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纪行之二〇一七
挪威纪行之二〇一七
飞机背离阳光驶入黑暗,暗红的光晕勾勒出地球轮廓的弧线,在一万两千米的高空目睹黑夜降袭尽是如此体验。只是待我醒来,距离本次行程的出发地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航程。旅行却已是一场现实与梦境交融的回忆。
出发
距离上次旅行整整一年,而每次出发之前似乎都是不能安眠之夜。直至当天凌晨,所有的行前准备才全部敲定,而同时浏览当地新闻得知奥斯陆加勒穆恩机场那些天,挪威航空大面积晚点,火车之前也有频繁延误,所以就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
搭车前往浦东机场的路上,耳机中《you don’t know》的旋律触动了我的心弦,不禁流下泪来。紧绷的心,也稍稍释然。
登机口外,阳光从云层的罅隙中穿透出来,直射到芬兰航空的新型空客A350班机上。机翼顶端流线型的弯曲,将光线汇聚,夺目也令人觉得舒服。飞机正点起飞,途径贝加尔湖上空时,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随处可见彩虹旗飘扬在建筑顶端或外立面,足以彰显北欧包容与自由的文化与价值观。那赫尔辛基大教堂边的建筑上飘扬着瑞典国旗,我还曾一度怀疑自己的认知发生了错乱。毕竟转悠这么久都没有看到飘扬的芬兰国旗。直到驶入海港的渡轮驶过,才发现蓝白十字旗的身影。
赫尔辛基大教堂前的广场上,海鸥聚集着朝游人扑来,伴着阵阵婴儿般的鸣叫,感觉得到它们很快乐。偶尔在街道楼宇之间,也可以看到它们穿梭其中的画面,海风拂过,扬起北欧少女的金色披肩长发,那些瞬间太过优美。
和从万塔国际机场一同搭乘火车前往市区的芬兰大妈聊天,学了简单的芬兰语Kiitos(表示感谢),也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芬兰人将Nordic和Scandinavian国家分得很清楚。从赫尔辛基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受当时俄罗斯的影响已略见一斑。之后无论是进入奥斯陆转机和离开挪威,芬兰航空既不能直接快捷入关,也没有自助登机设备,着实有些不便。
奥斯陆
奥斯陆加勒穆恩机场较去年整修一新,玻璃幕墙与暖色灯光交相辉映,整个大厅渗透出原木的阵阵清香,处处可见人性化的北欧设计,安检设备和级别也较之前明显升级。不过本次行程并未安排在奥斯陆停留太长时间,甚至连去一趟国家大剧院的时间都没有。离别前瞥见滨海工程仍在继续,就匆匆返程了。
特罗姆瑟
一路向北,朝着北极圈进发,飞机下方,点点积雪愈加浓厚,告诉自己但愿能够赏遍挪威的每一寸土地。
多云的天气,阳光时而透过飞机照到下方的云朵上,飞机投下的暗影四周隐隐显出彩虹似的光晕。后来,我才发现这只是惊艳的开始。当特罗姆瑟从右舷窗下方的云层中探出轮廓,同座的葡萄牙女孩也兴奋地冲我点头。而飞机偏转准备降落时,一艘雪白色豪华游轮穿梭于碧海的峡湾中,加之先前的彩虹光晕,我已开始不停地按动快门。
走出机场,阳光耀眼、寒风微凉,远处峡湾两岸山势嶙峋,白雪皑皑。此刻的特罗姆瑟正值极昼时期,待处理完酒店入住手续后,即刻马不停蹄地越过Bruvegen跨海大桥,想早一点登上Fjellstua山顶。
站在大桥顶端向西远眺特罗姆瑟全境,此时多彩别致的建筑反射出强烈的光线,对岸北极大教堂在碧空下,靓丽夺目。而随着缆车迅速上升,视界快速铺展开来,波光粼粼的海面十分耀眼。山顶略微寒冷,而附近还有玩滑翔伞的游客,不少是放假了的挪威学生和同学、家人徒步到山顶,坐在户外的木椅上愉快的聊天,静待午夜阳光。
我没有勇气和精力待到零点,停留片刻后返回临海的酒店,耳畔总能响起海鸥婴儿般的鸣叫,此情此景让我想起《Galway girl》MV中片尾的幸福画面。
或许因为时差还没有倒顺,凌晨四点便已醒来。窗外对面旅馆的落地玻璃被朝阳映照的火红,我判断太阳只是从西向北划了一个弧线,转而又跃升起来。在码头边看碧海黑鱼和水母,等待旅游中心开门,准备兑换挪威央行最新发行的海洋主题纸币。后来打开电视,播放NRK P3的广播节目,再一次听到《Heaven is a place on Earth》,十分应景。回想在特罗姆瑟偶遇南非游客时,他们对我说:“So you’re not new to Norway.”我想是的,尽管我想说,“I’m new to Tromsø”,但我深感我们还会重逢。临走前,向店员说了几句简单的挪威语,用“Ha det, bra”到了再见。
“Ha det”一词直译为英语为“have it”,是否可以引申为“怀念曾经拥有”呢?Ha det,bra.Tromsø.
特隆赫姆
特隆赫姆NSB的自动售票机出现问题,不识别我的信用卡,兑换后的现金又不够。此刻好心的挪威小哥帮我买了火车票,还不肯收我现金,不过最后我还是把除了主题纸币外的80克朗给了他。在通往市中心的火车上,我们互相加了对方的facebook,还聊及彼此的职业,他的三胞胎儿子们和一个女儿,以及挪威的美丽与幸福的生活。同车厢的挪威女婴很爽朗的冲我憨笑并多次主动把她自己的车票送到我手里,遗憾的是她母亲没有同意我拍照留念。而和挪威小哥谈欢时,窗外美丽的风景,也就在这分分秒秒中流逝了。
作为挪威故都,特隆赫姆拥有气势恢弘的尼德罗斯大教堂、即挪威主教教堂,皇家离宫和挪威科技大学。尼德河穿城而过,著名的古老木屋在晴空下色彩愈发明快,除此之外还有艳阳下许多挪威群众在河岸绿地享受日光浴和烧烤,有几个挪威女孩在玩倒立比赛,还有谈情说爱的情侣,热衷跑步的青年等等。
此次中转特隆赫姆的目的是搭乘Hurtigruten游轮,以弥补去年留下的遗憾。只是当我完成订单,后来才意识到预订到的这艘游轮恰好是去年我在Ålesund偶遇的那艘MS.Midnatsol号游轮。邂逅与重逢是如此的缘分。Midnatsol在挪威语中意为“午夜阳光”,想想在午夜阳光号上观赏午夜阳光是多么应景。随着MS.Midnatsol的汽笛响起,是多么令人振奋。
船舱小巧而别致,舱内电视节目中有所谓挪威慢生活缩影的BOW摄像头实时影像和实时航路图追踪。16153吨的游轮大部分时间运行十分平稳,仅在风雨交加的时候左右略微摇晃,给人微醺的错觉。在一段Hurtigruten推广片《Hunting the light》里再次遇到了美妙的旋律,同时被特罗姆瑟北极光绚丽舞动的色彩所深深吸引,就此我与你定下了又一个约定。
舱外碧空万里,波浪泛起粼粼波光,在偏正镜片的作用下,仿佛千万颗蓝宝石在闪烁,简直美丽至极,令我永生难忘。
突然海面有身影窜出,但当我一路小跑,端起相机打算捕捉时,它却已没入洋面,我想兴许是只海豚。倾听海浪有节奏地拍打船舷两侧,感叹太多的惊喜令人目不暇接。当耳机里传入Titanic的主题曲时,联想起此情此景,唯独缺了我的Rose而已。
在舱内的梳妆台的镜子里发现了一本挪英双语的新约圣经,翻阅之后,准备休息。这一夜,我没带隔音耳塞,在轻微的发动机震动声中安眠。
第二天,游轮驶入霍达兰郡,天空开始阴沉并逐渐飘雨,或许在告诉说,我们正抵进卑尔根。随着峡湾两岸渐多的民宅、零星的高层楼宇,几座跨海大桥的出现,我发现换个角度看,原来卑尔根也如此美丽得不可言喻。
第一次在豪华游轮上过夜,与莫尔德于此种方式相遇,再次与黎明中的奥勒松重逢,海上钻进平台,远处犹如闪耀魔戒之眼火光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燃烧塔,阳光与阴雨将挪威的壮美与柔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松恩峡湾
挪威缩影作为挪威旅游的品牌项目而著名,本次前往了世界第二长和第二深的峡湾——松恩峡湾。快船的速度比想象中的快,离开卑尔根时雨势强劲,待进入松恩峡湾时,雨势趋小。雨雾缭绕峡湾两岸的山脉,明白拍下的照片效果质量定不会太高,但这种体验是不能用局部的色彩明暗来概括的。一路来大大小小的瀑布,快船中途停靠的美丽而安详的小镇,依山傍海的古老酒店,峡湾中玩皮划艇的游客,艾于兰峡湾的壮美,卑尔根铁路两旁随风摇曳的黄白色野花等等。除此,我还第一次伸手触及峡湾海水,透凉但不刺骨,而味道略微带点咸;以及与日本旅游团同览著名的弗洛姆铁路,再次在挪威听到日语很奇妙。游览松恩峡湾之美的心情也确实如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先生所著《北欧纪行》中所描写,犹如“快板”让人应接不暇与惊叹。
卑尔根
第二次入住卑尔根同一家酒店,酒店前台是刚来第二天的卑尔根大学生,Silje,看她做事傻乎乎的感觉挺有意思。我们互留了facebook联系方式,我向她推荐了特罗姆瑟的美丽,还聊到刚刚结束热播的电视剧SKAM。此外感觉这家酒店是一个蕴寓了美好音乐的地方。尽管酒店更换了电视系统,原先的Calmradio不见了,但收听挪威音乐广播时,又发现了动听的旋律。旋即下楼,用酒店的电脑将电台节目单找出,发现是刚刚发行的Anna of the north的《someone》。联想到飞往特隆赫姆途中远眺Lofoten群岛,对于挪威的轻车熟路,我感觉很欣慰。
停留卑尔根最后一天的早晨,计划再到城区去年未涉足的地方兜兜转转。天空又在此刻放晴,途中拜访了幽美的卑尔根大学,偶遇懒得搭理我的挪威森林猫,喷涂日本卡通形象Sonic的卡车,想找我亲热的海鸥,误入卑尔根大学物理学院的惊喜,以及多处手机WiFi自动连接的感叹。或许这就是卑尔根之于我,有如家的感觉。在即将离开酒店时,等待与Silje小姐亲自道别,并祝愿我们能再重逢,天空又开始飘起雨来。
不要为我哭泣,卑尔根。尽管此刻我所在的城市已是深夜,听着卑尔根酒店曾经播放的音乐,同时和Silje小姐聊她喜欢的电视剧和音乐,以及码下如上幸福的文字。
再次感谢挪威,你一再给予的幸运,愿你安好。
2017年7月5日星期三 22:18 初稿
2017年7月6日星期四 19:45 完稿
![]() |
飞机背离阳光驶入黑暗,暗红的光晕勾勒出地球轮廓的弧线,在一万两千米的高空目睹黑夜降袭尽是如此体验。只是待我醒来,距离本次行程的出发地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航程。旅行却已是一场现实与梦境交融的回忆。
出发
距离上次旅行整整一年,而每次出发之前似乎都是不能安眠之夜。直至当天凌晨,所有的行前准备才全部敲定,而同时浏览当地新闻得知奥斯陆加勒穆恩机场那些天,挪威航空大面积晚点,火车之前也有频繁延误,所以就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
搭车前往浦东机场的路上,耳机中《you don’t know》的旋律触动了我的心弦,不禁流下泪来。紧绷的心,也稍稍释然。
登机口外,阳光从云层的罅隙中穿透出来,直射到芬兰航空的新型空客A350班机上。机翼顶端流线型的弯曲,将光线汇聚,夺目也令人觉得舒服。飞机正点起飞,途径贝加尔湖上空时,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赫尔辛基
赫尔辛基随处可见彩虹旗飘扬在建筑顶端或外立面,足以彰显北欧包容与自由的文化与价值观。那赫尔辛基大教堂边的建筑上飘扬着瑞典国旗,我还曾一度怀疑自己的认知发生了错乱。毕竟转悠这么久都没有看到飘扬的芬兰国旗。直到驶入海港的渡轮驶过,才发现蓝白十字旗的身影。
赫尔辛基大教堂前的广场上,海鸥聚集着朝游人扑来,伴着阵阵婴儿般的鸣叫,感觉得到它们很快乐。偶尔在街道楼宇之间,也可以看到它们穿梭其中的画面,海风拂过,扬起北欧少女的金色披肩长发,那些瞬间太过优美。
和从万塔国际机场一同搭乘火车前往市区的芬兰大妈聊天,学了简单的芬兰语Kiitos(表示感谢),也第一次切身体会到芬兰人将Nordic和Scandinavian国家分得很清楚。从赫尔辛基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受当时俄罗斯的影响已略见一斑。之后无论是进入奥斯陆转机和离开挪威,芬兰航空既不能直接快捷入关,也没有自助登机设备,着实有些不便。
奥斯陆
奥斯陆加勒穆恩机场较去年整修一新,玻璃幕墙与暖色灯光交相辉映,整个大厅渗透出原木的阵阵清香,处处可见人性化的北欧设计,安检设备和级别也较之前明显升级。不过本次行程并未安排在奥斯陆停留太长时间,甚至连去一趟国家大剧院的时间都没有。离别前瞥见滨海工程仍在继续,就匆匆返程了。
特罗姆瑟
一路向北,朝着北极圈进发,飞机下方,点点积雪愈加浓厚,告诉自己但愿能够赏遍挪威的每一寸土地。
多云的天气,阳光时而透过飞机照到下方的云朵上,飞机投下的暗影四周隐隐显出彩虹似的光晕。后来,我才发现这只是惊艳的开始。当特罗姆瑟从右舷窗下方的云层中探出轮廓,同座的葡萄牙女孩也兴奋地冲我点头。而飞机偏转准备降落时,一艘雪白色豪华游轮穿梭于碧海的峡湾中,加之先前的彩虹光晕,我已开始不停地按动快门。
走出机场,阳光耀眼、寒风微凉,远处峡湾两岸山势嶙峋,白雪皑皑。此刻的特罗姆瑟正值极昼时期,待处理完酒店入住手续后,即刻马不停蹄地越过Bruvegen跨海大桥,想早一点登上Fjellstua山顶。
站在大桥顶端向西远眺特罗姆瑟全境,此时多彩别致的建筑反射出强烈的光线,对岸北极大教堂在碧空下,靓丽夺目。而随着缆车迅速上升,视界快速铺展开来,波光粼粼的海面十分耀眼。山顶略微寒冷,而附近还有玩滑翔伞的游客,不少是放假了的挪威学生和同学、家人徒步到山顶,坐在户外的木椅上愉快的聊天,静待午夜阳光。
我没有勇气和精力待到零点,停留片刻后返回临海的酒店,耳畔总能响起海鸥婴儿般的鸣叫,此情此景让我想起《Galway girl》MV中片尾的幸福画面。
或许因为时差还没有倒顺,凌晨四点便已醒来。窗外对面旅馆的落地玻璃被朝阳映照的火红,我判断太阳只是从西向北划了一个弧线,转而又跃升起来。在码头边看碧海黑鱼和水母,等待旅游中心开门,准备兑换挪威央行最新发行的海洋主题纸币。后来打开电视,播放NRK P3的广播节目,再一次听到《Heaven is a place on Earth》,十分应景。回想在特罗姆瑟偶遇南非游客时,他们对我说:“So you’re not new to Norway.”我想是的,尽管我想说,“I’m new to Tromsø”,但我深感我们还会重逢。临走前,向店员说了几句简单的挪威语,用“Ha det, bra”到了再见。
“Ha det”一词直译为英语为“have it”,是否可以引申为“怀念曾经拥有”呢?Ha det,bra.Tromsø.
![]() |
特隆赫姆
特隆赫姆NSB的自动售票机出现问题,不识别我的信用卡,兑换后的现金又不够。此刻好心的挪威小哥帮我买了火车票,还不肯收我现金,不过最后我还是把除了主题纸币外的80克朗给了他。在通往市中心的火车上,我们互相加了对方的facebook,还聊及彼此的职业,他的三胞胎儿子们和一个女儿,以及挪威的美丽与幸福的生活。同车厢的挪威女婴很爽朗的冲我憨笑并多次主动把她自己的车票送到我手里,遗憾的是她母亲没有同意我拍照留念。而和挪威小哥谈欢时,窗外美丽的风景,也就在这分分秒秒中流逝了。
作为挪威故都,特隆赫姆拥有气势恢弘的尼德罗斯大教堂、即挪威主教教堂,皇家离宫和挪威科技大学。尼德河穿城而过,著名的古老木屋在晴空下色彩愈发明快,除此之外还有艳阳下许多挪威群众在河岸绿地享受日光浴和烧烤,有几个挪威女孩在玩倒立比赛,还有谈情说爱的情侣,热衷跑步的青年等等。
此次中转特隆赫姆的目的是搭乘Hurtigruten游轮,以弥补去年留下的遗憾。只是当我完成订单,后来才意识到预订到的这艘游轮恰好是去年我在Ålesund偶遇的那艘MS.Midnatsol号游轮。邂逅与重逢是如此的缘分。Midnatsol在挪威语中意为“午夜阳光”,想想在午夜阳光号上观赏午夜阳光是多么应景。随着MS.Midnatsol的汽笛响起,是多么令人振奋。
船舱小巧而别致,舱内电视节目中有所谓挪威慢生活缩影的BOW摄像头实时影像和实时航路图追踪。16153吨的游轮大部分时间运行十分平稳,仅在风雨交加的时候左右略微摇晃,给人微醺的错觉。在一段Hurtigruten推广片《Hunting the light》里再次遇到了美妙的旋律,同时被特罗姆瑟北极光绚丽舞动的色彩所深深吸引,就此我与你定下了又一个约定。
舱外碧空万里,波浪泛起粼粼波光,在偏正镜片的作用下,仿佛千万颗蓝宝石在闪烁,简直美丽至极,令我永生难忘。
突然海面有身影窜出,但当我一路小跑,端起相机打算捕捉时,它却已没入洋面,我想兴许是只海豚。倾听海浪有节奏地拍打船舷两侧,感叹太多的惊喜令人目不暇接。当耳机里传入Titanic的主题曲时,联想起此情此景,唯独缺了我的Rose而已。
在舱内的梳妆台的镜子里发现了一本挪英双语的新约圣经,翻阅之后,准备休息。这一夜,我没带隔音耳塞,在轻微的发动机震动声中安眠。
第二天,游轮驶入霍达兰郡,天空开始阴沉并逐渐飘雨,或许在告诉说,我们正抵进卑尔根。随着峡湾两岸渐多的民宅、零星的高层楼宇,几座跨海大桥的出现,我发现换个角度看,原来卑尔根也如此美丽得不可言喻。
第一次在豪华游轮上过夜,与莫尔德于此种方式相遇,再次与黎明中的奥勒松重逢,海上钻进平台,远处犹如闪耀魔戒之眼火光的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的燃烧塔,阳光与阴雨将挪威的壮美与柔美展现的淋漓尽致。
松恩峡湾
挪威缩影作为挪威旅游的品牌项目而著名,本次前往了世界第二长和第二深的峡湾——松恩峡湾。快船的速度比想象中的快,离开卑尔根时雨势强劲,待进入松恩峡湾时,雨势趋小。雨雾缭绕峡湾两岸的山脉,明白拍下的照片效果质量定不会太高,但这种体验是不能用局部的色彩明暗来概括的。一路来大大小小的瀑布,快船中途停靠的美丽而安详的小镇,依山傍海的古老酒店,峡湾中玩皮划艇的游客,艾于兰峡湾的壮美,卑尔根铁路两旁随风摇曳的黄白色野花等等。除此,我还第一次伸手触及峡湾海水,透凉但不刺骨,而味道略微带点咸;以及与日本旅游团同览著名的弗洛姆铁路,再次在挪威听到日语很奇妙。游览松恩峡湾之美的心情也确实如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先生所著《北欧纪行》中所描写,犹如“快板”让人应接不暇与惊叹。
![]() |
卑尔根
第二次入住卑尔根同一家酒店,酒店前台是刚来第二天的卑尔根大学生,Silje,看她做事傻乎乎的感觉挺有意思。我们互留了facebook联系方式,我向她推荐了特罗姆瑟的美丽,还聊到刚刚结束热播的电视剧SKAM。此外感觉这家酒店是一个蕴寓了美好音乐的地方。尽管酒店更换了电视系统,原先的Calmradio不见了,但收听挪威音乐广播时,又发现了动听的旋律。旋即下楼,用酒店的电脑将电台节目单找出,发现是刚刚发行的Anna of the north的《someone》。联想到飞往特隆赫姆途中远眺Lofoten群岛,对于挪威的轻车熟路,我感觉很欣慰。
停留卑尔根最后一天的早晨,计划再到城区去年未涉足的地方兜兜转转。天空又在此刻放晴,途中拜访了幽美的卑尔根大学,偶遇懒得搭理我的挪威森林猫,喷涂日本卡通形象Sonic的卡车,想找我亲热的海鸥,误入卑尔根大学物理学院的惊喜,以及多处手机WiFi自动连接的感叹。或许这就是卑尔根之于我,有如家的感觉。在即将离开酒店时,等待与Silje小姐亲自道别,并祝愿我们能再重逢,天空又开始飘起雨来。
不要为我哭泣,卑尔根。尽管此刻我所在的城市已是深夜,听着卑尔根酒店曾经播放的音乐,同时和Silje小姐聊她喜欢的电视剧和音乐,以及码下如上幸福的文字。
再次感谢挪威,你一再给予的幸运,愿你安好。
2017年7月5日星期三 22:18 初稿
2017年7月6日星期四 19:45 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