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井冈山
今天,我又上了井冈山了。山,就是那山,所有我自己附加在上面的东西都基本上没有兑现。我以为我是江西人,多少可以称一下东道的身份,但是我没有任何东道的意味,更多的是我只是一个作为他乡客的体验。
故乡,确实在当代来说,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概念。我们以为身在故乡,就当与他乡相异,我们是自由的。如果故乡都没有自由了,那么自应该存在于何处呢?我想从去年开始,我慢慢地有意识联系中小学的同学,也就是老乡之谓了。回想起来,我还真的觉得其中没有太大的滋味。我这样说的时候,我以为没有人知道我在互联网上以狗的方式存在着。
至少十年前,我到过井冈山。那次来的目的在于了解井冈山的旅游资源,以期与我所在的艺术设计学院达成知识产权开发方面的合作。 人,有时愚昧起来,就是无可救药的了。我及其同行者,就以为自己是一座大好江山的救世主了。今天回过头去看一下,那种“设计救国论”的论调是多么的幼稚!
想起上次来到今天,似乎也有10年之遥了。我在想我究竟在什么地方取得了比上次来时更为长足的进步呢?我看了下茨坪,比以前漂亮多了。许多地标性的视觉符号,尽管没有采用我们当时的提案,但整个茨坪还是靓丽起来了!世间有许多事 ,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而是理解者有没有给够别人改变时间的问题。
一路上,我从广州东站到吉安,再从吉安到井冈山,我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的乡村比我小时候看到的要好得多了,这一点无论是从乡村建筑的外观还是建筑物的功能设置如太阳能使用方面,都比我想象的要好!作为知识分子, 我们一直会拥有拯救中国乡村的愿望;今天过后,我以为这个命题已经还原为:中国知识分子如何完成自我的拯救?
上了井冈山,又有了新的乡愁。整个沿路的景观以一种有意味的乡村方式来呈现其后现代性;我们所熟知的红色文化意象与文化符号已经无何止地被滥用。关键在于这种滥用是以低价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才是最可怕的。
我还没下山。我所困惑的是我还会上山吗?我上山之后,还会有人告诉我山究竟是否是现代人所有毛病治疗的良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