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
1.朱重八出生贫苦家庭,少年给地主家放牛,寺庙当个和尚,后起义从军 跟着别人干,逐渐羽翼丰满称王称帝。早起朱元璋以 缓称王 高筑墙 广积粮为策。起义阶段最大的敌人是张士诚和陈友亮,张士诚气小,陈友亮志娇。所以选择先和陈友谅战再慢慢收拾张士诚。建国后朱元璋逐渐恢复了人民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对于反贪和清除异己,朱元璋心狠手辣,产生了四大奇案,每件案件都杀了数万牵扯人。明初的官员生活朝不保夕,因为穷人家出生的朱元璋天生不信任为官的。建国后数次远征北元 并且彻底消灭了元。高丽王朝亲明者叛变,朱元璋赐名朝鲜国 沿用至今。 2.朱元璋死后传位于孙子朱允文,并且留了很多儒生,朱允炆深受儒家思想熏陶 为人善良醇厚,身边的大臣大多是读书好得儒生 却不实干。即位后 中央为巩固权利开始削蕃,数位王被贬,知道威胁到燕王后,朱棣起步勤王造反。由于中央得力干将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朱棣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具能力的武将之一,生于战场死于战场。最终朱棣孤注一掷直攻南京,在里应外合下攻入京城。朱允炆众叛亲离,离奇失踪。朱棣的成功说明了当皇帝仅有善良是不够的,还需要权谋 野心和得力的干将。朱棣自登入帝位后成就非凡修书,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五次亲征内蒙古,纳越南为国土,开创了新的盛世。最终在最后一次亲征中病逝。 3朱棣之后 其儿子朱高趾继任,不到一年就去世,其孙子朱瞻基继承,由于皇帝日理万机,工作繁忙,为分担压力 限制内阁大臣权利逐渐扩张,朱瞻基培养身边最亲近的人太监参与。 政策由内阁官员提出意见,再由太监或者皇帝负责审批,对于有能力的皇帝自然不会放弃监管百官和太监的权力,但是对于没有能力的皇帝来说就会造成太监专权。这也开创了明朝两百年的太监弄权现象。朱瞻基在位时间不长 很快其儿子继位 由于年龄小 过度信任身边太监,遭身边太监张振迷惑,正巧北元内部再度统一 进攻明朝,太监为了实现自己的军事梦,带着二十万精英和皇帝出征,结果二十万全军覆没,皇帝被俘 朝廷大臣批量死亡。皇帝的弟弟临时主政,上下一片混乱,此时一代名臣于谦力挽狂澜。阻击蛮兵于北京城外,直至赶出国土。后皇帝归来被封为太上皇被弟弟囚禁于南宫,直达8年后皇帝病重,带有野心的投机者趁机带兵迎太上皇,朱祁镇复辟,从皇上到人质和囚犯再到皇上。新皇帝又进行了大清洗。凡是之前趁机欺负过他和身边的人都被杀了,这说明做人不能太绝了 要低调行事。不然总会有一报的。然而投机者们毕竟不是好人也不会有好下场,历史告诉我们君王要么过河拆桥要么就是投机者本身素质过差,鱼肉百姓 慢慢走向死亡。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太监曹某竟然准备造反自己当皇帝。可见宦官危害不小。之后的几代皇帝都平凡懦弱,朝廷经常动荡。 4.每个无能的皇帝都被宦官专政,朱厚照贪玩 不理朝政,太监刘瑾把持朝政也是做得很坏,大批有志官人被迫离职,但最终在文人们的隐忍和计谋之下 一步步的把大太监给斗下去了,内阁终于又迎来了正义的官员,抄家后 太监刘瑾家产富可敌国。朱厚照贪玩 自己跑到边关寻找外敌,正巧蒙古军来袭,在他的指挥下 居然还真把蒙古军击退了。之后江彬得势,江西蕃王造反 被王守仁击击败。同时期 唐伯虎才学名声在外,进京赴考,因陷入作弊案被终身禁考,名声扫地,世态炎凉 从此人生陷入低落 开始了风华雪月的下半生,终其孤老。其间被江西王爷拉拢造反,知道真相后 装疯逃离。
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世界上有一种人 唯恐天下不乱 作恶多端 损人不利己只为私心 这种人十恶不赦比如江彬,还有一种人 虽然世俗也犯过错,但关键时刻拎得清,懂得大义比如太监张永,帮助铲除刘公公和深明大义帮助王守仁,还有一些普通人,见风使舵,只看着自己的利益也不害人。但历史上最重要的还是忠义之人,具有很高的道德和学识修养 为人民考虑 还能智斗奸臣比如王守仁。也叫王阳明,他的心学广传人世。朱厚照死后其弟朱厚璁上任。嘉庆帝上任后处理得还是很不错,本人能力强 期间废除了与百官抗衡的太监,结束了太监乱权历史。其后在一次莫名的被谋杀过程中 险些丧生,睡觉被勒脖子,之后终身不上朝 但还管政。期间多位能人从无名小人到位高权重的首辅大臣,从智斗小人到最终被小人斗下,演绎了权力斗争过程中兴盛不衰的法则,那一幕永远存在,而我们不过是过客,一幅百年孤独的既视感。 5嘉庆年间 朝政由奸臣严嵩把持,徐阶也进入内阁,悟到了王阳明心法后,慢慢隐忍准备打倒严党 可惜一直都没有机会。在浙江一带 倭寇作乱数十年,期间胡宗宪总督和其军事徐文常,戚继光等为抗倭做了很大贡献,那时候日本处于战国时期,大批武士流离失所,加上中国沿海附近居民参加海盗还有其他欧洲国家海盗,数万人威胁着浙江一带百姓,但海盗中最多的还是中国人。其中最大的两个犯罪集团徐海和汪直,徐海集团被离间计最终覆灭,本来最后徐海已经被离间投降了还是被胡宗宪不道义的全部灭口了。汪直起源于商人 但是明代不通商。最后转行做海盗 手里有好几万人 势力最大,胡宗宪本来准备招安,不能轻杀 因为势力实在太大。结果后来汪直去杭州游玩被其他巡抚给捕了 最后不得不被斩杀。也就导致了后面数十年的倭寇战争。其中以戚继光最为有名。戚继光小时候身怀理想 为人正直正义.经历一番后领悟人生哲学,懂得为人正义 任然身负理想,但是却不过度理想化,懂得现实残酷,一边在官场想法立足 ,一边为心怀人民。一般才人的进步都分两种,一种是理想型,敢于直言,敢于冒死舍身取义。这种人这种行为都很伟大 值得敬佩。还有另一种稳健型,不会轻易冒进,表面看是畏缩 实质上隐忍,心中任怀有大义 只是不表现出来,只有等条件成熟 才一击而破,暗中主持正义 帮扶正义,这种才是更精致更实用的正义。徐阶的进步就是这样过度的。到最后才能扳倒严党一族,尽除奸恶。话说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才能打到贪官。徐阶就是这样做的。 6徐阶当内阁首辅很多年兢兢业业,功德圆满退休回家养老,恰巧运气不好遇见耿直的海瑞当巡抚管理该辖区,徐阶儿子有抢占他人资产的罪证,海瑞被刚当上内阁首辅的高供当枪使,把徐阶一家逼到了家破人亡。高供上位后过于跋扈,在当时换帝位过程中被张居正打到,从此张居正走上人生巅峰。张居正首辅期间也是兢兢业业,改革工作,心系人民 直到在岗位上病逝为止,由于改革期间得罪很多大臣 影响了他人的权利,逝后遭人清算 也是搞得家破人亡。但其在位的功绩是不可抹灭的。期间大量人才涌现 海瑞因骂嘉庆而出名 关入狱 直至嘉庆死了才复出,同时期还有李时珍吴承恩等知名人士。万历年间日本结束战国时代,统一以后侵略朝鲜,瞬间朝鲜差点灭国,直至明朝排精锐之师将其打败。其中最逗的某沈外交官混混的事,他私自答应日本领导的无耻条件,对内又什么也不说,等日本使者来的时候发现中国不认,为了保命又答应中国的强硬要求,回国后负责人怕出事 索性也忽悠瞒下来了 混一天算一天,直到明朝使者过来宣读圣旨日本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于是一干人等通通被处理,第二次战争又打响了。可见有些事是不能混的。 7 在第二次朝日战争中,明军海战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武器 比如早期版本的鱼雷 迫击炮 大炮等 多种多样,打得日军溃不成军。对于这次战争朝日都是举国之力,而且大加宣传。但是对于明朝只是一场小战役而已。待清朝统治之后 这些先进武器和技艺基本都失传了,采用了愚民政策后更是国民羸弱,所以清朝统治真的是毁了中国几百年啊。才导致近代百多年被西方国家欺负。万历年间党派争斗严重其中最出名的是东林党和浙党,政府三不管,政府官员少 效率低,但是民间的文化和经济却在蓬勃发展,因为没有人管,自由生长,此奠定了资本主义萌发的基础。北方 ,李成良各个击破打败了蒙古各族,也打散了女真各族,同时还培养了努尔哈赤一族,最终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威视中原。之后辽宁一带 基本落入努尔哈赤手中,明军大败。直到后边两军对峙于沈阳附近。不久万历. 死后儿子继位,但是执政才一个月就因为纵欲过度和医疗事件又死了。 8.辽东局势危机,由孙承宗去解决,他是老师起家 做到了皇帝的老师。深得中央信任,之后他重点培养他的徒弟袁崇焕,袁崇焕手下的得力干将之一是吴三桂他爹。之后辽东局势变好,并且一步步的逼向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旗下八大贝勒,其中最厉害的是多尔衮和皇太极。内忧,由于党派之争,东林党占据上方,欲将其他几党通通打下,无赖其他党人不得不投靠当时魏忠贤,从此臭名昭著的死太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东林党几乎被阉党铲除干净 阉党陷害了很多忠臣,其中以杨涟为首,各种惨案,还造成了苏州全城人民暴动。与此同时阉党掌控辽东,又命令撤退关内,孙承宗在辽东多年的经营拱手让人了,可见关键时刻怕死之人是不能大任的,以己之私 以己之利 而不顾国家安危之小人 只能被称为奸人 无耻之人。此时只有袁崇焕没有撤退坚守宁远,努尔哈赤于6倍兵力攻城,最终战败而归,被明军大炮击中,几个月后死掉。然后其儿子皇太极上位。皇太极上位后反复进攻明朝,大败 惨败而归,袁崇焕坚守城池有功,又被阉党陷害,不仅没赏,反而被迫辞职了。可以说明内若没有阉人作乱 明朝是不会亡的,但是朝内有志之士不是被弄死就是被迫辞职,在职的都是阉党小人眼里只有个人利益 哪有国家大义,国家岂能不覆灭。木匠皇帝死后 其弟崇祯皇帝上位,很快就清除了魏忠贤一党。历时数月 铲除数百人,人臭名昭著的死太监终于就这么死了。 9.很快袁崇焕得到崇祯信任,任辽东督师。并夸下海口五年平定辽东,上位后他做了不少错事,看不惯的军官随意斩杀,性格跋扈,之后犯了政治错误,又被怀疑勾结皇太极。最终不得人心 陷入党争被处死,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勇敢的谋将,但却不适合做最高领导者 他只是个普通人。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绕过辽东从蒙古入侵北京,袁崇焕率军抵抗并击退,然而却犯了很多大忌,追而不击失民心,想退至城内打防守战失皇心。之后皇太极退守,其师孙承宗上位,很快接连大败清军。崇祯上位后很勤奋,然而勤奋并没有什么效果,世风日下,命令没人执行,几道不好的政策就可能把国家继续拉下水,其中包括拆驿站,驿站拆后 导致了大量失业人员,也就是不安定分子,其中就有李自成。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个国家都很重视就业率的问题了,闲杂人多了 国家自然会乱。正巧那几年西北旱灾,大量灾民涌现,东南虽然人民富裕,但是政府手里没有银子,不能赈灾也不能按时发军饷。导致滋生了大量的起义军和兵变。虽然明朝羸弱 单纯对付起义军也还凑合,但正巧关外清军也入侵,皇太极在沈阳建都,内忧外患终支撑。战争导致税负增加,人民内部矛盾更加严重,然后跟着李自成起义的人更多。最终李自成一路打到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而亡。之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清朝慢慢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