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偷奶爸3》其实是一场80年代的复古盛宴!
《神偷奶爸3》(Despicable Me 3)最近正在电影院热映。小黄人这个形象在经过两部电影后在国内有了很深的基础。就说在城市里遍布各地的“小黄车”,OFO共享单车,都加入了小黄人的元素——通过不断地骑“小黄车”就有机会集齐5种卡片,换取红包。这让我每天上班骑车更有选择它的动力。
而在这个周末,我在电影院看完《神偷奶爸3》之后,发现因为片中的反派角色,巴瑟萨·布莱德(Balthazar Bratt),为这部影片增加了许多80年代的复古元素。因为他是一位在80年代的童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本身也长大了,失去了原先红火时的模样。沉迷于自己过去的布莱德,为了想让人们还一如既往的记得他,喜欢他,所以他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坏事之旅…。

片子的剧情,说实话我并不太在意,让我还能想起这部电影的地方,还是布莱德身上带着的80年代的美国复古元素,开篇一首迈克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BAD》,让观众整个都回到了80年代。这让喜欢怀旧元素的我增添了一分对这部影片的好感,今天我就来做做这部影片给影迷们出的“复古题”,来找找《神偷奶爸3》这部电影到底都致敬了哪些80年代的复古元素?
注:为了描述电影的画面,会有一定的电影情节描写,轻微剧透,大家看之前请斟酌!
1.Berlin-《Take my Breath Away》& Michael Jackson-《BAD》

首先就是在上文中提到的,布莱德电影中第一次行动时,想播放一首嗨曲,边听歌边干活,但旁边机器人首先放入录像带播的是Berlin的《Take my Breath Away》,播了几秒钟之后怒被布莱德换成了Michael Jackson的《BAD》,并展开行动。

《Take my Breath Away》(中文名:令我屏息)是在1986年美国新浪潮(New wave)乐队Berlin演唱的歌曲。这首曲子老影迷们一定不陌生,因为它是电影《壮志凌云》1986版的插曲,这首歌在当时也获得了1986年的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最佳歌曲,也是诸多“经典情歌精选”歌单中的常客。

一首情歌自然不是坏小子布莱德的菜,立马把磁带取出,翻页,换成了Michael Jackson的《BAD》。这首曲子想必没有人不知道了吧,这是流行天王Michael Jackson在1987年发售的第七张专辑,《BAD》的主打歌曲。这张专辑经典到了什么程度?首先,它是全球25个国家的唱片销售冠军,是美国公告牌(Billboard)200强专辑中,第一张拥有最多冠军单曲的专辑。(一张专辑一共有5个单曲)。

这首歌最初是由Michael Jackson和Prince一同演唱,也是Jackson按照自己的审美和想法自行创作词曲。起初这张专辑,Jackson一共撰写了60首单曲,并为专辑里录了30首,在录音的时候,为了个人需要,洛杉矶的西湖录音室(Westlake Recording Studios)还为他搭建了一个木制舞台,能让他边跳舞边录音,找到演出时的感觉。
2.Phil Collins-《Sussudio》

而就在布莱德刚获得了钻石的时候,主人公格鲁(Gru)作为“反恶人联盟”中的成员进行行动,来到飞船上与布莱德决斗,争夺布莱德手中的钻石。布莱德在这里与格鲁有一场打斗,一句“Dance Fight”,响起了跳舞用的BGM,这首歌是Phil Collins的《Sussudio》。

《Sussudio》是Phil Collins(中文译名 菲尔·科林斯)在1985年发行的单曲。收录于他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No Jacket Required》,并且这首曲子也被当时MTV电视台在同年五月频繁轮播,成为美国人民当时脍炙人口的歌曲。创作这首曲子的灵感,来自于Phil Collins多次聆听Prince的《1999》,歌名其实是反映歌曲中鼓号乐器的声音感觉。
3.Van Halen-《Jump》

在争斗的过程中,布莱德用身上的键盘吉他(Keytar)弹奏出波形,险些将格鲁吹飞。在这里,伴随着波形弹出的,是Van halen的《Jump》。

这首歌,是美国摇滚乐队Van Halen在1983年录制,在1984年收录于专辑《1984》中并发行的歌曲。这是Van Halen乐队最为成功的代表作之一,并成为了美国公告牌中100强中的曲目。

另外,音乐游戏《吉他英雄》(《Guitar Hero》)系列还推出过Van Halen的同名资料片《Guitar Hero: Van Halen 》,在2009年12月22日发售。《JUMP》这首代表作自然也收录于其中。
4.a-ha-《Take On Me》

第二段,布莱德通过伪装偷取钻石,打开自己的装备逃走的时候,前先按了一下播放按钮,此时他放的是《Take On Me》。这首歌是挪威最红的流行乐队a-ha在1985年发行的歌曲,收录于专辑《Hunting High and Low》当中。这首歌是当年全美冠军单曲,它的MV非常有特色,一半是铅笔的素描动画,一半是真人演出。凭借如此特别的MV引起了MTV电视台的高度关注,经过大力放送后获得了美国在内九个排行榜冠军,a-ha乐队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流行乐团。

5.Olivia Newton-John -《Physical》

布莱德在自己家中拿着健身球做健美操,跟着电视中的女健身教练一起做动作,此时电视中播放的健身歌曲,是Olivia Newton John的《Physical》。这首歌是一首“健身名曲”,发行于1981年同名专辑《Physical》,此时,这已经是她的第12张专辑了。Olivia Newton-John,中文名奥莉维亚·纽顿-约翰,是一个生于英国,但红火于澳大利亚的歌手。并且凭借这首《Physical》,连续获得10周流行榜冠军。歌曲的MV,Olivia Newton-John身穿紧身衣,像是扮演一名健身教练,试图帮几个超重的男人减肥的故事,几个肥胖男人通过自身努力迅速变成了满身肌肉的健美人儿。MV中不乏有几个性感的镜头,比如Olivia Newton-John穿着紧身衣的形象,淋浴的场景,都让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她扮演的健身教练,也使这首曲子变成了很多健美操视频的御用曲。

6.Nena-《99RedBalloons》

影片进入到后半程的时候,格鲁与孪生兄弟德鲁(Dru)潜入布莱德房间偷取钻石的时候,德鲁不小心踩了一下地上的装置按钮,触发了闹钟的铃声,这个铃声就是Nena的《99RedBalloons》。

Nena是一支德国老牌乐队,主唱的名字就叫Nena。而这首《99RedBalloons》是收录在他们1983年专辑《self-titled album》的歌曲。既然是德国乐队,这首曲子本身也有自己的德语版本,名为《99 Luftballons》。Nena这个乐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德国非常红火,而这首歌让其在当时的80年代显得格外另类: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却讲述了冷战所带来的影响。冷战期间,美国人坐在电视机前逍遥自在的看电视,德国人(尤其西德)还居住在那些带着战争痕迹的旧建筑内,在边界加强守卫。如此突出,另类的歌曲,让Nena在美国一举成名,当时占据全世界主要流行榜,包括著名的美国音乐排行榜Billbord第一的位置。德语版本歌词更为犀利,而经过重新填词的英语版本,要婉转许多。
7.Madonna-《Into The Groove》

影片发展至最后,格鲁和布莱德进行最后的决战,此时再一次响起音乐,开始一阵尬舞式的打斗,场面虽然很尴尬,但这首曲子还是很有来头的,就是流行女王Madonna(中文名称:麦当娜)的《Into The Groove》!

这首歌是收录于麦当娜的第二张录音室专辑《Like a Virgin》(这张专辑非常经典)的第四首歌曲,发行于1984年。同时,这首歌也是电影《神秘约会》(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的主题曲,这个电影的主角,就是麦当娜本人。
这里还想再说一下《Like a Virgin》(中文译名:宛如处女)这张专辑,作为麦当娜的成名专辑,这张专辑收录了大量如今各位耳熟能详的歌。比如《Material Girl》(物质女孩),《Like a Virgin》(宛如处女),这些曲子获得大量奖项,使它们成为了人们一提到麦当娜就能想起这些曲子的代表作。

可能现在大家觉得处女一词并不新鲜,但在当时1984年,即便是文化先进的美国,“Virgin”依然是一个禁忌词汇,在当时首届MTV颁奖典礼上,麦当娜选用这首曲子在台上演出,公司的经纪人建议她选用别的曲子,保险一些。但她依然不顾周边声浪,仍然执意上台演唱了这首歌。不仅如此,她穿了一身白色婚纱,还在舞台上做出了极具性暗示的动作,唱到一半时摘掉头纱,躺在舞台上翻滚,性感至极!如此大胆的举动,让台下观众瞠目结舌,也让她成为了当时饱受争议的话题,把当时刚刚有点名气的麦当娜推向了人气的顶点。
不仅是布莱德在片中自带的BGM充满了80S的元素,他自己本身就是那个年代的明星。身上的穿着、装扮,也都是那个年代的味道,下面从头到脚的带大伙看看其中的复古元素。
发型:摇滚范的Mullet发型

80年代的美国都流行烫发,而且男人一定要把头发弄“高”,然后往后“背”,影片中布莱德的发型也是如此,如今看这样的发型会觉得很“傻”,但充满着那个年代的气息。这个发型其实叫作Mullet,留这个头最有名的形象,莫过于威猛乐队(Wham!)合唱团的主唱,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

衣着:高垫肩夹克元素

作为一个80年代的童星,布莱德的夹克上有着高垫肩的元素设计,其实在当时很多美国明星都有穿过这样的服装。比如Michael Jackson在单曲《Thriller》的形象。
P.S:当然,前些日子我刚做完龙珠专题,你说图里贝吉塔这身,也是这个元素,我好像也无法反驳……

泡泡糖

泡泡糖作为布莱德的重要武器之一,自然也是那个年代作为流行的元素。泡泡糖的老祖宗,就是美国人发明的,早先在1928年,一家叫“Dubble Bubble”的公司就登记了泡泡糖的化学式专利。在这里,还得介绍一下安藤老师喜欢的“Bazooka-Joe”,这其中也是美国的老品牌,至今也已经有快80年的历史了,诞生于1938年的托普斯(Topps)公司,在二战结束后,为了进军儿童市场,将一种用红白蓝爱国色(美国国旗的三原色)蜡纸包裹的泡泡糖上市了,这便是元祖“Bazooka”泡泡糖。而之所以要介绍这个品牌的泡泡糖,是因为它还会附送一张美式连环画!为一个品牌附上了一个故事,感觉最近一家做关于游戏文化周边的品牌,也做了类似的事情。


键盘吉他

布莱德的另一大武器,就是手上的这把键盘吉他(Keytar),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乐器,这里列举两部美国80年代的动画,1986年的《银鹰侠队》(Silverhawks)和1985年至1988年的《杰姆和全息图》(Jem and the Holograms),这两部其中都有乐队元素,其中就有使用Keytar的成员,比如在《银鹰侠队》中的魔音女“Melodia”,她的Keytar也和布莱德一样,在前部可以发送光束。在《杰姆和全息图》中的角色Kimber,简直就是一个充满了80S元素的形象。


另外,我非常喜欢的《轻音少女》(K-ON)中的琴吹䌷,在乐队中担当键盘手的她,也在一些演出场合用到了Keytar哦!。

彩色魔方

在争夺钻石的场景中,还出现了魔方炸弹这一个武器。彩色魔方在美国80年代也是非常流行的玩具。魔方(Rubik's Cube)其实是一位匈牙利建筑、雕塑家鲁比克·艾尔诺(Rubik Ernő)发明的机械玩具,申请专利后授权给了美国玩具厂商Ideal Toys,并在1980年开始售卖,在今后的几年里,开始流行于全世界,由维基记载,光是在1980年到1982年这两年里,就贩卖出了近200万个魔方,而到了1980年代中期,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都在玩魔方,可见魔方在80年代的流行程度,绝对是代表那个时代的玩具之一。
拉丁健美操——80年代美国有氧健身热

健美操运动其实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英文原名“Aerobics”,意为“有氧运动”、“健身健美操”。美国是对健美操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其中标志性人物,就是美国影星简方达(Jane Fonda),撰写了《简•方达健美术》(Jane Fonda’s Workout Book),引起了全球性的轰动,(维基上更是写出是她发明了健美操,其实不是,但可见她对于这项运动的地位)

在80年代初期,正是这项运动做火热的年代。健美操俱乐部在当时成为了流行的场所,下面这段“1988年水晶之光全美健美操冠军赛”(1988Crystal Light NationalAerobic Championship.)开幕式,更是流传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就连在导演的月常节目中,都使用过这段在今天看来有些“魔性”的舞蹈,但却是80年代最火热的一项运动。

霓虹文化

在布莱德红火的时候,他的电视广告有非常显眼的霓虹元素,这也是当时80年代最为流行的颜色。甚至是一看到霓虹的元素,就能让人直接想到80s,这里不提是绝对说不过去的。而如今一些追求80年代复古的感觉,一些游戏也以霓虹为主题色,比如,Steam上的赛车游戏《飚速霓虹》(Neondrive),还有经典动作游戏的续作,《双截龙:霓虹》,关于这款游戏我们在双截龙专题里也提到过。


电影
在《神偷奶爸3》里,也同时致敬了许多关于电影相关的元素,其中有很多80年代的电影。甚至是对于影星哈里森福特情有独钟。比如,在电影进行到格鲁失业后回到了自己的小黄人基地,旁边的智囊博士被冻住了,这里是致敬1980年的电影《星球大战V:帝国反击战》(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里的,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扮演的韩·索罗(Han Solo)被冻住的桥段。


而影片继续往下进行的时候,小黄人在幻灯片上展示格鲁当年英勇的身姿,其中一个画面是格鲁化身为特工穿梭在各种红外线当中,此时他手里拿着的金色雕塑,同样是由哈里森福特在1987年饰演主角的动作电影《夺宝奇兵》中的宝物Golden Idol。


电影其他部分,比如巨大化机器人,是致敬了1958年老电影《50英尺的女人》(Attack of the 50 Foot Woman),格鲁与德鲁黑白双间谍身份致敬了老漫画《谍对谍》(Spy vs. Spy),小黄人误入剧场合唱的时候,演唱的那段是在致敬该公司上一部作品《欢乐好声音》(Sing)……还有很多,但都不是80年代的元素,在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网上搜一搜,很好找。
结语:看电影的另一种乐趣

挖掘电影中的彩蛋和复古元素,是看电影的另一大乐趣。就像我们的常规节目《不止是游戏》里所说的那样,如今一个游戏或者影视作品,早已不像是过去那样简单,它其中还隐藏着许多你可能被忽略的元素,比如如果你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都致敬了什么,你就无法获得电影中更深一层的乐趣。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我知道了这部电影原来还有这么多文化梗,顿时就让我对这部电影发生了改观,而不再认为是一部儿童向电影,这就是看电影的另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