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張棗辭世
中國詩人張棗于北京時間三月八日凌晨四點三十九分因肺癌在德國圖賓根大學醫院去世,享年四十八歲。
我正準備過幾周在中大開的“大陸當代詩歌”課上講張棗的詩呢。我為這邊的研究生選編了一個大陸當代詩歌選本,其中有三首張棗的詩: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边缘
•张枣
像只西红柿躲在秤的边上,他总是
躺着。有什么闪过,警告或者燕子,但他
一动不动,守在小东西的旁边。秒针移到
十点整,闹钟便邈然离去了,一支烟
也走了,携着几副变了形的蓝色手铐。
他的眼睛,云,德国锁。总之,没有的
都走了。
空,变大。他隔得很远,但总
在某个边缘:齿轮的边上,水的边上,他自个儿的
边上。他时不时望着天,食指向上,
练着细瘦而谵狂的书法:“回来”!
果真,那些走了样的都有返回了原样:
新区的窗满是晚风,月亮酿着一大桶金啤酒。
秤,猛地倾斜,那儿,无限,
像一头息怒的狮子
卧到这只西红柿的身边。
厨师
•张枣
未来是一阵冷颤从体内收刮
而过,翻倒的醋瓶渗透筋骨。
厨师推门,看见黄昏像一个小女孩,
正用舌尖四处摸找着灯的开关。
室内有着一个孔雀一样的具体,
天花板上几个气球,还活着一种活:
厨师忍住突然。他把豆腐一分为二,
又切成小寸片,放进鼓掌的油锅,
煎成金黄的双面;
再换另一个锅,
煎香些许姜末肉泥和红艳的豆瓣,
汇入豆腐;再添点黄酒味精清水,
令其被吸入内部而成为软的奥妙;
现在,撒些青白葱丁即可盛盘啦。
厨师因某个梦而发明了这个现实,
户外大雪纷飞,在找着一个名字。
从他痛牙的深处,天空正慢慢地
把那小花裙抽走。
从近视镜片,往事如精液向外溢出。
厨师极端地把
头颅伸到窗外,菜谱冻成了一座桥,
通向死不相认的田野。他听呀听呀:
果真,有人在做这道菜,并把
这香喷喷的诱饵摆进暗夜的后院。
有两声“不“字奔走在时代的虚构中,
像两个舌头的小野兽,冒着热气
在冰封的河面,扭打成一团……
-----------------------------------------------
又在電腦里翻出四年前寫他的新作的一篇小文,帖此存念。
修辞的“化骨绵掌”:读张枣近作
·胡續冬
张枣在1994年写过一首组诗《跟茨维塔耶娃的对话》,诗中有一句话经常被剪切下来当作1990年代诗歌观念的logo,这句话就是“诗,干着活儿,如手艺,其结果/是一件件静物,对称于人之境”。其中,“活儿”、“手艺”常被引申为对诗歌的日常劳作性和工艺自律性的强调,而“对称于人之境”则常被认为是在维护一种既与现实相呼应又与之具有深刻的构造性差异的写作的虚构性。但是,在四处悬挂这句“元诗logo”的时候,很多人都忘了去细究其中的“静物”二字,在我看来,这个“静物”其实正是张枣的个人气场所在,是说他自己如何通过修辞的“化骨绵掌”把动态转换为静止、把声音取消为安静、把实感置换为虚渺、把时间序列改造成语义要素的空间关系的,张枣意义上的“静物”并非指向普泛化的“艺术成品”,它指涉的只是他个人压箱底的诗歌魔术,他的“手艺-静物-人之境”之说也因此而显得仅仅对他自己有独特的意义,不宜当作某一时段新诗观念的总体logo。
在张枣的这批近作里面,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嘟噜又一嘟噜“张枣式”的被修辞的“化骨绵掌”拍打出来的“静物”。“几件你拖欠的事情,/乌云般把你叫到小山顶”,这个比喻句一开始就把叙述的可能性剥除了,上山的起因、动机被似是而非地嵌在了“乌云”的静态视觉联想中。“几只啄木鸟,边说边做,/一圈圈声波在时光中荡漾。”这一句先出现了实实在在的啄木鸟,紧接着又把它的啄木声视觉静态化(“一圈圈”、“荡漾”)和虚渺化(“在时光中”)。尤为典型的“静物”是《父亲》里的那句“烟圈弥散着‘咄咄怪事’这几个字”,“咄咄怪事”是毛泽东1963年文艺批示里一个语气最强烈的词,张枣拿这个词当作“现成品”和父亲的烟圈拼贴出了一个虚实结合的静态想像关系,化掉了其中的议论和感慨之骨,却依然留有跃跃欲试的“静之力”。
严格地说,张枣的这批诗不全是近作,其中的《厨师》甚至是10多年前的“经典旧作”了,那句“黄昏像一个小女孩,/正用舌尖四处摸找着灯的开关”已经有人把它用来和艾略特的“黄昏在天空中铺展,/像上了乙醚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相提并论。在这几首诗中,标准的“张枣制造”还在延续,比如,“几个跳伞的小问号”、“去偷一个惊叹号”、“雪飘下,一首诗已落成”(这句话不得不让人想起张枣1980年代的“扬名立万”之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但新的情况也出现了:在以往纵身轻跃的地方,张枣这个“轻功王”居然也开始步步为营了。比如《在森林中》的第一节,从落叶的滑翔机到跳伞再到小问号(远看跳伞的确像一个个的小问号),从小问号再到数学演算、瓶颈、焦灼,这个修辞和想象力的延展过程过于一环扣一环了,不似张枣所为。
(2006年4月16日《新京報》約稿)
---------------------------------------------------------------------------------------------------
我曾經一度揣摩、學習他的詩。得此噩耗,不勝唏噓,惟有讀詩以表感念。
阿子說:一定要戒煙。
嗯,一定要戒煙。
我正準備過幾周在中大開的“大陸當代詩歌”課上講張棗的詩呢。我為這邊的研究生選編了一個大陸當代詩歌選本,其中有三首張棗的詩:
镜中
•张枣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边缘
•张枣
像只西红柿躲在秤的边上,他总是
躺着。有什么闪过,警告或者燕子,但他
一动不动,守在小东西的旁边。秒针移到
十点整,闹钟便邈然离去了,一支烟
也走了,携着几副变了形的蓝色手铐。
他的眼睛,云,德国锁。总之,没有的
都走了。
空,变大。他隔得很远,但总
在某个边缘:齿轮的边上,水的边上,他自个儿的
边上。他时不时望着天,食指向上,
练着细瘦而谵狂的书法:“回来”!
果真,那些走了样的都有返回了原样:
新区的窗满是晚风,月亮酿着一大桶金啤酒。
秤,猛地倾斜,那儿,无限,
像一头息怒的狮子
卧到这只西红柿的身边。
厨师
•张枣
未来是一阵冷颤从体内收刮
而过,翻倒的醋瓶渗透筋骨。
厨师推门,看见黄昏像一个小女孩,
正用舌尖四处摸找着灯的开关。
室内有着一个孔雀一样的具体,
天花板上几个气球,还活着一种活:
厨师忍住突然。他把豆腐一分为二,
又切成小寸片,放进鼓掌的油锅,
煎成金黄的双面;
再换另一个锅,
煎香些许姜末肉泥和红艳的豆瓣,
汇入豆腐;再添点黄酒味精清水,
令其被吸入内部而成为软的奥妙;
现在,撒些青白葱丁即可盛盘啦。
厨师因某个梦而发明了这个现实,
户外大雪纷飞,在找着一个名字。
从他痛牙的深处,天空正慢慢地
把那小花裙抽走。
从近视镜片,往事如精液向外溢出。
厨师极端地把
头颅伸到窗外,菜谱冻成了一座桥,
通向死不相认的田野。他听呀听呀:
果真,有人在做这道菜,并把
这香喷喷的诱饵摆进暗夜的后院。
有两声“不“字奔走在时代的虚构中,
像两个舌头的小野兽,冒着热气
在冰封的河面,扭打成一团……
-----------------------------------------------
又在電腦里翻出四年前寫他的新作的一篇小文,帖此存念。
修辞的“化骨绵掌”:读张枣近作
·胡續冬
张枣在1994年写过一首组诗《跟茨维塔耶娃的对话》,诗中有一句话经常被剪切下来当作1990年代诗歌观念的logo,这句话就是“诗,干着活儿,如手艺,其结果/是一件件静物,对称于人之境”。其中,“活儿”、“手艺”常被引申为对诗歌的日常劳作性和工艺自律性的强调,而“对称于人之境”则常被认为是在维护一种既与现实相呼应又与之具有深刻的构造性差异的写作的虚构性。但是,在四处悬挂这句“元诗logo”的时候,很多人都忘了去细究其中的“静物”二字,在我看来,这个“静物”其实正是张枣的个人气场所在,是说他自己如何通过修辞的“化骨绵掌”把动态转换为静止、把声音取消为安静、把实感置换为虚渺、把时间序列改造成语义要素的空间关系的,张枣意义上的“静物”并非指向普泛化的“艺术成品”,它指涉的只是他个人压箱底的诗歌魔术,他的“手艺-静物-人之境”之说也因此而显得仅仅对他自己有独特的意义,不宜当作某一时段新诗观念的总体logo。
在张枣的这批近作里面,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嘟噜又一嘟噜“张枣式”的被修辞的“化骨绵掌”拍打出来的“静物”。“几件你拖欠的事情,/乌云般把你叫到小山顶”,这个比喻句一开始就把叙述的可能性剥除了,上山的起因、动机被似是而非地嵌在了“乌云”的静态视觉联想中。“几只啄木鸟,边说边做,/一圈圈声波在时光中荡漾。”这一句先出现了实实在在的啄木鸟,紧接着又把它的啄木声视觉静态化(“一圈圈”、“荡漾”)和虚渺化(“在时光中”)。尤为典型的“静物”是《父亲》里的那句“烟圈弥散着‘咄咄怪事’这几个字”,“咄咄怪事”是毛泽东1963年文艺批示里一个语气最强烈的词,张枣拿这个词当作“现成品”和父亲的烟圈拼贴出了一个虚实结合的静态想像关系,化掉了其中的议论和感慨之骨,却依然留有跃跃欲试的“静之力”。
严格地说,张枣的这批诗不全是近作,其中的《厨师》甚至是10多年前的“经典旧作”了,那句“黄昏像一个小女孩,/正用舌尖四处摸找着灯的开关”已经有人把它用来和艾略特的“黄昏在天空中铺展,/像上了乙醚的病人躺在手术台上”相提并论。在这几首诗中,标准的“张枣制造”还在延续,比如,“几个跳伞的小问号”、“去偷一个惊叹号”、“雪飘下,一首诗已落成”(这句话不得不让人想起张枣1980年代的“扬名立万”之句——“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但新的情况也出现了:在以往纵身轻跃的地方,张枣这个“轻功王”居然也开始步步为营了。比如《在森林中》的第一节,从落叶的滑翔机到跳伞再到小问号(远看跳伞的确像一个个的小问号),从小问号再到数学演算、瓶颈、焦灼,这个修辞和想象力的延展过程过于一环扣一环了,不似张枣所为。
(2006年4月16日《新京報》約稿)
---------------------------------------------------------------------------------------------------
我曾經一度揣摩、學習他的詩。得此噩耗,不勝唏噓,惟有讀詩以表感念。
阿子說:一定要戒煙。
嗯,一定要戒煙。
-
柳河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8:46:23
-
一行(王凌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8:25:45
-
Pondok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8:21:37
-
扶爽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6:25:38
-
长河落日圆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5:48:55
-
風吹萬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1:22:44
-
Wald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1:13:23
-
豆友2959860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1:02:48
-
豆友173406261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0:53:02
-
Levi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8 00:52:36
-
CALE.ON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22:31:34
-
任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21:56:25
-
季風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16:16:51
-
稚子浴其渊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16:01:09
-
棉锈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15:22:03
-
豆友186029284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14:31:47
-
隨安室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14:22:55
-
燈響塑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14:01:24
-
Torquemad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13:51:58
-
theObscur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6 13:47:12
-
没有门把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6 03:52:10
-
后商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3-04 17:59:17
-
豆友195385490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4 23:51:47
-
山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21 11:57:0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9 03:48:58
-
陈以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2-21 22:55:24
-
Atltlachinolli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2 23:10:50
-
strawberry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9-20 16:34:42
-
志志雄 赞了这篇日记 2012-12-11 17:27:31
-
biglulufish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5-03 11:30:22
-
木手 赞了这篇日记 2012-03-10 16:42:07
-
ok, 迟到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09 01:21:05
-
脸说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5-08 22:50:45
-
sl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9 08:50:11
-
西绪福斯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4-19 02:46:36
-
喵阿姨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9 05:09:31
-
skee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9 03:07:21
-
亚洲铜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8 11:34:20
-
陈郁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4 12:27:13
-
古月照今尘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3 16:46:25
-
山谷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3 10:27:2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3 05:12:02
-
baobingb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2 15:14:58
-
su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2 11:54:26
-
诺皋记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2 10:25:04
-
璞辞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2 09:28:11
-
田金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6:40:00
-
暮归犁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4:13:37
-
郑政恒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3:52:57
-
Tango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3:42:41
-
寒鸦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3:31:13
-
diversit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3:08:46
-
徐小森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1:47:05
-
theth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1:24:25
-
锦瑟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1:19:26
-
tysky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1:14:03
-
卡博维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11:13:10
-
霁月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1 02:03:47
-
su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22:44:38
-
土呆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20:59:49
-
阿浮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20:07:56
-
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8:51:5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7:47:45
-
阿扎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6:41:14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4:32:58
-
卯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3:24:56
-
歆索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3:05:49
-
青铜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3:04:10
-
twinbed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2:36:29
-
未央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1:45:58
-
吴雨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1:36:13
-
纤纤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1:21:05
-
不觉斋-何不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1:10:13
-
雪后三叶草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0:27:37
-
fejgl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0:17:17
-
索尼亚读书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10:16:30
-
F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9:31:08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9:05:44
-
张张I捕捉无限延伸的光以赠未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9:01:12
-
Adr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8:58:27
-
板扎蒙古龙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8:58:05
-
鲁伊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8:49:14
-
罗不诗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8:22:34
-
念远怀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5:33:25
-
晃豆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5:12:42
-
corbelle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5:07:49
-
卡丹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3:43:20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1:36:06
-
gail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1:18:48
-
麦麦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1:02:56
-
月滴飴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0:28:24
-
玛利亚保佑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0:18:27
-
mxx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0:04:50
-
Jamesfly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10 00:03:11
-
Van Hohenheim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09 23:59:22
-
苏觋觋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09 23:51:08
-
sil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09 23:49:10
-
9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09 23:43:26
-
余清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09 23:40:30
-
sepburgerque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0-03-09 23: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