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分析了42万字,搞清了民谣的终极套路!
♫ 01
当今时代,人人都喜欢玩一下大数据。这两年民谣很火,有人便用大数据分析了民谣歌手的 42 万字的歌词,来搞清民谣的套路。
最后得出结论,民谣歌手的人物设定是这样的:一个热爱南方的北方小伙子,在成都,昆明,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流浪。
他时不时觉得世界很操蛋,但依然憧憬着明天。
他没有女朋友,但有几个纠缠不清的前女友,春天他感到快乐,冬天他感到孤独。他反复唱着南方的姑娘啊,北方的女王…
♫ 02
歌词中出现得最多的大约是“姑娘”。听了越来越多的民谣,有人开始祈求放过“姑娘”。
认为这个词语被用得太过频繁,导致民谣越听越觉得平淡,早已没有最初的那种感动。
所以我们就不再唱“姑娘”了吗?当然不是。
“姑娘”是一个很微妙的词语,理解得通俗一点可以是“女孩”,或者是当前很流行的称呼“小姐姐”。
这个词语没有“女人”的成熟和独立,但足以表达年少时对爱情的渴望。
以“姑娘”代表的性别来看,这个意象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对这个词语也用得比较频繁。
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是指的那个人,但“伊人”一般指女性,不就是一位姑娘吗?
汉乐府《陌上桑》中有“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的诗句,描绘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姑娘。
整首诗篇幅较长,使用了一系列形容词来写秦罗敷的美丽,把一群人迷得晕头转向…这些其实与民谣里表达的对姑娘、爱情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 03
有人称民谣歌词是对古代诗词的一种复兴,因为相对而言,民谣的歌词比其他音乐类型的歌词更具有诗性,显得比较唯美。
从这一点来说,民谣与诗歌具有相通之处。民谣选择了诗歌里常用的“姑娘”这一意象来反复吟唱,大约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吧。
而民谣老唱“姑娘”,也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恋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青涩时期的初恋往往显得弥足珍贵。
谁没有年轻过呢?而谁又没有渴望过爱情呢?“姑娘”一词,一半是青涩,一半是成熟,是在追求爱情时最美好的选择。
无论是民谣歌手还是普通人,都需要做事情以维持生计。
但是周而复始的工作容易让人枯燥、麻木,所以需要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来调剂生活。
♫ 04
而民谣歌手大多曾经流浪过远方,所以对爱情更为向往,也多了一些感性的柔软,所以他们偏爱着“姑娘”。
这种感性的柔软也往往更能触动人的内心,所以他们反复吟唱。
更何况,当前最为流行的音乐不也是反复唱着情情爱爱吗?这本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民谣虽然小众,但并不是片面追求特立独行。
当然,民谣也有表述亲情的,比如赵照的《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许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以及赵雷的《妈妈》,还有宋冬野的《安和桥》。
但一般而言,中国人对亲情的表达都较为含蓄深沉,且亲情不像爱情那样轰轰烈烈、是与世界上另一个不同的生命体之间的碰撞。
民谣也有表现社会变化、风云变迁的。
万晓利的歌则有这样的特征,虽然他的态度里没有激愤和批判,只是讲述平常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但在艺术上,真实的描述,往往比高姿态的批判更有力量。不过,这一类的主题往往比较敏感,驾驭起来难度很大。
所以还是唱唱小情小爱吧,总有一天会找到那个梦寐以求的姑娘。
说了这么多,我猜你被我套路了!
当今时代,人人都喜欢玩一下大数据。这两年民谣很火,有人便用大数据分析了民谣歌手的 42 万字的歌词,来搞清民谣的套路。
最后得出结论,民谣歌手的人物设定是这样的:一个热爱南方的北方小伙子,在成都,昆明,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流浪。
他时不时觉得世界很操蛋,但依然憧憬着明天。
他没有女朋友,但有几个纠缠不清的前女友,春天他感到快乐,冬天他感到孤独。他反复唱着南方的姑娘啊,北方的女王…
♫ 02
歌词中出现得最多的大约是“姑娘”。听了越来越多的民谣,有人开始祈求放过“姑娘”。
认为这个词语被用得太过频繁,导致民谣越听越觉得平淡,早已没有最初的那种感动。
所以我们就不再唱“姑娘”了吗?当然不是。
“姑娘”是一个很微妙的词语,理解得通俗一点可以是“女孩”,或者是当前很流行的称呼“小姐姐”。
这个词语没有“女人”的成熟和独立,但足以表达年少时对爱情的渴望。
以“姑娘”代表的性别来看,这个意象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对这个词语也用得比较频繁。
诗经《蒹葭》中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是指的那个人,但“伊人”一般指女性,不就是一位姑娘吗?
汉乐府《陌上桑》中有“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的诗句,描绘的是一位很漂亮的姑娘。
整首诗篇幅较长,使用了一系列形容词来写秦罗敷的美丽,把一群人迷得晕头转向…这些其实与民谣里表达的对姑娘、爱情的追求有异曲同工之妙。
♫ 03
有人称民谣歌词是对古代诗词的一种复兴,因为相对而言,民谣的歌词比其他音乐类型的歌词更具有诗性,显得比较唯美。
从这一点来说,民谣与诗歌具有相通之处。民谣选择了诗歌里常用的“姑娘”这一意象来反复吟唱,大约也算是一种文化传承吧。
而民谣老唱“姑娘”,也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情趣。恋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青涩时期的初恋往往显得弥足珍贵。
谁没有年轻过呢?而谁又没有渴望过爱情呢?“姑娘”一词,一半是青涩,一半是成熟,是在追求爱情时最美好的选择。
无论是民谣歌手还是普通人,都需要做事情以维持生计。
但是周而复始的工作容易让人枯燥、麻木,所以需要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来调剂生活。
♫ 04
而民谣歌手大多曾经流浪过远方,所以对爱情更为向往,也多了一些感性的柔软,所以他们偏爱着“姑娘”。
这种感性的柔软也往往更能触动人的内心,所以他们反复吟唱。
更何况,当前最为流行的音乐不也是反复唱着情情爱爱吗?这本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民谣虽然小众,但并不是片面追求特立独行。
当然,民谣也有表述亲情的,比如赵照的《在冬天和奶奶一起晒太阳》、许飞的《父亲写的散文诗》以及赵雷的《妈妈》,还有宋冬野的《安和桥》。
但一般而言,中国人对亲情的表达都较为含蓄深沉,且亲情不像爱情那样轰轰烈烈、是与世界上另一个不同的生命体之间的碰撞。
民谣也有表现社会变化、风云变迁的。
万晓利的歌则有这样的特征,虽然他的态度里没有激愤和批判,只是讲述平常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但在艺术上,真实的描述,往往比高姿态的批判更有力量。不过,这一类的主题往往比较敏感,驾驭起来难度很大。
所以还是唱唱小情小爱吧,总有一天会找到那个梦寐以求的姑娘。
说了这么多,我猜你被我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