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有趣之处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序言中讲到其语言诙谐机智。我翻了两三下就丧气了,完全没有风趣幽默的感受。过了两三年再看,只觉得读上几遍它的趣味都还在那里,不似短笑话,新鲜劲一过就失去令人欢笑的本领。 其中的喜剧色彩,不仅体现在人物对话、活动之处,也包括奥斯丁作为幕后全知者的讲述。例如原段:“难道你不想知道是谁租去的吗”?班纳特太太不耐烦地嚷道。“你想要告诉我,我只有洗耳恭听了。”这句话足够鼓励她说下去了。尽管这里,没有对班纳特先生动作神态的描摹,透过他的回答,我们仍可联想到他捧书悠闲而坐、对班纳特太太的无聊问题眼皮一抬也不抬的情形。再者,奥斯丁用的足够鼓励一词,又折射出班太太的浅薄,好打听、好风言风语的性格。 再来看达西。“ 请告诉你的妹妹我非常想见她。”“我已经遵命告诉过她一次了。”前者又对达西兄妹恭维一番后,达西道:“可否允许我等到下一次写信时,再转告你的喜悦之情?”显然的,卡罗琳小姐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着赞美达西妹妹的契机在达西身旁挤眉弄眼,而达西果断而礼貌地回绝了她的好意。 在达西向毫不避讳地向卡罗琳说明自己对伊丽莎白的爱意之后,后者越发嫉妒。常常在达西面前靠嘴皮子羞辱伊丽莎白。比如:“我希望,喜事办成之后,你得委婉奉劝你那位岳母大人少说为妙。要是有能耐的话,把你那几个小姨子热衷追逐军官的毛病给治一治。还得提醒你一下,尊夫人有个小毛病,好像是自命不凡,又好像出言不逊,你也得加以制止。”她说了这么一大通,达西只回应:“关于促进我的家庭幸福方面,你还有什么建议吗?”我再一次被达西镇静得气死人的理智与修养深深折服。他不苟言笑,应对卡罗琳时,话里都有一种幽默的讽刺。可惜后者全然不觉,或者说并不知难而退。 眼看达西和伊丽莎白长久以来的误会消除,就要修成 正果时,达西的姨母凯瑟琳夫人郑重登场。达西父母早逝,她顺利以棒打鸳鸯的姿态掺合进来搅局。她的一番话倒是挺符合言情剧的人设套路。先指出二人门户有别,再点明二人结婚对达西的各方面的害处。但伊丽莎白,这个有见地、勇敢的姑娘,面对她的胡搅蛮缠,自始至终都不松口。她的每一句话,都自然地留有礼貌但绝不因礼节而屈从对方。她说的大意是;如果我真爱达西,你说什么都没用。最后一句特别荡气回肠:“我相信世上明理之人总多于无理之人,人们不会因此而轻视他。” 这本书既有趣又有理,类似片段还有很多。借用某人一言:从头至尾没令我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