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查看话题 >辞职旅行第一站西藏:拉萨 | 海拔3658米,差点窒息的朝圣之旅
我,从小生活在海拔不足百米的珠三角,冲动之下,辞职买机票一下子飞到3658米的拉萨。

也管不了高反了,最坏不就是再坐飞机走人嘛。

一些有用的信息
■选择飞机进藏,最好抢到靠窗的位置,进藏坐左边,出藏坐右边,一定不会错过壮观的雪山。
■在拉萨,打车比滴滴便宜。
■进藏前三天千万不能洗澡,即使没有出现高反也不能洗。
■布宫门票实行预约制,参观前一天去东门售票窗预约第二天的参观时间,第二天进入布宫无名碑处才买票。注意:七日内只能预约一次,如果没能按时参观,只能七日后重新预约。
■拉萨安保很严,景点进出要安检,百米以内必定有持枪站岗的武警,可以放心耍。
初见拉萨,没有高原红
印象中藏族人应该是很有西域风情,脸蛋红彤彤的,可是在拉萨一个都没有见到!
藏族女孩的脸上白白净净,街上化妆品护肤品到处都有,高原红变少了,穿着也和我们一样,拉萨的快速发展汉化了藏族人的生活习惯。
但有些习惯是改变不了的,比如信仰。

八廊街-充满诵经声的公交车
八廊街周长约1000多米,是藏民心中的圣路,大昭寺就在街上。

基本上来转经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在西藏,工作到四五十岁就可以退休了,像很多城里的老人一样,每天来八廊街走上一圈,坐在长椅上聊聊天念念经,大概就是他们的一天。

来这里正是藏民生活的好地方。

还能体验一下藏辫,藏族大妈会主动上前问你要不要扎藏辫,我看别人弄得挺好看的也就试试,谁知道大妈把我拉到一条小巷子里,还要看有没有城管来查。

在大昭寺广场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除了游客,藏民,还能看见一群特别的人。

他们长则历经数十年,短则十天半月,风餐露宿,匍匐诵经于沙石冰雪之上,直至拉萨朝佛的跪长头的朝圣者。
很多藏族人把身上的零钱施舍给他们,以表示对磕长头者的敬意。

说来好笑,我第一次坐公交车时惊呆了,车上全都是藏民,转着念珠在念七字真言,整辆车都是诵经声,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移动的佛堂。

八廊街上,从大昭寺左边转到右边,转经的人络绎不绝,就像大昭寺门前叩拜的人,周而复始。

我甚至相信,藏族人不管白天黑夜还是吃饭睡觉,心中都有佛。

布达拉宫-四品官员蹲的坑
大昭寺右边的山上是布达拉宫,依山垒砌气势恢宏,它是西藏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虽然门票贵了点,单作为地标,不去良心会痛!

在观景台做好防晒,太阳很大,拍照还要排队。

随便摸一摸都是金子
布达拉宫收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就连门上一个把手都是纯金镀造。

布宫在藏族人心中至高无上,所以他们会把黄金和珍宝献给佛,献给布达拉宫。

谁住进布达拉宫,就是雪域最多金的豪。

很喜欢这里建筑的配色,很有生命力。

去地位崇高的厕所蹲一坑
布达拉宫还有一个“小众"的景点,就是这个海拔最高的厕所。

据说以前只有高僧、贵族以及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进入布达拉宫,这个厕所也只有他们能上,气质就是不一样。

不好意思站在厕所门前拍,那就站在对面的红墙拍吧。

布达拉宫晚上亮得发光
每天夜幕降临,几十盏灯同时亮起,把布达拉宫照得和白天一样,这座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与现代文化交融中,显得更加神秘。

围着布达拉宫转经的人非常多,他们成群结队的人一手摇着各式各样的经筒、一手持着念珠,口诵佛号,围着布宫缓缓而行。

1853个转经筒,转一圈一个小时,我才转几个手就开始发酸,藏族人还不厌其烦的每天来转,信仰的力量果然无穷大。

转经一圈,也就围着布达拉宫转了一圈。

参观布达拉宫真的很累,进去之前还要爬一段斜坡,在空气稀薄的高原真的很吃力,几十米就像走了几公里一样。

像我到拉萨的第三天,高反都没适应就去爬布宫,下来之后缺氧直接去医院了。
拉萨市是我旅途开始第一站,计划一个月,我会在旅途和你分享一切,欢迎添加公众号迷失假期(trip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