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故乡还回得去吗
查看话题 >是该回家,还是闯荡?

前几天跟故人聊天,他说他想辞职回国创业,多陪陪父母,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迷茫。他说他过上了大多数人想要的生活,考上了好大学,然后毕业出国,在国企有个好工作,陪父母的时间却很少,想到以后能与父母相聚的次数,想想就害怕。
他还说他后悔上大学了,应该早早出来,多陪陪父母。我说不上大学你更后悔,多陪父母是对的,但是上大学是绝对没错的。他说他把国内的工资卡都留给了父母,让他们随便花,不要省着,自己在国外有工资卡,花的却很少。
在我记忆里,他应该是一个很坚毅果敢的男子,没想到他内心却有这般情深孝顺恋家。
无独有偶,也认识一个跟他情况差不多的人。他在南方工作,也是常年出国在外,在国内的机会都很少。他也是把工资全部给了他的母亲,他说话过程中一口一个妈,完全以原生家庭为重,吓的女孩子都不敢跟他更进一步交往。他说过几年,想办法调到离家乡最近的城市,在那里买房,离家里近一点。
当时心里还有些觉得他是个妈宝男,女孩子嫁给他以后肯定家庭矛盾很多。经过故友的事我突然觉得,他不是一个妈宝男,也许只是太想家了,太思念父母了,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只有给钱,希望他们过得更好。
还有一个人,他也是在国外,他在国外过得并不是那么好。只是因为他的家离国外近,往返只需要三个小时。他在国外生活,让人感到很有面子、脸上有光,父母脸上也有光、很为他自豪。他过得再苦也不愿意回来,他说他生是国外的人,死是国外的鬼。现在他应该过得不错,国外有补助,不甘心落后的人,总不会过得太差的。
我想起了这个人,便对故友说:你辞了工作,回家创业,万一你父母不同意呢?也许你在国外,有好工作,你父母会感到更骄傲自豪的,你钱给够了就是了。他说他父母不会这么想,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这么想,但他的父母绝对不会这么想。
我只能告诉他,请他自己权衡利弊,钱很重要,创业没那么简单。万一辞了工作,创业不成功可得不偿失,要跟自己的父母商量,看父母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希望的,如果能两全就是最好的。
我可以说说我的故事,其实从我成为写作者那一天起,我的亲人就不停的对我说,不要写自己的故事,不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太多。这样别人把我什么都看透了,把自己袒露在外对我没有任何好处,他们说我写的文章个人情感色彩太重,有编辑也这么说过。只是我一直找不到答案,也没有人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什么是个人情感色彩太重,我到觉得任何一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感情。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原文我忘记了。大意是:如果把与父母相聚的时间用次数来计算的话,想想我们还能见父母多少次?比如说我们一年回一次家,父母的年龄是50岁,就假设他们高寿,可以活到100岁,那我们见到父母的次数就是50次。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一年可以回两次家,那么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是100次。但是生命无常,也许还有意外发生,也许我们的父母没有那么高寿,那我们能见到父母的次数又是多少次呢?
看完了这篇文章,我当时就泪如滂沱,眼泪吧嗒吧嗒的一直流淌。我当即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回家,我要陪在父母身边,不求富贵,只求一家人能整整齐齐的在一起,时常能见到。在我身上不能出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事。
我就这样壮观而决绝的回家了,做着一份还算跟专业对口的工作,工资很低,也只能养活自己。我的日子过得特别省,我买水果一般只买三个,有些东西我看都不敢看。在家里我还得想着给父母亲人爷爷奶奶弟弟妹妹买点东西,给他们买的东西不多,也不值钱,但那却是我从牙缝里省出的钱。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直隶领导李先生看见了,李先生严厉的批评了我。他严肃的说道:你成天写什么写,写的又不好,又没有人看,又不能赚钱,写这些让人家笑话你。我心想唉……笑话我就笑话我吧,谁让我是穷人家的孩子呢?真该笑话我的事还在后面呢?
记得有一回国家放假三天,同事问我这三天干什么去。我说就待在单位里好了,他说你不回家或者出去玩吗?我说不回家,看着离家近,放假赌车,等车的时间回一趟家也要一天,然后在家里休息一天,又要上班了,所以还是不回去了。他问我不出去玩吗?我说我姐姐让我去他们家里玩,我姐姐人很好我也想去,可是去她家里的车费都比我三天吃饭的钱都还要多。去姐姐家应该给他们买点东西吧,不买东西的话姐姐到不会有什么,只是自己不好意思,所以还是不去了吧。同事笑着说:没看出来啊,你在算这个帐。我不好意思的淡淡的笑了笑,是啊,我是在算这个帐。
人穷到什么程度了才算这个帐,去看个亲人,在算要花多少钱?多少车费,值不值的,这些事那些有钱人是不会明白,也不会理解的。他们只会觉得你小气,不会体会到你的难处和苦衷。
后来一次父亲病重,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父亲为了省钱提前出院了,到现在都有后遗症。在老家的很多事,很多经历,很多痛苦,我都是欲哭无泪。
我在老家工作,我发现每个人都比我有钱,比我家庭条件好。那个时候我穿的衣服平均是50元/件,我认识的人他们穿的衣服平均是1000元/件。我其实不是一个自卑的人,可是当我们站在一起的时候,我衣服的那种劣质粗糙,他们衣服的那种光泽、质感一眼就看出来大不同。我一直喜欢邢岫烟这个女子,不卑不亢,沉稳大气。我当时真的是不自卑的,我行的正,走的直,我干干净净,我腰杆挺的直。
可是后来发生了很多事,让我改变了我对金钱的看法和认知。一件一件的说,我当时有一个男同事,我能看出他不是一个有钱人,但他特别能装,而且特别喜欢打击我。有人说:“世界上有三种东西无法隐瞒的,第一是咳嗽、第二是贫穷、第三是爱,你越是想掩盖,越是欲盖弥彰。”我从来没想过隐藏我的贫穷,只是我很少跟人聊起我的家事。我也从来没有带过任何人去我家,因为我家穷,我家的房子不好。
看过我以前写的《往事不堪回首》都知道里面提到“酒文化”,那个打击我不懂酒,没喝过好酒的人就是他。除了这件事,他打击我的事还很多,我一直在选择性忘记那些不好的事,只是有些事忘记了,有些话忘记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他的人品,他对我的态度和伤害。
那个同事长相一般,我也算是外貌协会主义者,我不认为他是帅哥。但他自己认为他是帅哥,特别能装帅。故意压低声音说话,就是为了表现他男性声音的磁性,走路带风装酷,诱惑不经世事的小女孩。还妄想勾引领导夫人,能下得了手就是拉人家手摸摸,有的领导夫人有些架子,他就特别爱表现。有时候领导夫人在场,说话间他假装无意中含情脉脉的望着领导夫人说:是吧,XX。领导夫人淡淡一笑说什么?他就开始表演了,用手捶了一下脑袋,歪着头沉思的说道:唉,我这是咋了,怎么说话无意中就叫了你的名字呢?那天我喝酒喝多了失眠,无意中就拨了你的电话,唉,这是咋了哈,说着又自己笑了起来,表面上像不经意的真情流露,其实却是一场有准备的预谋。领导夫人,大哥的女人自然不是一般人,那智商情商自然不是一般的高,连我这个傻白甜都能看出的事,领导夫人自然能看出,就哈哈的打圆场过去了。
还有一位老同志,我一直认为老人是慈善的,可那位老同志身上没有一点慈善的感觉。读了《水浒传》我更是悟出一个道理,盛狠的是青年人,像武松一点。阴毒的是老年人,像王婆一样。都说人至将死,其言也善,其实科学事实证明,人至将死是最恶毒的时候。那个老年人也喜欢打击我,我不明白怎么他们都喜欢打击我这样的穷人,穷山恶水出刁民,我真不知道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或是怎么样的穷山恶水。
那位老同志电脑坏了,让别人修别人没修好,就请我去修。我好心好意给他修了电脑,他的电脑主要用来跟在省会的女儿视频,我修好电脑要测试画面、声音。就点开了她女儿的视频,我坐在电脑前的椅子上,老同志坐在后面的床上。视频开通了,老人对女儿说,电脑一直修不好,今天被我修好了。她的女儿在视频里一脸高傲的样子说道:你是怎么搞的,把电脑弄坏了,麻烦人家来修,真是的,说着还白了他爹几眼,也许是我敏感多疑,我总感觉是在白我。我也在视频里,她女儿对我是无视的,那种高傲的表情,我读出了四个字:有钱、任性!电脑修好了,我就打了招呼道别走了。
她女儿女婿是公务员,据说在我们那个省会有四套房子,有一套是省政府里面内部人才能买到的。三套房子都在省会,都是自己买的,我真不知道公务员啥时候工资这么高了,共产党啥时候这么腐败了,我们小老百姓一个平方米都买不起,他们却有三套房子,还要省政府里面的内部人才能买。
老人吹嘘女儿到了别人都看不过去了,有一回另一个老同志说:你知道他儿子是干什么的吧,他儿子是造原子弹的。这是一句玩笑话,我看更像一句讽刺的话。
他们打击我,排挤我,问我怎么不去外地,在老家待着有什么用?拿一点工资不够他们半个月的生活费,老家是他们老年人待的地方,他们不追求工资,工作就是玩儿呢。我说我想陪在父母身边,可能没什么钱,但能陪在父母身边就够了。他说了一些话,我记得很清,他说你父母现在应该还年轻吧,我这么大年纪了也没让孩子陪在身边,年轻人就是要去外面打拼的,在老家跟我们老年人待在一起算什么。他说我应该去外面打拼,等父母真正老了再回来,我还是不想去外面,但是我真的累了,受不了那种环境,我辞职去了省会,离家远了一点,但还是近的。
我在省会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工资还不如在老家的小城市。我失眠了一夜,我有朋友亲戚在南方,凌晨时我决定动身南下。在南方刚开始的日子是苦的,真的很苦,别人也帮不了你什么,都想躲着你,或者欺骗敷衍你。
上班时间很长,早上9点到晚上10点,经常加班开会。一开开到12点,我的休息时间很少。有时候一天下来,洗完澡就凌晨2点了,然后睡觉躺下就睡着了,早上8:30闹钟一响,我就使劲猛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来,然后闭眼穿衣,洗漱上班。那一年我瘦的很历害,偏瘦的体型一直维持到现在,别人都以为我在控制饮食减肥,其实我真想胖一点,我喜欢微胖的体型,我为了增肥还喝蛋白粉。
后来可能是老天看不下去了,可怜我吧,我意外的做出了一些成绩。挣了一些钱,钱不多,但我已经很知足了,我是个穷人家出身的孩子,我更应该学会知足惜福。刚开始我也很想回老家,天天夜里失眠,就想着家里,想着爸爸妈妈妹妹们。也想着亲人朋友们,我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多美好啊,想着想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又笑了,像个疯子一样。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我也试着回过家。我却发现那里不属于我了,那里是我回不去的故乡,我只能待在远方,我更应该把远方当成故乡,把故乡当成远方。有些事是说不出口,也写不出来的,只能自己一个独自承受,在深夜里慢慢消化,我不会回故乡,我没有故乡。我是北方人,等我有钱了,我就把房子买到北回归线上,阳光直射天井的地标线上,以此纪念我的故乡,我想归北的,但是我回不去。
听着刀郎的歌曲《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今日去愿为春来归,盼归莫把心揉碎,莫把心揉碎且等春来归。燕子南飞,尚且盼望着春来归,何况我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呢?
但是我却是回不去的,故乡不属于我,借用三国的话说。我的故乡只属于那些本土士族土豪劣绅的,他们才是属于故乡的,那里是他们的地盘。他们树大根深,枝叶茂盛,有人庇护,有关系网,有资源。我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没有,我回去什么也干不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回去了又要过以前的穷日子了,我的存款还没有达到在老家可以过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不想再过以前的日子,不想再回到从前。我害怕,所以我不想回去。
现在我家有了新房子,家里有电脑手机视频,见到父母都很方便,随时聊天,也随时可以看见他们。我的父母也不希望我们回去,他们说我们年轻就是要创造,要创出一片天下,以事业为重,不要管他们。他们没有七老八十,不需要我们照顾,生个小病,自己去医院也方便,住一起生活习惯不同,反而会烦。
写到这里,基本写完了,我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为了回复故人的迷茫,希望对他有帮助。正收笔又想起了三个人,他们都在国外,我简单的写下他们的故事,希望看我文章的人能收获一点什么。甲是我国一本985、211高校毕业的,如果在本国肯定是国家重用的人才,有高薪好待遇,他在国外,只是个普通的司机。但是他的父母很骄傲,对外人就说儿子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在国外工作定居了。孙子、孙女都是外国人,是外国户口,他们去国外玩了很长时间,国外什么都好。
乙的情况差不多,在中国可以轻松的工作,坐办公室,平时指点一下就可以了。乙在国外还要自己干活,他们在国外有别墅、有草坪,有花园。他们每年可以回国一次,亲人朋友都很热情的欢迎,他们感觉脸上有光,很自豪,他们也不会回国。
丙的情况挺有意思的,他们在国外一年领国家的牛奶、大米、面粉及其它的日用品,他们一个月领的东西都吃不完、用不完。他们喜欢这样的生活,自然不会回国,我们国家没有这么好的福利。
我是为了故人写的这篇文章,但是我对他没有什么建议;自己的事自己做决定,别人给不了你什么建议。既然是想回家,想多陪陪父母,首先就要问问父母真实的意愿,万一像我父母一样呢,不希望我们回家,也不想跟我住一起,他们生活会自理。他们吃什么要自己做,跟我们也吃不到一起去,我们住一起,我父亲还经常训斥我。我睡懒觉他训斥我,我吃饭少他训斥我,我不运动不出门他训斥我。我带他去尝尝国外的饭菜,他说我是中国人就要吃中国菜,还说我浪费钱,学的洋玩意儿。还说有些人去吃外国菜,就是装的没见过去见广,反正他天天就要训斥我。他看不惯我,我也看不惯他,我经常跟他争,当然是争着玩的,也争的开心。他喜欢我妈,他要跟我妈在一起,他说少为夫妻老为伴,老了就要两个人在一起,不想跟儿女在一起,过日子的是两个人。
我们国家是家庭矛盾最多的国家,有很多公公婆婆跟儿媳妇闹的不可开交,跟仇人一样,没有界线感。你在外面说我的不是,我在外面说你的不是。某些外国是不存在这种问题的,因为他们两代人不会住一起,我到觉得这种生活习惯挺好的。
龙应台的《目送》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也很羡慕那些一辈子都在父母身边不曾远离过的人,我写《不远不近是距离》中的那一家人,我就很羡慕他们的生活。但我不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使命,我们命运不同,出身不同,选择不同。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生活,谁也不必羡慕谁?
认识一个公务员,她一直在老家,家里为她铺好了路,一步一步高升。日子过得美满幸福,但她打电话跟我说,她很羡慕我,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出来闯荡。我笑她生在福中不知福,我最大的梦想是回老家,有份她那种安稳的工作。她说那我们彼此羡慕吧,是啊,让我们彼此羡慕吧。
一个人身在远方,就不要老是整天想着故乡。这种想法,只会出现一种情况,你回不了故乡,你也不能真正融入远方,在远方立足。你的精力都用来思念故乡了,大城市的便利你一点都没享受到。
想回故乡的人,一定要想清楚,回了故乡还能过上这种日子吗?还能挣到同样的薪水吗?为了父母就要清楚的了解到,父母到底需要希望的是什么?我想英明的父母也不会为了和子女相伴,而断送了他们的前程,以后天天住一起了,真的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吗?所有的问题都要想清楚了,再做决定。有些父母爱钱,有些父母爱名,有些父母爱热闹。天下的父母都千差万别,他们需要的也自然不一样。
以前认识一个人,他在南方买房了,他也想我们在南方买房,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他说我们都想回老家,觉得老家有熟人、有亲人,大家都熟悉,做什么都方便,有安全感。在外面人生地不熟,谁也不认识,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可是你真正想过没有,就算你回老家了,当你出事了?你缺钱了?谁能真正帮到你?一个人都没有,到底还是要靠自己,要安全感,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不一定回了老家就有了安全感,在外地就没安全感。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心想回老家,虽然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并没有打动我,现在想想,我其实挺后悔的,我早听进了这话买了房子,现在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窝了,这两年房价上涨,没有窝也赚钱了,这是命运还是决策问题?
其实回家也好,在外闯荡也好,主要还是要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就拿我本人来说,老家一点都不方便,出门还要带钱,还要挎包,我在外地出门带一只手机就解决一切事情。父母病重,为了省钱早早的出院,去看个亲戚要算车费要花多少钱?虽然在老家工作,但也是几个月才回家一次,而且帮不了家里什么忙,我吃不了生活上的苦,又不会做饭,我干不了什么事。我想表达一下孝心,辛辛苦苦做一桌子饭菜,却没人吃,家里遇到事的时候我只能干哭。现在呢?家里的小事,手机电脑出问题了,我能远程控制解决,家里的电器坏了,我就打电话让工作人员去修,他们不修我就在网上投诉他们,我家里人是不会做这些事的。父母过生日,我早早的就在网上订了蛋糕菜品,他们吃的很高兴。我觉得这样很好,起码对我来说,是好事,我如果在老家,没有好工作,没有钱,做什么都不方便。我想表达孝心,自己炒菜,炒的累死,却没人吃。
我这回是真写完了,写的太长了,都快7000字了。我只希望我的故人也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是到底回家创业还是在国外生活,跟父母商量,做出一个双赢的选择!
醉卧美人膝,醒掌杀场权是一种凛然大气的豪杰,老婆孩子热炕头,夫复何求也是一种平凡的幸福。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种荡气回肠的大丈夫追求,小轩窗正梳妆也是一种儿女情长温馨的小日子。我们的选择就是,你想过什么样的日子,便做出什么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