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香港,记忆里一种情怀
一篇不完全的生活随感

在我还年少懵懂的时候,香港回归了。那时候,我还住在筒子楼,北京大街小巷回荡着刘德华、那英的《东方之珠》和群星的《公元1997》,回归当天家家户户围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看政权交接。之后的香港,则频频出现在电视机里,从《刑事侦缉档案》、《陀枪师姐》到《法证先锋》、《鉴证实录》、《妙手仁心》、《刑警2010》,一个都没落下。
但我却从没对香港动过心,直到这次出差......
香港第一印象
哇,楼好高啊
哇,公车都是双层的耶
哇,人好多啊
哇,车开这么快


抵港是在半夜凌晨,大巴路过码头,路过楼挨楼的居民区到达酒店,迷迷糊糊地没有太多心思留意车外面的世界。但第二天一出门,就被眼前的高楼震惊了,原来楼与楼可以挨那么近,盖这么高,配合着弯弯曲曲、上坡下坡的街道,竟然觉得有点像《盗梦空间》。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省地儿,连公交车也都是双层的。香港,真是寸土寸金。

当地民俗特色
黄大仙


第一天刚到香港,朋友就打来电话说,“收拾收拾,我们去拜码头”,坐着地铁,我们就被拉去了“黄大仙站”。很多电视圈、娱乐圈都有这个习俗,类似“开机仪式”,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拜当地的码头,保证播出、拍摄顺利,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习俗”。
“黄大仙”指的是黄初平(约328—约386),后世称为“黄大仙”,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黄大仙原是当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华山中修炼得道升仙。宋代敕封为“养素净正真人”。黄大仙传说在港澳台、东南亚等地流传甚广,广州和香港等地建有黄大仙祠。香港亦有为纪念他设立的黄大仙区。
听说,“黄大仙”非常灵验,不少人前来求事业、婚姻等等。我们去的当天,香火也非常旺,一进门有铜铸的十二生肖,往里走就是大殿,一侧另设有保佑健康、求钱财的神仙。可能中国有些地方佛教、道教不分离,因此也能看到很多佛像。由于宗教圣地不适宜拍照,因此无图提供。
往里走,还有月老。求姻缘也有专门的参拜方式,请善男信女认真阅读:

不过,从铜男、铜女的红线捆绑状况来看,女生求姻缘的还是偏多。如果有需求,还可以去大殿前求签,大致流程是:一件事求一支签,要说自己姓名,从哪来要到哪去,然后双手攥住签筒顺时针转三圈,然后再摇签。不懂的最好求签时细问工作人员。求完签可以找大殿外一排的解签处解签,以我朋友的经验,找年纪大一点的解吧,或者找有眼缘的。一般30港币一支签。一支签的运势大概只能说明求签这一年的,不是长久的。
不过,由于我信因果,所以只是抱着敬畏之心拜拜,没有求。我个人认为,一切发生都有原因,如果是好事,不提前知道也无妨,到时候享受惊喜,如果是不好的事,我更不想提前知道心塞,“没事不找事,事来不怕事。”放平心态,该来的早晚会来,不要太多妄想,过好当下才最要紧。

叮叮车


来香港总要体验一下“叮叮车”,叮叮车就是老香港的双层电车,进站会有“叮叮”的警铃声,没有窗户因此也没有空调,但却是一种老情怀。“叮叮车”车速不慢,车次也比较频繁,在港岛搭乘很方便。全程统一票价,成人2.3港币,小孩1.2港币,老人1.1港币,不找钱,可使用八达通卡。




虽然现在的“叮叮车”老香港的感觉已经不多了,很多车换了新衣,但仍是你接触香港当地人生活的一种方式,坐一圈也算小游香港了。
买赛马彩票

香港政府从1975年起开售乐透式彩票,取代原先的马票。负责开彩的是法定机构香港奖券管理局,由香港赛马会以“香港马会奖券有限公司”的名义代理接受投注。1976年大幅增加中彩难度及派彩,改变开彩方法为36选6(及一个特别号码),正式名为“六合彩”,并将开彩次数增加为每星期2次。
由于我们住的酒店下就有一家,总是门庭若市,因此时不常也花20港币买几注,知道没有这种偏财运,但还是参与一下,万一呢!那这趟香港就去值了。
粤剧
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住的酒店附近就是一家新光戏院,工作的时候又偶遇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勾起了我们看粤剧的兴趣。当时香港文化中心正要演出罗家英领衔主演的《观音得道 香花山大贺寿》,新光戏院则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演出京剧。因为仅每天晚上7:30演出一场,我们无缘错过。




虽然粤剧不见得听得懂,但作为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瑰宝,身为一个中国人,去了解一下无可厚非。
当地文化
香港大学




由于好朋友席博士恰巧在我留港期间,在香港大学做项目,我俩“百忙之中”匆忙见了一面,也顺带逛了一下港大。港大坐落在龙虎山半山处,旁边就是太平山,坐地铁到香港大学A出口,乘坐电梯直接就可抵达。由于在半山腰,因此是眺望香港的一个不错的位置。席博士叫了她办公室的同事带我一起到了观景最佳的天台,一睹香港美貌。




可能因为放假,港大的学生和游客并不多,逸夫楼里正举行佛教论坛。每个多功能自习室都坐着正在看书的同学,席博士介绍,港大的设施很好,资源分门别类,硬件也不错。港大的楼分新楼和旧楼,新楼采用智能设计,楼顶装有“风车”,风力发电,虽然看样子不知道能发多少电,但在这个用电量极大(香港开空调特别低,其实挺不环保的),资源相对不那么充裕的香港,多利用自然环保发电,应该是未来的不二选择。




出了楼,走到后面的小花园,这里面有历届校友捐的砖。哈,是的,我们习惯捐树,香港流行捐砖。在英国读博的席博士顺道补充,“在英国,大家都捐长凳,就是校园里你看到的那种。”


阿Sir

由于工作关系,我们参访了香港警察学院,终于见到了原来电视里的阿Sir 和Madam。香港回归的升旗手每天都会在这里训练,一步迈多大,升旗时双手交替拉拽多少次,都是有严格规定的。通过和总督察及Madam的聊天还了解到,要想当香港警察,只需要申请,然后面试即可。这些未来的警察要训练6~9个月,就可以毕业。训练的项目和内地一样差不多,一天大概近10个小时,还蛮辛苦的。


聊天的过程中,我偶然提及香港治安挺好的。Madam回答说,就算安全,其实训练得大块头也是让警察更自信。而当问到每天的Drill(训练),Madam还说,其实每天的训练,除了为了训练纪律性,更是在训练注意力和思维,非常重要。



TVB

这次非常遗憾,由于时间原因,由于自己懒惰,几过TVB而不入。TVB在将军澳,没有证件是进不去的。所以大家也不用特别前往了,之所以写下来也全是因为情怀,虽然我没进去,但还是听同事叙述了一些:
TVB很大,影视城和无线电视台是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你进去就可以看到拍电视剧的,不过因为地方太大,从电视台走到影视城还是需要一些时间。TVB的食堂可以点菜,一顿饭2、30吧(具体我忘了),还能碰到TVB演员。TVB的周边也做得很好,有很多公仔和纪念品卖(怨念中...)


房价*疍(音:蛋)家人
在香港,没走几步就可以看到卖房子的中间商,好像时刻提醒走过路过的人们——房子在香港多么金贵。香港的房价之高众所周知,我们随便与卖凉茶的香港人攀谈,便得到了更具体的信息:香港的公屋(也就是经济适用房)在香港比较偏远的地方,大概30多平米,也要200~300万港币。卖凉茶的阿姨说,她弟弟就刚买了一间,包括父母在内一家6口人住。当她听到内地大部分的住房面积时,不由得一惊。香港的住房问题一直是社会的顽疾,由于地理面积小,住房也无从解决。但比较可悲的还不止这些,有一天,我们散步的时候,路过一个码头,我朋友指着船上睡觉的人说,“你看他们现在还居无定所,以船为家,真的挺心疼的。”

在香港、澳门以及广东福建等地,这种以船为家的渔民又称“蛋家人”(也有写做“疍家人)。他们常年生活在游船上,据说因像浮于饱和盐溶液之上的鸡蛋,故得名为蛋民。蛋民据人类学家考察分析,证实不属于一个独立民族,而是我国沿海地区水上居民的一个统称,属于汉族。
“清光绪《崖州志》称为蛋民。"蛋民,世居大蛋港、保平港、望楼港濒海诸处。男女罕事农桑,惟辑麻为网罟,以鱼为生。子孙世守其业,税办渔课。间亦有置产耕种者。妇女则兼织纺为业。"
因为常年靠捕鱼为生,因此以船为家,但捕鱼业毕竟算是比较传统的产业,年复一年,他们挣到的钱越来越无法在香港这样的大都市买房,不大的香港里,只有一艘艘渔船是他们遮风避雨的港湾。放眼望去,视线的尽头就是车水马龙、霓虹交错的维多利亚港,而港湾的这一头,能有谁关心这些日日夜夜漂在海上的渔民?每一个城市,都有风生水起的“20%”,以及鲜为人知的“80%”。

狮子山下
走在香港的普通街头,其实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平凡朴实的香港老百姓总给人一种稳重的生活感。很多人虽然不富裕,但都乐观、毫无抱怨地认真生活,比如刚下班的文员大叔,卖凉茶的大婶,不由得让我想起《天水围的日与夜》,平平淡淡,脚踏实地。在港的朋友说,老一辈的香港人没那么仇富,大家都尊重努力打拼积累财富的人,“狮子山下”的是那一代香港人的精神写照。但现在的香港,慢慢多了点内地的玩法儿,有点悲伤。
狮子山,端坐于香港九龙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围之间,对香港人来说,狮子山象征着香港的精神高地。有狮子山在,精神就在,香港就在。
而狮子山精神的起源,是一九七三年香港电视台开始播放的一部单元剧《狮子山下》,此剧为电影式的系列电视剧,超过二百集,从1973年到1994年持续21年,为港岛千家万户所耳熟能详。剧中抒写香港“草根”阶层挣扎苦斗、逆境求强,讲述着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强的励志故事。主题曲《狮子山下》由罗文演唱,黄霑作词,多年来脍炙人口,有“香港市歌”之誉。
狮子山下(罗文)
人生中 有欢喜
难免 亦常有泪
我哋大家 在狮子山下
相遇上 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人生 不免崎岖
难以 绝无挂虑
既是同舟 在狮子山下
且共济 抛弃区分求共对
放开 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 一起去追
同舟人 誓相随
无畏 更无惧
同处 海角天边
携手 踏平崎岖
我哋大家 用艰辛努力写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放开 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 一起去追
同舟人 誓相随
无畏 更无惧
同处 海角天边
携手 踏平崎岖
我哋大家 用艰辛努力
写下那 不朽香江名句
经济
尖沙咀


和朋友吃饭时,她说笑称:“因为走得慢,之前上班时间在中环走路差点没被撞死。”香港上班族的步速只能用一个“快”字形容,这和80、90年代香港的发展速度差不多。但近些年,我却经常听到“香港没落了”的说法,虽然这种“没落”是相对于早期香港高速发展的时候来说,但其实,这样的“没落”也是意料之中,没有一个地区或者国家会长久高速的发展,香港只是回到了正常的发展速度上。如果说香港没落了,那原本是世界代工厂的台湾也没落了,经济枢纽站新加坡也没落了。
而且之所以我们觉得香港没落了,也可能因为近些年大陆发展太快了,北京等一线城市完全建设成大都市的模样,别说香港了,去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有时也会觉得“就那么回事儿”。
买买买
香港一年有两次比较大的打折季,一个就是暑假期间(6、7月份),一个就是圣诞打折季。正巧我们赶上了暑假的打折,中环、上环、铜锣湾的很多商场都在打折,而且大部分都是五折、四折。不过即使打折,香港的价格也比我想象得高。中环几乎都是奢侈品,大名牌,虽然是五折,但一般衣服鞋子都在3000到5000左右,铜锣湾就像是北京的西单,年轻人比较多,价格相对较便宜(我指的都是商场)。
如果你想逛香港普通百姓逛的地方,工作的时候,的确有个香港人曾给我指了条明路:葵涌(kwai chung),虽然地铁有这站,但因为离我们住的地方比较远,也就放弃了。
我在香港买了几件东西,最满意的就是行李箱,由于机场的粗暴,我的行李箱在抵港的时候,把手就被撞断,碰上打折季就在铜锣湾的sogo买了个新的,elle的26寸,原价3450港币,我1158港币拿下。
sogo对面还有家希慎广场,那里找到一家买手店,买了两件Moschino,由于和朋友一共买了五件,所以打了7折,不过这两件短袖也不便宜,一共1778港币,看在内地不打折份上,还是买了。

另外就是买了我心仪很久的tiffany,不过价格优势不大,我就不推荐了,想买最便宜的朋友还是去美国买吧。(sogo当时买1万返50元,太抠门,我们内地都买1000就返)
此外,香港的化妆品、护肤品的确比内地便宜好多,放眼望去都是sasa,大家怎么买都不会比内地贵的,只不过不同店面价格有点小差别,可以留意一下,我就是背面膜和雅漾。
吃吃吃
做人呐,最重要就是开心

来香港肯定要吃面的。车仔面(方便面)、云吞面、粉面、牛肉面,不一而足。我们从港剧里看到的台词,其实也是香港人真实生活的写照,平凡真实而令人倍感踏实。


由于同行的朋友不太爱吃面,我也没太吃,不过路过一家“南记粉面”有当地人推荐,大家可以去试试。

港式茶餐厅
*添好运
在香港,当然吃得最多的还是港式茶餐厅,酒店楼下就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米其林一星餐厅“添好运”,这个名字起得讨喜,吃着也开心。价格亲民,是最便宜的米其林餐厅,每到晚饭时间(香港人吃饭比较晚,7~8点左右),都能看到餐厅门口排起长队,但如果你错峰,就好很多。


我比较喜欢烧卖皇,同事比较喜欢糯米鸡,店里特色还有鲍汁凤爪、肠粉、酥皮焗叉烧包等等,味道不错,分量也不大,多点几样,尝尝好吃的、正宗的港式菜餐厅。

*映月楼
除了“添好运”,还推荐尖沙咀的“映月楼”,听起来就是一个高上大的酒楼,实际上,除了香港一贯的餐厅门脸简陋,就餐环境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映月楼是美心旗下粤菜系列优质食府之一,以卖相精致的粤式点心和风味独特的广式烧味著称,而且面对维多利亚港,靠窗坐,景色很美。










*翠华餐厅
这家也是香港比较经典的茶餐厅,室内装潢也不错。同事来过n次香港,她格外想念香港的猪软骨饭,因此我们仍选择她多年前来过的铜锣湾“翠华”,逛街累了,来补充点能量,再开心不过了。






*生记饭店
这是我在香港吃的比较满意的一顿(也可能是因为饿了),也是朋友推荐。朋友介绍说,曾经有一位对吃非常挑剔的老板带她吃过,因此记忆犹新。
饭店虽然进门寒碜了一点,但饭店内的空间还是挺大的,服务生爷爷都很有好,虽然普通话说得不利落,但都很热心。




由于我非常不提倡大家直接杀生吃海鲜,所以不推荐任何海鲜。
药
本来不想说这个不太开心的话题,但香港天气热又潮湿,室内冷气又大,大家出门难免头疼脑热,所以还是稍微说一下。因为我是出差来工作,此前已有同事分批来到香港,不少人出现热伤风的状况,所以我们到达的第一天就一人灌了一瓶“保济丸”,类似我们的人丹和藿香正气,如果大家出门前觉得天气很热,最好先服用,以防中暑。


此外,如果得了流感,发冷发烫,头疼、骨痛,推荐“何济公止痛退热散”,同事不知什么原因发起烧来,症状就是发热,骨痛,咳嗽,吃了一两次就全好了,不过这药不便宜,大概港币80。

还能想起来的tips:
1、繁华地带,如铜锣湾打车有专门的地方,不能招手上
2、为保护马匹,赛马7月份停赛
3、

本来在香港想看场3d电影的,据说比内地效果好,尖沙咀有家imax推荐,可以拿hkmovie购买,但比窗口买贵10港币。
其他小事














如果下次再来,我想爬一次山,听一场粤剧,看一场电影。

-
Cee-Lov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6-13 08:33:59
-
洁尘轩轩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5-21 08:50:04
-
愛神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17 03:10:25
-
载戊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01-03 05:04:12
-
精致的灰zzz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15 21:17:06
-
ABCDEFG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10 05:45:10
-
晟12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24 21:15:24
-
山山那个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1-14 20:02:37
-
Arch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28 05:50:36
-
放我进组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0-15 11:22:08
-
一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8-22 21:58:36
-
那谁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7-02 21:02:51
-
Rita-ta_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6-17 21:58:45
-
🍃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05-31 19:44:00
-
草木之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10-01 13:09:39
-
孙行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9-20 22:11:01
-
iktsuarpok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19 08:55:32
-
、coffee.Xu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09 02:56:24
-
宇治清高の夫人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7-08-08 22:45:18
印璇Aletta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女孩子,只要不乱结婚,就没什么可焦虑的 (2人喜欢)
- 怀孕日记(四)孕中期:从心里很感谢ta 让我这么省心
- 怀孕日记(三)孕中期 湿疹有时候只是不够保湿 (2人喜欢)
- 怀孕日记(二)孕早期 孕反开始了
- 怀孕日记(一)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