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吹一波叶修了
大概像迅哥儿说过的那样,中国人读红楼梦的时候,男的总把自己想象成贾宝玉,女的把自己想象成林黛玉。
所以读很多小说的时候都这种心态,自然也不会对主角有太感冒。我也是这样,不管喜欢什么作品,最喜欢的人物一定是配角。
读全职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当然,那是第一次读的时候。
对叶修没什么感觉。尽管他的确是个有魅力的人物,但我记得第一次读的时候最喜欢的人是喻文州,很玛丽苏的心态。
后来全职出动画片了之后重读小说,突然又有了好多感慨。大概是因为度过了高三,对梦想和坚持这种事情有了模糊又幼稚的感想。
也不再玛丽苏了,所以喜欢的人物更多看重的是他在场上拼搏的模样。一度(现在也是)特别喜欢张佳乐。悲剧英雄的色彩,理想又浪漫主义。
然而就算是在这个背景下,我也没太喜欢叶修这个行走的努力豆。
直到在b站听了《如我西沉》之后,我才又把小说翻出来,认认真真地把叶修又读了一遍。
一读就不得了了,几度辛酸几度泪,模模糊糊的都是那个雪天里的背影。
“账号卡送人了?你可真够大方的。”
“是啊——那可是斗神一叶之秋啊。”
他那么淡然地就说出来了那样沉重的事实。他看见那么多人为他的离去而难过落泪,他看见专门为他制作的节目里一叶之秋站在枫叶零落的明净天际,他听见那么多惋惜和煽情——而他这个当事人,面孔却如古井不波,只是像往常一样,逗逗梨花带雨的老板娘,然后一个人走出兴欣网吧,靠在墙边,面对着灯火流光的深夜城市,点了一支烟。
火光和烟雾托起他明灭不定的脸颊。他的眼睛无悲无喜,他只是说,“好冷啊。”
又看到这里的时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叶修原来是那么那么好的一个人。
那样的举重若轻,简直是神话里的英雄角色。“不过是从头再来罢了。”叶修的十年荣耀,乃至他的一生,都在印证着伞哥说过的这句话。
就像虫爹说过的那样,全职的故事框架实际上特别简单。就是一个高手被排挤退役,然后重整旗鼓在职业暮年重回巅峰的故事。有人把它定义成爽文——好吧,尽管我不喜欢这个名字但事实是这样。不过也得搞明白,就算是纯叶粉也未必从头爽到尾,更别提别的战队的粉了。像我这种乐粉,有时候看得真是肝肠寸断。
扯远了——我想说的是,全职和平常的网络小说不一样,就算它的框架特别俗套。全职是一个极其理想化又极其丰富的故事。每一个人是活的,有血有肉,圆形立体而不扁平。这一点在主角叶修身上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是游戏里佛挡杀佛的大神。但他也会累,会愤怒,会沮丧,会说气死人的垃圾话,他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人。
他烟瘾大,每天沉溺游戏足不出户,他是杨教授一看就想发功的电子海洛因晚期患者。
但是他却怀着对荣耀那样炙热那样真挚的热爱,他却有着对梦想那样的执着和努力。他不畏惧一无所有时低到尘埃,他也不倨傲名利加身时高不胜寒。他就是他,走过了十年的风风雨雨,无数荣耀加身,可他心底里却明净如赤子。就像空积城外那一角如洗的碧空。
报志愿的时候我报得头昏脑涨。不入流的学校,不如意的专业,浑浑噩噩的混沌未来,龃龉不断的家庭关系,没有任何活力的现实生活,这一切的一切让我身心俱疲,只想逃跑,只想躲避。
就在我当个精神逃兵的时候我在听歌。歌单里切到《如我西沉》。
好想哭。
刚刚还想说,做人好难,为什么要做人。
也许现在就想,是为了在这个沮丧的日子里,和你相遇,和最了不起的你相遇。
谢谢虫爹带来了这么美好的故事。的确,任何纸片人,任何梦里的故事都是镜花水月。作者不改它就始终静静地沉在湖底,无波无浪,但是这个故事却在我心底里万丈波澜。
这个波澜,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热爱。
这是叶修带来的。
是最了不起的叶修。
我们在那个初雪的日子相遇。
我们一起走到对巷网吧,c区47座,第十区,君莫笑。
在那里,为我们的时代开荒。
荣耀第十二赛季。
最后六秒的叶修,748的APM,倒在血花里的一叶之秋——被战胜的过往,在那一刻,他获得了新生。我们也如是。
这是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这是关于生命的故事。生命那么短,那样譬如朝露,为什么不让它灿烂燃烧,为什么不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我们肝脑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