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想去塔希提岛吹吹风《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 著
当我敲击下这些文字的时候
好像灵魂得到了一次释放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 夜晚没有穿堂风
月色还未浓郁
可我向窗外 云层的深远处望去
好像模糊间看见了
塔希提岛 蔚蓝色海岸包裹 椰子树肆无忌惮生长 各种不知名的花朵盛放的种种色彩斑斓
画作 源于生活 也忠于内心深处的真实渴望
但极致的美 往往都无法用语言去描述
无法追寻画面感的缘由何起
更无法用 世人以为真理的东西 去定义它
抽象 光怪陆离 荒诞 扭曲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汇去形容
但我读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的时候
就如同用一只漏勺盛水般 永远无法留存住他的现实轮廓
奇怪
作者采用了通过与斯特里克兰德接触过 以及长时期相处过的人的口中
叙述和回忆了他极其不同寻常的一生
有一句话说过
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这些与他接触过的人们的口中 没有人能够真正说懂和理解他吧
故事开始于一场茶会 是斯特里克兰德的原配太太举办的 作者应邀参加
但是 奇怪的事情是 斯特里克兰德却从来都不参加
这引起了作者的好奇心
于是 随着一系列变故
一场追寻探索斯特里克兰德人性的旅程开始了
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一个本本分分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
有着爱他的妻子和令人骄傲的孩子 以及一切值得别人羡慕的生活
但就在某天 却做出了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事情 他放弃了所有在伦敦的一切
抛家弃子 去了巴黎某个不知名的小旅馆里开始了他浪迹天涯与画为伴的下半生
他决心要做一名画家
其实读到这 我没有对他的行为感到应有的愤怒 反而异常平静
他的所有做法都与社会道德伦理相悖 但不可否认 读到最后 我也觉得并认为他这种选择也是一种对灵魂的释放
只是这样的人 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来这世上的使命
我不敢对他的人性进行 批判或者赞同
因为读的过程太过煎熬了
随着作者对他本人的接触 以及后来种种丧失对他人性的希望 最后又充满震惊愤怒和一切情绪随着斯特里克兰德的逝去而归于平静 这些情感的波动起伏全程都在纠结着我的内心
也在拷问着世人 没有人能说出来 是欣赏他这种做法 还是恐惧
也许都有吧 我们总是要客观的去分析和评价一个人
不能以偏概全 也不能过分夸张渲染
可我感到难受的是 读到最后一页 也无法去真正读懂他
只是 我明白 那种对于自由和洒脱的日子的向往 是真切存在于我的血液中的
塔希提岛 对于他来说 像是前生就来过的地方 在这里 他才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在这里 所有不被理解到怪异 都被宽泛的接受 真正的自由之地
所以他在这里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极致 那些画作终于把他灵魂深处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了
作者写到 “我没有认识到,一个人的性格会如此复杂。我现在很清楚,同一个人的内心,你可以发现卑鄙和伟大,恶毒和慈悲、仇恨和慈爱,它们并行不悖”
斯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 你无法定义 无法摸透 只能凭借作者的一步步更加深入的了解中 窥探到一点点 也许事实还并非如此的东西
他遇到的几个女人 都为他癫狂 但性格特征各不相同
第一个女人 原配 是个热衷聚会认识名流的社交型女子 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但他却对此嗤之以鼻 甚至对他们的孩子一点责任心都没有
第二个女人是朋友的妻子 在他身患疾病时 原本是朋友的怜悯之心让他留在他们家中养病 却没料到 命运的捉弄 朋友的妻子却爱上了这位让人能够瞬间陷入深渊地狱的男子
以至于最后这个女人自杀未遂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害怕再见到他
第三个女人 也是陪伴他生命最后一程的女人 在塔希提岛和他度过生命中最快乐日子的女人吧 不可否认 这个女人应该是对他灵魂有着深深触动的人 斯特里克兰德患了麻风病 在医生宣布之后 这个女人没有表现出一丁点害怕厌恶的神色 相反像一个英雄一样 站在他面前说要一直一直陪着他 和他一同面对死亡 那一刻 我终于等到了一直想看到的场景 斯特里克兰德的眼里有了泪水的氤氲
这个女人告诉作者
“斯特里克兰德 从来没有一刻抱怨过自己的命运,从来没有失去过勇气,直到最后,他的脑子也保持安静不受干扰。”
读到这 也许你们充满了疑惑吧 期间的种种复杂起因转折
只有亲自阅读了 自行感受过 才能理智的去思考他的人生吧
也许有人自始至终认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也许有人从一开始就为他的人生重新选择佩服不已
也许 也许吧 这世界本就是充满矛盾的
说不清 猜不透 也是我们不断阅读下去的驱动力
斯特里克兰德去世后,世人都没有想到的是 他成名了 所有的画作成了举世闻名的瑰宝
那些和他接触过 保存有他的画作以及其他相关物品的人 都开心的笑了
塔希提岛的海风还在吹拂着
“我仿佛看见他和另一个小伙子在跳舞,手风琴呼哧带喘地伴奏,他们跳得放浪形骸。头上是蓝天,繁星灿烂,太平洋广袤无垠,沧水茫茫”
———————————————————
查阅了资料 才知道原来毛姆以高更为原型写的此本著作 与朋友交流了以后 更是震惊 心中像是快要炸开了一样 迫不及待想把高更了解透
上面是我的所思所想,又陆续看了很多书评 高更这位疯狂的伟大的印象派画家的一生 和故事里的斯特里克兰德 有些地方觉得很像 可有些地方又觉得完全不同
“说高更是心血来潮投身艺术,实在是对他的误解。正是因为长期浸淫在印象派的圈子里,当1882年,股市大崩盘,他丢掉了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之后,才会自信地认为可以将业余爱好转变成职业追求。”

不过我能更好地理解斯特里克兰德的选择了
浪漫主义对于平凡暗淡生活的一种反抗吧
因为我就是一个 极度的浪漫主义的人
注:塔希提岛(大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