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勉
心犹动荡而不能定。勇气余温尚在,前路仍是茫茫。

接下来要做的事可能是我完全不擅长的,然坚定自己的决心唯有相信自己而已。早几年前在旁人的提点下,我才有了要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想法,此前阅读也仅是我的闲暇乐趣罢了。自有了这个想法以来,列了自我通识教育的书目,继而从最喜爱之文学入手,通读了西方各时代略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再转而看了几本唐宋传奇,明清时候的笔记小说,尤为一发不可收拾,古人异志奇文、轶闻旧事特么太有趣了!只恨自己古文基础薄弱,不能甚解。就这样埋下了一颗种子。
从此后,通识教育的事儿忘了大半,得闲时看小说度日。剩下时间便苦啃四册《古代汉语》,几年下来,也不过完结了三册。如今碎片时代信息浩瀚如海,我却沉溺于《古代汉语》,礼理均不可得,只盼对古文可解一二。
我这一字一句地吞进心中,几遍下来,只剩一册后,开始有些茫然,忘却了初心,遁入了哲学的思索中。为什么呢?因为我读《左传》的晋灵公不君,看得泪眼婆娑;读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看得涕泪俱下;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惊叹于如斯文采。那些忠孝仁义,那些让他们无视生死的精神,很奇怪地震撼了我,而此前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就很轻易地褪去了。
为往圣继绝学,这是不敢想的狂妄。且只想对华夏文化做一个连贯而全面的认识,以西方治学之方法,来贯穿起这诗书礼乐传国的华夏文明。于是我拿起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通览一遍下来,给自己列了一个必读书目。想来也是可笑,初心是学古汉语为了遍览古代笔记小说大观,却不料掉进国学的大坑,一边安慰自己“未为晚也”,一边鼓励自己“当今太平盛世,文化复兴势在必然”,但愿这是民国之后的又一结集综整之期,以待来者图变之时。
凡我华胄,尚其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