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意大利和法国吃的11只GELATO
毫不夸张,今年的意大利游一半是奔着Gelato去的。
Gelato,如果翻译成冰淇淋(ice cream),首先傲娇的意大利人不开心,其次ice cream是否意味着里面含有奶油(cream)成分?而一部分Gelato是不含奶油。但,直接叫Gelato不够通俗易懂且有装x嫌疑,所以在解释充分的前提下还是叫做意式冰淇淋吧……真是一个纠结的开头orz。
此行以平均每天1-2个的频率吃了11只意式冰淇淋,没有按攻略去找店,基本上是想吃了就买。当时在票圈po完合辑图,同事说回来会不会胖得大家都不认识。那么究竟胖了没?答案很残酷,天天暴走还是胖了。 相较于专业的测评,本文还是以记录为主。



上面三只都是在罗马的同一家店吃的。店名大约就是牌子和纸杯上写的那个。这是在罗马吃的第一家冰淇淋,名字大约就是下图显示的那个吧,在意大利很难得的年轻化性冷淡风冰淇淋店。更难得的是冰淇淋好吃实惠,双球才2欧,免费附加小饼干,住在罗马的3天里天天来吃。
那么如何描述地地道道的意式冰淇淋的美味呢?不是我作妖,确实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吃了意大利的冰淇淋,连哈根达斯都看不上了。以上图为例,开心果味和巧克力的搭配,巧克力味非常纯正,开心果味满满的坚果香浓,冰淇淋绵密结实毫无冰渣感。这次来意大利彻底爱上开心果味,似乎开心果味甜品在欧洲是人见人爱的。
可以看到图一两个口味的冰淇淋都是米白色。一开始我选香蕉味,以为店员妹子会给我挖那桶明黄色的。然而她的勺子伸进了旁边那桶白色的里面……后来仔细一想,也对,香蕉肉不就是白的么,正宗的意大利冰淇淋会轻易加色素么?NO!紧接着就举一个反例——

怎么样,绿得很鲜艳吧!梵蒂冈博物馆正面对面的餐厅买的。景点的东西,不用说,贵,单球3欧。贵一点我认了,愿者上钩。但是!这味道,这口感,也太欺骗游客了吧!它那可爱的勾兑了色素的薄荷绿色极力证明自己是薄荷味冰淇淋,然而味道假得很。再就是冰渣感明显。筒也不好吃,哭着吃完。紧接着再上一个对比——


这俩是西班牙广场附近吃的(脑残影迷最好骗),店名可能是照片中吊牌上的Dan Nino。同样是景点的东西,这家品质完胜梵蒂冈那家。但它们的价格也是刷新了我的三观——点完掏钱时才知道单球5欧,双球10欧ㄒ_ㄒ 我也并没有在西班牙广场台阶上吃,保安大叔不让,在街边风中凌乱吃完了
言归正传,先看这Gelato的颜色,薄荷色浅的近似于白色,芒果就是正常芒果肉的颜色,丝毫没有狂加色素的嫌疑。尝一口就知道原料是天然的,薄荷味很清新,和奶香融合的很好,芒果味浓的就像是在啃芒果泥,这款是雪葩不含奶。那个红莓味的颜色很鲜艳,但那不是色素,因为浆果本身的颜色就很艳丽呀,这款也是雪葩。


这俩是在佛罗伦萨吃的,店名想不起来了,是在圣母百花大教堂附近商业街上的一个bar吃的,单球好像是1.5欧。我发现在意大利,凡是踏踏实实做Gelato的店,出品质量基本上都可以保证,都是天然新鲜的原料做的。开心果味和罗马那家大同小异,好吃;柠檬雪葩真的很“柠檬”,酸中带一点涩,让人瞬间神清气爽。

Venchi是意大利巧克力名店,连锁店大概开了不少吧。价格稍高于街边小店,味道没有惊喜之处,就是普普通通的好吃。当然我只尝了两个口味,也没有太多发言权。

Grom也是连锁品牌,在地铁站广告打得很多,导致我在坐地铁时就被种草了,到了威尼斯心心念念的要吃。通过谷歌地图搜到一家,深蓝色的小杯子低调又可爱。开心果味一如既往的香浓好吃,葡萄柚味酸中带苦,甜甜的开心果味吃多了就挖一勺这个,清爽解腻。

旅游的最后一站是巴黎,把声名在外的小天使给吃了。贪心的地选了三个口味,还加了一个开心果味马卡龙,这样下来整个冰淇淋要6欧元。前一天吃了个哈根达斯,和Gelato一比高下立见。小天使的特色是网红玫瑰花型甜筒,不知道抽什么风选了纸杯装的。那个淡绿色的是一种水果雪葩,店员说是新品味道不错,诚不我欺,是挺好吃的。
吃完这些Gelato,旅程也结束了。一路吃下来只觉得还有好多口味没吃到。期待下一次边游边吃,世界那么大,我们要认真地去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