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游记
六月,闽南的天气开始变得闷热,36度的高温让我拼命地想往外逃。这次我选择了云南,毕竟这是我多年却未成行的目的地。六月初我毅然决然的果断的买了飞往昆明的机票,我想还好现在暑假还没到,旅游是各种不挤也各种便宜。买完往返机票总的才一千来块,呵呵,我欣喜的赞了一下自己睿智。其实我此行的目的并非想去哪里的名胜古迹玩,只想在大理的洱海边租一间海景房,慵懒的在这里吹吹海风,听听音乐看看书,过几天与世隔绝的惬意生活。

厦门到昆明2个多小时就到了,我买的是19:15最晚的直飞航班,到昆明机场刚好10点。昆明到大理我选择了坐火车,所以定的是11:18的票,机场和火车站有约40分钟的路程,如此一来我需要和自己赌运气,这样的紧密行程中间不得有任何耽搁,要不会很揪心的,当然这样的行程也是很刺激的。幸运的是飞机晚点了20分钟但还是在晚上10点准时抵达昆明机场,不幸的是飞机并没有停在登机口,而是要乘摆渡车到离岸口,这当中用去了25分钟,这25分钟就像打仗一样紧张。出了机场几个黑的(私家车)师傅问我要不要坐车,我扫了一眼,选择了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的车,然后马不停蹄的往火车站赶,车费他要120,我给了他100然后要求30分钟到火车站。我们到站是11:05分,等我取完票狂奔到检票口已经停止检票了,幸亏工作人员很尽心,马上开了快速通道让我进站,上车后马上关车门鸣笛逛吃逛吃的开启我一路的幸运之旅。

昆明到大理坐火车需要8小时左右,我买的是晚间车的卧铺票价104元。这样既能好好休息一下又能节省一个晚上的房费,我再次为我的鸡贼点了一个赞。一觉睡醒已经7点快到大理了,简单洗漱一下7:30到站了。火车站在大理的新城区,距离古城老街14公里左右,反正还早我爬上了2路公交车一路向西去大理。第一天我定的是一家叫“26Lufe旅迹”民族特色客栈,在古城边,走路几分钟就到古城南门了,甚为便利。这家客栈是网评分数极高的,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少数民族的主题,我住的是傣族房一晚236元。房间很漂亮,极具名族特色,简单的拍了几张照片就开始洗澡冲凉,怕不急待的冲到传说中,心花路放里的大理古城。

大理的天空很蓝,白云很白,可能是海拔2000米的原因,显得天空很低,所以也显得蓝白分明的很纯净。这是特点之一,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太阳很大虽是六月晒太阳天却不出汗。这时候的古城老街已是人头涌动,两边商家买的也尽是旅游产品和当地特色。我总觉得和阳朔老街相差不大,就是各种买旅游小产品、各种小吃店和各种酒吧组成的。对这些我没多大兴趣,所以随意的逛了一遍就没太多心思了看了。

午餐倒是让我纠结了,原来只知道过桥米线,现在才发现还有饵丝…等等没见过没听过的小吃,我是典型吃货,我信奉旅游与美食相结合才丰满,只玩不吃这样的旅游太苍白了。最后还是选择了最熟悉的过桥米线,至少不会因为吃不惯而失望。

在大理到处可以看到租车行(摊),两轮四轮电瓶车都有,当然也有各种自行车,租车也不贵,一辆电动车30-60不等,价格的高低取决于电动车一天可行驶的里程,普通可骑行30公里的小车30一天,可骑行60-10公里的40-50,我选择的是龟王电动车,又大又霸气,行驶路程可达200公里,够我随意狂奔了,租金才60,想想还是很划算的,租车只要身份证但需预付车费。 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我的洱海第一站选择了下关的龙龛码头,那边也有不少的海景客栈,距离古城也就几公里而已。下关风很大,在大理有风花雪月四大景观,下关风是其中之一。穿着破洞牛仔裤搭短袖体恤,戴着一副酷酷的蓝色反光墨镜,骑车龟王突然有种脱缰野马的感觉,一种自由无拘状态油然而生

从古城到下关,一路并不平摊,大理很多路都是石子铺成的,国道往龙龛码头这一路近7公里,刚好最近又在修路,一路除了颠簸还有一路厚重灰尘与之相随,只戴眼镜没有口罩的我不一会儿已经满嘴胡椒粉(灰尘)了。路上不止一次的怀疑是不是走错路了,电影里的绝世美景和这一路的不堪太不协调了,心里暗骂了百度导航千百遍。

因为心中的疑惑和不确定我一路问了好几次路,可每次又都很明确的指向尘土飞扬深处。其实这一路上也看到很多旅游大巴进进出出,也有不少和我一样的骑行者在胡椒粉中穿梭,这也让我的顾虑少了些许,毕竟有这些人进出说明错不到哪里去,我不停的问路也只是让自己能更肯定而已。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前方出现了龙龛码头和白族古村落景区的牌子。因为太喜欢洱海了,所以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所谓的景点,七拐八弯后终于来到了龙龛码头。


这第一眼不得不说我失望了,龙龛码头和我想象的那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差距,边上几个看似学生的游客也在抱怨着。一个大约二十请你的观景台,下面是脏乱差的干枯或腐烂的海藻和路出水面树头,远处的海是天蓝色的,而近岸的水确实活捉发黄的。当然镜头里的天空还是那么蓝那么白那么漂亮,我发了几张照片给朋友看,他们都说天空比水面美,我不可否认的表示赞同。

短暂的逗留后,我骑车离开了龙龛码头去寻找我更愿意也更想看到的景色,问了一下当地人,知道往南走在村里面的海边有一处观景台,那里比这里漂亮很多。我想那应该是我要找的地方了,然后又听到他补了一句:心花路放的拍摄地就在那里。哈,把我高兴的恨不得给他一个么么哒。带着无限的憧憬,道完谢一路往村内飞奔。进村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白墙绿瓦的白族民居。大理总人口不过190万,白族人口却超过120人。因此一眼望去成片的白族民间建筑,就像天上的珍珠洒落在大理的洱海旁苍山下。

大理白族民居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墙壁常用天然鹅卵石砌筑。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尤耀人眼目。山墙屋角均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对白族民居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大约走了5分钟,因村路不熟三番两次的问询之后,终于找到一处竖立着石牌门的观景台,石牌门上刻着“海月”二字。洱海月是大理四景之一。虽然门牌刻着海月,我想此处并非唯一或者最好的观月处,只能说是其中一个点而已。穿过石牌门就是一片石头铺成的方形观景台,从这里近观洱海,海水清可见底,水里还有三五个本村人在这里游泳嬉戏。大白天固然看不到洱海上空的那轮明月,但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与洱海的碧海清波相互辉映出一副绝美画卷。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才是我魂牵梦绕的洱海景色,也只有这样的景色才值得我不远千里只为一睹芳容。


这个观景台虽然也改变了我刚刚的看法,可我知道洱海不应该只是这样的,海边的客栈也没有想象中的别致。带着疑惑骑车离开此处,我需要寻找心目中的洱海。我可没忘了我的初衷,我要找一处海景够美,庭院也够别致的客栈入住,这才是此行的最终目的。进入村庄内沿路的几乎都是客栈,可村内极其冷清。一处用彩绘的形式写着“心花路放拍摄客栈”墙面出现在面前,惊喜总是那么容易变成惊讶。客栈大门紧闭,还贴着一张停业整顿的A4纸告示。很是不解的看看周边客栈,大门上无一例外的都贴着让人崩溃的这几个字。


既来之则安之,抱着也许其他地方的客栈开着的侥幸心理,继续骑车往村内钻。问过村民终于找到梧桐客栈,很清醒的是虽然客栈也停业修整,幸运的是老板在里面,在其允许之下我得以进入细细欣赏此处美景。




这是游记也是攻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