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皆宜 | 皮蛋配剁椒,无敌了~

燥热的夏天,只想做点简单素淡的饭菜,切了一只皮蛋,配剁椒,特别爽口,无敌了~口感丰富、有层次感,带有刺激性,像成熟的蓝奶酪,有一丝淡淡的氨气味。蛋白质感略微像胶质,Q弹,蛋黄却软滑无比。明明从小吃到大的,怎么从来没觉得这么好吃呢,简直想丧心病狂赞美它。想想,大概是因为一个人吃,安安静静,更能体会到食物的美好吧。忍不住,又切了一只。
上班的路上,赶紧用手机记录了菜谱。

没想到,菜谱反响很大,大家纷纷留言:
1. 小时候可喜欢剥皮蛋了,还得用缝衣服的棉线切。
2. 我不切,直接啃
3. 很喜欢舔那个心儿。冒着变傻的风险,舔舔舔~
4. 悄悄说,我昨天吃了三个。16瓣也不够吃啊
5. 还是得皮蛋好吃才行,去年在导师家吃过后一直惦记着,自己做的时候在菜场随便买的难吃得直接倒了。
6. 想起一件事。首次面基,见了一个女网友。读书群聊了两年多,说起都喜欢皮蛋,义气女子,当晚约在湘菜馆,主点了#擂辣皮蛋#,几瓶啤酒,天南海北瞎扯,吃爽聊开心了,纯友情关系,就挺舒服。
7. 晚上照做了一次,超好吃!!不够下饭。
看了留言,想起了一些旧时光。忍不住想记录下来。
从小吃到大的皮蛋,北方叫松花蛋,是说蛋白质在水溶过程中生成的盐类和游离的氨基酸经过扩散,沿不同方向沉淀而形成的结晶花纹。我们老家叫变蛋,不管春夏秋冬,摆什么筵席,冷盘里必不可少的就是一盆皮蛋,摆成花瓣状,简单又好看。按照人数,基本也就是一人一两瓣的份,多了没有,开胃下酒小菜,大餐前的序曲而已。

自家摆筵席时,小孩常常被打发去剥皮蛋,不过这活儿,有趣,我爱干。敲开一层一层裹着稻壳或石灰壳的皮蛋,剥开泥,洗干净,灰白色的鸭蛋就出现了,变魔术似的。

我妈见我干得不错,授之以渔,想一劳永逸,又耐心教会我如何辨识皮蛋的好坏。敲开皮蛋壳,完美的皮蛋不黏壳,凝固有弹性,蛋白从金黄的琥珀色到罕见的半透明的黑色,有松花样纹理,找一根棉线对半切下去,不黏不沾,不拖泥带水,看,多美啊!蛋黄是草绿、墨绿、暗绿、茶古,暗黄颜色的过渡融合,中间软滑,蛋黄似乎要流出来。我常常忍不住就塞一瓣到嘴里。

不过大人不让孩子多吃皮蛋,忙的时候,也不说个道道来,只说吃多了不聪明。我也没想有多聪明,一个人在家时,就会从我妈腌制的皮蛋坛子里掏两只,用刀蘸了凉白,往复切拉,好啦,用多多的醋蘸着吃。运气不好时,也会遇到臭蛋,或蛋黄仍是黄色,或变硬成球形的。
后来,旁观妈妈做皮蛋,整个过程很复杂,要将新鲜的鸭蛋浸在有生石灰、麦秆、纯碱、食盐、茶叶末、草木灰和水等制成的料液中,浸泡2-4周后取出,再用料液加上黄土和糠壳制成料泥,将鸭蛋包裹起来,风干后放在室温中再贮藏1-2周,就是成品皮蛋了。科普了下,在皮蛋制作的过程中,碱性环境使得鸭蛋中的部分蛋白质降解,生成游离的氨基酸,一些氨基酸具有鲜味,使得皮蛋的味道比新鲜鸭蛋更鲜美。而那些没有变成功的黑褐色或黄色皮蛋,则是因为浸制过程中与料液接触不充分,或浸制时间不够。
皮蛋的碱性强,食用时蘸醋可以中和碱性,味道更好。大人们不让孩子多吃,是因为传统的皮蛋加工配方中加入了黄丹粉(氧化铅),不过2008年国家修订了皮蛋的铅含量标准,严格限制皮蛋的含铅量,符合标准的皮蛋是安全的。当然,皮蛋和其他禽蛋类食品一样,胆固醇含量高,也不宜多吃。
到了我们这一代,信息资源这么多,做皮蛋这么复杂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公司专业的人去做,我们只需要在挑选皮蛋时选择正规合格的产品,挑选蛋壳完整洁净的皮蛋就足够了。
----感四时节气,食方丈于前----

柚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和伸子共事的12年 (9人喜欢)
- 女性更年期,知道得越多恐惧越少,人越自由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