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打酱油:鼓上蚤时迁

这水浒一百单八人搁一起就是一社会缩影,工农商学兵,农林牧副渔,基本都正经行当,独有几个另类捞偏门,像鼓上蚤时迁,梁山著名的第三只神秘的小手,以盗窃为生。 贾樟柯电影《小武》里描写的一个偷儿梁小武,他说了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我是个手艺人,凭本事吃饭。”小武的手艺当然和时迁没法比,时迁是这个行当的祖宗,时迁把武学里的至高境界轻功,曲艺界的口技,演艺界的乔装术成功地融入盗窃行业,可谓无往不利,有诗为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盗窃行业里面有些行话可能还就是冲着这唐诗引申开的,比如夜里偷,叫夜潜,白天偷叫日潜,汽车、火车上下手的叫轮子潜。还一种是傍晚猫入人家里,等夜深再下手,这叫“扑蛾子”,时迁盗甲那个段子,讲的就是“扑蛾子”。超一流的神偷,还有种手段叫“调摆”,移花接木,巧夺天工啊。有一次我和同事上大同出差,公共汽车,下车时一同事发现钱夹子丢了,他说临下车前几分钟还时时搂着口袋,没觉着丢啊,话刚说完,另一同事嚷了起来,怎么我这口袋里多一钱包,一瞅,正是前面那哥们儿丢的,身份证等一应证件都在,惟独少了银子,我们一琢磨才明白,遭遇到高人了,跟我们玩了一道“调摆”。丫在下车这不到10秒的时间里完成了下列手艺:1、掏我们第一个同事的钱包 2、打开钱包,拿出软妹币 3、再把钱包塞到第二个同事的口袋里。想想盗亦有道啊。扯远了,话说时迁儿在盗窃行业混得如鱼得水,在梁山上却混出个总排名倒数第二,您说这哥们儿上山后没为组织做啥贡献倒也罢了,作为梁山的孤胆侦察英雄,时迁可是次次圆满地完成组织交给的艰巨任务,打探军情这些小开士就不提了,可盗徐宁的祖 传金锁甲继而把徐宁忽悠上梁山,利用徐宁的钩镰枪大破呼延灼的装甲部队;还有火烧翠云楼,其难度好比拉登手下的阿拉伯飞行员拔了世贸双塔,有超人的胆气,有沉甸甸的技术含量,并且时迁还能全身而退,翠云楼这个标志性建筑一着火,梁中书心里那叫一个慌乱,手下的几个大将也都找不着北,一座北京城就这么给破了。单凭这两项功劳,时迁完全有资格进入天罡一族呐。 这样一个人,到最后不受组织重视,甚至还可着劲儿排挤,无非是看不起时迁的卑微出身,大凡贼有大盗与小偷之别,大盗是干大买卖的,小偷是手艺人,小打小闹,于是大盗瞅不上小偷,但大盗忘了一点:他们本质上都是一路人。 图:戴敦邦 文:雅各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