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映像 1
不是印象,是映像。就是我感知的东西吧。
以前去深圳的时候,写了《花自飘零》系列的散文。上次从德国短暂归来的日子,竟然发现了这些旧的文稿,恍如隔世。
我想我心里是个没有根的人,所以才会飘零。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易安写这阕词的时候一定没有想过古今通用。
其实很多美丽的灵魂都是相通的。
万水千山走遍,大概是我一生梦想。
----黄大仙
两广福建台海一带的人大多敬神信鬼。逢年过节的祭祀礼不消说,就是当演员的演被害了的那一位也会得到扮演害人的那一位的红包,加上几炷香。我不觉得迷信,有点信仰或者精神寄托,满好。
黄大仙是晋代术士黄初平。此说源出于《金华府志》。该志卷二十二“仙释”条云:“晋,皇(黄)初平,兰溪人,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问羊安在?初平日:在山之东。初起视之,但见白石。初平叱之,石皆成羊。初起遂绝粒,服松柏、茯苓,亦得仙。后还乡,其族尽亡,乃复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如此看来,黄大仙就是黄初平,他别号赤松子,所以几处黄大仙庙名,前面都有“赤松”二字,叫“赤松黄大仙祠”,以示正宗。至今,金华民间仍流传着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
因为据说非常灵验,所以来港的人多是最先来黄大仙。人多如潮,香火鼎盛。敬香时高举过顶,以示虔诚。据说黄大仙很灵,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拜者甚多。敬香居然要等很久。正殿里跪拜的垫子上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人多得跪了一片。
突然觉得大仙很亲民,芸芸众生,各自甘苦和愿望倾诉,众人一起,他海纳百川。
旁边是黄大仙医馆,不收费的完全是福利性质。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汪曾祺的《水母》,水母是个小媳妇儿,救了一个快渴死的老人后得到一根仙马鞭,让她放到缸里,提多少就有多少水。有一天小媳妇儿回了娘家,她的婆婆把马鞭拔出了缸,发了水,她从邻村赶来将锅盖盖在水缸上自己坐在上面,何其勇也。水母宫殿的雕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凤珊霞帔正大仙容,另外一种就是水缸上坐一个俊俏媳妇儿,双手举在头后还在梳头的。汪老说,他喜欢后一种,我也是。
老百姓,持香一炷,将心事娓娓道来,这种亲民的神仙,应该多多益善。
---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都是“星”们的手掌印,也有走得早的,比如粤剧名伶任剑辉等就没有留下手印,只是一块方寸,一个名字。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星光大道,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也许是这些曾经辉煌或者过气的的明星的“名”。
星光与绯闻并存,哪一个明星不恨狗仔队,又有哪一个明星离得了炒作。星光大道,是演技和明星私生活,绯闻交织而成的路。
我将手印按在JET LI的手掌印上,这个人,在我心中,还是觉远,《少林寺》里青光头皮的小和尚,日出松山坳,林中惊飞鸟的青春歌调。
去星光大道的路上,路过成龙大宅,他从李小龙旧宅里搬来的轮胎就镶嵌在他自己的宅门墙里。据说这个车轮保佑了成龙,幸运亨通。
可是我觉得,佑成龙的,成就成龙的不是车轮,而是女人。想到成龙,就想到邓丽君--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女士的歌声—这个名女人,与当时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成龙的恋情虽然没有结果,但是那种君未成名我未嫁的真情实感也许是人生中最最珍贵的。邓去世的时候成龙痛哭失声,比起他对吴绮莉小龙女事件反应的“犯的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的那种无赖,深情得多。
另外一个成龙的正位东宫林凤娇,本是台湾当家花旦,竟然被雪藏了20多年因小龙女事件才出来重见天日,还要维护那个出轨的男人。中国上下五千年,要求女人做贤妇烈女,够多么不易。
一般明星或者名人的正室基本都是不用的,有了桃色新闻才会拉出原配来秀恩爱。儿子给他生了,自己的事业也放弃了,那边厢出了丑闻,正妻才不得不擦干眼泪披挂上阵---还要维护那个负心的人。
中国人要求女人才色并具,还不能妒,所以娶妻娶德,这个“德”最好是那种眼睁睁看着丈夫讨n个小老婆,还要带着一起做女红,一起上香求子息那种。要是一国之母,驾前宠妃,更要兼容并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就会落得流水落花春去也的下场。比如汉武帝曾经“金屋藏娇”的陈阿娇皇后,最后还不是因为只要皇帝爱她一个落得个贬居长门宫“长门锁阿娇”的下场。或聪明些的,如成帝的班婕妤,在飞燕合德姐妹入宫后,自请去了长信宫服侍太后,远离后宫腥风血雨,同时也就失去了爱情,长信长信,何以长信呢?
昔日芙蓉花,今日断根草。
所谓星光,周旋如是,林黛如是,乐蒂如是,蝴蝶如是,上官云珠如是,阮玲玉如是,翁美玲如是,陈宝莲如是。。
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