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国产电影十佳
查看话题 >国产电影:像红尘掠过一样沉重
看到这个话题又想起曾经上专业课的日子,当时为了一篇影评绞尽脑汁,被各种视听语言、蒙太奇剪辑手法搞的头昏脑涨。可是回想起这些电影,还是会为此动容。
好吧,进入正题。
1.《霸王别姬》

可以说《霸王别姬》改变了我对国产文艺片的看法。导演陈凯歌用他细腻的镜头语言将段小楼、程蝶衣、菊仙等角色刻画的淋漓尽致。片中“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一语道破真相,蝶衣想和师兄唱一辈子的戏!可这样的想法在小楼眼里只是“不疯魔不成活!”在那个纷乱的时代,两人最终难逃命运的囚笼,蝶衣便真成了那虞姬,拔剑自刎,从一而终。
《霸王别姬》集文艺性和观赏性于一身,在保留导演创作理念的同时兼顾了观众的审美情趣,值得一看。
2.《饮食男女》

《饮食男女》是李安导演的“父亲三部曲”中我最欣赏的一部。
本片主要讲述了两代人的家庭冲突,但在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值得深思的两代人关系。
本片中有一段话,“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我这一辈子怎么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才下锅,当然,吃到嘴里是酸甜苦辣,各尝各的味”。
3.《春光乍泄》


又是一部我心目中的重量级文艺片。
电影的本体毕竟还是视听语言。恰到好处的构图、光与影、黑与白的巧妙运用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其次,本片的镜头语言与叙事节奏高度契合。摇镜头和大量的中近景拍摄能够使观众清晰的捕捉到人物关系、剧情的起伏变化。很明显的王家卫风格。(在《花样年华》中也有许多类似的镜头)
4.《天狗》


给大家强烈安利这部小人物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天狗》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矛盾十分尖锐,直戳人心。
本片的主人公李天狗是个护林英雄,可是在穷山恶水的小乡村,同他做对的不只是天灾人祸.......他苟延残喘,守护着那一份良知与责任,可还是被各种社会关系和力量推向绝境。
5.《阳光灿烂的日子》

提起《阳光》,就不得不提本片高超的的拍摄手法。在本片中,大量运用了摇、移、跟、升、降等运动镜头,以便表现少年人在情感上的骚动,也带给了观众独特的视听享受。
画外音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在影片的开始,成年的马小军沧桑感十足的独白,将观众一把拉入那个特殊的时代,增强了代入感,试观众更能沉浸其中。
总之,值得一看。
6.《大红灯笼高高挂》


红色——在本片中不是热情似火,不是喜庆祥和,有的只是腐朽、沉重。
这是一个封建礼教中阴冷沉重的故事。形式主义大师张艺谋不改对红色的热爱,和《红高粱》不同,在本片中导演赋予了红色新的含义。
强烈的视觉冲突伴随着颂莲的蜕变,她本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在那深宅大院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变成勾心斗角的四姨太。令人痛惜。
7.《喊·山》


一部爱情剧情片。虽然发生在农村,但很唯美。
8.《驴得水》


本片风格感极强,又充满创作者的个人表达。
“幽默中有酸楚,用荒诞折射现实”
9.《纵横四海》


险象环生的警匪动作片也能优雅浪漫。
10.《活着》

摘一段百度的短评
“张艺谋最好的作品并非今时令人眼花缭乱的各色大片,而就在于往昔那隶属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活着》,质朴简单的镜头却营造了最好的剧情张力,沧海一粟的人物形象契合黑色幽默的运用,锻造了这场为了能活着五味杂陈的演绎,富贵风风雨雨几十年的人生,跨越最为动荡变化的历史时期,人物的渺小无奈,被淋漓尽致的呈现而出,于此中“活着”成为了富贵的信念,也成为了电影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