试的类型正式我平时思考与练习最多的类型。
所以可以看出,自己感到自信的时刻,有几个共通而必要的因素:努力、对自己的暗示。其中对自己的暗示,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比如做模型,就是兴趣的形式;打篮球,也算兴趣吧;数学不错,是别人逼迫;高中给妹子讲题,那是打肿脸也要上的装;本科作业与研究生面试的开始,其实也算兴趣。
万事开头难,信心的培育也是。开始的时候,在完全没有信心的时候,如何一点点呵护成长?这可能是最难得。
这应该是这样一种感觉:有一股强烈的感觉,确定自己能做好将要发生的事情。虽然还未发生,但自己仿佛能看到会发生什么。自己会很轻松,不会为结果焦虑,担心自己会把事情搞砸,因为自己确信能做好;注意力会集中,不会太过于分散,也不会产生排斥或厌烦;能一直保持行动,敢于去做,而不会踌躇犹豫。
这样的时刻,在我的人生中很少。但不自信并不意味着自卑,并不是说我的人生的其他时刻就是自卑。更准确的说法是,人生的大多数时刻,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比如将要进行的考试或者作业,我是处于一种无知而没有感觉控制的状态。前文说过,自信是有一股强烈的感觉,确定自己能做好。在这,这种感觉消失了。没有感觉能做好,也没有感觉会做不好,如同失去了感知一般。面对未知,没有信心,也没用恐惧自卑。对于这种状况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也可能有主观原因。客观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压根不重要,比如我们不会对刷牙这件事产生太多心里波动。至于主观原因,那么就可能是一种麻木?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说,这是一种无力改变而近待结果到来的消极观。因为已经处于无力改变的状态,所以无关自信或自卑这种情绪起伏。
也许,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
至于自卑的状况,我之前似乎专门写过了。
回到开头,我人生中的一些自信的时刻。
小学的数学考试;做模型
初中在家对面的卫校和同学打篮球;
高中似乎就很少,给张娅讲题目的时候?哈哈
大学画某几次的专业课作业
研究生,找工作时在规划院二所复试
想起这些主题,过往便能清晰的出现,伴随的自信与骄傲也能回忆起来。(情绪记忆是怎么回事?)
回忆起这些,一方面能告诉自己,自己曾经还是优秀的,毕竟自信的证明往往是做的不错的时候。另一方面能告诉自己,这些事情有共同点,而这可能就是自信产生的原因:长期的努力,兴趣,自己对自己的成功的暗示(信心?)
我数学为什么会不错?因为母亲暑假一直逼迫我做题看书。貌似几个暑假寒假都是这样,别的伙伴在院子里奔跑吵闹,在空调房打游戏,而我在家做题。所以平时数学会比同龄人领先,有优势,这种优势又变成信心。
做模型?因为自己的兴趣开始做,做到小学5年级已经可以上色了,而这时已经有了一股骄傲感。
初中和同学在对面卫校打球。那是小学就经常和同学寒暑假打篮球,有了一定的底子。初中,平时在学校打球不自信,不敢太表现,总是传球,不敢自己打。有几次和同样的初中同学在我平时打球的地方打球,顿时就自信很多,敢于自己打,结果也是很棒,同学都惊讶我篮球还打的这么不错。
高中给zy讲题?哈哈 ,那是喜欢的外在化吗哈哈。
研究生面试那次,是实力的累积与对自己的确信。那次考试的类型正式我平时思考与练习最多的类型。
所以可以看出,自己感到自信的时刻,有几个共通而必要的因素:努力、对自己的暗示。其中对自己的暗示,会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比如做模型,就是兴趣的形式;打篮球,也算兴趣吧;数学不错,是别人逼迫;高中给妹子讲题,那是打肿脸也要上的装;本科作业与研究生面试的开始,其实也算兴趣。
万事开头难,信心的培育也是。开始的时候,在完全没有信心的时候,如何一点点呵护成长?这可能是最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