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秦世家:5称霸前奏
![]() |
秦国、晋国找了一个“场子”,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较量。
那么,这场较量,胜负如何呢?
秦国的优势,在于他长期与西戎这种“刁民”作战,训练出了一支充满野性的虎狼之师。
而晋国呢?
他是中原的——霸主,用霸王龙这个词来形容他,毫不过分!
晋国,不是一般的国家惹得起的。
而秦国,也确实不是一般的国家。
秦国虽然与晋国实力差距悬殊,但他最后却——打赢了这场战争!
双方经过此次“摸底”较量以后,秦晋之间的战争,便也成了家常便饭。
而秦国,也通过了这场战争来昭告天下:今后,我秦国不会再偏居一偶,独守关内;我秦国,会出关东进,与天下各国,一较高下!
秦宣公对秦国做出的最大贡献便是——敲响了秦国东进的大门。
TMD,还见了鬼了!
不知为啥,这阶段,秦国的君主交接总是走兄终弟及的路线,而不是父死子继的路线。
秦宣公有9个儿子,他“下线”以后,他的9个儿子居然也是没一个没有上位!
这具体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应该还是那些不安分的大臣们搞得鬼吧。
接秦宣公班的,是他的弟弟。
这便是秦国第13任国君——秦成公(在位:前663-前660,4年)。
这个秦成公,他很低调,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不过,他也没把秦国“带坏”。
秦成公1年/前663,有两个“贵客”朝拜了秦国。
![]() |
这两个“贵客”,分别便是梁国、苪国。
注意,前面在秦德公那会儿,这两国是向秦国朝贡,而不是朝拜。
朝贡是啥?
搁我们今天,就是给你送礼,这礼仪,可没多重。
朝拜是啥?
俯首称臣!
这就等于给你跪下来了,这礼仪,可重了!
按理说,这俩国本来也就是俩小国,在这乱世里,他们撑死了也就是个路人甲、路人乙的角色。
这样的小国前来朝拜,有啥了不起的?
可是,我在前面用了“贵客”俩字形容了它俩。
为啥?
因为,这俩国是周家后裔,它们跟当今周惠王是一家人。
所以,梁国、苪国是——“皇亲国戚”!
这“皇亲国戚”,居然来“鸟不拉屎”的西边朝拜秦公了!
这TM是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这在当时的“朋友圈”里,那可是相当洋气的事儿啊!
这事儿,可把秦成公高兴坏了。
不过,当时没有微博、微信之类的东西,要不然,这秦成公肯定要和这两国君主来一张合影,然后把照片坦坦荡荡地晒在自己主页的正中央,狠狠地得瑟一下,最后再配一句:“茄子!”
可能有人要问了:讲这事儿干啥?这事儿有啥意义?
问得好!
我反过来问问你们:以往中原国家看到秦国,跟看到了猪一样,又脏又臭的,瞧都不愿多瞧一眼。
他们更不会跟秦国有什么邦交。
而这事儿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秦国,已经慢慢被中原国家接受了。
这也是秦国自身的强大,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这事儿也更加坚定了,秦国“进化”为“文明国家”(即东进)的信心。
秦成公年间,中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齐桓公,来找秦国的“隔壁老王”——孤竹国的麻烦了。
秦国有些大臣建议:我秦国,应当帮帮邻居孤竹国的忙。
然而,这次秦成公的表现,跟上次秦宣公的表现,相似度高达99%!
秦成公也回了大臣一句:“兄弟,莫激动!”
大臣们问:“为啥?”
秦成公学他哥哥秦宣公说:“咱,还没那个实力,不是齐国的对手。搞不好咱没收拾齐国,反而被齐国给收拾了,赔了夫人又折兵,那——可划不来了。还是先坐下来喝口茶,冷静一下吧。至于孤竹国——管他呀!哪儿凉快哪儿待去!”
所以,秦国就这样——看着“隔壁老王”挨打,而没上去帮忙。
因为撒手没管,所以,秦国也就没招惹强大的齐国。
这个秦成公,他还是比较冷静的。
因为当时,秦国确实还不是齐国的对手。
在当时那个情况下,秦成公他要是脑子一发热,拉开嗓子喊一句:“兄弟们,冲啊!”
那,秦国最后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
纵观秦国在此期间的发展历程,秦国在秦文公、秦宪公、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这6代君主的英明领导下,一直都在走上坡路。
秦国发展得,相当可观。
这,为秦国后面的争霸,储蓄了许多资本。
而秦国继秦成公之后,将会迎来一位非常了不得的君主。
这位君主,是秦国历代君主的楷模。
而且,秦国在他的经营之下,也将会达到一个特高高峰期。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他究竟又有什么样的才能,能够成为秦国历代君主中,不可多得的贤君呢?他在位期间,又干过哪些轰轰烈烈的大事,能够让秦国引领“风骚”呢?(文/黄清)
本文系作者授权白玉蝉书笈发表,转载请注明。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