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陈列调整
问题1:凌乱,显得廉价感。
就如之前所说,因为商品较小,而且鞋子又是组合商品,所以在陈列时,就很容易出现店主为了展示商品数量丰富,突出商品气势感,就盲目的将大量的商品堆积到一起。(就如下图一样)

其实,这样的陈列方式是非常错误的,你有没有想过这场景特别像是某10元店,拿着高音喇叭喊着“样样10元,特价促销!”的场景?
为何,我们总要强调要有商品空间,也就是这个原因,想想我们去看展览时,看到那些珍品单独的放在玻璃框里,是不是就觉得十分珍贵?当我们把一堆珍品放在一起,那也会黯淡无光。
商品也是同理,大量的商品堆积到一起,就容易让顾客产生浓浓的廉价感,从而产生对商品价值的错误判断。而且,如果商品堆积的过分拥挤,还很容易让顾客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觉得商品可能随时都会从货架上掉落下来,这种感觉的产生,会加剧顾客离店的心情。
那么正确的陈列方式是如何呢?其实,在谈问题时,就已经解决了,就是在增加你的商品空间!




问题2、没有重点展示
很多鞋店在除了商品数量过多外,还存在另一个普遍的毛病就是没有商品的重点展示。大多数的鞋店都只是在将鞋子摆上货架,而不是在陈列。

▲看到这橱窗,就是将大量的鞋子摆进了橱窗,顾客看到的都是非常零散的点,没有一个可以集中的视觉点,这时顾客很容易就会陷入决策瘫痪,而放弃够买。
大量的商品展示最怕的就是没有重点销售展示与引导,因为大量的商品让顾客选择太多,会使顾客进入漫长的思考中,人是很怕麻烦的动物,如果让顾客陷入思考了,顾客就很容易逃避选择,而导致放弃购买。
如何避免呢?
1、加入人模台,让点变成面,更好的引导顾客的视觉。
可以适当在店铺里增加一到两个人模台,将利润高或主推的鞋款放置到此,再配合一些氛围道具,来组一组PP点,来引导顾客视觉。



2、增加色彩
增加色彩,也可以很好的起到避免决策瘫痪的效果,这一陈列方式,我们经常可以在潮牌店里看到。


3、易拿易取
最后这第3点,应该是所有的店铺都可以通用的,在我们店铺中展示出的商品都是希望能更多的与顾客接触,让顾客去体验、试穿。因为顾客越多的去接触商品,就代表着他愈发的喜欢此商品,在他不断的接触过程中,也是一个在给商品不断打分的过程,他接触商品时间越多,我们的成交机会也就越大。
所以,我们要遵循着“易拿易取 ”的陈列原理,商品摆放方便顾客拿取,商品之间不会相互遮挡,商品陈列不要追求陈列技巧,而弄的花枝招展的,让顾客不忍心破坏,而减少了接触商品的机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