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往南——晃荡在加都谷地
印度签证一直没有下来,不是被拒签,而是永远处于“in process, not ready”的状态。原本办的尼泊尔落地签允许我在尼泊尔停留两个星期。现在两个星期都要过去了,而我逛得意犹未尽,于是又去办了两个星期的延期。
我决定走出加德满都,到加都谷地里更广阔的大地上去走走。
去了一趟Nagakot,据说是著名的度假胜地。一路跟当地人一起挤公交车去的,遇到一群加德满都大学的学生,说是要到Nagakot去have fun。
Nagakot是一个海拔很高、视野开阔的村庄。据说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连绵雪山上的日出。可惜我到的这两天天气都不够好。
不能当天往返加德满都,所以在Nagakot住了下来。住在一个家庭旅馆里,离Nagakot的中心有点儿距离,是男主人骑摩托车把我从车站拉过来的。
这家人就住在公路边简陋的房间里,他们家同样简陋的客房,建在一条山脊之上,这条山脊从靠近山峰的地方往深谷里延伸,站在旅馆门外,面对着巨大的山谷,还真的会有那么点儿豪情万丈的感觉。
峡谷中有老鹰在盘旋——不是在头顶的天空里,而是在眼下的山谷中。往山谷里望去,有种展翅飞翔的冲动,这就是传说中的滑翔胜地啊。

虽然沿着山脊有好几间客房,但这一晚只有我一个人住。 房间简陋,但看得出主人还是很用心布置的。
黑夜中,房间里墙上的蜘蛛和飞虫,都目露寒光……

第二天一早起来,没看到传说中壮丽的雪山日出。只看到这样的——

看日出的时候还遇到了一个白皮肤的印度人,后来在加德满都的“327 Thamel”旅馆的多人间里又遇到了。
没看到美丽的日出,那就去壮丽的山川之间徒步也不错。但旅馆的老板告诉我说不安全,不久前有游客在路上被打劫过。他劝我还是别去的好。
重新考虑之后,我决定去另一个小镇——Dhulikhel。
离开Nagakot,乘车又转车,在阴雨天来到这个古老、破败的小镇。离开车来车往的大马路,走进湿漉漉的街巷,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世纪。一切看上去都很粗糙、阴暗,曾经的精致生活经历了漫长的雨打风吹后,大概就是这样的。
没有别的游客,也没有收费的景点。小镇虽然也很杂乱,但很安静。
住在LP上推荐的历史悠久的小旅馆。狭小的房间里挂满了当地画家的作品,床单、枕头罩很复古。

旅馆底楼的公共空间里也挂满了画作。老板说,这些画都是他无偿的让当地的画家们挂在这里,并且都是可以出售的。
老板是个很有趣的人,虽然英语讲得并不怎么灵光,但还能跟住客们海阔天空的聊天。他跟我讲起他所观察到的中国的巨大变化。他年轻的时候,曾试着去边境跟中国做一些小生意,但失败了,后来靠着这家旅馆生活了很多年。
这里的气温明显比加德满都低很多,夜晚尤其冷。漆黑的晚上,旅馆底楼亮着微弱的灯,仅有的四个背包客点了各自的晚饭,一边吃一边聊天。
这一晚我点了一碗特殊的米饭,好像是被压扁了的米粒炒制而成的,再加一碗煮过的蔬菜,非常好吃!

逛了一下Dhulikhel古镇。在地势较高处有一座寺庙,雨过天晴,有种寂寞空灵的感觉。

从Dhulikhel古镇走路去不远处的大学,途经一座大医院,来到一所大学。大学校园在山野间的一个小山头上。在校门口的小饭馆里遇到一个学生,说是申请到了去北京某大学学习的机会。
第二天跟同一旅舍的智利旅友M一起,从Dhulikhel徒步去Namobuddha,沿途经过宁静的村庄和田野。

虽然这是LP推荐的top five valley hikes之一,但一路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遇见任何其他的游客。喧嚣的加德满都,已经被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即使是路过的有人居住的村庄,也是一片宁静安详。小朋友满脸疑惑的看着我们。山羊贴着脸秀恩爱。鸡与羊和平共处。

路过一所学校,听见书声朗朗。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竟然有学校,真令人惊叹。虽然校舍极其简陋,操场上还有盛开的花,还有简朴的秋千。

在山间走了大约三个小时,终于来到Namobuddha(南摩布达),传说中佛陀舍身饲虎的地方。碧空之下,金顶红墙的寺庙,真美。

现在看到的,是一座并不古老的寺庙,其实是钢筋水泥的,但仍然很好看。
到点了,大殿里有成群的喇嘛身着红袍翩然而至。我和M加入其他来此朝拜的人,坐在大殿的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在击动人心的锣鼓和奏乐声中,静听喇嘛们的吟诵。
虽然完全听不懂这样的吟诵,但那气氛却有摄人魂魄的魔力,时而低沉平缓,嘤嘤嗡嗡的好像笼罩了整个世界,时而快马加鞭、荡气回肠,在一段没有喘息的疾驰之后,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像一群狂飞的鸟聚在空中、又在刹那间四散一空,只留下升入苍穹的回响……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奇妙。
在诵经声中,坐在我身边的M竟然泪流满面。
诵经结束,M说自己泪奔之后感觉好多了。听经是有治愈作用的,我表示理解。
在寺庙边上的小店里买了饼干,坐下来当作午饭吃。
在尘土飞扬的沙土路边,一辆灰头土脸的巴士停下来,M登上车门,挥一挥衣袖,随车绝尘而去。这时的我们都不知道,几个月之后,我们还能在南半球再见。
与M告别,离开Namobuddha,独自继续徒步去Panauti。
翻山越岭,走过田野和村庄。
多么喜欢这样的行走啊,没有惊世骇俗的风景,平淡无奇,云淡风轻,正好。
天高地阔,自由的感觉啊,真让人着迷。

阳光把乌云染成了紫色,然后又透过云层,洒向田野尽头的山峰。
路过一个不知名的村庄,一位老奶奶守着一家小杂货店,店里有成群的苍蝇飞舞,赶也赶不开。言语不通,所以跟老奶奶比划着买了些饼干。

这一段,从Namobuddha到Panauti,又走了两三个小时。
这是行走的一天。
来到Panauti的时候,暮色已降临。

在Panauti住了一晚。旅馆的伙计是个腿脚不灵便但头脑灵活的小伙子,还说曾经接待过来自上海的中国客人。但我在Panauti的这一两天,没看到任何其他的外国游客。
其实Panauti是个迷人的小镇。有河流穿过小镇。小镇很小,走几步就可以到小镇边缘。小镇边缘有好几座寺庙。
这应该就是Indreshwar Mahadev Temple,看上去很大气,跟尼泊尔其它很多寺庙一样,屋檐下姿态妖娆的大神脚下,踩着一对对神色暧昧的小人。这座寺庙始建于1294年,可以说尼泊尔现存最古老的寺庙。

这是Krishna Narayan Temple。不远处升起烟雾的是河对岸的Brahmayani Temple,那里正在举行一场葬礼,所以严禁拍照。
除了寺庙,Panauti还有不少有趣的建筑,看得见不少西洋建筑的痕迹,好像是“殖民地风格”与尼泊尔本土风格(纽瓦丽)结合。甚至连shrine都有疑似巴洛克的门,看上去很新。八十年代这里发生过地震和洪水,也许现在看到的很多东西是后来重建的。
这户人家门口种了两棵水泥大树,显然是非常热爱绿色大自然的。

在Indreshwar Mahadev庙外,遇见刚从考场出来、正在对答案的初中生。凑过去看他们的考卷并参与讨论,科目是“population”,尼英双语,涉及范围之广远超我上过的任何一门课,比如:社会、经济状况与人口密度的关系?本国独有的鱼类是什么?在某某区域有哪些山系?还有:How does sex impact morality?

第二天在路边灰尘滚滚苍蝇横飞的小店吃早饭,炒面味道不错,约人民币3块。人们就在这样的小店里悠闲的喝茶、看报纸,并且与苍蝇友好相处……话说已经好几次在餐厅看见老鼠了,下限越来越低。
吃好早饭,就在门外招手上车,离开Panauti,途经Panepa回Dulikhel去。
在Panepa转车时稍微逛了一下。Banepa最主要的景点就是这座寺庙——Chandeshwari Temple,在离镇中心不远的僻静地方。这座庙里供奉的神就是Chandeshwari,也就是门头上那个拿大刀的人。
“Chandeshwari”的意思是“杀死Chand的人”,而“Chand”就是曾经在此作乱的魔鬼。

穿过浮雕下的门走进去,是一个院落。石柱顶上有神兽,包括金孔雀。

继续乘车回到Dhulikhel,又在原来那家旅馆里住了一晚之后,我又回到了加德满都。在“327 Thamel”旅馆的多人间里,又遇到了在Nagokot看日出时遇到的印度白人。这一晚的多人间里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住客都是中国人。其中一个中国旅友非常好奇的问他为什么这么白……聊到印度电影,他说他还参与过《三个傻瓜》里的某些制作,并说自己刚看了一部不错的中国功夫电影,我查了一下,原来他说的那部电影是我所没听说过的《绣春刀》。这位貌似高贵的印度白人对俗套的宝莱坞电影并不感冒,而是推荐我看印度版的《性、谎言和录像带》。
继续打电话询问我的印度签证申请的状态,得到的答复总是说in process、not ready。
我问: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加快签证的审批?
答曰:没有。
……
最终我没在尼泊尔拿到印度签证,也没能从蓝毗尼去印度。遗憾,但又感觉收获满满。我甚至要感谢迟迟不发签证给我的印度签证官,是他们无意中给我了时间,让我不慌不忙的晃荡,慢慢的探索、体会、思考。
五年前第一次来尼泊尔,匆忙经过加德满都的时候,匆匆一瞥,感觉这个所谓的古城其实并不怎么样,远没有想象中的精美或辉煌,甚至觉得,看过了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更多更精彩的古建筑,尼泊尔的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算不上很出色,不论气势还是细节,都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这一次,心平气静、慢慢的游荡时才发现,不论是气势恢宏的大庙,还是市井烟尘中那些并不显眼的角落,其实都不简单。虽然庙宇建筑的直线条看似呆板、好像不如中国古建筑的飞檐翘脚那么灵动,但那些精雕细琢的细节,层叠错落的屋顶,都有耐人寻味的神韵,要静下心来才能好好体会。
自负狂妄总是愚昧,谦卑和赞扬却很少会错。我开始自省。
后来我才发现,自我反省,正是这次旅行的意义。
在一路往南的漫长旅途上,这样的自省才刚刚开始。
现在回想起来,这样一个开端,实在是很赞。
-
刺猬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03 10:07:03
-
一沙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02 10:58:47
-
阿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02 10:11:22
-
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01 18:19:59
-
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01 18:06:11
-
miss_khunn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31 22:30:06
-
成都太奇学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31 21:09:15
-
山海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31 15:00:08
-
武侠小王子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31 08:14:55
-
sunn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7-31 0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