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
“时间这样快,这样地快,快得抓不住记忆的线头。但真如你所说,幸好有无常,幸好我们一直在变化。”
彼时彼地
2017年在自我拉扯的节奏中渡过了一半,想想总会不由得叹口气,并涌上一种无奈的乏力感。翻了翻自己的朋友圈,发现去年的七月初是在山城重庆。已经忘记了当时去那里的原因,只有“今天是昨天的无常,明天是今天的无常”的文字还能让我记起片刻那时的情绪。时过一周,为了参加一个学术论坛,再次来到这里,并有幸体会到了火炉之城的威力。

一直都觉得重庆这座城市很魔幻,傍山依河而建的城市建筑错落有致,地铁纵然交错、穿楼而过,街道起起伏伏、曲径通幽,江边的索道与江上的轮船的汽笛声凭添了一种特别的城市印记。不管白天还是夜晚,走在这座城市总会感觉到浓郁的市井气,给人很少舒服、踏实的感觉,似乎你就是这个城市的一部分,而不是个过客。


虽然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并不是以重庆为故事背景,可总会不自觉地将两者联系起来。人间百态的香港重庆大厦与每天上演无数故事的山城重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说起这部电影,记得最清楚的还是电影金城武的一句台词。不是关于愚人节分手,不是关于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
“每个人都有失恋的时候,而每一次我失恋呢,我就会去跑步,因为跑步可以将你身体里面的水分蒸发掉,而我不那么容易流泪,我怎么可以流泪呢?在阿美的心中里面,我可是一个很酷的男人。”
记得这句话的时候,不是因为自己失恋了,也不是自己在跑步,而是像被一种被无以言状的东西突然击中了一般,就是记住了。有意思的在于,现在的自己每当看到或想起这句话,脑海里浮现的两个字“宿命”。


对于我而言,跑步的意义不在于减肥或者健身,而是在于跑步时的那份专注感,以及在你坚持不住的时候继续扛下去的那份坚持。扛过去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潜力原来还可以不断地被挖掘。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观念的东西来。”
跑步亦是如此。
此时此刻
今年的七月,也暂时跟成都说了再见,来到了陌生的西北城市出差。这个城市也天天预报着高温橙色预警,天天炽热的天气让整个人看起来又黑了三个色度。所住的城区靠着渭河,很多城建还在搭建中,不过都是现代的高层商品房与紧挨景区的娱乐商圈。坐在车上看着飞驰而过的城市街景,总会想到四五线城市努力迈向大城市的口号标语,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可见一斑。

出差的工作总体来说很单一,博物馆与宾馆的两点一线。白天上班晚上加班的日常,让出差生活变得有点索然无味,还带有阵阵疲惫。“日日重复同样的事情,依循着与昨日无异的惯例。若能避开猛烈的欢乐,自然也不会有很大的悲伤来访。”太宰治在《人间失格》里写得这句话,读起来是扎心的麻木感。也不知道这次出差的时间还有多久,也不清楚下一站是去哪里,工作中的不可控感跟生活的不可控同样难受。

去年这个时候还很笃定自己会选择考博这条道路,那时的自己也很自律。每周都会看几十篇论文和传播学书籍,并做了多种笔记。去年夏天写了两万多字的文章,仍记得那时的焦虑感在于研究方法的薄弱。时隔一年,读博的念头已经被各种因素消磨得不再坚定。原先的学术状态也被忙碌的工作给彻底代替。人生的每一个选择,都会让未来的路变得不一样。无法回到过去,也无法预知未来。只能让每一个选择变得深思熟虑,对自己负责。读博这个事情,交给未来的日子吧。眼下还是在于找到自己的方向,确定自己的适用范围。

三月在报社的实习让我感受到自己似乎也不太喜欢这种环境与氛围,外加上实习体制下的边缘感,彻底让我觉得自己的新闻理想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五月重回原先的公司,在全国东奔西走的生活就此展开了。内心还是挺喜欢这种工作状态,借着机会走走看看。虽然大部分是独自一个人面对工作上的种种,但也着实锻炼到了自己的能力。
每天处理完一切躺在床上的时候,蔓延全身的是满足感、抽离感、落寞感、疲惫感。然后,碎念一句:“一天就这么结束了啊”。就这么结束了啊。
此情此感
2016.7.1
3.1、7.1,见两次面一学期就这么结束了
预祝上海旅行愉快、北京培训之行顺利
八月见了
2017.6.25
《还是想念》
七/八月见
去年今日,有些情境总是会有无法解释的相似,我一般归结为命运。

昨晚散步的时候正好看到露天放映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看到白晶晶自杀便离开了。 至今也不清楚至尊宝最爱的是白晶晶还是紫霞。
不过,还好我知道自己爱的是谁......
© 本文版权归 Hakuna Matat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