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西北行记
啊!青海湖,暮色苍茫的水面/一切如在眼前! ——海子《七月不远》 似乎没有犹豫,便定下了行程。这与我以往的行事风格大不同。第一次独自远行,走很远的路,去看远方的雪山草原,看沙漠丹霞,看传说中有三重蓝色的圣湖。 于是上蚂蜂窝上看攻略,看游记,查天气,定行程。与从未谋面的小时光在西宁会合后,一起走青海湖小环线,然后我再独自一人去敦煌。 所以行程便是: D1:西宁塔尔寺—拉脊山—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黑马河(宿黑马河) D2:黑马河日出—茶卡盐湖—刚察—大通河—大东树山海拔4120—祁连(宿祁连) D3:祁连—卓尔山—阿柔大寺—张掖七彩丹霞—张掖(宿张掖) D4:张掖—明乐县—祁连山脉—祁连大草原—岗什卡雪峰—青石嘴门源油菜花—大阪山观景台—西宁 D5:西宁—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 2号中午到西宁。西宁站给了我很大的惊喜。车站干净整洁,路线标注清晰明确,自己只要先查好乘车路线,按图索骥,很容易就能找到要乘坐的公交路线(此处忘记拍照了)。 入住提前预定好的石六青旅。青旅坐落在西宁国际村一个幽静的小区里,交通便利,环境好。

整理完床铺,洗澡,然后出门觅食。青旅的小哥介绍我们去附近的面馆吃面。西宁的整个城市,到处充斥着羊肉的膻味。面馆膻味更浓。除了油腻之外,西北的面确实很好吃。

西宁不算大,吃完面步行至东关清真大寺参观。 东关清真大寺始建于明朝初期,曾多次遭破坏,又不断重修,是目前西北地区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寺院与大殿建筑古朴雅致,庄严肃穆。

据说一周前,东关清真大寺刚举行了开斋节,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信徒来此礼拜,场面非常壮观。可惜我们错过了。 晚上回到青旅,与小时光碰面。是个很可爱的大三女生,家住西藏林芝,在内地上大学。这次是自己打工挣钱出来旅游。好羡慕这个年纪的孩子,这么年轻就懂得如何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想想自己上大学时都做什么了呢?好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小时光说晚上天生卷毛(之前在微信里联系拼车的司机,但最后并没有包他的车)会过来请吃饭。我心里一惊,想到虽然在微信里有过联系,知道他是很好的人,一直说到西宁后请我们吃饭,我每次总以各种理由拒绝。“但是他已经在路上了。”我也就不好再执拗地拒绝。见面后,发现他是一个很憨厚的人,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过来。孩子还不到一周岁。席间给我们介绍青海各种好吃好玩的,说就怕我们初到异地,吃不好玩不好,所以冒着大雨开车过来看我们。我们像多年前相识的朋友一样聊天。很感动。大概在内地,是很难碰到这么淳朴而心无芥蒂的人吧。临别时,又千叮咛万嘱咐,交待我们有事一定要联系他,非常贴心。因为天生卷毛的原因,我因此对西北男人有了新的认识。 三号。我们行程的第一天开始了。接到从北京赶飞机过来的另外两位驴友,我们便出发了。聊天时才发现,这两个驴友也是大学生。一个大四刚毕业,一个是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啊,年轻真好!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的诞生地。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塔尔寺成为旅游景点后,每日参观的人熙熙攘攘,已经体会不到作为寺院的宁静了。但是酥油花真的很美。信徒们在殿外双手合十磕长头,态度虔诚,丝毫不受参观者的影响。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在景区附近吃了饭(好难吃!),继续赶路。下午的行程是经由拉脊山去青海湖。


拉脊山是藏语的音译,翻译成汉语为“鹰飞不过去的地方”。拉脊山远处山脉雪峰清晰可辨。此时,阳光暴烈,风很大,也有触手可及的大片的云朵。 拉脊山是出入西宁的重要交通要道,经由此地,我们一路奔向青海湖。由塔尔寺至青海湖,全程一百多公里,驾车需两个小时左右。马上要见到心心念念的青海湖,大家的心情不由轻快起来,而车上的音乐恰好播放到许巍的《完美生活》:“体会这狂野,体会孤独,体会这欢乐,爱恨离别,这是我的完美生活,也是你的完美生活......”大家不约而同唱起来。多年前,许巍的歌给过我许多慰藉。 大家正在期盼青海湖美景的时候,车队中的一辆车出了故障。我们只好停下来等救援。下车后发现路边有河流,远处有雪山,美得不得了。于是各种拍。


大概下午三点多,留下一个司机等救援,其他人继续出发。司机特意绕远路带我们去藏民家中吃糌粑喝酸奶。

照片中的孩子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们。他从小就出家了。 吃完后心满意足地出发。不记得开了多久的车,然后眼前豁然出现了青海湖面!全车人都开始惊呼。我心心念念那么多年的青海湖,我不敢相信我真的不远千里来看它。它以宁静的姿态迎接我们的到来。湛蓝的天空,平静的湖面,湖边金黄的油菜花,身边青春四溢的女孩子,一切都那么完美。像一个温柔的梦。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环湖一圈大约为360公里,湖面海拔3千多米,湖中盛产湟鱼,湖内有海心山、沙岛、鸟岛(五月为鸟岛观鸟最佳季节)等岛屿。自2002年起,每年7至8月,都会举办国际环湖公路自行车赛。在环湖的途中,我们见到了很多环湖骑行的勇士,高海拔的骑行,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我们互相挥手致意,敬敢于挑战的勇士们。 “马鼻子下/湖泊含盐/因此青海湖不远/湖畔一捆捆蜂箱/使我显得凄凄迷人/青草开满鲜花/青海湖上/我的孤独如天堂的马匹”。海子面对青海湖写下《七月不远》的诗歌时,心中一定有难以忘却的情感,连青海湖的美都不能使他忘却,不然他怎么会写下“因此爬山涉水死亡不远”呢。 “出了日月山就是青海湖了/青海湖畔/唐蕃古道/记忆着一个人的情与愁”。在青海湖的烟波浩渺里,仓央嘉措写尽深情与命运。在青海湖畔,小时光问我有没有想起仓央嘉措。我掬起一捧湖水,仿佛看到仓央嘉措宁静而忧伤的脸。“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当年他站在这青海湖畔,是否也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而驻足欣赏过?他透过这湛蓝的湖水,是否想起了青梅竹马的恋人? 站在青海湖畔欣赏着湖面。我心中得圣湖,有三重蓝色的圣湖。湖面由近及远,颜色由浅至深的分明,不染纤尘的湖面与天空相接,水天一色,湖边的油菜花更衬托了它的美与深沉。风吹过来,那么温和,那么纯净。自然之美,是永恒之美。而青海湖的水,也将会永远流淌在我的心间。 傍晚八点多,太阳还没有落山,我们也还没有尽情地欣赏青海湖的美。可是我们要赶到黑马河住宿,只好依依不舍地与青海湖告别。黑马河是个小乡镇,只有一条街,整条街不过一公里左右,旅游旺季住宿紧张。晚上十点多,大家聚餐完毕赶紧回到旅店住下,因为第二天早上五点要起床看日出。 迷糊中爬起来看日出,此时湖边已经有很多人在等待。


第二天的行程主要是茶卡盐湖。茶卡盐湖又叫茶卡,“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位于乌兰县茶卡镇境内,湖面海拔3100米,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十六个杭州西湖的面积。茶卡盐湖被誉为“天空之镜”,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被称作青海四大景。国家旅游地理杂志称它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 一路美景。但是天气并不好,而盐湖一定要晴空万里时才美。我因为见过青海湖的美,所以对盐湖兴致并没有那么大。


离开盐湖后,开车经过一个小镇,随便进了一家川菜馆吃饭。很贵以及很难吃。 下午便一直赶路。因为要从盐湖开到祁连县住宿,两者距离四百多公里,司机师傅马不停蹄开了五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跨草原,走盘山,非常辛苦。

“青海湖中有两宝,一是湟鱼二是鸟。”湟鱼是青海湖中的特产,春夏之交,青海湖中湟鱼洄流是一大盛事。它们先是湖内的产卵亲鱼开始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集结,起初,只见少量鱼群走走停停,溯河而来,接着大批的鱼群涌了上来,数不清的湟鱼瞬间塞满了河道,然后成群地逆流而上,向着它们世代相传的产卵圣地进发。此时河水暗了下来,河道里流的仿佛不是水,而是湟鱼。场面非常壮观。



途中下起雨来,海拔又很高,离开大东树山垭口时,能见度几乎为零。又在盘山路上,很危险。好在司机师傅有经验,晚上九点多,我们安全抵达了祁连。 路上遇见不同美景。雨中吃草的羊群和牦牛,高山上袅袅升起的雾霭,雾中的林海,美得那么纯净。 入住的是祁连园林宾馆。老板是新疆人,给饥肠辘辘的我们做了正宗大盘鸡。

老板说起话来总是笑眯眯的,和蔼可亲。宾馆很干净整洁。为了我们,老板还专门提前预定了鲜牛奶,作为我们的早餐。 第三天,祁连卓尔山。 因为前一天晚上下雨的缘故,早起出门便看到了牛心山的雪,美极了。夜雨过后,天空蓝得澄澈。




爬上卓尔山,才知道西北的风景如此广阔壮美。卓尔山位于祁连县八宝镇,属于丹霞地貌。卓尔山山顶视野开阔,四面风景一览无余。卓尔山与对面的牛心山遥相呼应。传说卓尔山与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卓尔山上,处处美景,宛如仙境,白色的雪峰,起伏的丘陵,青翠的草地,茂密的树林,金黄的花朵,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这一切构成了恰到好处的世外桃源。 继续赶路,下一站,张掖。途径扁都口。


扁都口位于民乐县境内,海拔3500多米,南通峨堡镇,北达民乐县炒面庄,地势险要,山势峻峨,有河西走廊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旅通行的重要通道之一。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南路便是从青海由此翻越祁连山进入甘肃河西走廊,然后再西达西域。 扁都口油菜花数万亩,七月的扁都口油菜花竞相开放,一眼望去,蔚为壮观。远处有祁连山脉,有高低错落的山丘,近处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是安静的田园之美。 车一路行驶过来,过峨堡镇后,路两侧逐渐显出荒凉的景象。可是一到张掖境内,景象却大不同。远处山上树木青翠,近处农田油菜花开,道路两侧种植着行道树,郁郁葱葱,难怪会有“不望祁连山上雪,错把张掖当江南”的诗句。 到达张掖已近九点,暮色渐起。找到入住的宾馆后,一行人赶紧爬到山坡看日落,可惜晚了一步,并没有看到日落,于是对着夕阳拍影子。


因为我不怎么吃羊肉,大家迁就我,晚上吃的是张掖土火锅,也不错。另外单点的羊肉串,依然有膻味。 回到宾馆,准备洗漱。刚刷完牙便停水了。因为赶了一天的路,实在太困了,便躺下睡了。到凌晨四点半起来洗了澡,五点多便匆匆赶到张掖地质公园看日出。 第四天,张掖七彩丹霞。



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大景观区,两景区间隔约12公里。我们去的是张掖七彩丹霞景区,该景区位于临泽县境内。 大概是上帝打翻了调色板,所以才会有七彩丹霞的美景。这是一个斑斓的世界,有着震撼人心的美。朝霞升起,黄昏日落,都赋予丹霞变幻无穷的色彩。它红如火,黄如金,线条如此分明,而色彩又如此瑰丽。它是张掖最惊艳的风景。 中午草草吃了饭,便向着门源出发。那里还有大片的油菜花等着我们。




门源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北方小油菜生产基地,如今又是青海的旅游名片。门源油菜花种植在由祁连山、达坂山皑皑白雪围起来的一个“金盆地”里,它北依祁连山,西起永安城,东到玉隆滩,南邻大坂山,绵延上百公里,七月门源油菜花盛放,气势壮观,宛如金黄的大海。浓艳的黄花在高原深蓝的天空的映衬下,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交相辉映,近看远观皆为美景。 本来是要登上大阪山山顶看门源油菜花全貌的,但我们在门源歇脚时,店里的小哥提醒说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我要八点前赶到火车站坐火车去敦煌。犹豫之后,我决定从门源直接买票回西宁,然后从西宁倒车经张掖到敦煌。但这样我就只能放弃登大阪山了。 店里素不相识的小哥开车送我去门源火车站。他知道我不能登顶看油菜花的遗憾,所以即使赶时间,仍然开车带我从油菜花田里绕了一圈,以弥补我的遗憾。他让我又一次知道了青海人的善良淳朴。金灿的油菜花,那么浓艳,那么纯粹,让人恋恋不舍啊! 等我坐上动车到达西宁时,才发现西宁至张掖的火车晚点了。这就意味着我赶不上张掖至敦煌的火车了。天生卷毛知道我的情况后,建议我改签张掖至敦煌的车,除此也别无他法,只好赶紧改签了火车票。但这样我在敦煌停留的时间只有大半天了。有点沮丧,但是能顺利上车,也就谢天谢地了。 凌晨两点多,我在陌生的张掖车站等车,睡意昏沉。 到敦煌后,在火车站里存好行李,赶紧打车直奔鸣沙山而去。上车后发现车里还有其他人,原来是一起拼车走的。司机师傅了解到我下午要赶到莫高窟参观,时间紧迫,于是主动跟车上的女孩商量,先送我去鸣沙山,然后再掉头送其他人。陌生的司机和车上的女孩,又一次感动了我。



大概十一点左右到了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古称“沙角山”、“神沙山”。山山有流沙积聚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最高海拔1715米。其山沙垄相衔,峰如刀刃,甚为壮观。而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的包围之中,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因其形状如月牙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光脚踩在沙子上,柔软细腻,但时间长了,还是会磨脚,而正午的阳光炙热难耐,沙子也渐渐发烫,于是穿了鞋套往沙山顶上爬,还好有爬行梯,不然会滑沙,走一步退一步。 想起临出发的早晨,听了一段三毛的录音,她说当年执意要去沙漠生活,还是男友的荷西说好,于是自己收拾行囊,提前到了充满未知而神秘的撒哈拉沙漠准备,三个月后,三毛也到了沙漠。于是在沙漠里,荷西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多年后,三毛说到荷西的意外去世,依然哽咽。我大概十几岁的时候,将三毛的全集读完了。在闷热的夏日午后,脑海中常常想起三毛在沙漠里虽清苦但有趣的生活,她是一朵绽放在沙漠里的饱满的花。心里幻想着有一天,我也一定要到散发着神秘气息的沙漠里走走。大概是因为感动于三毛与荷西之间简单而深刻的爱情,也许还因为我是一个渴望摆脱尘世束缚的人吧。 当独自行走在无人的茫茫沙漠时,真切地感受到三毛在沙漠里留下的印迹。“为什么流浪,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也许吧。 从鸣沙山出来已经下午两点了。来不及吃饭,直接打车去莫高窟。因为预约了下午三点莫高窟的门票。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历千年营造而成,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目前对公众开放的,大约四到五十个洞窟,但每张门票每天只能参观八个洞窟。 为了更好地保护莫高窟艺术圣地,莫高窟每日接待游客控制在六千人,因此要参观,须提前预约门票。参观莫高窟前,所有人员先在莫高窟数字中心观看介绍影片,然后统一乘坐大约十分钟车程的摆渡车到莫高窟参观。 进入莫高窟后,会有具体负责的讲解员给每人发放一个耳机,随后跟着讲解员进入洞窟参观。每参观完一个洞窟,讲解员就会把洞窟的门锁上。洞窟里较暗,讲解员手中拿着手电,有需要具体讲解的地方,她便用手电照射给大家看。洞窟中的壁画精美绝伦,富丽多彩,佛像神态各异,色彩鲜明艳丽,石窟壁画有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人物,亭台楼阁,飞天佛像,花卉图案,不是我一个人,大概所有参观莫高窟的人,都会被惊艳吧。 参观过程中,为了保护莫高窟,内部全程都不允许拍照。


下午五点多参观结束,匆匆赶到市区吃了碗有名的敦煌驴肉黄面,喝了杏皮水,便又赶到火车站,因为要坐晚上的火车去兰州。 早上七点多到兰州。啊,兰州就是脏乱差,行人与车辆都横冲直撞,毫无章法。


到兰州先到马子禄面馆吃兰州拉面(本地人不屑叫兰州拉面,他们叫牛肉面),面端上来,才发现里面没有牛肉片,需要单点。因为排队的人实在太多,不愿再去排队点牛肉,只好凑合吃。味道真的很好。 从面馆出来,往右手边走到头,再往左拐,便是兰州中山桥。人好多。爬到白塔山公园拍了一张黄河上的中山桥。

因为看敦煌的纪录片时,提到过雕刻黄河母亲的作者,于是从中山桥坐了两站地,去看雕塑。


既然到了兰州,中午仍然吃面(快吃吐了!)。


至此,西北之行结束了。很多人问我去西北旅行的攻略,下面有干货要告诉大家: 1.如果要去,可以上蚂蜂窝看别人的游记、攻略,里面真的很全。我大概提前两三周,只要有时间就去蚂蜂窝看别人写的游记,然后再制定自己的旅行路线。当然要有自己的判断,别人的路线不一定适合自己。比如对嘉峪关之类的景点,我不是很感兴趣,我对环青海湖的小环线更感兴趣,但也不想错过敦煌之旅,所以最后决定与人拼车走小环线(西北太大,必须拼车或者包车,不然交通不便),然后自己坐车去敦煌。 2.行程安排最好留有余地。我因为行程安排太满,导致后来在敦煌待的时间特别短,而且遇到火车晚点之类的事情,会手足无措。 3.如果走西北大环线,建议从甘肃开始,然后到青海。因为甘肃实在太荒凉,到处都是戈壁沙漠,还有寸草不生的大山。不然看了青海的青山绿水,再看茫茫戈壁沙漠,会有落差。 4.如果决定在黑马河住宿(一般都会在这里住宿,因为这里的日出太美),那就提前预定,不然有可能没地方住。旺季时这里的旅馆一晚会涨到七八百,所以一定要提前安排好行程。 5.我因为怕有高原反应,只好选择坐火车去,让自己有适应的过程。但其实高原反应并没有那么可怕,如果能提前订到机票,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6.带足够的衣服。要早起看日出,会很冷。在黑马河看日出时,我穿了针织衫、冲锋衣,另外还披了两条厚围巾。现场看到有人裹着毛毯去看日出的。换洗的衣服多带几套,因为一直赶路,不方便洗衣服。 7.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西北条件比较差,有时住在小镇上,可能连洗澡的地方都没有,有时路程远,上厕所也是问题。所以见到有厕所的地方,就赶紧去吧。 8.女孩子可以带几片面膜过去,因为那边紫外线照射强,很容易晒伤。多带红色衣服、红色丝巾。因为在湖边拍照真的很美。 9.青海湖景区里,不用到二郎剑买门票(门票100元),因为贵。湖边到处是牧民圈起来的景点,随便找一处漂亮的地方进去看青海湖就可以了。我们是花了50元从牧民家进到湖边的,已经算贵的了,不过风景确实很好。 10.要参观的莫高窟的人,必须提前预约门票,不然只能走应急通道参观莫高窟,应急通道只能参观四个洞窟,而预约门票的,可以参观八个。建议尽量上午参观莫高窟,这样就可以有时间参观莫高窟的博物馆,里面有很多复制的珍贵作品,博物馆下午五点半闭馆,所以我没能参观博物馆,深感遗憾。如果有时间,可以看看情景融入式演出《又见敦煌》,据看过的人介绍,非常好看,甚至超过莫高窟本身。我因为不在敦煌住宿,也没能看到这个演出。 11.下午6点后去鸣沙山参观吧,既凉快还能看日落。白天实在太热了。 12.车上准备点吃的,因为有时要赶路,常常会错过饭点。 13.出发前还是要经常关注一下那边的天气,大部分景点,如果天气不好,还是不好看,比如青海湖,比如茶卡盐湖。 14.去之前有游记写到尽量带现金过去,因为有的地方没办法刷卡。到了之后才发现,人家没有那么落后,到处都可以微信支付。当然,现金还是要带一些的,万一有急用呢。 15.如果在兰州转车,请一定提前半小时以上到站等候。因为这个城市实在太乱了(或许因为在搞建设?),堵车严重,火车站秩序混乱,去晚了有可能赶不上车。 旅途中,看风景是一种心情。遇见美景,心中当然欢喜,但更重要的,是一起旅行的人。在这次旅行中,我们几个驴友素不相识,但大家都能互相体谅,互相照顾,彼此关照,让人觉得温暖。旅途中也认识了不同的有意思的人,他们让人觉得,生活真的不仅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感谢司机师傅的辛苦付出,以及在旅途中给予我各种帮助的人,因为这些因缘的具足,我才有了愉快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