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之年》故事征集
查看话题 >致老公:我们的笔友岁月
我有一个相识16年(其中交笔友时间近6年),相爱11年,结婚快4年的老公。说到“清白之年”这几个字,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是他写给我第一封信时寄来的照片。(如下图,是他初二时期的照片)。那时候的他比我高,比我瘦,标准的 “清瘦少年”。

(插播:后来,他的身形已经完全走样,我俩的身材发展图如下所示,左边是他。)

老公出身四川贫穷农村,6岁因为爸妈外出西北的X省打工搬到X省。那些年,公公婆婆在陌生遥远的他乡白手起家,异常辛苦。常常去往很远的地方干体力活儿。在白天,老公就要在那个租来的简陋的平房里,负责起照顾妹妹和一日三餐。90年代,他家没有气没有煤,听他说他常常骑着自行车去外面捡柴火(煮饭用)。也常常干农活、肩挑重物,后来我们笑谈起身高这个问题,他说肯定是小时候重活儿干多了,给压矮的。
长大一些,调皮的他也没少闯祸,为了给妹妹拔一根马尾巴上的毛,被马蹄踢中了眉心,偷别人家桃子被发现,情急之中翻墙,结果围墙上的钢筋穿进了腋窝。河里游泳沙子灌进了耳朵长脓,还有下巴也有一处伤痕不知道是啥时候闯的什么祸。
再后来,初中时他被他的初二同学(也是我的初一同学)介绍给千里之外在四川上初中的我,当笔友。(时间点:2001年6月)
他很多年后才被我告知:和一个男生交笔友这件事情,一开始我是拒绝的。男生的身份、加之他太不矜持,第一封信就直呼“亲爱的”,还寄了照片,差点让我们的缘分没有延续的机会。好在我是一个强烈好奇心和追求浪漫感觉的人,所以顺理成章,开始了笔友生涯。但才开始我怕被家人发现误会,扣掉了信中所有的“亲爱的”,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小芳”,假装自己手里的信是要转交别人的。
初中时写的信,现在看来真的是无聊透顶,大多数都是:我这次考试语文考了多少分,数学考了多少分,我这次粗心了,你很棒,下次一定会考好的,我相信你….这样的。在我的建议下,还互相出考题。。。下期公布正确答案的那种。但就这样,我俩的友谊(那是真是纯纯的友谊)逐步建立起来了。写信成了例行管理,不曾间断。
后来我们跟“介绍我们当笔友的同学”签订了三方君子协议,是我提议的,协议内容是:如果有一天我们三个人中谁先买了车(那时候认为买车是成功的标志之一),第一次驾车一定要请另外两个人,我们可以开着车去郊游。我们郑重地在3份原件上面签字、按手印(当然,通过信件,历时很久才完成)。至今仍然清晰的记得那个晚上,我给他俩写信时突然冒出签订“君子协议”的idea,然后马上草拟了一份协议内容时,浑身上下那个兴奋激动的劲儿。(到现在,因为各种原因,我俩和“介绍人”关系很淡了。不知道介绍人是否已经买车。目前我们正在考虑买车,我想提车后也会联系介绍人,但是她在外地,君子之约大概要打折扣执行了。)
到了高中,因为都换了学校,他家又刚好搬家,全靠书信联系的我们暂时失去了联系。他写信到了之前预计会录取我的高中(实际我去了另一所),被我委托的同村同学找到了转交给我。有一天他主动跟我说以后不跟那女孩写信了。后来我去同村女同学家里,看相册时无意间看到一张熟悉的照片,好家伙,居然是他的(胖了一点,我都没敢认),这他可没跟我坦白,当时着实吃了一翻醋。有没有质问他我给忘了。印象中过了蛮久他才跟我彻底坦白,说那时候同村女同学主动提出也想跟他交笔友,他碍于情面没好意思拒绝。后来还是觉得要“专一”些比较好,就跟女同学说以后不再联系了。
正常联系后,高中时我们渐渐产生了一些情愫,信纸更文艺,话题多了些。他提议把6月22号作为我们的相识纪念日,我们在6月通的第一封信,夏至是太阳离地球最近的一天,让太阳作证我们的友情会常青藤一样长长久久(不曾想后来变成了爱情,😄)由于这个纪念日的诞生,我俩又“偷偷”签订了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君子协议。约定每年都要记得这一天,有条件要一起庆祝。(截止目前基本执行,只是缺乏礼物,哈哈。偶尔他会给我送花,近年来,异地的我们大多数时候视频一下,谈一谈去年的纪念日礼物还没给我呢,今年是不是又想耍赖呀~~我也在这个日子写过几首打油诗给他。)
随后有了第一次通电话,那是高一的冬至,他电话打到班主任的座机,我在班主任“那种眼神”的注视下,给他打了一通非常礼貌性的电话,直白点就是没话题。这个跟明明很喜欢朴师傅,但是互动提问时好一会儿不知道该问些什么的情况有点像。
恩,浪漫的我,把冬至也设立成了打电话纪念日。这个节日是不需要互相送礼物的,哈哈。
多年来我一直坚信这个冬至对于他而言正如跟我一样非常重要有意义。直到8年后我趁他出差时偷看他高中时的日记本才明白,他当时确实认为那天很重要,第一个原因却不是因为跟我通电话,是因为他的初中同学J同学那天过生日。又偷看初中日记本时发现他曾经因为J同学跟别的男生牵手而心如刀绞。看到这两篇日记的我,当时哭了一场,求解我内心的阴影面积……
因为距离太远,总是收到对方来信再回信基本要半个月,后来我们约定每周写信。高中负责取信的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在取信是有我的信,本来学校规定一周在固定时间取一次,我却跟那个严肃的老师搞得挺熟,经常一周跑两次。每次那老师不让我拿信或者没有我的信时的失落,和有好几封他的来信时的开心,现在还记得。
高一时,他送给我一只他在学校得的奖品——一只英雄牌钢笔。那是我有生以来收到的第一个EMS,他花了很大的代价,快递费估计20多(从X省到四川),而那只钢笔估计价值最多十几元而已。那是我截止那时得到过的最大的惊喜和被爱的感觉。
他还提议远程给我过生日——我生日那天他买生日蛋糕,邀请他的同学一起吃蛋糕。蛋糕上写的我的名字“JY生日快乐”,然后他要吃掉写我名字的那块蛋糕(我一直觉得这么做很猥琐,大概他不觉得)。他还会给我送绿叶标本书签。然后在信纸上圈出一处信纸自带的“I LOVE YOU”,标注说:“你千万不要误会哦,这个是信纸自带的而已,我完全没有此类想法”。后来恋爱后他说当时是怕我看不到那几个字,故意标出来给我看。(这…….)他也在信里倾述看到爸爸的白发而流泪,因为自己成绩下降很羞愧。而我也答应他有他眼泪的那个信纸,我会一直好好保管。
高考前夕,出于专心备考的原因,又约定那最后冲刺的一个月不写信了。那时候电话不普及、联系不及时,就又在高考后失去了联系。
所幸,我们考取的大学都在重庆。本想安定下来慢慢想办法取得联系。没曾想竟然在我军训时能偶遇。
那是一次完全没有预感和没有任何设想的偶遇。我军训期间,他去看望跟我同一所大学的他的高中同学,在高中同学送他离开的路上,遇到我随军训队伍跑步到食堂准备解散,因为我个子高,在第一排,他一眼看到了我,跟他高中同学说“那个女生很像我笔友”。她让他前来认我,他害羞,不来。他高中同学在我解散后跑来问我“请问你是JY吗?”我一听蒙掉了,因为当时已经改名为“JF”,大学同学只知道我的新名字。犹豫着点头承认后,她说“你的笔友XX在那儿。”更懵,几步走到他面前,却挺失望,虽然信中透露过他比我矮,然而真的矮的他站在我面前时,我还是很不适应,加之他留一个偏分头,比以前寄的照片更胖了,穿着一身三四十岁男人的服装(婆婆是卖中年人衣服的,所以他的衣服基本都是婆婆从批发市场带回来的,从小养成了中老年穿衣风格)。当时我是失望的。然而这千里之外的笔友的偶遇,真的是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重要的是:我们互留了电话,又取得了联系。
后来,故事还很长,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我们恋爱、结婚、异地。终于,在未来1个月要回去与他相守了。
我的老公也是我的笔友,他现在不再是那个浪漫的人,我才是家里的浪漫担当,他是务实担当。我们彼此的信件一直保存着。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分,更加珍惜的是现在我们之间的爱。正如婚礼上我跟他说的,等我们老了,坐在摇椅上一起重读我们写的信。在这之前,柴米油盐会继续,曾经的浪漫不能当饭吃。也许我们过得平凡,然而,因为爱和经营,会让日子有声有色,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